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我成长,我快乐
19234000000022

第22章 成长路上,总会有“双刃剑”(3)

记得在我小学初中的时候,这些书压根就是不让我碰的东西。武侠在我的印象里是坏学生才会去看的,这种题材也远比不上文学名著有水平。而言情更是我避而不见的,最没有营养的书籍,就是那些情情爱爱的,实在没有意思。当时班上有同学会带着武侠小说来学校看,每次他们看完电视剧之后也会兴致勃勃地讨论金庸笔下的那些人物,我总是对这些感到不屑一顾,也懒得去听。而那些女孩子们最喜欢看的言情小说,《那小子真帅》、《泡沫之夏》等等的小说,也是最让我唾弃的。曾经还和语文老师吐槽过书店里的这些言情小说太过猖狂,把名著的架子都不知道挤到哪里去了。现在看来,当时真的很不屑这些东西。

其实后来回头看看,这些东西里面也有值得借鉴的东西。武侠小说里的文字,都是很细腻的,金庸先生的作品,也都是很用心去完成的,人物都是很鲜活的,有血有肉的,而故事情节则更是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对于“义”这个字有着很深的印记。而里面也有很多诗词,古典气息很浓,多读读他的书,对于人整体的性格气质也会有很大的改变。而言情小说,也不能说毫无意义。里面的语言,那种婉约的感觉,那种细腻的感觉,也会给女孩子增添多一份的细腻感。里面的故事,或多或少也是对我们产生过影响的。对于各种情感的看法也会受到这方面书的影响。

对于这种书籍,不能杜绝,毕竟还是有值得借鉴的东西。但也不能任由孩子花费大量时间在里面。让孩子多读读那些口碑较好的作品也就足矣。乱看滥看也会对孩子成长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在情感方面也许就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要让孩子知道,更多的是学习里面的语言,感受里面的那种氛围,学习里面那些人物身上优秀的品质。

9. 英文原版

在广泛阅读中文书籍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让孩子多接触一些英文书籍。

刚开始也许就是朗文英语那些初级的英语读本,一个个名著的浓缩版本,但是却也是其中的精华,让孩子锻炼英文水平,增加词汇量。也可以看看空中英语杂志,还有其他的英语杂志和报纸,在文章中去找到英语阅读的那种感觉。

之后可以去尝试《牛津书虫系列》,中英文对照的。这种书籍其实不是很推荐,除非孩子能够抵挡住中文的诱惑,老老实实把英文的读完。一般的孩子,读到一半就会图个方便直接去阅读中文部分了。另外可以去尝试读读《心灵鸡汤》系列的作品,这里面都是一些关于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故事的文章,对于我们的生活也很有意义,能告诉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

再然后就是英文原版的书籍了。阅读这些书籍也要由浅到深,不能一蹴而就,否则很有可能半途而废。刚开始可以选择一些童话书籍,或者一些比较薄的、词汇较简单的名著阅读。到后面慢慢增加难度,变成中长篇的名著。

为了提高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能够坚持下去,这个时候其实很推荐侦探题材的小说。毕竟一环扣一环的探案过程,一步步发展的故事情节,让很多孩子能够坚持读下去,这种故事性强的小说是首选。另外近些年来流行的《哈利波特》、《暮光之城》系列的英文原版,也是受到青少年的欢迎的。可见在孩子们感兴趣的题材上,无论多么复杂的作品,也都能一个个被攻克下来。

在读英文原著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关键在于积累,在于找到对英语的那种感觉。这样的积累在我们以后的生活里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书,是人类永远的好朋友。多读书,读好书,才能让我们在读书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多和“名师益友”相伴,这样的人生也许会少些磕磕绊绊,会多些精彩的印记。读书是一种习惯,需要我们从小就开始养成。读书是一种态度,是我们主动去了解世界了解历史的态度。家长们绝不能忽视读书在教育中的至关重要性。孩子们需要读书!

(2)电视,动态的花花世界

在电脑还未发展起来的时候,电视在孩子成长中也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这一代的孩子都是在电视的包围中长大的,说没看过电视那是假的。而且很快我们就会发现,电视是看不腻的。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方,有一台电视,就足够让我们看上很久。

那么电视为什么受到孩子的喜爱呢?

