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我成长,我快乐
19234000000021

第21章 成长路上,总会有“双刃剑”(2)

在我看来,行万里路,不只是出去旅游这么简单。去到一个地方,家长应该推动孩子去了解那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推动孩子提高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随着走过的地方的不断增加,孩子对各地的人文、地理也会有个大致的了解,也会增加孩子对这些东西的兴趣爱好,给孩子继续读这方面书籍的动力。

而且我觉得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走过那些自己在书中见到过的地方。在那些地方漫步,想着自己读书时自己的想象,看看实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种圆梦,满足的感觉,是很难得的。

家长在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文化方面的教育,让旅行更有意义。

在书籍的挑选上,我认为孩子应该接触到多种多样的书籍,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 连环画、漫画

这类书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多让孩子接触一下。毕竟在孩子小的时候,更喜欢看图画是人之常理。我记得我最初的四本书就是连环画版的四大名著。虽然里面缺少了原著的很多情节,而且只保留了原著的故事情节,语言艺术等等都没有包括在里面,但是对于增加我阅读的兴趣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些故事都是让我到现在还记得住的,也是让我反反复复去看过的。因此连环画版的四大名著,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等等,都是可以让孩子看看的。其中的礼义仁智信,其中的道理,都是可以影响孩子的东西。

还有就是漫画。其实这种书,也许会贯穿孩子的一生。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漫画喜欢看,不同的年龄对漫画的喜好程度也不一样。对于漫画书,家长不应该采取禁止的手段。看看漫画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而且对于孩子来说,看看漫画也有助于放松一下心情,让自己从压力中解脱一些。

现在日本漫画很流行,在我小时候,有自己想买的漫画都要自己偷偷地存钱去买,买回来还要藏好了,以免被父母发现挨骂。其实动漫中,不仅仅是毫无意义的故事,里面也有很多道理,也有很多真善美的东西值得我们去体会去学习。像《名侦探柯南》这样侦探题材的漫画,也有助于开发我们的思维。家长一味的杜绝只能让孩子反其道而行之,最后也达不到家长想要的效果,不如有选择地让孩子看看这些漫画。

2. 文学名著

这个恐怕是我从小到大看的最多种类的书之一了。家里的书架看过去,都是各种各样的文学名著。再去看看我妈妈的书架,也是一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作品合集,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名著,在她的书架上都能发现。在这样的氛围下生活,不喜欢看这些也都不可能吧。

文学名著一般都是这个作者最优秀的作品。集合了那个时代的特点,结合了那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也浓缩了这个作者最突出的思想,融合了这些东西的作品,读起来自然是会有很多收获的。通过文学名著了解一个时代,了解一个国家,了解一群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通过读这些名著,也能吸收更多名家思想,收获更多历史地理知识。

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并不喜欢看这种作品,觉得是枯燥的。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先买让孩子看看这些名著的青少年版本或者是插图多的版本,培养孩子的兴趣。记得我在看《巴黎圣母院》和《雾都孤儿》的时候,父母都是先给我看的漫画版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也许还是看乐子看故事的年龄,但到了后来,自己又因为兴趣去买了完整版本来看,看完过后对故事的整体、对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感情,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这些文学作品里面不乏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描写。不像言情小说一样矫情,一样带有理想化色彩。里面的很多情感都是很现实的,都是让人很有触动的。这样的收获是非常宝贵的。在看《傲慢与偏见》、《简爱》这样的名著时,我都为这样的爱情而感动,为最后美好的结局而感动。很多家长害怕孩子过早接触爱情这个题材,其实这个也是一种真善美的体现吧,和童话故事中的爱情也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家长也不需要紧张。

3. 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这样的书我不知道家里有多少。《青少年版名人传记》,《中外伟人传记》,以及世界上各位伟人和成功人士的传记和自传,都在书架上可以看到。而每次妈妈总会让我多看看名人名言,告诉我在作文中要多用用这些话,平时也要以这些话作为自己的准则。

