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四:不沉的军舰那时候战士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叶落终究要归根啊,早些回来吧。家里生活很好,在外打那个石头干什么?好好干三年,混个小排长就有出路了。有的战士家属要战士回家种自留地,甚至要战士合伙做小买卖。那时就搞提高阶级觉悟教育,不让思想打败仗。有个副班长回家,村里的同伴说,许多人骑上了自行车,穿上了小大衣,让他也早些回家过舒服日子。他说,战士们都要这样舒服,那全国人民就不舒服了。有个超期服役三年的班长,家里三口人,只有半个劳动力,他每年回家,街坊邻居对他说,你总在外边不是长法啊!他说这是革命需要啊,我也没法回。有个战士母亲来队对他说,你叔给你说个媳妇,让你早回家过日子去。这个战士说,他要我革半截子命啊,咱不学他半途而废。他叔父是跟着大军南下,半路想媳妇跑回去的。有个济南兵,他父亲多次对他说,管学什么也别学打石头。他说打石头和打石头不一样,有的是为挣钱,有的是为革命。我为革命打石头,有什么不好,有个班长,家里给找了个对象,有文化,长的俊,就是他父亲当过伪保长,这个班长一听就辞退了,后来自己在家找了个贫农的女儿。没文化,长的不怎么好看,但年年是好社员。他说好战士配好社员,这才对路。
我们连建连后,大部分时间是在气候恶劣的高原,远离大陆的孤岛,和偏僻的山沟里施工作业。我们支部认为必须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武装战士。每年新兵一补到连队,就把他们集中到俱乐部里,面对着几十面锦旗,奖状,讲述当年在二郎山,雀儿山的施工情形。说那时候的老前辈们在海拔那么高的山顶,在那么冷的严寒里,一镐下去一个白印,战士拾柴烤冻,边烤边挖。没有水吃,溶冰化雪。运不上粮食,二十四斤大米,全连吃三天。没有帐篷,铺着树枝睡在雪里。没有鞋穿,光着脚干,脚磨破了,雪地里踏满血印,他们忍受着呼吸困难,腰系绳索,吊在半山腰里打锤,装药,撬石,老前辈什么困难也不在乎,心里只想着快些快些再快些,把公路修好,让千军万马去解放西藏人民。他们那种向困难作斗争的精神,感动过十连的每个战士。
1960年,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国际上卡我们的脖子,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我们许多战士的亲人在家没有饭吃。而我们却处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困苦不堪。就是靠这种精神力量支撑着,再苦还能比二郎山苦吗?二郎山再苦,还能比西藏农奴受土司的残酷压迫苦吗?就这样我们战胜了困难。没有房子,用石头搭起石棚,没有床铺,抬来海沙做铺,缺少淡水,挖山沟积水,没有菜吃,石缝里开地种菜,坑道里天天塌方,战士天天冒着生命危险战塌方。我们在那里干了两年,峻工了全部工事。战士们一个个完好无损地撤下来。战士们说,我们为祖国修起了一个永远打不沉的军舰。当上级首长迎接我们出海的时候,高度赞扬我们二郎山下来的连队,也是一艘不沉的军舰!
第5节 在海一方
”文革“期间,老指导员李跃义还经常被连队请来作报告,现在年过古稀,腿也不大灵便,想来连队也很难了。他当副连长和指导员期间,曾经两次代表连队参加”五一“和国庆观礼,见到过敬爱的领袖毛泽东。在老人的记忆里,最艰苦最难忘的还是那个在大海的一方,远离大陆的孤岛。
孤独小海岛1960年,十连登上秦山岛。从高原到海岛,真没想到,给他们的艰苦环境和困难生活条件,竟是惊人的一致!
