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请断自今,僧道已受戒具者姑如旧,其他悉罢还为民,可得耕夫织妇五十余万人,一冗去矣。天下厢军不择孱小尪弱而悉刺之,才图供役,本不知兵,又且月支廪粮,岁费库帛,数口之家,不能自庇,多去而为盗贼,虽广募之,无益也。其已在籍者请勿论,其他悉驱之南亩,又得力耕者数十万,二冗去矣。国家郡县,素有定官,譬以十人为额,常以十二加之,即迁代、罪谪,随取之而有。今一官未阙,群起而逐之,州县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吏何得不苟进,官何得不滥除?请诏三班审官院内诸司、流内铨明立限员,以为定法。其门荫、流外、贡举等科,实置选限,稍务择人,俟有阙官,计员补吏,三冗去矣。
何谓三费?一曰道场斋醮,无有虚日,且百司供亿,至不可赀计。彼皆以祝帝寿、奉先烈、祈民福为名,臣愚以为此主者为欺盗之计尔。陛下事天地、宗庙、社稷、百神,牺牲玉帛,使有司端委奉之、岁时荐之,足以竦明德、介多福矣,何必希屑屑之报哉?则一费节矣。二曰京师寺观,或多设徒卒,添置官府,衣粮率三倍他处。居大屋高庑,不徭不役,坐蠹齐民,其尤者也。而又自募民财,营建祠庙,虽曰不费官帑,然国与民一也,舍国取民,其伤一焉,请罢去之,则二费节矣。三曰使相节度,不隶藩要。夫节相之建,或当边镇,或临师屯,公用之设,劳众而飨宾也。今大臣罢黜,率叨恩除,坐靡邦用,莫此为甚。请自今地非边要、州无师屯者,不得建节度;已带节度,不得留近藩及京师,则三费节矣。
臣又闻之,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陛下能躬服至俭,风示四方,衣服起居,无逾旧规,后宫锦绣珠玉,不得妄费,则天下响应,民业日丰,人心不摇,师役可举,风行电照,饮马西河。蠢尔戎首,在吾掌中矣!
“三冗”“三费”问题,的确是北宋进入中期以后最头疼的社全问题,有目共睹,智者共识。青年范仲淹于此早有关切与建言,并一直在思谋解决之道。宋仁宗少即聪慧多思,面对老爸这份“三冗”“三费”的遗产,心下也是着急得很,立志要改革求变。他在亲政前,就发现范仲淹是个罕见奇才,颇堪大用,对这位长自己二十一岁的臣下以师礼敬之。尤其是范仲淹为自己亲政的事甘冒风险,据理力争,严遭贬谪,更是感佩难忘。亲政之后,本想重用范仲淹,怎奈太后垂帘,老臣挚肘,诸事不顺,更有西夏犯边,一直也就没个合适机会。再说了,这范先生也太过耿直,遇事绝不转弯,有时候你还真不好回护他,只好暗中予以关照,虽做了贬官,也让他有点“薄责落善地”“谪官却得神仙境”的感想,知道我宋仁宗不会忘了他,还会重用他。现在西事略缓,老臣凋零,而范、韩名望日隆,欲建中兴伟业,不起用范仲淹更待何时!
你别说,宋仁宗掐把得还真准,此时意欲变法,厉行新政,舍范仲淹担纲扛鼎而外,真是别无最善。如果说,范仲淹连遭三贬之后,以其道德文章和不畏权势、刚正磊落的风骨,已然成为当时士大夫和天下士子心目中的楷模人物的话,那么,当下这位文武双全的沙场英雄,年过半百而愈显德高望重,则赫赫然成了北宋朝堂的灵魂人物,成了史上一个最大的庙堂士君子群的核心人物,甚至成了一代世风的缔造者。伟大如苏东坡,以未能拜识生前的范仲淹引为终身之憾,且在他的文章中这样评说,范仲淹影响所及,“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说为忠”。(《六一居士集叙》)后世学人任友龙在《澧州范文正公读书堂记》中也这样说:“问学精勤,立大志于穷约者,莫如范公;名节不屈,成大勋于显用者,亦莫如范公。学者所宜宗师。”
宋仁宗既然认准了范仲淹,决心起用他实行变法,就得很快把他从前方调回来,这好办,已经下了诏令。同时,他还想着实地为范仲淹再做点什么事,创造些有利条件,做什么呢?……正在此时,监察御史孙沔题本弹劾宰相吕夷简,此奏属重磅炸弹,有点影响,不妨在此一录:
