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的交友之道是:“古之所谓知己者,信其道也,非徒利其身也。不然何山之深而不可庐,何水之广而不可渔?著书传道,求闻于后世,不犹愈于碌碌食众人之食乎?”(《上富舍人书》)本于此道,青年李觏早把范仲淹视为自己的至尊师友了,“百官图”事件发生前后,他就在京都汴梁城里备考,想去拜访范仲淹却找不到机会,“卒无所遇,彷徨而归”。等到范仲淹落难饶州,朝野大都“缩颈”之时,他觉得机会来了,这才风尘仆仆赶奔过去,拜师求教,范仲淹长李觏二十岁,遂订忘年之交。在饶州相聚其间,“一字师”之外,李觏必定要向自己服膺并信赖的范老师尽倾所学所思,经济、吏制、朋党、教育、边务……无所不谈,估计范仲淹后来主持庆历新政时,他特上《庆历民言》三十篇,便梗概于此次饶州长谈中。在《庆历民言》中,李觏把“开讳”作为改革前提,开讳就是打破禁忌,广开言路,言论自由,“闻死而愠,则医不敢斥其疾;言亡而怒,则臣不能争其失。疾不治则死,或非命;失不改则亡,或非数。”只有先行“开讳”,这才谈得上《富国策》《强兵策》《安民策》……关于“康国济民”的文章,《庆历民言》和上述三策之外,他还写有《周礼致太平论》《潜书》《礼论》《平土书》等。李觏的思想极有锋芒,直言风格亚赛范仲淹。“康国济民”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部分:“天生斯民矣,能为民立君,而不能为君养民。立君者,天也;养民者,君也。非天命之私一人,为亿万人也。民之所归,天之所右也;民之所去,天之所左也,天命不易哉!民心可畏哉!是故古先哲王皆孳孳焉,以安民为务也。”(《李觏集》卷十八)基于此:“生民病伤,四海冤叫。汤武之为臣,不得以其斧钺私于桀纣”,富国强兵,兴利图霸的目的是在安民、济民,而不在于尊君。李觏文思深沉,文笔犀利,不拘成见,比如他以“孔子之言满天地,孔子之道未尝行”之语,辛辣地讥讽那些以孔孟之徒自命,实则貌袭仁义而学无足用的俗儒。他大声疾呼:“救弊之术,莫大乎通变”“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则自天佑之,言无不利矣。”儒家贵义而贱利,李觏则批判这一传统思想,公开倡言:“利可言乎?曰:人非利不生,曷为不可言?欲可言乎?曰:欲者人之情,曷为不可言?言而不以礼,是贪与淫,罪矣。不贪不淫而曰不可言,无乃贼人之生,反人之情,世俗之不喜儒以此。孟子谓‘何必言利’,激也。焉有仁义而不利者乎?”(《李觏集》卷二十九)他在《富国策》中开篇即把讲求财利放在富国的首要位置。他说:“愚窃观儒者之论,鲜不贵义而贱利,其言非道德教化则不出诸口矣。然《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是则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礼以是举,政以是成,爱以是立,威以是行。舍是而克为治者,未之有也。是故贤圣之君,经济之士,必先富其国焉。”(《李觏集》卷十六)在李觏看来,礼、政、爱、威是建立在“财用”的物质基础上,只有讲财利、先富国,才能有所成功。他所倡导的这种新义利观,在“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的宋朝思想界显得特立独行。出身于社会下层的李觏,对社会问题独具洞察力,社会矛盾的核心原因何在?他说:“法制不立,土田不均,富者日长,贫者日削,虽有耒耜,谷不得而食也。”(《李觏集》卷十九)“自阡陌之制行,兼并之祸起,贫者欲耕而无地,富者有地而或乏人。野夫有作惰游,况邑居乎!沃壤犹为芜秽,况瘠土乎!饥馑所以不支,贡赋所以日削。”