这座小岛远离大陆,如飘浮在滚滚海涛中一叶颠簸的小舟。没有居民,没有道路,没有树木,没有淡水,唯一的财富是乱石和丛生的杂草。他们就地取材,用卵石垒房子,睡地铺。阴雨一来,雨水顺着卵石流进房子,衣服被褥全被浸湿,劳累了一天的战士们连觉也睡不成。”好舒服的床啊。“战士小丁躺在海滩的细沙上品味着”床“的滋味。猛然一个念头在他脑子里形成,如果用卵石垒床沿,中间填上大石块,上面铺上海沙,再垫上草,既不硌背,下面还可以流水,就不怕老天下雨了。他腾地跃起,把这个想法告诉大家。全连铺石的铺石,抬沙的抬沙,不到半天,一个个”海沙床“垒成了。
晚上又下雨了。战士们躺在”海沙床“上,尽情地”享受“着,唱起了老前辈在雀儿山编的快板诗:身下流水响,身上一层霜,树枝铺在雪地上,赛过钢丝床。排长李玉珠拉起了二胡”映泉二月“,引来了孤岛上的一群野马。
一天夜里,台风席卷小岛,把三排的帐篷刮倒,铺草刮没,飞沙走石,没有星月,他们在海滩上坐着,听着海水拍打礁石的声音,想起雀儿山的雪松床,望着大海的波光,大家就做梦回家了。当霞光又从大海深处升起,他们又战斗在工地上。
在雀儿山,他们用24斤大米维持了全连三天生活。在海岛上,他们常常因为淡水短缺而忍渴受饿。
运水船被台风掀起的巨浪堵在港湾里,七天出不了航。海岛上储水池的淡水已经不多了,干渴威胁着大家。而当时灌注任务正紧张进行,施工也要用水。停工就意味着前一段的灌注就要报废;继续干下去,就得把食用水全部用到灌注上。先顾工程还是先顾个人?十连的同志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战士们们跑向储水池,挑的挑,抬的抬,施工照常进行,把有限的一点淡水用到了灌注施工上。
水越来越少了。除了上工地的,全连齐动员,把坑道里、石缝里的渗水取来食用。小小海岛,渗水能有多少?二排下工归来,人人干裂的嘴唇结着血痂。此刻的水比金子还要贵重啊!炊事班特地给劳动量最大的二排留下点水,大家一看,顶多一瓢水,还不如一个人一天流的汗水多,谁也不肯喝。排长下命令:”传着盆子,每人喝几口!“可是盆子传了一半,水还是那么多。排长心疼战士们,只好带头喝了几口,大家才把这点水喝下去。
一瓢水的故事被连队演唱组编成节目到处演唱,一只演到七十年代。
国庆节到了,可风暴持续了10天,连石缝中的渗水也没有了。副连长端着用海水煮的饺子,先吃了一口,问大家”苦不苦?“战士们拍拍心窝说,”这里甜着哪!“吃过饭,九班长陈立云和战士刘志恩渴得忍不住,挑起水桶满山转。这已经是第三对出去找水的人了。他俩舔着干裂的嘴唇,移动着疲软的双腿,转啊,转啊,他们多么希望能发现那救命的水!
突然,陈立云的眼睛一亮,大步向前,指着礁石丛中的一汪清水对刘志恩说:”你看,别处的水都是浑的,这儿是清的,一定是甜水,挑!“ 这是海浪飞溅到礁石上,慢慢集攒下来的水。渴坏了的战士们连尝一尝也来不及,就挑开了。水烧开了,指导员李跃义舀起半碗尝了尝,又苦又涩,还有股腥味。他眉不皱,眼不眨,咕噜咕噜,把半碗全喝下去了。他风趣地对大家说:”喝这水,别品味,憋着气,往下咽。“晚上,在煤油灯下,战士们敲着海螺开晚会。副排长丁家治沙哑着嗓子唱道:”数来宝,数来宝,我们来修工事把国保。今天“十一”喜庆到,天安门前好热闹。咱们面向北京城,心里的清泉乐盈盈……“指导员来一个!”在战士们的欢呼声中,李跃义给大家跳了个朝鲜舞。这舞,是他参加抗美援朝的时候,从朝鲜老乡那里学来的。战士们助兴,指导员越跳越欢,大家笑的前仰后合。
寂静的夜晚,太阳花散发着芬芳。星星点点的灯火把海岛照亮,战士们为了表达对祖国的忠诚,又连夜战斗在沸腾的工地上。