电视不同于书的一点就在于是动态的。无论是什么,都是鲜活的一面展现在孩子面前,让孩子仿佛看到真实的东西一样。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动画片,无论是新闻节目还是访谈节目,都是很真实地呈现在孩子眼前,而不是像书里只是白纸黑字的文字。这一点就足具吸引力,也难怪那些孩子们这么喜欢这种东西。

电视也是信息量极大的一个产品。每天在电视上有各种各样的节目,各种各样的新闻,各种各样的消息不断在放送,在这些东西里面总能有满足孩子喜好和需要的东西,也就难怪孩子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在电视上了。在孩子的认知尚未成熟之前,对什么都抱有极强的好奇心,这庞大的信息量,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很有看点的,很有吸引力的。

电视能影响到孩子,其实很大程度也是因为家庭的关系。哪个孩子最开始不是跟着家人一起看电视,然后逐渐养成了这种习惯的呢?在家庭里面,一起看电视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现象了。吃饭的时候一起看新闻,晚上一起看电视剧,有重要赛事活动的时候一起看电视,这些都是一般家庭的常态。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自然而然对于电视有另外一种亲近感。当家长在以后的日子里们试图控制孩子,试图让孩子少花点时间在这个上面的时候,常常发现总是会有孩子和家长一起看的时候,孩子也总会以各种各样和家人一起的借口来开脱自己看电视的行为。

电视对于我们的诱惑是巨大的。记得还在小的时候就和家人抢遥控器发生过冲突,到大了之后也总是要争电视看。每次不如愿就要大吵大闹的。这些经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也是正常的。尤其是动画片,电视剧一类的东西,具有连续性,看完一集又想看下一集,总是让孩子惦记着,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影响力。碰到能吸引我们的节目,我们也总是会不惜一切代价去看完这个节目。因为电视,家人和孩子之间不知道会产生多少的冲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喜欢看的东西越来越多,电视上能看的节目类型也越来越多,花在电视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合理引导了。

对于电视,家长还是要充分利用其消息量大,各方面信息广泛,较为真实等等这些优点,引导孩子看更多有益的节目,让孩子获得更多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更加方便孩子的教育。而那些被看作是肥皂剧,被很多人觉得无聊的节目,如果孩子喜欢,也可以作为紧张学习中的调味品来调节一下心情,但是连续性的这类节目还是尽量少接触,以免上瘾。对于不符合孩子年龄段的节目,一定要坚决禁止,以免这些节目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在针对电视这种东西的事情上,家长也应该尽到自己的职责,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完全压制。个人有以下几条意见。

1. 从各方面有所管制

无论是在收看时间上,还是在节目类型上,家长都应该对孩子进行一些管制。

从小学开始,我常常听到班里同学在说,写完作业就可以去看电视剧或者电视节目了,每天她们的生活仿佛就是作业和电视两部分组成。而很明显,这些同学必然不会把多少时间放在读书上,在聊天的时候也都是谈论一些娱乐八卦的话题。甚至为了看电视,自己的功课都是敷衍了事的。长此以往,大量的时间会被耗费在电视上,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是十分不利的。

现在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都有,在中国这个电视节目不分级的国家,孩子接触到不符合年龄的节目的几率大大提升。如果家长不采取措施管制一下,孩子将接触到很多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节目,将接触到很多花费时间的肥皂节目,而一些真正有用处的节目也会被孩子认为枯燥无趣而忽略掉。这种时候,需要家长作出一些教育引导。

首先在时间上,不可能要求孩子一眼都不看,这也是做不到的,但是该限制的就应该限制。在我小时候只有周五周六晚上能看看动画片,假期里周日也可以看看,其他时间都是被禁止的。我现在看来这个有点太严了,但是为了让孩子避免上瘾,避免浪费大量时间,家长也不能太放纵孩子。每天都看其实不太可取。每天看会让孩子养成习惯,无论在多忙的时候也要花时间在电视上,这种连续性的安排是很难打断的。所以应该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安排孩子看看电视,每次的时间也不能超过两个小时。

