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19233800000007

第7章 朱说种种(6)

必须特别指出,《周易》的通变理念、损益观念、崇德意识、忧患意识等,是范仲淹改革思想、民本思想和德化思想的直接理论渊源。一句万世绝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宁非发端乎“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周易·系辞下》);悲壮的庆历新政要鼎新除旧,宁非得力于《易经》之“泽火革”?其一生兴化筑堤,江淮赈灾,兴学育人,苦诣宁边,多次贬官,其志不夺,宁非笃信“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乎?……“长于《易》”,“长于《易》”,此之谓也!

现在来小结一下:青年范仲淹苦读的漫长岁月,所通六经之旨,乃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先进、最精华者——士君子文化;其“长于《易》”,乃长在得《易》之精髓——范式解《周易》三法。饱学之青年才俊范仲淹,怀揣理想,雄视天下,恰如苦修成功一剑客,只待束装下山,一试身手了。

当然,他还有一桩长久萦绕心怀的强烈心愿,不了却,心何宁。须知以上种种,可都是《朱说种种》,他范仲淹得“复姓归宗”啊!

8.复姓归宗

在范仲淹的心灵世界,“弃范姓朱”和“弃朱姓范”,肯定地说,是他一生不祛的伤痕与隐痛,从他后来的相关诗文中看出,到老也浸淫其中,感慨其中。

范仲淹四岁“弃范姓朱”,史料丰富,众口一辞。那么,何时“弃朱姓范”,也就是常说的“复姓归宗”呢?目前还是个争论题。主要争论这么两点:其一,改名“朱说”为“范仲淹”,是在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二十九岁时呢,还是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四十岁时?“四十岁”之说显然错了,范仲淹《上执政书》开头就说:“天圣五年月日,丁忧人范某,谨择日望拜,上书……”天圣五年是公元一〇二七年,范仲淹三十九岁。其二,是奉母命归宗,“吴国[19]命,始奏而复焉”(富弼《范文正公仲淹墓志铭》),还是母亲去世后自作主张,“后丧母,服除,始复其姓,而改今名”(曾巩《范仲淹传》)?

按说,事情应该很好说清,范仲淹为改名不是有过一份请示报告打给朝廷吗,一查不就得了?可惜这个文本早就搞丢了,只留下其中两句名言,被各种笔记小说广为传诵:“志在投秦,入境遂称于张禄;名非霸越,乘舟乃效于陶朱。”这话什么意思呢?历史上范家出过两位大名人,一个是范雎,化名张禄前去投奔秦国,后来做了相国;一个是范蠡,帮助勾践灭了吴国,功成避祸,急流勇退,化名陶朱公,带着美女西施泛舟五湖。范仲淹巧妙引典两范,表明自己作为范氏后裔的复姓心迹。用典之妙,传诵至今。现在能查到这方面记载的最早史料,似乎就是吴处厚所撰《青箱杂记》了。吴处厚是范仲淹逝世后第二年中试的进士,或许见过那道表奏?在该书卷五记载道:“范文正公幼孤,随母适朱氏,因冒朱姓,名说。后复本姓,以启谢时宰曰:‘志在投秦,入境遂称于张禄;名非霸越,乘舟乃效于陶朱。’以范雎、范蠡亦尝改姓名故也。”既是“以启谢时宰”,那又不是写给皇帝的表奏了。表奏乎,书启乎,亦得存疑。

中国历史上这个“范仲淹”究竟何时问世?确实是个要紧问题,值得考证探究。可靠的史实是:“(大中祥符)八年(1015)乙卯,年二十七。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楼钥《范文正公年谱》)那么,范仲淹参加考试时用的名字是什么?曾巩的《范仲淹传》回答说:“大中祥符八年登进士第,曰朱说。”张唐英的《范仲淹传》也说:“祥符八年登进士第,朱说者是也。”大中祥符八年是公元一〇一五年,说明范仲淹二十七岁中进士这一年,还叫朱说。可惜同年进士小录或题名录早就遗失了,不然准能查到朱说大名。楼钥《范文正公年谱》又载:“天禧元年丁巳,年二十九。迁文林郎,权集庆军节度推官。”这一年是公元一〇一七年,冬天,性喜游历的范仲淹游览了太极洞。太极洞是广德胜景,可好玩了,是一个地下迷宫,明人冯梦龙把“广德埋藏(太极洞)、钱塘江潮、雷州换鼓、海市蜃楼”称为“天下四绝”,有道理。洞内呈六层台阶式地质演变延伸,分别为长乐宫、玉皇宫、海天宫、黄山宫、万象宫、壶天宫等景观,多达七百余处;钟乳奇石冰晶玉洁,玲珑剔透,石花、石莲、石灵芝、玉佛、玉磬、玉宝塔,琳琅满目;一条长七百五十米的地下银河可供泛舟;水洞、旱洞巧合阴阳,又恰似二仪攸分,加之洞内一块钟乳石如太上老君高高在上,故名太极洞;更有一绝,行走其间便会发出一种跫跫的悦耳回声。有感于此,游客范仲淹为之题下“跫然岩”三字,下署“宋进士朱说,大中祥符丙辰仲冬”[20]说明这时的范仲淹还不叫范仲淹,还是朱说。从二十九岁再往下追,可就没有一体认同的铁证了。追根究底这就是专家学者们的事了,笔者才力不逮,不敢涉及。再者说,笔者所关注的倒是:范仲淹执意要“复姓归宗”的动因和心路历程到底是什么?