自夷简当国,黜忠言,废直道,及以使相出镇许昌,乃荐王随、陈尧叟代己。才庸负重,谋议不协,忿争中堂,取笑多士,政事寝废。又以张士逊冠台席,士逊本乏远识,至隳国事。盖夷简不进贤为社稷远图,但引不若己者为自固之计,欲使陛下知辅相之位非己不可,冀复思己而召用也。陛下果召夷简还,自大名入秉朝政,于兹三年,不更一事。以姑息为安,以避谤为智。西州将帅累以败闻,契丹无厌,乘此求赂。兵歼货悖,天下空竭,刺史牧守,十不得一。法令变易,士民怨嗟,隆盛之基,忽至于此。今夷简以病求退,陛下手和御药,亲写德音,乃谓“恨不移卿之疾在于朕躬”,四方义士传闻诏语,有泣下者。夷简在中书二十年,三冠辅相,所言无不听,所请无不行,有宋得君,一人而已,未知何以为陛下报?天下皆称贤而陛下不用者,左右毁之也;皆谓邪而陛下不知者,朋党蔽之也。比契丹复盟,西夏款塞,公卿忻忻,日望和平。若因此振纪纲,修废坠,选贤任能,节用养兵,则景德、祥符之风,复见于今矣。若恬然不顾,遂以为安,臣恐土崩瓦解,不可复救。而夷简意谓四方已宁,百度已正,欲因病默默而去,无一言启沃上心,别白贤不肖,虽尽南山之竹,不足书其罪也。
宋仁宗明知范仲淹胸襟远大,对吕夷简并不记挂私怨,但毕竟道不同难与谋,将来共事是个问题。但他禀性仁慈,尽管吕夷简已经以年老多病为由提出辞职,他就是对这个乖巧顺从的老臣下不了手。可巧此时孙沔一奏,耸动朝堂,吕夷简更是坚决不干了,宋仁宗也就顺势放手,任晏殊、章得象为相。同时,擢杜衍为枢密使,富弼为枢密副使。这样,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一二把手,都成了赞赏和支持范仲淹的师友同道;章得象虽然史称“无所建明”,平庸一点,但绝对是个忠厚人。宋仁宗继续做好事,又特任欧阳修、蔡襄、王素知谏院,余靖为右正言,时称“四谏”,亦誉称“四贤”。这些人当年在“百官图事件”中,可都是“舍命陪君子”的人物,大都与范仲淹共进退。尤其蔡襄那五首《四贤一不肖诗》诗,赞誉范、余、尹、欧阳四人而讽刺高若讷,一时京城洛阳纸贵,士人争相传抄,书贩大获红利,连辽国使者都偷偷买了一本,回国张贴在幽州(今北京市西南)的馆舍里。对于富弼此人,前文书中交代不多,在此必须补叙一下,他和欧阳修可是庆历新政中范仲淹的左膀右臂呢。
笔者寻访青州时,进过那里的三贤祠,一排三大间厅堂,正厅供着范仲淹,右为欧阳修,左为富弼,是为三贤。昔为名臣,今成神仙,香烟缭绕中令人不禁思接千载。范仲淹与富弼的渊源要深点,范仲淹在兴化修捍海堤坝时,二十岁的富弼就前去拜访。范仲淹奇其禀赋之高,誉为“王佐之才”,遂定师友忘年交。范仲淹主持应天书院教务时,富弼即为在校生,其间,还成就了富弼的好姻缘。《邵氏闻见录》载:“一日,晏(殊)谓范(仲淹)曰:‘吾一女及笄,仗君为我择婿。’范曰:‘监中(应天书院)有二举子,富皋、张为善[53],皆有文行,他日皆至卿辅,并可婿也。’晏曰:‘然则孰优?’范曰:‘富修谨,张疏俊。’晏曰:‘唯。’即取富皋为婿,后改名,即富公弼也。为善后亦更名方平云。”当然,富弼一生追随范仲淹,并不在乎这种世俗关系,君子之交,唯道也。他对范仲淹的感情有多深,可以从后来所作《祭范文正公文》中看出来:
某昔初冠,识公海陵。顾我誉我,谓必有成。我稔公德,亦已服膺。自是相知,莫我公比。一气殊息,同心异体。始未闻道,公实告之。未知学文,公实教之。肇复制举,我惮大科,公实激之。既举而仕,政则未谕,公实饰之。公在内史,我陪密幄,得同四辅之仪;公抚陕西,我抚河北,又分三面之寄。公既罢去,我亦随逝。从古罪人,以干魑魅。公我明时,咸得善地。自此蛊孽,毁訾如沸。必置其死,以快其志。公云圣贤,鲜不如是。出处以道,俯仰无愧。彼奸伊何,其若天意?我闻公说,释然以宁。既而呶呶,果不复行。于是相勖以忠,相劝以义。报主之心,死而后已。
可以想见,“一气殊息,同心异体”,两个人好得像一个人似的,这还不算铁哥们儿?现在富弼做了枢密副使,即中央军委副主席[54],这对即将统领改革大计的范仲淹意味着什么?再加上另一位患难与共的铁哥们儿欧阳修,还有比这更为得力的搭档和帮手吗?再加上范仲淹的老师友晏殊、杜衍贵为军政首脑,余靖、蔡襄把守监察要津,真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范仲淹、韩琦二位回来就职。这简直就是一个超豪华的明星组合啊!如此看来,宋仁宗这个好事真算做到家啦!
