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19233800000019

第19章 三次碰撞(1)

20.碰撞解

范仲淹一生三次贬官,笔者宁可说他是三次碰撞失败。

前一章开头笔者说:“范公堤”、《上执政书》、应天书院兴学,这三件非常事功让他声动朝野,名满天下,由一名地方小官员一举登上中央政坛。真可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现在笔者要接着说“青云虽有路,庙堂多风险”。范仲淹步入权力中心之日,就是他开始碰撞之时。那么,他跟谁碰撞,是一种什么样的碰撞,怎么碰撞,这得好好说。

在中国传统庙堂之上,站着两班人。笔者这里说的,可不是一班文臣一班武将那两班人;而是从政治、思想、道德层面划分的两种人:志于道的忠臣或曰君子儒,志于禄的佞臣或曰犬儒。

这里说志于道的“道”,既不是老子用以说明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道,也不是佛家所述的不堕极端、脱离二边的中道;而是源自三代、成于春秋的孔孟之道,也就是笔者在第二章中所列说的顺天理、从人情的“天人合一”之道,即《礼记·礼运》篇所说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之道;就是“事君以道,不可则止”。“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之道;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士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腰无半文,心忧天下”“大人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之道,一句话——士君子之道。志于道者,高居庙堂,心系天下苍生,人生是为道统活着,是根据这种士君子之道来事君为官的,是以一种“帝王师”的人格标准示范天下的。他们一旦与暴君、昏君们发生冲突,则敢于挺身而出,面折廷争,冒死直谏,根本不顾自己的荣辱利害、身家性命,叫作“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虽九死而未悔”!志于道者,此之谓也。

而那一班志于禄者则不然,他们痴迷地信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们对于士君子之道未必不懂,但宁可背弃也要帮着皇上维护治统;他们是功利主义者、实用主义者、机会主义者,居于庙堂之上,唯皇上马首是瞻,灵魂扔进茅厕,脑袋别在腰里,脖子安着转轴,只用舌头混饭吃;只要能博得高官显爵、荣华富贵、封妻荫子,或者能避免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可以追随皇上指鹿为马,可以给皇上报喜不报忧,可以“该出手时就出手”,毫不游移地打压甚至残害皇上不喜欢的一切人,搅和甚至毁掉皇上不喜欢的一切事;他们热衷并擅长的是权谋、权术,是营造帝王文化的参与者,是封建治统的执行者,与士君子之道碰撞时,则是噬咬知识同类的鹰与犬。志于禄者,此之谓也。

总的来说,志于道者体现、代表着中国的士君子文化,也就是道统文化;志于禄者则体现、代表着中国的帝王文化,也就是治统文化。你想想,一个庙堂之上,同时站着代表两种不同文化的两班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一旦起了布朗运动,能不碰撞发热吗?

前文书中说过,历史上,最早提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帝王是汉高祖刘邦,他似乎想减少“碰撞”。这个布衣皇帝曾颁诏说:“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曹操在其《求贤令》中也说:“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也有诏说:“今牧民者,与朕共治天下也。宜简以徭役,先之劝奖,相其水陆,务尽地利。使农夫外布,桑妇内勤。”这是少数几个“明君”的主观愿望,宋代皇帝更迫切点,特别提出宰相必须用读书人,要与贤大夫共治天下,都做成了国策,超出了之前之后的任何封建王朝,叫作“三王所不及,五帝所难行”。但是,必须清醒、可别忘了的是,作为帝王文化的总代表,作为治统总裁,每一个皇帝的骨子里都是唯我独尊的,他是容不得任何形式的“共治”的,这是皇帝和封建专制制度的本性、天性,就连伟大的宋朝也概莫能外。以大宋开国宰相之一的赵普为例,他跟赵太祖赵匡胤的哥们儿关系多铁?为赵氏家族和大宋江山做出的贡献多大?可他与人家“共治”了吗?人家不但不跟你“共治”,你稍来点“碰撞”,来点士君子脾气,得,照样还会收拾你。只有范仲淹的老祖宗范蠡老先生聪明绝顶,才不信勾践那厮的鬼话,什么事成之后分一半江山给你,骗谁呢?你骗文种那书呆子去吧!我老范带上美女西施远走高飞了。所以,从秦始皇开创极端霸道之后,在帝王文化为主色调的大背景下,皇帝们与士君子们“共治”天下的现象极少,不能说没有,但那都是特定的、浅表的、虚假的、救救急的、不可信以为真的、极为短暂的事。而碰撞,那种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历史空间日趋逼仄而永不言败的士君子文化,对日见其强势的帝王文化的碰撞,具体表现为忠臣对皇上及其佞臣的碰撞,则是一种伟大的常态。