上引富弼所撰《范文正公仲淹墓志铭》之“吴国命,始奏而复焉”,其实前面还有一小段文字是:“公既长,未欲与朱氏子异姓,惧伤吴国之心,姑姓朱。后从事于亳”,接下来这才是“吴国命,始奏而复焉”。这段话有点琢磨头。富弼算是范仲淹的铁哥们儿之一,他对朋友的家事理应比别人更清楚一点,那么他这段话透露的是什么信息?说范仲淹长大成人以后,没有想过不姓朱,原因不为别的,只怕伤了母亲的心,姑且继续姓朱吧。那么,假如他不怕母亲伤心,他想姓什么呢?一定是“范”无疑。这就是笔者先前的猜想,范仲淹其实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世之谜了,早就想“复姓归宗”了,只是碍于奉亲之义不提出来罢了。笔者还想到,生性至孝的范仲淹,不光怕母亲伤心,继父朱文翰活着时,他也怕提出来让老人家伤心,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说不姓朱就不姓朱,说姓范就姓范,于心何忍哪!但事实是,弃朱姓范早成了范仲淹的一桩心事。

有人类学家说,追宗溯祖是一种血缘向往,本能追求,表现在性别上,男孩强过女孩。笔者认为,这或许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是,范仲淹的“复姓归宗”,最大动因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文追求,具体说,是人文含金量相对比较高的范姓文化,强烈吸引着青少年时期的范仲淹,激发着他的血缘向往和本能追求。有点玄是吧?且听笔者讲一件小趣事。上小学,上高小,甚至到上初中,每次集体看电影,打出演职员字幕时,一看到有个姓周的,就会惊喜地大呼:“啊,我们姓周的!”其他同学亦然。数出与自己同姓者最多的这位小同学,今晚肯定最让人眼红。其实这种生活中的小感受,大人也未必没有,比如,偶遇同姓人总是有一种别样的亲切感,看到同姓中的成功者,总有一种别样的崇敬。甚至一个传说中的家族名人、伟人,其优良的遗传基因也许早已耗散无几,但仍是一面高高飘扬的精神大旗,一个让子孙后代无比荣光、无限向往并极力效法的生命样板。这在青年范仲淹身上不也看得很明白吗?他的“志在投秦,入境遂称于张禄;名非霸越,乘舟乃效于陶朱”。难道透露不出一种对范氏名人的得意吗?再看他的诗作《岁寒堂》,首句就是“我先本唐相,弈世天衢行”。我的先辈范履冰可是大唐宰相,之后世世代代行走在庙堂大道上啊!犹觉不尽意,在《续家谱序》中,劈头一句就是“吾祖唐相履冰之后,旧有家谱……”请注意,此时范仲淹已六十三岁,已然是做过副相的名人了,居然还把前朝老范家的名人看得这么重,怕人不信,还要巴巴儿地强调说,我们可是“旧有家谱”的!

从这个上头考察下来,范仲淹的“复姓归宗”,你说与朱家的“不公正待遇”有多大关系?与朱家哥哥的一场抢白有多大关系?与奉母命与否有多大关系?与范氏家族百般刁难有多大关系?有范蠡、范雎、范增、范滂、范晔、范履冰……这么多家族名人在前指路,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指之路恰恰暗合己心己志,范仲淹的“复姓归宗”还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吗?笔者在此还有个怪想法:假如范家自古无名人,或者所出皆是暴君佞臣、文蠹乡愿之类,假如朱家倒像范家这样名人辈出,朱文翰就是当朝范履冰,范仲淹还会如此强烈地要求“复姓归宗”吗?

范仲淹日后作过一首诗:

长白一寒儒,名登三纪余。

百花春满地,二麦雨随车。

鼓吹迎前道,烟霞指旧庐。

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

诗中可以看出,青年范仲淹虽然没有位列一甲,但对第九十七名进士还是比较满意的,春花时雨,鼓乐乡羡,一扫寒儒郁闷,对前景自信满满。接下来很快步入官场,先调广德军司理参军,再迁文林郎,权集庆军节度推官,虽然都是最基层的芝麻小官,但依官场规矩,并非不正常。畅游太极洞并以“宋进士朱说”留题,心情不错。再加上早就打磨好的凌云之志和光宗耀祖的勃勃雄心,范仲淹觉得,该是“复姓归宗”的时候了,该给苏州的老范家提出要求了。然而,一想到要与老范家打交道,前事历历,范仲淹内心难免一番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