(《李觏集》卷六)那么,想要解决贫富不均,缓和阶级矛盾,其根本办法是变革土地占有制度,为此,李觏反复论证平土均田、抑制土地兼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强调指出“平土之法”是自古以来的“王政”之始,并将成周时代的井田制看作解决土地问题的基本方案。李觏尤其关注“三农”问题:“古人有言曰:‘谷甚贱则伤农,贵则伤末。’谓农常粜而末常籴也,此一切之论也。愚以为贱则伤农,贵亦伤农。贱则利末,贵亦利末也。”为什么谷价贵贱都伤农呢?由于“具服器”、“营昏丧”、缴纳赋税、偿还借贷等急需现金,纷纷大量出售谷物,“粜者既多,其价不得不贱。贱则贾人乘势而罔之”,“故曰:敛时多贱,贱则伤农而利末也。”新谷出售后,农民储备的粮食不够,便又不得不向市场购买,购买者一多,粮价“不得不贵,贵则贾人乘势而闭之”,“故曰种时多贵,贵亦伤农而利末也。”(《李觏集》卷十六)从而超越了前人对谷物价格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认识,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难怪古人评李觏文章是“言言药石,字字规戒”“虽在畎亩,忠赤不能自己”。难怪今人胡适先生称“李觏是北宋的一个伟大思想家。他的大胆,他的见识,他的条理,在北宋学者之中,几乎没有一个对手!……他是江西学派的一个极重要的代表,是王安石的先导,是两宋哲学的一个开山大师”。也难怪范仲淹对这位忘年小友心怀敬重,称其为“奇士”而念念不忘,饶州之后迁润州,即修书请李觏去执教:“今润州初建郡学,可能屈节教授?”能得到范仲淹的亲笔邀书,多大的荣幸?再有事也要应约。可李觏正忙于撰写《潜书》,不愿分心。这让范仲淹更为佩服,再迁越州后,估计那书也该写完了,就再次修书请李觏赴浙,其书有云“此中佳山水,府学中有三十余人,缺讲贯与监郡诸官,议无如请先生之来,必不奉误……请一来讲说,因以图之,诚众望也”。这一次李觏如约而来,二人再次欢聚洽然。不久,范仲淹因边事紧急调回中枢任职,李觏并无他求,欣欣然返回故里,继续兴学育人,著书立说,那真是“志不在庠序”也!
还有更值得拍案叫好的一笔呢。范仲淹以副宰相之身搞庆历新政时,不是收到过李觏的《庆历民言》三十篇吗?其时还附有一封《寄上范参政书》,信中非但没有半点仰尊之意,反而大发苛责之论,开头就是“喜忧论”:“窃闻明公归自塞垣,参与朝政……忧喜交战。喜者何?谓冀明公立天下之功。忧者何?谓恐明公失天下之名。”为什么呢?李觏接着是“危言耸听”一大段话:“若曰患更张之难,以因循为便,扬汤止沸,日甚一日,则士林称颂不复得如司谏、待制时矣。此所谓恐明公失天下之名也。嗟乎!当今天下可试言之欤!儒生之论,但恨不及王道耳,而不知霸也、强国也,岂易可及哉?管子之相齐桓公,是霸也。外攘戎狄,内尊京师,较之于今何如?商鞅之相秦孝公,是强国也。明法术耕战,国以富而民以强,较之于今何如?是天子有帝王之质而天下无强国之资,为忠为贤可不深计?”其大意略谓:你如今主持改革大政,确有“更张之难”,万不可知难而退,因循守旧,扬汤止沸,走了过场,真这样,你当年做司谏和待制时赚得的天下英名可就丢失了。齐桓秦孝称霸天下,那是霸道强国,非王道正途,可不敢再听信管子、商鞅那一套了。这一点不客气的口气,似与梅尧臣那“吾今语汝”(我现在告诉你)的架势颇类,但结果却大相径庭。范仲淹不仅不生气,反而向仁宗皇帝连上两道奏折,力荐李觏出来做官。有一道奏议是连同胡瑗一起保荐的,前文书中已经引用,这里再看另一道奏折:
臣伏见建昌郡草泽李觏,十余年前曾撰《明堂图》并序一首,大约言周家之制,见于《月令》及《考工记》《大戴礼》,而三家之说少异,古今惑之。觏能研精其书,会同大义,按而视之,可以制作。臣于去年十一月录进前人所业十卷,其《明堂图序》为一卷,必在两制看详。今朝廷行此大礼,千载一时,何斯人学古之心上契圣作。臣今再录其《图》并《序》上进,伏望特赐圣览,于朝廷讨论之际,庶有所补。仍乞详臣前奏,殊加天奖,以劝儒林。取进止。六月日。
