书城公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_集部
19366800000138

第138章

《包参军集》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包大中撰。大中字庸之,别号三川,宁波人。官建阳县县丞,以尝预征倭之役,故称曰“参军”。是集随事立名,曰《薄游集》,曰《武夷集》,曰《归来集》,曰《台雁集》,各一卷,曰《东征漫稿》二卷。然《薄游集》题卷之一,则当有佚卷矣。

《沧沤集》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张重华撰。重华字虞侯,华亭人。是编前有张位、姜宝“二序”。位《序》称其有集百卷,先梓八卷;宝《序》称其文言言欲奇,其诗首首欲出尘清新,然大抵拉杂不入格。如称“九峰三泖”曰“九三”,虽《绛守居园池记》,亦不至於斯矣。

《栗斋文集》十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金瑶撰。瑶有《六爻原意》,已著录。是集乃其外孙江从龙所梓。文颇有轶宕之致,其阐发经义之作,大抵空言多而实际少,盖其《说易》、《说周礼》,即多以臆断云。

《檗庵集》二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明汪禔撰。禔字介夫,别号檗庵,祁门人。《江南通志》称,所著有《家礼砭俗》、《投壶仪节》,其学盖深於《礼》。故集中《与胡天叙书》、《论王生二书》、《与汪子立书》、《赠叶生新娶序》、《胡氏初堂记》、《新居告祖文》、《奉主还宗子祠文》、《宗法议》,皆本礼以立言;惟卷端《上学使者》一书,犹明代学校之旧习,可以不作耳。其诗则全作《击壤集》体,不以声律论矣。

《湛然堂诗稿》(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陈汝玚撰。汝玚字席珍,高安人,官广昌县知县。其自叙诗注云:望五贡荐,盖由贡生起家也。是集为其子邦纶属陈起元所选定,格意颇为平实,然不足自名一家。

《龟川诗集》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董绪撰。绪字禹方,乐安人。少从邹守益、聂豹游,讲良知之学,故其诗不求工於声律,以理趣为主,盖濂、洛风雅之流派也。其子刑部尚书裕初刻於东莞,岁久版漶;其裔孙又为重刻。然此本亦字多残阙,殆难卒读。据其目录,尚有附录志状之属,亦佚之矣。

《田子艺集》二十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田艺蘅撰。艺蘅有《大明同文集》,已著录。此为文选、诗选十八卷,乃其为诸生时所刊。《北观初稿》、《二稿》三卷,则以岁贡入京廷试时所作。艺蘅在嘉、隆间,犹为博洽,而诗格颇嫌冗漫。

《方建元诗集》十二卷、《续集》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方于鲁撰。于鲁有《方氏墨谱》,已著录。是编前集以各体分编,总名《佳日楼集》;续集仅诗二十九首,文一首,题曰《师心草》,则其子嘉树所续刻也。于鲁初以制墨名,后与汪道昆唱和,遂招入丰干社中,然世终称其墨也。

《石西集》八卷、附《崇礼堂诗》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明汪子祜撰。子祜字受夫,别号石西,石门人。性喜为诗,自二十岁至七十岁,皆编年为集。后其元孙宗豫蒐辑遗稿,属汪懋麟等定为是编。凡诗六卷,赋一卷,文一卷,后附《崇礼堂诗》一卷,则崇豫父伯荐之作。伯荐字士倩,崇祯戊辰恩贡生。

《石盂集》十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汪坦撰。坦字仲安,号识环,鄞县人。是集为其子长文所刊。凡诗赋十卷、杂文七卷,前有屠隆《序》,称其诗自三百篇、骚、选、汉、魏、六朝、唐、宋,文自左、马、班、扬、崔、蔡、韩、柳、苏、王诸体,靡所不诣,然核其所作,不出七子之体。

《石门诗集》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一名《霞居集》。明高瀫撰。瀫字宗吕,号石门,又号髯仙,侯官人。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云,少谷郑善夫居鼇峰北,从之游者九人,乡党目为十才子,瀫居首,傅汝舟次之。今卷首林向哲《序》,称其俊而不刻,清而不矫,亦非虚语。然竟以为与少谷相伯仲,则溢美矣。瀫诗向未付梓,流传俱属钞本。

《明诗综》载其《岳阳楼》一诗,有“残雨数声衡岳晓”句。今检原集,“数声”实作“数峰”瀫较“声”字为工。考徐熥《晋安风雅》所载亦同。盖《诗综》刊本偶误耳。

《东厓遗集》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王襞撰。襞字宗顺,自号天南逸叟,泰州安丰场人。是集其门人林讷所辑。

