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痘疹门
19278600000034

第34章

如泄泻内虚,腹胀而喘者,陈氏木香散主之。利止喘定者生。滑利不禁,喘满增盛者,此气脱候也。

如疮内伏不出,或已出复陷,腹胀闷乱而喘者,必死。

自汗

自汗者,不因发散而自然汗出也。卫气者,卫护皮肤,肥实腠理,禁固津液,使不得妄泄也。疮疹之火,由里达表,干于卫气,皮肤为之缓,腠理为之疏,津液外泄,故自汗也。凡病自汗,宜遽止之。疮疹自汗,实为美证,乃阴阳气和,营卫通畅,邪气不留,易出而解也。又心主汗,诸疮皆属于心,自汗出者,毒气外泄也。虽然,热之甚者,亦为汗解,身复清凉,此毒散也。若汗出不止,其热反剧,此邪气并于阳而阳虚,宜敛汗固表,清热解毒,使卫气充实,无痒(塌去土改疒)溃烂之患。如疮已收较,痂皮脱落自汗者,此气虚也,宜补阳救阴,使气无泄。睡中汗出,心有热也。其汗上至头,下至颈,不过胸者,乃六阳虚汗也,不须治之。上至颈,下至脐者,此胃虚也。手足漐漐者,胃热也,宜止之。如汗出如油,发润如洗,喘不休者,此为肺绝之候。

如汗大出不止,身壮热者,当归六黄汤主之。

如疮收后汗出不止者,十全大补汤主之。若更不止,调败蒲散同服,外用温粉扑法。

胃虚自汗者,调元汤;不止,调败蒲散同服。

胃热手足自汗多者,人参白虎汤加黄连主之。

失血

气为阳,血为阴。阳主动,阴主静。人身之血,不可妄动也。经曰: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便血。今疮疹之火,熏灼于里,迫血妄行,血亦随火而动。阳络伤则血从上焦出,或衄血或呕血;阴络伤则血从下焦出,或溺血或便血;阴阳俱伤,则血上下出也。诸失血惟从鼻出者,或有可治,元参地黄汤主之,其余皆死证也。亦有痘疮灌烂不能收较,出血不止者,此阳疮出血,亦不可治。

烦躁

烦者扰扰而烦,躁者愦躁之躁。合而言之,烦躁皆热也。析而分之:烦,阳也,热之轻者;躁,阴也,热之甚者。《难知集》曰:火入于肺,烦也;火入于肾,躁也。疮疹烦躁,须宜忌之。若吐利厥逆,腹胀喘促而烦躁者,昏不知人;谵妄狂扰而烦躁者,谓之闷乱,皆不治之证。

如肺热而烦者,坐卧不安,审如何时:若初发热便烦者,此毒火内郁,人参白虎汤加栀子仁主之。若疮发见犹烦者,此毒伏于内,未尽出也,消毒饮、夺命丹合而服之。若疮出尽,又皆起发犹烦者,此内热也,牛黄清心丸主之。

如肾热而躁者,必曾自利,轻则陈氏木香散,甚则陈氏异功散主之。

如扬手掷足,欲去衣被者,此热甚于表也,羌活汤主之。

如神识昏迷,反复颠倒者,此热甚于里也,导赤散、牛黄清心丸合而治之。

吐利不食而烦躁者,正气虚也,陈氏木香散主之。

如六七日不大便,腹满而烦者,内实有躁屎也,轻则用三黄丸微利之,甚则承气汤下之。

如昼日烦躁,夜则安静者,此阳甚于昼,至夜则阳气退而安静也,人参白虎汤加栀子仁主之。

如昼日安静,夜则烦躁者,此阳陷入于阴,夜则阴盛,阴阳交争,故烦躁也,四物汤加栀子仁主之。

夹疹

疹,一名麻子,君火所为也。或曰:脾为疹。经曰:少阴所至为疡疹。在人则心火主之。夫心火亢甚,则制已所胜,焚灼肺金,肺主皮毛,故疹毒见于皮肤之间,如蚊蚤所咬之状。痘疮只出一般者善,若与疹毒并出,谓之夹疹,其候极恶。惟痘本稀疏而夹疹者,庶乎可治。疮本稠密,与疹并出,彼此相混,琐碎莫辨,急用辛凉之药发而解之。如疹毒渐消,疮本磊落者,亦可治也。疹痘相并,毒不少减,此危恶之疾,孰能料其生乎?

