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窃见陕西四路各屯重兵,所入中粮草,又无定数,并支却京师钱帛,久而行之,府库须竭。又支移关辅二税,往边上送纳,道路险阻,百姓劳费,亦已凋敝。至于转运司经画财利,应副边上,每年亦无定额。纵使元昊纳款,未能顿解,边兵悠久,何以支济?自来朝廷已差逐路经略兼计置粮草,即未责事任。伏望圣慈指挥,更选差朝臣四人,充陕西四路经略计置判官,专管本路税赋课利,及图回营田等事。仍令三司将逐路军马并见在粮草数目,约度今后每年各计入中若干石,于京师支给见钱,比旧日十分中减下三分,各令陕西转运司约度逐路税赋课利数目外,每年各令支助钱帛若干。既粮草钱帛皆是定额,自然各务省节,须拣精锐养赡,及将蕃部弓箭手相间使用,不更占冗兵。既沿边入中有数,必自挪移军马入次边及近里州郡驻扎。其四路经略计置判官,便当知州差遣与本路经略使及知州军等。如能依次减省入中万数,及图回财用不致亏误,即加奖擢。此军国之大计,乞圣慈留意。
这里,对年轻读者来说,首先得搞清何为“入中”。所谓“入中”,就是古时招募商人向指定的沿边地点入纳粮草,政府给予钞引,凭钞引去京城或其他地方领取现钱,或者金银、盐、茶、香药等。有时,羽毛、筋角、胶漆、铁炭、瓦木之类军需物资,亦用入中法。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商人先入中粮草,乃诣京师算请慢便钱、慢杂钞及杂货。”
按说,入中是北宋长期实施的制度,对沿边地区储备军用粮草和充裕京师财政有重要作用。入中制度的不断变化,是政府与商人分割争夺茶盐之利的体现。戴裔煊《宋代钞盐制度研究》中说:“所谓入中,即商人以刍粟等物输纳於政府之义,所以亦称为‘中纳’或‘入纳’。不论入纳刍粟或实钱或其他物,又不论入纳於塞下或其他州军,不论入纳在京榷货务或折中仓,凡此种入纳之事,俱得谓之‘入中’。”这种买卖关系有两个特点:其一,商人入纳得到的酬偿,不同于市场上的现钱现货交易,而是期权交易,异地兑付,由入纳地政府发给有价凭证——钞引,到京师或其他州军兑付。其二,对商人入纳物货的支偿,并不完全按当地市价,而是根据入纳地的远近等因素,高其值进行折算。北宋时期,河北、河东、陕西三路长期屯驻重兵,军储不可或缺,本地租赋又“不足以供兵费,屯田、营田岁入无几”,使民运粮又扰民太甚,于是丰熟之际“市刍粟,广储蓄,以息编氓飞挽之役”,而收“贸易商赀以实边,农人不扰,而西鄙足用”之效。这里试举一例:河东十三州二税收入为三十九万二千余石,赋外“岁给和籴钱八万缗”,随税科籴八十二万四千余石。……诏罢支河东籴本,“以其钱付转运司市粮草”,其本钱主要来自河东永利监榷盐收入。“商人输钱於麟、府等州军,本州军乃给券,於东、西监请盐。”“其卖到盐钱系应副本路收粮草,别无盐钞。”永利监年产盐六百二十五万斤,合三万一千三百席,按中价每席五十五贯计,年收入约十七万二千贯。此外,赐河东“京钞见钱”十五万缗,“末盐钱”二十万缗“市籴粮草”,加上原来支拨的籴本八万贯,中央支付给河东的“年额”籴本为六十万二千贯,可籴买粮斛一百万石左右。河东籴本绝大部分由永利监盐、末盐(东南盐)、京钞构成,说明入中是筹措军粮的主要方式。正是出此考虑,范仲淹方才奏请朝廷,特为陕西四路入中粮草,以加强后勤保障体系。
开榷场。榷者,专利、专卖之意。榷场,特指宋、辽、西夏、金政权时期,各在边界地区设置的互市市场,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边贸市场”。榷场贸易是边民经济交流的需要,对各自政权的统治者来说,还有控制边境贸易、安边绥远的作用。所以榷场的设置,常因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兴废无常。宋与西夏之间,最先于景德四年(1007),在保安军(今陕西志丹)置榷场互市,后来又在镇戎军(今宁夏固原)等地置榷场。榷场贸易受官方严格控制。官府有贸易优先权。榷场领辖于所在地区的监司及州军长吏,又另设专官,稽查货物,征收商税。交易货物,中原主要是农产品、手工业制品,以及海外香药之类。辽、金、西夏地区则主要是牲畜、皮货、药材、珠玉、青白盐等。双方的战马、铜铁、硫黄、焰硝、箭笥之类军用物资,一般都严禁出境。榷场商税是官府一笔不小的财政收入。
