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寻找平山团
19239100000039

第39章 歌唱在太行山上(1)

铁血剧社:文艺“平山团”

汹涌的滹沱河,巍巍的太行山,结成了革命的屏障。我们是一支艺术的轻骑兵,在这里成长强壮。用铁的意志和热血,开辟幸福的土壤,发扬虚心切实艰苦的作风,团结边区人民,坚持敌后的抗战。紧拿艺术的武器,保卫我们的家乡。看新民主主义的旗帜,飘扬在太行山上。

——铁血剧社社歌

在平山团的组建过程中,刘道生、陈宗尧带领战地服务团,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激发起人们参军抗战的热情,让人们一下子认识到文艺宣传的巨大作用。

送走了平山团,平山县委书记王昭在青救会主任齐一丁的倡议下,在1938年1月着手组建起文艺宣传队,吸收青少年知识分子。4月24日正式成立了“铁血剧社”(1943年更名“群众剧社”)。最早参加剧社的有王植庭、王雪波、赵维林、尹铁屏、阎懋、封铁夫、范血锋、张学新、曹火星等十几个人,后来逐渐扩大到三十多人。平山有名的烈士后代“齐家五姐妹”就是铁血剧社成员。这支文艺的“平山团”,誓以“铁血抗战”精神为宗旨,衣服后背都写着“铁血”字样,名字多改为“血波、铁屏、铁夫、血新、血如、血川、火星”,以示坚强意志和不怕牺牲的决心。

这群年轻人都是“土包子”,除了满腔热血,别的一无所有。但他们也像平山团的战士一样,没有枪也敢上战场。他们募集来一点锣鼓乐器,一个小地主毛遂自荐,自带二胡、笛子、三弦等乐器参加演出;朝阳大学的回乡学生白瑞采,爱好剑术,演出前常上台表演“春耕剑”、“战斗剑”,很受欢迎。清华大学毕业的刘景祥懂文学,能编戏剧,创作了不少的剧本。

齐一丁等人,也兼职编剧,借鉴外地学校里的一些剧本,结合当地的情况,常在几天时间里就编排出一些剧目。如早期演出的《一个逃跑的游击队员》、《鬼子、汉奸、亡国奴》、《脱了羁绊的女性》等,这些剧目在庆祝“五一”的大会上公开演出了。后来有《参加八路军》、《认贼作父》、《宝山参军》、《血泪仇》等剧目,还根据发生在平山境内的抗日故事和人物现编现排,比如《攻打平山县城》,表现平山战斗英雄的《贾玉》、歌颂子弟兵母亲的《戎冠秀》等等。

铁血剧社的社长王雪波曾回忆说,演出的大部分剧目没有固定的台词,大概拟定了故事情节,由演员上台自编台词。由于大家熟悉生活,表演真实,这些虽粗糙但新鲜生动的节目,却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热情。

比如《一个逃跑的游击队员》,演了一个农民家庭,两个儿子都参加了抗日游击队,一次战斗中二儿子胆小怕死,临阵脱逃,开小差跑回了家。父亲见状大怒,让儿子重返前线,母亲却护着儿子,要儿子留在家中。正在争执不下,一副担架抬着一个伤员走到门口。原来是大儿子在前线负重伤,他在昏迷中仍然高呼:“弟兄们,冲啊!消灭日本强盗!”这时,父亲拿起担架上的步枪,对二儿子说:“好,你不去,我去!杀他一个算是够本,杀他两个,算是赚了。你不去,我去!”二儿子受到感动,提起枪冲出家门,重返前线……

王雪波曾这样评价:王植庭扮演的父亲,感情十分真挚,每次演到“你不去,我去”时,声调铿锵,激昂慷慨,赢得阵阵掌声。这个戏一年内演出了三四十场,每次都收到强烈的效果。

铁血剧社的演出曾多次被晋察冀边区的《抗敌报》报道,称赞“演出内容颇适合民众口味”,每每演到群众和日寇汉奸搏斗的场面,台下的观众都自动参与,站起来,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抗日救国!”等口号,群情振奋。演出结束,观众自动捐款,慰问抗日部队。

春天,在洪子店集市上,一个鬼鬼祟祟的人穿行在粮食市里,他肩搭布袋,边看粮食讨价还价,边探听边区情报。他身后一个年轻的庄稼人尾随其后,跟随一段之后猛然扭着那人的胳膊,高声喊道:“抓汉奸!”然后往区公所押送,边走边高呼:“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严防汉奸破坏!”“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一路跟随的赶集人越聚越多。当进入区公所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剧社演出的“街头活报剧”……