痘出夹疹者,荆防败毒散主之,疹毒消者可治。

如疮收靥后复出疹者,此余毒解散之兆,不须治之。

夹斑

《活人书》云:伤寒下之太早,热气乘虚,入胃发斑。下之太迟,热留胃中发斑,胃烂亦发斑。斑者,乃热毒郁遏,煎熬阴血,血得热而不解,浮于肌肉为斑,足阳明胃主之。痘疹初出,皮肉红肿,片片如锦纹者,此夹斑也,以辛凉之药解之。其斑渐退,疮本坚实者吉。否则皮肤斑烂,疮易搔痒,所谓皮嫩易破者是也。如赤斑成块,其肉浮肿结硬者,又名丹瘤,其毒最酷。疮未成,就此先溃烂,工不能治。

疮出夹斑者,荆防败毒散主之,斑退可治。

痘疔

痘疔者,热毒蓄积气血腐坏而成也。状有数种,乃疫毒之气,最为恶侯,宜谨察之!有肌肉微肿,状如堆粟,不分颗粒者,此气滞血凝,毒气郁结也。有初出红点,渐变黑色,其硬如石者,此肌肉已败,气血中虚,不能载毒而出,反致陷伏也。有中心黑陷,四畔突起戴浆者,此血随毒走,气不为用也。有中心戴浆,四畔干陷焦黑者,此气附毒出,血不为使也。有头戴白浆自破溃烂者,此气血不充,皮肤败坏也。有为水泡溶溶易破者,此火湿并行,气虚不能敛束也。有为血泡色紫易破者,此血热妄行,不能自附于气也。有疮头针孔浆水自出者,此卫气已败,其液外脱也。此数证者,于五六日间侯之,但见一证,即不可治。

凡痘疮起发之时,但见干燥,其根焦黑者,即内服夺命丹,外用四圣散涂之。

如原有疮疥,或灌疮未愈,或疮将靥较瘢嫩者,至痘出之时,其处痘本攒聚,形色黑渍,急以针刺破之,吮去毒血,外以四圣散涂之,内服加味四圣散调无价散并夺命丹主之。

如疮焦黑,浑身皆是者,看大便何如:若大便秘者,内服承气汤,调无价散,外用水杨汤浴法。大便利者,内服十全大补汤,陈氏木香散,调无价散合夺命丹,外用水杨汤浴法。

痘癞

痘癞者,热毒拂郁,气血虚弱,肌肉败坏。经云:热胜则肉腐者是也。《正理论》曰: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瘾疹,身体为痒。痒者名为泄风,久久为大癞。凡气血充实者,外无虚风,内无强邪,必无是病。惟气血素虚者,不能荣卫于身,易感天地肃杀之气,皮肉之内,虚风居之,兼以痘疹疫疠,恶气击搏燔灼,流散四布,随空而出。所以疮本稠密,身无完肤,搔痒难任,肌肉溃烂,而痘癞成矣。急用大补气血清热解毒之法,庶可求全,若待败面堕鼻,唇崩目盲,肢体残伤,不致陨命,亦为废人矣。

凡疮破成癞者,用十全大补汤、苦参丸合而服之,外用灭瘢救苦散涂之。

痒塌

诀云:虚则痒,实则痛。此大概言之。痘疮之痒,其候不同。有方出而身痒者,初见红点,遍身作痒,此邪气欲出,皮肤闭密,其火游移往来,故痒也,与伤寒太阳经病身痒者同论,可发之,使皮肤纵缓,腠理开通,邪气得泄,疮出而痒去,所谓火郁则发之者是已。有将收较而痒者,其脓已成,其疮将回,邪气散而正气复,荣卫和畅,故痒也,与痈疖将痊而痒者同论,不须服药,但谨护之,勿令挦掐,以致肿灌,所谓美疢者是已。有起壮泡浆而痒者,当血已化水,水未成脓之时,其毒未化,浑身搔痒,爬搔不宁,此恶候也,与伤寒阳明经病皮中如虫行者同论,所谓虚风外搏,邪气内强,痒而不止为泄风者是已。此视疮之干湿,以风药佐之,必令痒去方为佳兆。若痒甚不休,疮坏皮脱,其毒复陷,谓之痒塌,必不能治矣。大抵出形而皮肉红艳,起发而皮嫩多水者,其后常致痒塌也。