在假期的时候可以适当放宽送一些,增加一些看电视的时间。个人觉得,平时压的太紧的时候,孩子总会在缺少压制的时候发生大的反弹。就比如说很多孩子平时根本就不让看电视,一到假期这种没人管的时候,就会天天泡在电视里面,过上一个假期的瘾。假期在家的管制其实不容易,除非把电源全部收走,让孩子没法去碰,否则孩子肯定会忍不住去看的。所以,家长在假期一是要严加管理,二是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去运动运动,冲散看电视的时间。

而在类型上,一定要有选择的看,不能大杂烩一样什么都看,这样最后吃亏的还是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乖乖地看看少儿节目,再大一些多看看新闻、纪录片、讲座类等有教育意义的节目,再大一些已经有分辨能力的时候可以放开看看电视剧这样的节目。不同年龄段都要有选择地收看节目,不能看到一个就是一个。家长在不适合看的节目上要坚决禁止孩子观看。具体的各种类型,我会在下面电视节目类型选择中详细说到。

2. 家长和孩子一起收看节目

很多孩子看电视的时候都是一个人,父母也没有那个心思跟孩子一起看看电视。但是其实如果有父母的陪伴,有父母的随时交流,这是很愉快的一个过程。孩子可以及时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可以和父母交流,有不懂的也可以及时请教父母。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孩子单方面接受电视灌输的过程。而且,一起看电视,会增进家人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这种温馨的氛围是很难的。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陪陪孩子,效果一定不会差。

记得我小时候看动画片的时候,哪怕是《猫和老鼠》这样的动画片,父母也会一起看,虽然在他们看来不是那么有趣,但是这个家庭的氛围很浓厚,让我觉得有人能一起看也互相有个交流。后来看其他的节目时,有父母在旁边,可以及时问一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就一个问题和父母交换意见看法。而且事后觉得,在这种情况下记下来的东西,新知道的知识,会更加记忆深刻。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少儿节目,用里面的知识和故事教育孩子,让孩子走好第一步。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新闻,培养孩子对天下事的关心程度。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纪录片、讲座类节目,给孩子扩充视野,增加知识。这样的过程一定是很愉快的。

3. 鼓励孩子多表达

很多孩子把看电视当作很轻松的事情,因为只用看看就好,也不用动脑子 思考什么问题,更不会有老师在旁边监督你让你写下什么观后感一类的东西。其实这样是有害无益的。本来在看电视的时候,花去的就是本来应该用在多看看书长知识的时间,再不对所看的节目有所想法,有所收获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家长在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的时候,要注重和孩子交流节目的看法和感受。而在吃饭、散步、外出活动的时候,有时间也要和孩子对所看电视节目的一些话题进行讨论交流。鼓励孩子表达出她自己对节目的想法。

这样的好处有很多。首先,可以让女儿多说说话,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女孩一般都比较内敛,不是很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交流,可以锻炼她们的思维能力,可以锻炼她们的表达能力。无论说成什么样,父母都应该认真去倾听,也许刚开始并不连续,磕磕巴巴的,但是只要父母一直鼓励孩子去说,慢慢地都能越练越好。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又能提高孩子的表达水平。而且在交流过程中也可以让孩子养成和父母沟通的习惯,增进感情,有益于父母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

而且在交流过程中,父母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想法是怎么样的。通过交流,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多往积极向上的方面思考,养成积极的三观。对于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也要让孩子辨证客观地去思考,不要走极端。现在社会上很多偏激的青年,张口闭口都巴不得喷死这个社会,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在我看来这些孩子就是缺乏和父母的交流的。如果她们从小能够多和父母交流一下在电视上看到的社会百态,也许态度会客观端正很多。在交流过程中父母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思维方式,用他们自己的社会阅历来指导孩子,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去思考,可以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走的更加顺利一些。

4. 给孩子买些影碟

除了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节目,对于孩子来说,一些有意义的影碟也是必需的。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挑选一些质量较好的影碟回家一起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