结果呢,正如前文书中交代过的,李觏终于大器晚成,四十岁那年由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升直讲,所以后世遂有“李直讲”之名。以布衣起家,以庙堂归宿,这样一个古人眼中还算比较完满的人生结局,肯定是李觏始料未及的。查一下范仲淹文集,他一生诚心力荐的人物,见于文字的多达数十人,却独未见保举梅尧臣的奏状。难怪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记载:“……及公(范仲淹)秉政,圣俞久困,意公必援己,而漠然无意,所荐乃孙明复、李泰伯。圣俞有违言,遂作《灵乌后赋》以责之,略云:‘我昔闵汝之忠,作赋吊汝。今主人误丰尔食,安尔巢,而尔不复啄叛臣之目,伺贼垒之去,反憎鸿鹄之不亲,爱燕雀之来附。’意以其西帅无成功。世颇以圣俞为隘。”梅尧臣在此有点不打自招:我原先为你作《灵乌赋》是要搞交换的,结果你让我什么都没捞着,你太不够意思啦!我这样的“鸿鹄”你不亲近,胡瑗、李觏那样的“燕雀”你却看得金贵,我不骂你几句能行吗?有今人评说这桩公案,作如是说:梅尧臣的经历很有代表性。他诗写得极好,连皇宫里也有很多他的粉丝,经常送给他宫内的佳酿。可是这位著名诗人却生活困顿,而且一生都郁郁寡欢,因为在科举制度方面,他是个失败者,一辈子没尝过考试成功的滋味,一直到五十岁,同龄人都当宰相了,才被赐了个同进士出身。在那个时代,当不上像样的官,就不能活得像个人,所以在和那些高级文人朋友们交往时,他的很多行为就显得有点吊诡。除了对范仲淹老大不客气,对同代挚友欧阳修也不惜伤害。欧阳修应该算得上是梅尧臣的“贵人”了,主持科举考试时,把他梅尧臣也带上当考官。欧阳修曾写过一首诗:“韩孟于文词,两雄力相当,孟穷苦累累,韩富浩穰穰。郊死不为岛,圣俞发其藏。”这是在夸奖梅尧臣,说韩愈和孟郊两个,在文采上其实旗鼓相当,但是人生境遇却大相径庭,孟郊一辈子穷困潦倒,韩愈则富贵逼人,孟郊死了之后,贾岛并没有得到他的衣钵,现在是梅尧臣继承了孟郊的风骨。可是对这个夸奖,梅尧臣并不认账,他向苏辙发牢骚说:“永叔(欧阳修字永叔)自己要做韩退之(韩愈字退之),却想要强行指派我当孟郊!”没有明着责难,可不满的情绪呼之欲出——差点就要骂娘了,我梅某人难道就应该受穷么!或许,在和朋友们交往中,梅尧臣表现出了一些小心眼和过激行为,但是这种敏感,正是来自于他内心最隐秘的暗伤——一个诗人,没有像样的科举出身,也没有什么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在朋友圈里始终位于下层,怎么着也不开心。
笔者以为,梅尧臣虽有性格上的缺陷,仍不失为一位大诗家,作诗整整三十年,留下一部六十卷《宛陵先生文集》,约二千九百首诗歌、散文和赋,还不包括集外墨宝。笔者想特别强调的是:不论你是一位多么伟大的作家、诗人、画家或者什么家,首先你得是一条文化好汉,一条用士君子文化武装起来的刚强铁汉;否则,这“伟大”二字必定成色不足。
前面说了,范仲淹此次谪守地包括饶州、润州、越州三处,处处都留有这位被隐逸者的诗文歌赋,组合起来又是一部“琴心”交响曲,如果把《灵乌赋》看作主旋律,那么它理应还有副部主题、和声、变奏……不可或缺,并且也应该是非常美妙的,非常值得一同欣赏的。先粗略列出一个清单如下:
《饶州谢上表》
《庐山瀑布》
《题芝山院》
《同年魏介之会上作》
《滕公夫人刁氏墓志铭》
《瀑布》
《升上人碧云轩》
《秋香亭赋》
《和谢希深学士见寄》
《依韵酬黄灏秀才》
《鄱阳酬泉州曹使君见寄》
《赠钟道士》
《郡斋即事》
《赠茅山张道士》
《江城对月》
《润州谢上表》
《移丹阳郡先游茅山》
《京口即事》
《滕子京魏介之二同年相访丹阳郡》
《西湖筵上赠胡侍郎》
《过余杭白塔寺》
《与李泰伯书》
《与胡安定屯田书》
《刻唐祖先墓志于贺监祠堂序》
《诸暨道中》
《越上闻子规》