如初出身痒者,可发之,桂枝葛根汤加制麻黄、牛蒡子主之。

如起发养浆而痒者,通用十全大补汤加防风、牛蒡子主之。

如疮干而痒者,宜养血润燥,以四物汤合消风化毒汤、夺命丹主之,外用茵陈熏法。

如疮湿而痒者,宜养血去湿,以四君子汤合消风化毒汤、夺命丹主之,外用茵陈熏法。

如疮将收而作痒,误犯破损,不肯干较者,用白龙散贴敷。

如疮痒溃烂粘衣被席难任者,以十全大补汤加防风合夺命丹主之,外用败草散。

陷伏

伏者,毒蓄于里而不出也;陷者,毒出而复陷入也。此皆恶候。伏惟一证,陷有数种。伏候于见形之时,其人疮出,热不少减,烦渴闷燥,此皆伏毒未得尽出也。陷则见形之后,其血渐干而变黑者,谓之黑陷;浆水未成,破损痒塌者,谓之倒陷;脓成复化为水,不肯结痂者,谓之倒靥,亦陷类也;其疮黑色,皆谓之黑陷。凡斑疹黑色,皆不治之,以肾为水,其黑色乃肾之真脏色见也。粗工不知变黑归肾之理,妄谓肾不可实,欲泻肾而使之虚,不知人之一身,大言阴与阳,小言心与肾,即方家所谓真水真火也。疮疹之火发于中,赖此一点真水以制其亢,苟欲泻之,则火无所制,本先拨矣,岂治之要哉?然谓归肾者,以肾主骨髓,又主闭藏也。盖疮疹秽毒,由骨髓而达于筋肉皮毛之间,乃自内而外,其毒得泄,今既陷伏则自外而复入于骨髓,谓之归肾也。又初出形之时,春气发生之令也,出形而黑,是春行冬令矣。起壮之时,夏气长养之令也;起发而黑,是夏行冬令矣。养浆之时,秋气成实之令也;脓干而黑,是秋行冬令矣,故皆谓之逆。结痂之时,冬气闭藏之令也,此肾之正候;若不着痂,脓水浸润,此冬行春夏之令,亦谓之逆。惟知造化之机,可以语归肾之说。其色黑者,火化也。观物之干者其色黑,出于火者色亦黑,岂可谓之水乎?经曰:火发而熏昧,知此可以语黑陷矣。

凡疮伏而不出者,双解散主之。

如倒陷者,看其六腑何如,大小便秘,四顺清凉饮合夺命丹主之。

泄利气弱者,十全大补汤合夺命丹主之,外以胡荽酒、水杨汤并用之。

如将起发,疮亦有水,但色黑黯者,以十全大补汤调无价散主之;或以快斑汤、夺命丹合而用之。

如倒靥者,亦视其大便何如,大便秘,宜利之,三黄丸、四顺清凉饮。泄利者宜补之,轻则十全大补汤,甚则陈氏木香散,并外用败草散主之。

壅肿

经曰:热胜则肿。大抵毒之盛者必肿,毒微者不肿。凡疮出尽,应期起发,头面以渐浮肿者,此毒火发越,聚于三阳之分,欲作脓血,故宜皮肉焮肿也。设当起发之时,头面不肿者,必疮本磊落,毒气轻浅,虽尔作脓,根不占处,所以不肿,不须治之。如疮本模糊,起发不肿者,此毒伏于内,不即发泄,不可以毒轻论也。如起发肿大,皮肉如常,疮尖而圆,粒粒分明者,此佳兆也。若皮色鲜红,疮本成串,粘聚平塌者;若疮色灰白,成饼如锡面者;若疮焦紫无水者,皆凶兆也。有先起发头面预肿者,此兼疫毒之气,名大头瘟者是也。腮颔预肿者,此名虾(虫麻)瘟也,须兼疫气而治,多凶少吉。大凡疮肿者,直至干浆结痂之时,毒化而肿消矣。故应肿不肿,应消不消者,谨堤防之。