在孩子小时候,三观尚未成熟的时候,让孩子多接触一下这方面的书,有利于她们形成积极向上的观念。名人传记中那些经过奋斗取得成功的事例可以鼓励很多孩子,告诉她们天道酬勤。那些在挫折中不断拼搏的例子可以让孩子更加具有韧性,让孩子更加坚强。名人们从小立志并为之努力的事迹,也将鼓励孩子尽早确定自己宏伟的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总之,名人们或者艰苦或者具有传奇性的故事,总会让孩子们确立自己的学习榜样,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

众所周知,《钢铁是怎样炼成》中的保尔柯察金,《给我三天光明》中的海伦凯勒,张海迪、邓亚萍等等中外事迹,让国人为之振奋,给予一代又一代青年强大的精神力量。我相信孩子总会在这些人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

而名人名言更是一直伴随着我们的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我们在困难的时候得到鼓励,在顺利的时候不忘忧患意识,让我们珍惜青春、友谊、亲情等等。名人名言是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写出来以勉励自己的话语。也是在作文中引用了会显得更加有说服力的话语。家长引导孩子多看看名人名言,有助于她们的文学积累,有助于她们明白更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有助于她们形成更加完善的三观。对于我来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会是我永远的座右铭。

4. 科幻,魔幻

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老师推荐了《哈利波特》系列,还有《指环王》系列给我们。这些在我们当时都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书,没想到后来会在全国上下引起那么大的轰动。记得本来我还觉得这些书能有什么意思,和那些世界名著比起来就是二流作品罢了,没想到,一开始看就完全陷进去了。一个寒假就看完了已经出版的四本,后来出一本看一本,一直到完结。

这就是魔幻类的书籍。也许是不被一些名家所看好的。也许会被说只是一个编故事的罢了。但是这些故事确实给我们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那个魔法世界中的古堡、魔法师、各种咒语、各种课程,等等,让我们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美好的事情。这些都让我们的想象力得以发挥,能够自由地想象那个世界是怎么样的。而里面的故事,无不是充满着真情和感动的,常常能让我看到流泪。故事是虚的,但是里面的真情却是真的。让孩子接触这些书籍,也能让孩子的情感变得更细腻,更加注重细节。

而科幻类的书籍,则更是对现代影响深远。凡尔纳不得不提到,他的书籍确实值得一看,那些海底的场景,环游世界的场景,现在想想都很佩服他惊人的想象力。

女孩子在科学方面可能不如男孩子更突出,对科幻的感兴趣程度也远不及男生。家长在这方面要注意引导。现在都提倡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性思维的开始也许就是孩子的想象力,也就是孩子的一些胡思乱想。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看看这些书籍也许恰到好处。要知道,凡尔纳可是在几百年前就在他的书中,描绘出了一个有地铁、有汽车、有照明系统的现代城市草图。让孩子读读他的作品,说不定孩子也能预言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些书籍在女孩子看来,也许会有些烦闷,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坚持看下去。毕竟这里面有我们所需要借鉴的思维和想象力。家长可以先挑选一些故事性强的科幻小说让孩子阅读,以培养孩子在这方面的兴趣。之后再让孩子接触跟深层次的科幻书籍。

5. 历史书籍

这方面书籍,在现在一些女孩子看来再无聊不过了。干巴巴的历史,有什么好看的,倒不如看看言情小说来的轻松开心。历史在很多人看来还是严肃的,枯燥的,不好看懂的。其实不然,作为孩子来说,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历史方面的书籍可以去阅读,写的并不是那么正经八百的,也没有那么多术语,更加偏向于历史故事型的,让孩子对历史有个大概的认知。这些书籍适合孩子去阅读。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古人也说过以史为鉴。今天的事实就是明天的历史。而我们现在所看的历史,也是昨天所发生过的事情。母亲现在老是说,读史的人,身上都有一股大气磅礴的感觉,毕竟是胸中怀有古今中外几千年的故事的人,那种气质就是不一样。也许让女孩子不再娇滴滴的,不再那么小家子气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孩子多看看历史书籍。在历史书籍中,无论是人物还是故事,想必总有那么一些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而孩子日后也会以这些为自己处世的准则和指南,趋利避害,以使自己能在社会中生存的更好。