秋天,温塘镇的集市中,商贩云集,十里八乡的农民络绎不绝。铁血剧社的两个同志借了条长凳,放在集市里人多的地方,然后往上一站,开始了抵制日货的宣传演讲。由于没化装,很难看出是演戏。不一会儿,他们周围聚拢了许多农民,有的背着口袋,有的提着篮子,边看边议论,并跟着呼口号。演讲正在高潮,忽然在闹市中心,发现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右臂下夹着个大包袱,分外扎眼,一边走一边回头,企图避开众人逃走。在他身后不远,一个穿公安制服的人大步流星向他追来,小伙子见状加快了步伐。忽然在前面又闪出两个人,迎面将他截住,带到众人中间。后边追赶的人跑过来拽住包袱说:“搜搜他吧,看他包袱里是什么东西?”那小伙子一面抓紧包袱一面心慌地说:“没什么,我是去走亲戚,带着两盒点心。”此时,周围的老乡都凑上来看热闹,人越发多起来。包袱还是被人解开了。原来是“联宝”和“太阳”牌日本香烟。真相大白,这下子群众的情绪像沸腾的水,纷纷叫着:“贩日货的奸商,看你往哪儿钻!”小伙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手足无措,他嗫嚅了半天,才说:“这烟便宜,是一个朋友送我的。即使有人买个一盒半盒的也花不了几个钱。”周围的人见他不服气,又喊了起来:“打倒奸商!”“抵制日货!”还有的说:“别和他费唾沫啦,干脆送人民政府算啦。”一个老实的农民低声嘟囔着:“真是嗑瓜子磕出臭虫来——什么仁(人)也有。”说着连连摇头……

演戏收到预期效果,本该收场了。扮演香烟贩的赵冀平,早已经满头热汗了。忽然,一个老大爷背着口袋挤进人群,看到赵冀平先是一愣,待听清大家的指责后,气得浑身颤抖。他叫了一声:“想不到是你!”上去就给了赵冀平两个耳光。围观的群众都喊“好”。剧社的人可一下子都蒙了。只见老大爷继续骂着:“你给你老子丢人!我年前送你到县里参加工作时怎样给你说的?你倒干起这种丢脸事啦,你可叫我怎么见人!”随后,他向刚才演讲的两个同志说:“这是我儿子。我看着他长大的,过去一直安分守己的。同志们不信可以到我们村调查调查。这一次你们好好教育他,千万别为难他。”大家这才明白,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原来是冀平的爹。

剧社的另外两个演员,看到周围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知道此时万万不能道破天机。于是强忍住笑,和颜悦色地对他说:“您老放心,只要他能真正悔改,我们会从宽处理。”赵冀平狠狠瞪了同伴一眼,不敢吭声。赵大爷听准了回话,才放下心。他谢过他们后,又对儿子说:“该死的,你要不好好改过自新,就别想登我赵家门。”说完分开众人急急地走了。

扮演公安干警的同志抓紧时机临场发挥:“小伙子,听见你爹对你的教训了吧?你也看见广大群众对你的眼光了吧?边区几百万人口,每人抽一根烟是多少钱,就要好好算一算。”赵冀平见爹走远了,这才喘了口大气,赶忙说:“是我错了,请同志没收了我的烟吧!今后我保证再也不做犯法的事,决不再贩日货。”说到这里有人鼓起掌来。周围口号声也响了,“反对日货输入!”“用日货就是自杀!”整个集市都成了抗日宣传的舞台……

像这样让群众自动地参加演出的活报剧,生动逼真,教育极其深刻。对于这样不用“化妆”,“实景、真人”的演出,剧社的演员们也对表演非常有兴趣。

那天,日近正午,剧社收摊返回驻地。走在路上,大家再也抑制不住笑声了。赵冀平说:“你们可真是,也不拉住他,这两巴掌打得我真够呛。”一个同志说:“这两巴掌打出一个好效果。今天演出多成功,还全仗着你父亲这个大主角呢。”事也凑巧,正在说笑间又碰上了赵大爷从岔路上赶集回来。大家故意憋住笑,一本正经地往前走。赵大爷走近,一看走在队伍中间的儿子肩上还背着包袱,马上说:“怎么这烟你还背着,你到底想怎么着?”上去就要夺包袱。大伙哄然大笑,眼泪都笑出来了……

最后,弄清真相的赵大爷也笑了起来。剧社同志夸道:“你今天可是我们的主演呀!”说得赵大爷怪不好意思的。尹铁屏同志将剧社的同志一一介绍给他。最后指着赵冀平说:“这是我们队长赵冀平同志。”大家又是一阵大笑。赵大爷高兴地对儿子说:“平子,快去西坡地拔两棵白菜,回去擀面条。”赵冀平也调皮起来:“我现在能进赵家门了吗?”田野里又回荡起愉快的笑声。