于是,这就决定了,用士君子文化武装起来的范仲淹,不管伟大宋朝的政治空气多么宽松,甚至像农夫山泉一样“有点甜”,但他与庙堂碰撞的局面,一是绝对难免,二是事属必然。

令人惊讶的是,笔者这个“两班人”的说法,千年之前就有人说过,而且就是范仲淹老先生提出的。他在《上资政晏侍郎书》中说:“夫天下之士有二党焉:其一曰,我发必危言,立必危行,王道正直,何用曲为?其一曰,我逊言易入,逊行易合,人生安乐,何用忧为?斯二党者,常交战于天下。天下理乱,在二党胜负之间耳。”志于道者为一党,志于禄者为一党,诚不虚也!关于这“朋党”之说,后文书中还要展开来探讨。

21.晏殊受惊

天圣六年(1028),虚岁四十的范仲淹丁忧除服,可以名正言顺地返回官场做事了。经晏殊推荐,荣升秘阁校理。这个职务前文书中交代过,品级不算高,但地位优越,不但可以经常见到皇帝,而且能够与闻不少朝廷大事,弄好了是一条飞黄腾达的捷径,跟我们现代的领导秘书差不多。

关于晏殊这一回推荐范仲淹,有个细节值得注意,是在别人提醒之下才予以推荐的。据楼钥的《范文正公年谱》记载,宰相王曾特别看重范仲淹,“见而伟之”,就对已经回到枢密府的晏殊说:不是得选个秘阁校理吗?“公知范仲淹,舍而他荐乎?”你晏殊是了解范仲淹的,除了他还有更好的人选吗?于是,晏殊这就上了一道非常得力的奏议,后世多为传美,录出为妙:

臣伏以先圣御朝,群才效用,惟小大之毕力,协天人之统和。凡有位于中朝,愿荐能于丹扆,不虞进越,用广询求。臣伏见大理寺丞[33]范仲淹,为学精勤,属文典雅,略分吏局,亦著清声。前曾任泰州兴化县,兴海堰之利。昨因服制,退处睢阳,且于府学之中观书肄业,敦劝徒众,讲习艺文。不出户庭,独守贫素,儒者之行,实有可称。欲望试其辞学,奖以职名,庶参多士之林,允洽崇丘之咏。

晏殊两荐范仲淹,范仲淹非常感激,一生对年龄比自己小的晏殊执弟子礼甚恭,诚心以师长待之,这一点也特别让后人敬重。但礼师是一回事,国事又是一回事,范仲淹公私分明,两不凑乎。这不,刚刚调回中央机关工作,位置又这么优越,只要小心经营,飞升指日可待。可他一点儿不珍惜难得的机遇,很快就干出一件生猛事,吓得晏殊心惊肉跳。

事情是这样的:

宋仁宗已年满二十岁,继位也已经五六年啦,但朝中大权依然掌在六十多岁的刘太后手中,大到军政大事,小到皇家细故,都得刘太后说了算,不得违误。眼下这不,刘太后又发话了,今年冬至这天,儿皇呀,你和文武百官一起,在会庆殿给我搞个仪式,叩头庆寿。宋仁宗哪敢违拗?只好俯首答应。问了,这刘太后咋就这么厉害呢?就这么厉害。她可不是个一般的川妹子!她名叫刘娥,据说她妈庞氏生她时,一轮明月入怀,就生下了她。起小命运倒是不好,父亲战死疆场,母亲带她回了娘家。十三岁时,就让姥爷家打发嫁了人。老公叫龚美,一个小银匠。为了谋生,小两口离开蜀地来到京城汴梁打工,最困难的时节,刘娥顾不得害羞,毅然抛头露面,击 挣钱。这 什么样儿?长长的柄,鼓身两边缀有两个很灵活的小耳朵,执柄摇动时,两耳双面击鼓作响,俗称拨浪鼓。这能挣几个钱?小两口日子过得紧巴巴。这个龚美脑瓜灵活,很快就结交了一个朋友张耆。张耆是个仆人,可不是个寻常仆人,他是襄王爷跟前的人。襄王爷是谁?便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恒——大宋朝的第三位主子。敢情四川姑娘漂亮,在宋代老早就出名了。这襄王爷心有所仪,便暗示手下人多加留意,看看有没有绝色的四川姑娘。张耆一拍脑袋瓜,哎,龚美的老婆刘娥,不就是绝色成都妹子一个,今年才十五岁,嫩得能掐出水,正好孝敬襄王爷;可就怕跟龚美说不通,这么好的女人谁肯放手出让啊!岂料龚美一听大喜,嘿,天下有这等好事?我老婆能进了王府,跟了王爷,还能没我的好处吗?他反过来倒给张耆支招:你就告诉王爷,刘娥不是我老婆,是我一表妹。就这么的,小刘娥进了王府,成了襄王爷的小情人,两人好得如胶似漆。这事很快露馅,被父亲赵太宗赵光义知道了,气得臭骂一顿,还下令把“出身低贱,来历不明”的刘娥赶出王府。小王爷还挺不忘情,悄悄让张耆把刘娥领回家中好生照看,并安排他们私下里频频幽会。至道三年(997),太宗死,赵恒即位,成了宋真宗。立马就把(已经三十六岁的)“小情人”,接回宫中,封为四品美人。到了大中祥符五年(1012),刘娥已贵为德妃,离皇后的宝座仅一步之遥了。这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四十四岁的刘娥终于结束了长达近三十年的情人生涯,正式被尊为大宋皇后。且产下一龙子[34],就是宋仁宗赵祯。不过,刘娥真正不同凡响处在于,她认识到光凭美色是不能长久取悦男人的,所以她就刻苦自学,读书认字,坚持不懈,尤其“被坚壁”在张耆家那漫长十五年里,她发奋恶补文化,博览群书之外,研习琴棋书画,终有大成。所以今次入宫之后,虽说徐娘半老,不仅风情不减当年,更能为皇上排忧解难,出主意时引经据典,条分缕析,皇后真做成个贤内助了。据说宋真宗临终前那段日子,行施皇权者就是刘皇后。难怪她掌权上瘾,怎么也不想交给已经成年的儿子。