《兵部侍郎胡公墓志铭》
《赠兵部尚书田公墓志铭》
《题翠峰院》
《清白堂记》
《祭胡侍郎文》
《祭蔡侍郎文》
如果说,范仲淹的睦州诗文,总体透出一种潇洒之美的话,那么之后形成的饶州诗文,在历经“百官图”风雨和“缩颈”世态后,潇洒之上多了一层刚烈之美。或许可以这样表述,范仲淹一生诗文的总体风格,就是刚烈中见潇洒,潇洒中见刚烈。剑胆刚烈,体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豪迈无畏,气吞山河,坚定不移,虽死无悔;同时又琴心潇洒,早从《易》中识破天机,彻悟人生,云水襟怀,超凡脱俗,清风明月,从容安适。这一种诗魂文魄,在《灵乌赋》之外的饶、润、越诗文中,同样可以看得很清楚,即便在别人写来很单纯轻灵的山水田园诗,范笔也要为其注入刚烈与潇洒,造出一个“迥与众流殊,发源高更孤”的独特境界。《饶州谢上表》中的“有犯无隐,惟上则知;许国忘家,亦臣自信”。《和谢希深学士见寄》中的“谁怜多出处,自省有本末。心焉介如石,可裂不可夺。……回头谏诤路,尚愿无壅遏”。《郡斋即事》中的“三出专城鬓似丝,斋中潇洒胜禅师。近疏歌酒缘多病,不负云山赖有诗。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依韵酬黄灏秀才》中的“再贬鄱川信不才,子规相爱劝归来。客心但感江山助,天意难期日月回。白雪孤琴弥冷淡,浮云双阙自崔嵬”。《赠钟道士》中的“人间无复动机心,挂了儒冠岁已深。唯有诗家风味在,一坛松月伴秋吟”。《酬叶道卿学士见寄》中的“一入谏诤司,鸿毛忽其身。可负万乘主,甘为三黜人。岂量尧舜心,如日照孤臣。薄责落善地,雅尚过朝伦。……拙可存吾朴,静可逸吾神”。《瀑布》中的“迥与众流殊,发源高更孤。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题芝山院》中的“云飞过江去,花落入城来。得食鸦朝聚,闻经虎夜回”。《升上人碧云轩》中的“澄宵半床月,淡晓数峰云。……只应虚静处,所得自兰芳”。《移丹阳郡先游茅山作》中的“竭节事君三黜后,收心奉道五旬初”。《赠茅山张道士》中的“有客平生爱白云,无端半老尚红尘”。《同年魏介之会上作》中的“心存阙下还忧畏,身在樽前且笑歌。”《滕子京魏介之二同年相访丹阳郡》中的“风波岂不恶,忠信天所扶。相见乃大笑,命歌倒金壶。……功名若在天,何必心区区?莫竞贵高路,休防馋疾夫。孔子作旅人,孟轲号迂儒。吾辈不饮洒,笑杀高阳徒”。《润州谢上表》中的“臣……徒竭诚而报国,弗钳口以安身。……重烦上听,再贬远方。削天阁之班资,夺神州之寄任。重江险恶,尽室颠危,人皆为之寒心,臣独安于苦节。萧望之口陈灾异,盖无负于本朝;公子牟身处江湖,徒不忘于魏阙。……敢不长怀霜洁,至效葵倾。进则持坚正之方,冒雷霆而不变;退则守恬虚之趣,沦草泽以忘忧”。特别在《清白堂记》中,《易》中求道,寓意弥深:“观夫大《易》之象,初则井道未通,泥而不食,弗治也;终则井道大成,收而勿幕,有功也。其斯之谓乎?又曰“《井》德之地”,盖言所守不迁矣。“《井》以辨义”,盖言所施不私矣。圣人画《井》之象,以明君子之道焉。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
其实,“三黜人”范仲淹在饶、润、越三州四年多时间里,最能与其《灵乌赋》境界相呼应、相匹配的,除上列嘉言之外,还有众多懿行印证。诸如兴建饶州新州学,修建城北庆明堂,至今留有范公柏、海棠树,和以头名进士彭汝砺为代表的饶州学风文脉。据后人推想,润州府学也是范仲淹在此作“迁客”时兴建的。越州任上最能传颂的义举,莫过于救助户曹孙居中遗属还乡了,这在《序章》中已有记述。
回到本章开头所说范公平生功业,睦州、饶州、邓州。关于邓州功业,当在庆历新政之后,那就后面再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