范仲淹广开榷场,并不是单单为了活跃市场,增加税收,而是有着更为深切的政治、思想追求。前面写到过范仲淹的战争观,最终还是要争取和平,让双方的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和睦相处,过上一种幸福而又富裕的生活。那么,如今宋、夏边境地区交战多年,老百姓逃亡在外,流离失所,怎么办?边境安宁些了,逃亡户口返家就业,可一片战争废墟何以安家?所以,关键是发展生产,活跃经济,济民富民。范仲淹正是为此而广开榷场。他下令在许多城寨都设置榷场,当地政府都参与商贸活动,边境贸易一时红火起来。范仲淹了解到,西夏地区生产青盐,是从盐湖中直接采出的盐,或以盐湖卤水为原料晒制而成的盐,可食用,可防腐,也是制碱等物事的原料,很是宝贵。就鼓励以布帛等物换取青盐,运至庆州、环州一带销售,利润翻倍,军民既可两用,还筹措了丰厚军费。
综上所述,范仲淹通过屯田、入中和开榷场等得力举措,很快建立起一个永久性后勤保障体系,成为他整个积极防御系统的坚实的物质基础。
然而,对于这一范式积极防御战略体系,一开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予以理解,予以支持的,事实甚至是,包括他的许多亲密战友、朋友在内,大多数人都看不上它,认为是范仲淹“保守”“怯战”的证明。
30.伟大的坚守
开篇请读韩愈《伯夷颂》第一自然段: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伯夷是否够得上“适于义”的“特立独行”之士,后世大有争议,笔者在此略不涉及,只谈士君子勇于坚守的道德风骨。何谓“大丈夫能屈能伸”?世有误读,主要在这个“屈”字,以为道义受阻时,即可屈节苟活,以图保全。非也!恰恰相反,中国古来真正的士君子大丈夫,伸则进取,剑胆布道,济世救民,建功立业,留万世英名;屈则坚守,不移道义,即如韩昌黎所言,虽“一家非之”“一国一州非之”“举世非之”,亦琴心护剑胆,守道如命,绝不出卖原则、改易立场。此乃“穷天地、亘万世”而“千百年”方能出现一个的“特立独行”之士。
笔者如此小引,是想说范仲淹者,正是这样一位能屈能伸的“特立独行”之士,而本节只说他“伟大的坚守”。坚守什么?就是他认定唯一正确的“积极防御战略”。为什么要坚守?因为它遇到了空前强大的质疑与挑战。出乎意外,首先提出否定意见的,竟是同道边帅韩琦将军,他力主积极进攻,主动深入西夏境内,集中优势兵力与元昊主力决战,以便快速、彻底地解除西北边患。他在给皇上的奏议中说:
臣以贼昊倾国入寇,不过四五万,老弱妇女,举族而行。吾逐路重兵自守,势分力弱,故遇敌不支。若大军并出,鼓行而前,乘贼骄惰,破之必矣!今中外不究于此,实乃视贼太过之故。屯二十万重兵,只守界壕,中夏之弱,自古未有!臣恐边障日虚,士气日丧,经费益蹙,师老思归,贼乘此有吞陕右之心。
他不光说,还与范仲淹的另一位好友尹洙(时任经略判官)一起,制订出了具体作战方案上报朝廷。这是怎么回事?范、韩二人不是联名上奏近二十道奏议,共同提出积极防守之大计方针吗?莫非韩琦原本就有异议,只是出于尊重范仲淹才附议的吗?或者后来战局变化而韩琦别生谋划?内情嘛,笔者已无能考悉。但韩琦成为速战速决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韩琦造成的压力,在以几何倍数快速膨胀,因为他的进攻方略,不仅许多前方将帅参差认同,而且深得朝廷欣赏,具体说,就是仁宗皇帝如获至宝,认为这才是解决西夏问题的上等良策。当然,帝王有帝王的考量,从他们的角度看,也是大有道理的。宋仁宗就是这样看的:西北前线“今三十万之兵食于西者二岁矣,又有十四五万之乡兵,不耕而自食其民。自古未有四五十万之众连年仰食,而国力不困者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二十九)并且早就下诏给夏竦等交代说:“以老师费财,虑生他变,令早为经画,以期平定。”(《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三十一)在皇帝心目中,“费财”并非最怕,“虑生他变”才是皇家要命心病。他家老祖宋太宗就道破厉害:“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话说得够明白了,内患重于外忧,赶紧把西夏灭了回来吧,保卫朕才是最最要紧的事!你说皇家操着这份心事,能不欢迎速战速决吗?