来深圳后的第一套书是历史方面的。后来看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通史》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历史的。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喜欢看这种书。看这些书的时候,也许刚开始是被里面的故事所吸引,觉得这些故事很有意思。而后来,慢慢是被这些事情中的联系和规律所吸引。也会慢慢开始思考一些历史的规律,会想想这些事件中的内在联系。其实这些也都是有联系可以去寻找的。对于我的思维也是一种锻炼。

读史也许不能像我这样那么痴迷,做到上课看历史课外书被老师敲脑袋,不过那些历史故事,也足以让很多只喜欢八卦的女孩子多那么一点文化气息,能让她们变得更加大气一些,换上一种不一样的气质。也能让孩子对于自己国家的历史多一份亲近感,培养孩子的爱国情结。

6. 杂文论文(哲理)

这种文章,也许是我不太喜欢的一类。因为必须要静下心来沉进去读,不然在读的过程中总是容易走神或者发呆。这些文章不像小说一样有着扑朔迷离的情节,不像历史一样有各种各样好玩的故事,不像科幻一样那么天马行空。恰恰相反,这些文章,一般都是作者的思想精华,一般都是很富有哲理性,很有条理性的哲理性文章。

这些文章,在孩子小的时候并不推荐阅读。第一因为孩子的思维还没有到那个地步,很多东西,尤其是这些文章里的语句,在她们看来就是天书,就是一句句不知道在说什么的句子。第二就是这些文章的整体基调都是深沉的,很有哲理,在孩子小时候,这些书的基调的确不适合喜欢故事、有好奇心的孩子去阅读。

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些文章也应该适时引导孩子去读。鲁迅的杂文,周国平那些哲理性很强的散文,都是好的读物。读这些东西自然不是什么非常有趣的事情,正好用来锻炼孩子的耐心,用来磨练孩子的恒心和韧性,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许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还比较深奥的语言不能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坚持读下来这些不容易啃下来的文字,对于孩子的性格也是一个磨砺。

这些杂文终将影响孩子。毕竟都是过来人写出来的东西,里面的精华也是可想而知的,在孩子日后的生活中总会发生影响。这些作品中的言语会不断被用到作文中去,而且会一代代传下去,让那些有现实意义的道理继续传承下去。

7. 侦探

“真相只有一个!”这句话相信已经影响了一代中国青少年。这是动漫《名侦探柯南》中主人公柯南的标准台词。侦探不得不说是阅读中的一个好题材,这些一个个的探案故事,一个个都符合孩子富有好奇心、想要究根问底的性子,让孩子在读的时候很有趣味感,侦探们的想法也总会让孩子们得到一些启示。

记得我对这个题材刚开始一点都不了解,在看了《福尔摩斯探案集》后,马上就沉浸在这种办案的氛围中不可自拔了。那些故事的发生,侦查和最后的破案,实在都是非常精彩的故事。看到后来,我也从一个读者变成一个小侦探,学着去注意文中的每一个细节,学着从这些细节中推理出一些东西。这也算是一种思维的锻炼吧。

侦探题材的,其实很多,这些故事看似只是故事,有的人觉得就是破个案子,当故事解解闷就好了。其实这些故事里面,让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办案时那种抽象的逻辑关系。一环扣一环,十分紧密的办案过程。在孩子逻辑思维的培养上,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类书籍不会读腻。永远都有新的案情发生,永远都有新的办案过程,永远都有很精密的破解过程,读起来没有什么难度,剧情一般都是很吸引人的,也不害怕孩子读到一半会放弃。对于提高孩子阅读的兴趣很有帮助。对我来说,这也许就是我逻辑思维开始的第一课。

8. 小说

这里说的小说,我想大概说一说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

这两类书,在爸妈的那个年代,也许是很忌讳的吧,估计也只有偷偷去看的份儿。那一代的家长也不会允许看这些所谓的杂书闲书。包括到了我们这一代,很多家长对于这类的书籍也是一种排斥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