就这样,铁血剧社在1938年、1939年跑遍了平山的村村镇镇,演出之余,教唱抗日救亡的歌曲,教秧歌舞,教霸王鞭。平山百姓都称“咱们的剧社”。

1939年深秋,正当陈庄大捷欢庆之际,成仿吾率领华北联大越过层层封锁线来到平山。王昭听说后,在极其艰难的抗战条件下,作出决定,让铁血剧社全体人员到联大文艺学院学习,剧社里一片欢呼雀跃。正是这半年的深造,让“土包子们”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镀金后的铁血剧社,却一度陷入悲观的情绪。

在1941年前后,晋察冀边区刮起一股“演大戏”之风。华北联大文工团、西北战地服务团、晋察冀军区直属的抗敌剧社、冀中的火线剧社、120师的战斗剧社,以及七月剧社、前进剧社,这些实力雄厚的大剧团,都曾在平山战斗、生活。特别是7月间,晋察冀边区第二届艺术节,各文艺团体云集陈家院,演出了托尔斯泰的《复活》、高尔基的《母亲》、果戈理的《婚事》、曹禺的《雷雨》以及苏联名剧《带枪的人》。这些高水平、高质量的“大戏”,让铁血剧社的人十分羡慕,觉得“人家这才是艺术”,也跃跃欲试。但是他们有的连平山县城都没有去过,没有见过沙发、电灯,根本排练不成。这个土里土气的小剧团,走村串户唱民间小调,普及宣传抗日思想,这有前途么?甚至还有人产生离开剧社的想法……

已是四分区地委书记的王昭,得知情况后,多次做剧社的思想工作。他说:“咱们是地方剧社,要提高技术但不勉强向大剧团看齐。要老老实实为群众服务,密切联系现实斗争,在实践中和群众一同提高。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我们的前途。”剧社情绪渐渐平稳。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讲话提出,最广大群众最先需要的是初级的文艺,并且毛泽东专门提到,要注意农村的小剧团……讲话肯定的正是铁血剧社一直走着的道路啊!铁血剧社一下子得到巨大的鼓舞。1942年8月,聂荣臻在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召开的军队文艺工作者学习会上说:“伟大的作品将来一定诞生,而且一定会产生在前线,产生在堡垒附近。”这位极为重视文艺工作的将帅的话绝不是凭空得来,晋察冀后来出了影响中国的诸多文艺作品……

铁血剧社,在极端艰苦的反“扫荡”中继续他们的演出和宣传。

周而复在《晋察冀行》中提到:铁血剧社和周巍峙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在1942年到1943年间,创办了边区的乡村艺术干部训练班,长期的、短期的,共为五专区各个县区训练了4524名学员。剧社来到一个地方,集中周围村庄的文艺骨干,在几天时间教会大家整套节目,回村即可演出。铁血剧社在平山、灵寿、行唐、井陉、平定办了几十个学习班,帮助建立和恢复大量村剧团。平山党史资料曾记载:“全县630个村庄,有500多村庄有剧团、秧歌队、霸王鞭……比较突出的村剧团就有48个。”

周而复亲自观看了岗南村的排练,是演顽固婆婆反对儿媳妇参加妇救会的事。他描述:“我在旁边简直是看得出了神,不像在看戏,如身临其境一般,而那台词语汇的丰富生动形象,超出我所看过的任何一部名剧,这不免使我有点惊奇。”

戏排完了,他采访了“剧作家兼导演”的区妇救会主任。“她告诉我,这些全是事实,是本区的真人真事,演媳妇的就是那个媳妇,刚才不过是再现了过去的事,做点剪裁和穿插罢了。有了实际生活的基础,补救了艺术上的不足。虽然不完整,但感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

在位于敌占区边缘的柴庄村,村剧社也非常活跃。当时,作家杨润身在柴庄小学教书,他根据当地的抗战故事,创作了《围困堡垒》《一碗饭》《山大王》《炕头会》《柴庄穷人翻身》等剧本。后来,这些剧本获得了晋察冀边区文艺作品一等奖、二等奖。柴庄剧团的演出轰动了晋察冀,被授予“乡村文艺的旗帜”。杨润身也于1948年到铁血剧社工作。

1945年,铁血剧社调归晋察冀边区抗联会领导,王莘、顾品祥等几人从边区文联、西战团、抗大调来,剧社力量增强。他们创作排练了《王瑞堂》《纺棉花》等话剧、歌剧。抗战胜利前夕,剧社归晋察冀军区,随军转战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