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寻找平山团
19239100000076

第76章 万里征人魂归还(8)

正当栗再温带着感情,“红着眼圈”,不遗余力地为百姓工作时,“文革”席卷大地。山东的省委书记谭启龙、省长白如冰被“打倒”后,栗再温主持山东省委工作。1966年10月17日,北京的“造反派”在曲阜召开10万人的大会,要砸烂孔庙、烧毁孔林,栗再温在会上坚决表态说:“孔府、孔庙、孔林从战国到现在已经两千多年,它是文明古国的象征,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不但不能砸,还要加强保护!”造反派的红卫兵一拳把他砸到桌子下面,让他跪着整整批斗了一天。晚上他请示周恩来总理,向造反派说明总理指示。疯狂的红卫兵哪里听总理指示,“三孔”依然被严重破坏。红卫兵押栗再温去看,这位历尽劫难都没有掉过眼泪的太行汉子,看到文物被破坏的惨景,掩面大哭!

接下来,他要面对更为艰难的选择。接连的批斗,他高度紧张,得了胃病,吐血,消瘦。但王效禹的造反派夺了山东省委的权,逼着栗再温等承认夺权,要他们表态,说谭、白是叛徒(谭启龙晚年回忆,他的“批斗”会上,大家都跟着造反派喊口号,只有栗再温一人闭口不喊),但只要划清界限,写下造反声明,就可以加入革命委员会里面。病中的栗再温不让秘书起草,要自己亲自写。

他的儿子栗振江说:“父亲绝不认为谭、白是叛徒,不会落井下石;他认为省委有错误,但绝不是黑省委,不能全盘否定;但是‘不声明’似乎又是对组织的‘不忠’;父亲早已经戒烟了,但是那一晚,他抽的烟头堆起了满满两烟缸!他提笔写了几次,都搓揉扔在地上,最终没有写成。”

1967年2月17日,他度过了一个怎样的夜晚?他的心是如何纠结的?今天我们无法明白。儿子只知道那日太阳东升时,59岁的父亲和世界永别!他用一条床单,把自己悬挂在窗帘的横杆上!

今天,我们不能评价他这样的选择。他面对白区恐怖,几经生死,面对枪林弹雨,从不畏惧,但是面对自己的良心,纠结于道义和生命时,他们选择了“赴死”,没有苟且偷生。

或许是栗家人血脉里的共性。读栗家的资料,看到栗再温的三哥栗建周(一直从事党的财贸工作,后在峰峰煤矿工作),在“文革”期间也被打成“走资派”,他也面临很大的压力,曾对妻子说:“我也像老四(栗再温)一样走算了。”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悲壮抑或是他们追求高洁与完美的结果。

那一夜,栗再温一定想到了他最心爱的侄子栗政通,想到了平山团的烈士们,一颗敏感柔弱的心长时间磨砺而死,或许比冲锋陷阵而死,更为惨烈。

12年之后,中共中央追认栗再温为烈士。

……

那一夜,栗再温一定想到了王昭。王昭(1917~1970)出生于平山县天井村。1932年入党,后任平山县委书记。他和栗再温等人一起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使平山党组织得以保存。抗战全面爆发后,全力发动群众,组建平山团,把平山县建设成为晋察冀边区的模范县。1940年4月,王昭接任栗再温任晋察冀四地委书记,解放战争后期王昭任华北野战部队四纵64军政委。他作战勇敢、智勇双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

在平津战役十分重要的新保安战役中,在关键时刻,王昭智取新保安,战史留美名。

当时,我军全力追击敌35军。但如果35军逃过新保安,和怀来的104军一旦会合在一起,那我们的分割围歼计划将不能实现,会铸成大错,影响整个华北战役的大局!

而我们的主力还没有赶来。在万分紧张的时刻,王昭政委和旅长曾宝堂率领12旅疾驰新保安,在鸡鸣驿附近向35军的前卫营开了火。指战员们在天寒地冻的塞外“坝上”,仅一昼夜便构筑了三道阻击阵地,为迟滞和阻击敌人创造了重要条件。他们积极主动,节节抗击,经过激战,迟滞、消耗和阻住了多于自己三倍的敌人。

就在敌我混战的间隙,王昭把自己打扮成国民党军官的模样,率部队大摇大摆地来到新保安西门。守城的敌警卫团还问:“哪一部分的?”王昭回答“自家人,自家人……”竟然骗开了城门。当敌人醒过味来,12旅已经用炮火炸开了城门,战斗仅用20分钟,敌警卫团300多人全部缴械。就这样,12旅占领了新保安,切断了35军归路。整个战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就在王昭家乡平山,西柏坡作战室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用几十封电报指挥战役,新保安这个紧张的节点,毛泽东一天一夜不合眼。接到王昭报捷后,领袖们紧绷了几天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下来,露出了笑容……

1949年,王昭作为解放军代表出席了第一次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加了开国大典。抗美援朝战场,王昭荣获朝鲜一级国旗勋章和二级独立自由勋章。1953年3月王昭奉命回国,转业至公安部,1961年任青海省委第二书记、省长。

那个举国欢庆的日子,栗再温和王昭一同站在天安门观礼台上,回望征程,感慨无限。栗再温从抗战前回乡后,就一直非常重视工农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晋察冀边区都知道“四分区平山县农会干部多”,平山县后来涌现出大批高级干部,分布全国各地,和平山子弟兵队伍一样忠诚为党工作。年轻有为的王昭被栗再温看重,1940年初,栗再温赴延安开“七大”前,推荐王昭任四地委书记,有人认为23岁的王昭太年轻,栗再温做了大量说服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栗再温去看望刘澜涛时,刘澜涛感慨地说:“从现在来看,你当时力推王昭任地委书记是选对了。”

王昭的出色表现得到中央各位首长的赞赏。1953年春,在罗瑞卿的推荐下,周恩来总理亲自找杨得志司令员,要王昭任公安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39岁的王昭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部长。王昭也为共和国披肝沥胆,尽心工作,得到中央领导的信赖和倚重。

王昭出任青海省长后,依然疾恶如仇、雷厉风行,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青海这样各族群居的高寒地域,领导工作非常艰辛曲折,但是王昭越草原,跨冰川,穿戈壁,攀雪山,走遍全省6个州11个县市,为改善农牧群众的生活做出大量努力,并为开发柴达木盆地做出了第一手的资料。王昭为青海做出了前无古人的奉献。1965年,王昭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刊载,同年青海畜牧业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粮食生产第一次自给有余。就在那年,周恩来总理提名王昭为副总理候选人。

和栗再温一样,王昭依然保持着朴实厚道的平山人的个性风貌。国家配给他一辆红旗轿车,他问了司机师傅得知这车比其他车费油,坚决不坐。平时每天到食堂和大家一样打饭。在青海农村,他下乡住在一位阿妈家的牲口棚里,天寒地冻,被头结冰,睡醒后两脚都是冰凉的。后来,人们告诉阿妈,他是省长。阿妈十分惊奇,半天说不出话来。难道这个衣服打着补丁,和大家一起拉肥、铲粪,抬石头拣最大个的,推车赛过小伙子的老汉会和军阀马步芳一样的大官?

王昭在青海体察民情,为民做事,为民做主,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不知何时,青海人都叫他“王青天”。这一称呼至今被西北数省人民所知,可见人民对他的感戴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