此时,假如有个“志于道”的好宰相,可以进进直言、良言,给头脑发烧的仁宗皇帝敷条冷毛巾,比较比较攻守利弊,庶几或可有补。你猜如今宰相是谁?又是那个“于天下事,屈伸舒卷,动有操术”的吕夷简。这天,宋仁宗病愈临朝,命速召两府大臣。吕夷简闻命,却不急着应召,过了数刻才动身。他是押班宰相,缓步而行,辅臣们谁也不敢走在他前头。有人请吕夷简快走几步,他却“愈缓步”。宋仁宗问:“朕久疾方平,喜与公等相见,何故迟迟才来?”吕夷简慢语道:“陛下不豫,中外颇忧,陛下忽召臣等入觐,臣等若奔驰以进,恐旁人将有妄议,使国人惊虑。”宋仁宗闻听后,极赞吕夷简曰:“得辅臣之体。”再举一例。一次,曹皇后对见访的吕夫人说:“皇上喜吃糟淮白鱼,祖宗却立过禁令,不许宫人于四方取食材,吕相世居寿州,当有此物。”吕夫人归府后,就让人装了十箩筐淮白鱼进献。吕夷简却说:“两筐即可。”夫人讶问吕相公:“此为陛下下箸之物,有何可惜?”吕夷简徐徐言道:“皇宫所无之物,人臣之家何能有十筐!”大家瞧瞧这位吕宰相,就是这样“动有操术”“平生朝会,出入进止,皆有常处,不差尺寸”。但吕夷简倒不是个没有度量的人,此次西北有事,韩琦荐帅,仁宗有意起用范仲淹,怕吕相反对,要做二人的和事佬,不料吕夷简却主动表态,“即请皇帝擢用范仲淹”。范仲淹心胸远大,与吕相原无私仇,何较锱铢,自然会以国事为重,有著名的《上吕相公书》为证。上吕相公书一连三封,绝非泛泛通款,都很长,所言皆恳恳然军国大计,颇见对攻守之略的深思熟虑,非常精彩。限于篇幅,只可略示一二。
某启:仲秋渐凉,伏惟相公台候万福。某奉命此行,至重至忧。……今延安兵马二万六千,患训练未精,将帅无谋。问以数路贼来之势,何策以待,皆不知所为,但言出兵而已。此不可不为忧也。或得其人,精练士卒,山川险恶,据以待寇,俟有斩获,乘胜深入。贼势一破,鸟散穷沙,复旧当疆,宜有日矣。如未克胜,贼势不衰,纵入讨除,岂肯逃散?或天有风雨之变,人在山川之险,粮尽路穷,进退有患,此宜慎重之秋也!自延州至金明四十里,一河屈曲,涉者十三度,此言山川之恶也。或遇风雨,不敌自困。
十一月四日,具官范某,谨东望再拜上书于昭文仆射相公阁下:窃以文武之道一,而文武之用异。然则经天下,定祸乱,同归于治者也。传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斯则将相之设,文武之殊久矣。后世多故,中外不恬,二道相高,二权相轧,至有大将军而居三司之上,盖时不得已也。五代衰乱,专尚武力,诸侯握兵,外重内轻,血肉生灵,王室如缀,此武之弊也。皇朝罢节侯,署文吏,以大救其弊,立太平之基。既而四夷咸宾,忘战日久,内外武帅,无复以方略为言。惟文法钱谷之吏,驰骋于郡国,以克民进身为事业,不复有四方之志。一旦戎狄叛常,爰及征讨,朝廷渴用将帅,大患乏人,此文之弊也。前则刘平陷没,范资政去官,次则韩琦与某贰于元帅,不能成绩,以罪失职。复以夏、陈分处二道,期于平定。近以师老罢去,而更张之。三委文帅,一无武功,得不为和门之笑且议耶?今归之四路,复皆用儒,彼谓相辅大臣朋奖文吏,他日四路之中一不任事,则岂止于笑?当尤而怒之。用儒无功,势必移于武帅。彼或专而失谋,又败国事。况急而用之,必骄且怨,重权厚赏,不足厌其心。外寇未平,而萌内患,此前代之可鉴。……某不避近名之嫌,有表陈让,愿相公与两府大臣因而图之。如鄜延、环庆二帅,一路以文,一路以武。……既文武参用,二路兼资,均其事任,同其休戚,足以息今日之谤议,平他时之骄怨,使文武之道,协和为一,何忧乎边患矣!……某谓朝廷用儒之要,莫若异其品流,隆其委注,众皆望风禀畏,以济边事。……某胸中甚白,无愧于日月,无隐于廊庙,惟相公神明其照,某岂得而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