凡疮肿胀面浮目闭者,急与解毒,护目救咽喉相兼治之,内用消毒化斑汤,外用神应膏护目。

凡疮肿胀,切防搔痒。正面之中,不可少有破损者,苟生痒破,沙崩之势,渐不可为,邪气内伤,真气外泄,肿消而死矣。但得破者复灌,消者复肿,饮食如常,大小便自调者,变凶为吉,用十全大补汤、苦参丸合而治之。

如疮色灰白,面肿如锡饼者,但看其人脏腑何如:若能食,大便调,小便长,无他苦者多吉;若不能食,吐利并作,或生搔痒者多凶。

如头面预肿,或腮颊预肿者,此时行疫毒也,并用羌活救苦汤主之。

溃烂

痘疮所贵者,坚实不破,圆净成痂也。其有溃烂者,火胜也。经曰:热胜则肉腐。火之为用,猛虐峻暴,近之则燥痒不宁,迫之则焦痛难忍,灼之则糜烂成疮,故败物者,莫如火也。火生于空,非虚不燃,乘之以风,其焰益烈。痘疮溃烂,由肌肉素虚,邪风侵袭,风者善行数变,行诸脉俞,散于荣卫之间,一旦毒发于里,风应于表,风火相扇,肌肉坟填,皮肤决裂而疮坏矣。如脓成而溃,则毒已化,但粘衣渍席不能干较,古方以败草散主之,诚良法也。脓浆未成,其毒未化,痒破溃烂者,则卫气暴泄,津液不荣,譬诸草木,剥削其皮,枯萎而死矣。经云: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此之谓也。

厥逆

逆者,四肢逆而不温也。厥者,冷也,又甚于逆。四肢者,诸阳之本,常宜和暖。如指头微寒者,阳气衰也。阳气起于十指之端。足心冷者,阴气盛也。

阴脉集于足下,而趋于足心。

如疮本焦黑,烦渴烦闷,喘促而厥逆者,此阳毒内陷,热气逆伏,手足为之冷,所谓热深厥亦深,火极似水者。如疮本灰白,泄利而厥逆者,此元气虚惫,阴阳不相顺接,而手足为之冷也。疮疹之候,头常欲凉,足常欲温,故头温足冷者不治。厥逆乃疮家恶证也。

如因热深而厥者,大便不通,三乙承气汤主之。疮黑者,百祥丸、牛李膏主之。

如因泄利气虚而厥者,陈氏木香散、异功散主之。

但十指头微寒者,四君子汤、理中汤并加桂主之。

如疮始出,手足便冷者,其人先有吐利,四肢者皆禀气于胃脾,胃气虚弱,不得至经,理中汤加桂主之。

寒战咬牙

战者,森然若寒,振振然动摇也。咬牙者,上下片牙相磨而鸣也。经曰:诸风振掉,皆属肝木。寒战而振振摇动,风之象也;火气冲物亦然。钱氏曰:肝主风,虚则咬牙多欠。又曰:上窜咬牙,心热也。然则寒战咬牙,心肝二脏主之。或以寒战为气虚,咬牙为血虚;或以咬牙为齿槁,谓津液不足者,皆不知此意。痘疮所恶者,寒战咬牙,或单见一证,或二证并见,若疮已坏,加之喘促闷乱者,死无日矣。

如疮初出寒战者,此邪气将出,外与正争,故振振摇动,火之象也,疮出乃定,柴胡桂枝汤主之。

如疮本稠密,焮发肿痛,经脉动摇,时时振动者,不可谓之寒战,待脓成痛去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