就在宋仁宗优化整合之初,还有一个小插曲,不但很有意思,而且事关重大,重大到关乎变法成败。是这么回事:先是,宋仁宗想把西北前线的正副统帅一并委用,夏竦任枢密使,范仲淹、韩琦任枢密副使。
可令仁宗皇帝没想到的是,夏竦这个人选,竟然遭到新任台谏官们的一致反对。谏官欧阳修、余靖和御史中丞王拱辰等,认为夏竦在西北前线期间,平庸怯懦,毫无建树,而且“世以为奸邪”,诡计多端,不可重用。仁宗还是有点游移,心说:朕都下诏叫人家回来“面圣”了,再把人家打发回去,这不好吧?但又连续收到不少反对夏竦入京的奏疏,真有点朝议汹汹的架势,仁宗这才不得不下定决心,重新下诏以杜衍取代夏竦,担任了举足轻重的“中央军委主席”——大宋枢密院正卿枢密使。而夏竦好事一夜翻盘,只好继续留在蔡州当地方官,心头这个恨哪可算入了骨啦!在这一重大人事变动中,新任谏官发挥了关键作用,将一个可能的“害群之马”排除在外,成就了一个理想的“明星组合”,为庆历新政打下了可靠的组织基础。但事情往往就是祸福相依,拿掉夏竦固然好,却也就此埋下了一个重磅定时炸弹。后来,正是这位连煮熟的鸭子也吃不上的夏竦,恼羞成怒,一变而成为最可怕的反对派首领,采用“模仿笔迹”“伪造诏书”等一系列最卑劣、最阴毒的手段,陷庆历新政于困境与绝路。此事留待后面细说。
且说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的春天,京都汴梁城中阳光灿烂,繁花似锦,百鸟争喧,气氛祥和、温馨而充满美好的期待。朝野上下都期待着一睹归来的沙场功臣范仲淹、韩琦,期待他们就职履新,将皇帝构想的变法蓝图变成现实,带来大宋中兴的好运。
34.履新之忧
在人们急切的期盼中,春归夏归,眼看入秋了,未等见范仲淹和韩琦的身影出现,却等来他俩联名上奏的《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而且这样的“陈让表”,是一连五状,反复表示我们俩不愿意当这个枢密副使,自愿继续守边御寇,特向您仁宗皇帝陈述理由。这五状完整地收录在范仲淹文集中。五状内容大同小异,全部复录于此似显不必,兹将第一状和最后一状即第五状选录于下。
第一状:右,臣等各准中书札子,奉圣旨,令臣等交割本职公事与郑戬管勾讫,乘递马疾速发来赴阙者。臣等未立边功,忽承诏命,必虑别有进擢,实不遑宁。伏缘臣等自领经略之任,竭心戎事,其于边上利害,军中情伪,年岁之后,方能谙悉。至若仓卒之际,贼谋百端,熟于见闻,始可料度。且朝廷举天下之力应副西事,于今累年。贼气尚骄,屡为边患,是朝廷责臣等立效之秋,臣等尽节报国之日。况贼界虽来讲和,或恐盟约未合,近复却有点集事宜,将来倍须御备。今去防秋,只是百余日间,夙夜经营,犹恐阙漏。臣等若更离去,或致疏虞,不惟上误朝廷,愈长寇孽,显是臣等自贪宠异,移过后人,虽当万死,何以塞责!兼近蒙差降中使宣谕臣等,候边事稍宁,用在两地。臣等寻具奏闻,且乞依旧陈力。此由衷之请,天鉴可明,即非今来虚有陈让。伏望圣慈念边事至大,不可差失,特降中旨,允兹至诚,许臣等且在本任,庶竭疲驽,得裨万一。臣等无任。
第五状:右,臣等近者忽承诏旨,俾赴阙廷,继上奏封,且乞在任,未量圣慈,果悉愚诚?夙夜震遑,若无所措。
伏念臣等自西寇猖獗,久当戎事,虽才不逮志,未有成绩,若其裁处军政,审料敌情,既愈岁年,粗亦详练。故边防忧患之急,臣等去就之分,前奏备列,不敢烦陈。今所切者,昊贼累次盗边,必先伪达诚款,伺我少懈,随即奔冲。今又遣人请和,往复迁延,即过夏月,其或盟约未合,必是又图侵轶。而朝廷当经营防秋之际,动易帅臣,送故迎新,众情自扰。则于御悍之事,不无废缺。贼如乘我不备,适足遂其奸谋,则是朝廷以西事为轻,而以进擢微臣为重。或因此有误大计,更滋寇孽,则臣等贪冒宠异,情何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