这儿曾经战斗过一个民兵连,还有一个女炮班,守卫着这座孤岛。那时侯东海前哨构成民兵战略防御体系,自从他们上岛以后就撤走了。岛上还有一群野马,据说还是清朝时候放养的。这里过去施过工,因为出现大塌方,女炮班的战士都牺牲了,还伤了一个民兵排长,这时又遇上了大风暴,船不能行飞机下不来,这件事惊动了中南海,中央军委直接下令调北海战舰抢救那位民兵排长的生命。就这样坑道施工被迫停下了。连长王信带领各排察看地形,这里面掘进的一段工事,到处塌方的不成样子,支撑木倒在石碴里,有的已发朽了。指导员李跃义对大家说,就是有困难,上级才派来了咱,咱们二郎山的连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开始几锤砸下去,头顶上的石头和沙土哗啦啦直往下掉。掘进一点,塌方一点。塌了排排了塌,一个多月过去了,不但没有一点进展,反而把过去剩下的一截工事也堵死了。严重的考验就摆在面前,指导员组织大家学习《愚公移山》,讲二郎山传统,学的干部信心来了,讲的战士群情激奋。他们重复着老前辈的话:“苦字面前不低头,难字面前不摇头,险字面前不回头!”指导员腿有伤,几天几夜不下山,亲自把关,和大家一块打锤,扒碴和寻找排险办法,指导员病了,同志们劝他下去休息,他说,这个节骨眼儿上,我怎能歇的住,从卫生员那里要了几包药吃下去,又爬进洞里研究,终于创造出“横木挡石”、“快速爬梯”“层层支撑”等十多种排险方法,工程进度也在不断地上升。
正当工程顺利进展的时候,一天,突然下起了大暴雨。天上黑云翻滚,雷鸣电闪,大雨像麻杆似地往下栽。由于暴雨冲击,坑口里的石头拌着沙土“扑通扑通”往下掉。在这个紧要关头,班长吴信华扛起圆木冲进暴风雨中,全连干战都冒雨赶到工地,一起投入抢险战斗。这是一场恶战,战士们用血肉之躯与山洪作战,他们只有一个信念,保卫“地下长城”,不惜一切代价。就是天塌下来也要顶得住。
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巨大的山洪扑面而来,新修的工事摇摇欲坠,这是光荣的二郎山连队,与大自然进行殊死的较量。他们一个个像发了疯似的,奋战在狂风暴雨之中。“海燕啊,你高高地飞翔,暴风雨你来的更猛烈些吧。”战士们的豪情壮志在风雨中得到洗礼!
他们有的堵山洪,滚石擦破了皮肤,鲜血直流,也顾不得包一包,有的打支撑架,防险帽被拱顶掉下来的石头砸的坑坑洼洼,也不理会,硬是拼命把巨大的山洪改了道。把一根根粗大的圆木牢牢地顶在拱顶上。
一场激烈的战斗过去,工程保住了,战士们却一个个变成了“泥猴”,浑身冻的直打哆嗦。牙齿上下碰的咯咯直响。他们互相看着,笑着说,不管怎样,搞出来的工事总算保住啦!冷点,心里也觉着快活!就是这样他们在虎口下作业,征服了一次次大塌方,安全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同志们明明知道岛上不能长久,却利用一切空隙开荒,开出了脸盆大小的、桌面大小等三百多块二亩多地。没有菜籽,有的同志就写信让家里用信封寄来,没有树苗,老战士回家带来树苗,终于种上了菜,栽上了树,还拣来了卵石、贝壳,砌成了小花园的样子。还把芦苇做的土墙换上了石墙,灌注了一个五十多米深的水井,风再大也用不着吃水犯愁了。
部队临走的时候,又把开出来的菜地全部种上,还从老远的地方抬来黄粘土,把墙刷成新的。在种菜的时候,一个新战士问指导员,我们马上要走了,种上菜还能收吗?指导员说,我们不收后面有兄弟部队收就行了。指导员又说,我们工程兵就是这样的,长年劳动,连续作战,为别人创造条件,我们搞好了,就等候移防的命令,人们称呼咱们是光荣的工程兵,这光荣就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同志们听了,心里觉得美滋滋的。
他们在海岛上施工两年。春天海雾弥漫,大家的衣服湿漉漉的;夏天的蚊子、苍蝇十分猖獗,不少战士的腿被它们咬得红肿了;秋冬两季,风狂浪猛,常常断水、断菜。这些困难都不能挡住英雄连队的脚步,两年的时间完成了三年的任务。很多年以后,李跃义到连队讲过一个故事,那位民兵排长又回到了海岛,以后他父子三代都为守岛洒过血汗,成为全国英雄模,海岛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