上卷为《像赞》、《墓图》、《年谱》、《语录》及同时赠答杂文;下卷为所作诗、赋,附载行状、铭志、祭文、世系、门人姓氏,刊集始末。襞少从其父王艮至会稽,传王守仁之学,沈桐赠之诗云:“念子贤者后,至理早已融,譬彼三世医,指授宁无从。”盖其父子皆刻意讲学,非以文章为事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谓,襞诗如“一室风过雨,三更月到窗”,“好雨应宜早,秋花不恨迟”,“坐雨新亭晓,闻潮落月时”,“老携杖履归山谷,闲看儿孙种水田”等句,亦有活脱之趣,然终非专门也。

《僦寮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古杭月堂宗贤撰,不著时代。考之《志乘》,亦不载其名氏。据其题名,似乎衲子。故所与唱和者亦衲子为多。集中有《和沈石田鹊桥仙词》,知为正、嘉间人也。诗笔清旷,颇近自然。特边幅少狭,不免伤於寒瘦。

《松菊堂集》二十四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孙鏊撰。鏊字端峰,馀姚人。江西巡抚燧之孙,工部尚书升之子也,官上林苑丞。是集凡诗二十卷,杂文四卷,诗句清隽,不入前后七子之派。文则不免於平衍。鏊晚归烛湖,於宅东构漆园居之,作《漆园供事别传》。如《滕六司农》、《玉羽仙翁》、《食苹仙子》、《秦大夫》、《清修子》、《姑射仙诸传》,皆以文为戏之笔也。

《郑京兆集》十二卷、《外集》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郑心材撰。心材字敬仲,号思泉,海盐人。刑部尚书晓之孙,光禄寺少卿履淳之子。以荫生官至应天府治中。是集为其婿项皋谟所校,凡诗文、杂著,十二卷,其外集二卷,则附录“墓碑”、“行实”之类也。考其子端允所作《行实》中,称所著文集以外,有《昭明文选钞》、《唐人列传》、《见闻纪钞》三书。

今本《唐人列传》乃编在第六卷。其外集别题曰《葬录》,与目录不相应。盖随意编次,故无体例也。心材老於场屋,必欲一第而卒不可得,年五十始就铨,平生精锐之气,已消磨於时文中,诗、古文特偶试为之耳。

《冬谿集》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释方泽撰。方泽字云望,号冬谿,嘉善人,秀水精严寺僧也。《明诗选本》载方泽诗,俱作《冬谿内外集》。据此本实作《冬谿外内集》。上卷为外集,下卷为内集,以诗为外,以文为内,盖诗多涉文字,而文皆关禅义,故其下卷之诗,亦不谓之诗而谓之偈。则其外内之义,即程氏之外学、内学,作内外者,误也。

集中文笔觕率,不出方丈语录之格,诗稍近雅而亦不工。

《徐花潭集》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嘉靖中朝鲜生员徐敬德撰。敬德贫居讲学,年五十六,其国提学金安国以遗逸荐,授奉参,力辞不就,居於花潭,因以为号。是集杂文、杂诗共二卷。其文《中原理气》一篇,末有附记,称曰“先生”。《鬼神生死论》一篇,末亦有附记,称以上四篇,皆先生病亟时作。诗中《次申企斋韵》一首,附录原作,称企斋赠先生诗。盖其门人所编也。敬德之学,一以宋儒为宗,而尤究心於《周子太极图说》、《邵子皇极经世》,集中杂著,皆发挥二书之旨。其《送沈教授序》,全然邵子之学也。其《论丧制疏》、《答朴枝华书》,亦颇究心礼制。盖东士之务正学者。诗则强为《击壤集》派,又多杂其国方音,如所谓“穷秋盛节换,木落天地瘦”,体近郊、岛者不多见也。他如《无弦琴铭》:不用其弦,用其弦弦,律外宫商,吾得其天;非乐之以音,乐其音音;非听之以耳,听之以心。彼哉子期,曷耳吾琴。稍得苏、黄意者,亦偶一遇之。然朝鲜文士,大抵以吟咏闻於上国,其卓然传濂、洛、关、闽之说,以教其乡者,自敬德始。亦可谓豪杰之士矣。

故诗文虽不入格,特存其目,以表其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