面对这么个既成现实,连损益最大的宋仁宗都不敢说什么,满朝文武就更无人置喙了。谁也没想到,此时却蹦出个官微言轻的范仲淹。晏殊不是夸范仲淹“属文典雅”吗?范仲淹便来了一篇雅文:

臣闻王者尊称,仪法配天,故所以齿辂马、践厩刍尚皆有谏,况屈万乘之重,冕旒行北面之礼乎?此乃开后世弱人主以强母后之渐也。陛下果欲为大宫履长之贺,于闱掖以家人承颜之礼行之可也;抑又慈庆之容御轩陛,使百官瞻奉,于礼不顺。

听范仲淹这口气,虽则位卑人微,却俨然一副帝王师派头:这事我可得出来说说了,皇上你想给太后祝寿,以尽孝道没错,你可以在你们皇家内廷去搞;你要带上文武百官在会庆殿这么搞,这将会开个非常不好的头。你不能这么搞,这不合古礼呀!得,差点就把皇太后一桩好事给搅黄了。老刘娥还算有涵养,心想你小小范仲淹反正也挡不住我的事,就不计较了,表面上装作不当一回事。这是天圣七年(1029)冬天的事。

你皇太后假装不当回事,我范仲淹可不放过。刚跳过年,他又紧接着一道猛奏,题目就极为要命——《乞太后还政奏》。

陛下拥扶圣躬,听断大政,日月持久。今上皇帝春秋已盛,睿哲明发,握乾纲而归坤纽,非黄裳之吉象也。岂若保庆寿于长乐,卷收大权,还上真主,以享天下之养?

这是在“乞太后”吗?等于给太后发一最后通牒。皇上可是年轻有为的主儿,你掌实权他顶空名,这可不是什么吉祥事。你老人家掌权太久了,赶快把它交给皇上,自己搞搞养老保健什么的,享享清福多活几年,不挺好?

范仲淹一连两篇“雅文”,可把晏殊吓坏了。他把范仲淹叫来大加责难:范仲淹呀范仲淹,你怎么回事?在哪儿祝寿,还不还政,这是人家赵家的事,皇上都不吭声,你犯什么倔呀?满朝文武谁心里不清楚,可谁站出来了?没人,就你独个跳出来。你听到议论了吗?说你“非忠非直”,不过是“好奇邀名”罢了。你想干什么、你怎么想,我管不着;可你也得替我想想呀,我好心推荐你,你这不是要连累我、害我吗?……这话说得可就重了。范仲淹想辩白几句,晏殊不让,“勿为强辩,某不敢犯大臣之威”,你走吧。前面说过晏殊的为人为官之道,公忠谋国,豁达大度,待人以诚,唯才是举,是他优秀的一面。另一面呢,则中庸之气稍重,处事圆通,不是那种不避风险、敢于担当的人,关键时候总会来点折中乃至折节。这一双重性格,在后来的“庆历新政”期间,表现尤为明显。连他的门生欧阳修有时都看不下去,在后来的“挽辞”中这样说尊师:“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这是后话,我们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