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实小说,同样有着文正的故事性。《金驴记》从主人公误敷魔药变驴后的遭遇,写到回复人性后的归宿;《巨人传》详写两代巨人的非凡业绩;《堂吉诃德》所展现的是骑士迷的悲剧史;《大卫·科波菲尔》刻画的是一个小人物成长史;《欧也妮·葛朗台》写的是吝啬鬼的暴发史;《复活》写的是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复活史——无不头尾完整,线索清晰。而短篇巨构《十日谈》就是一百个故事的合集。但是,西方小说进入成熟阶段后,却与中国古典小说分道扬镳,走上积极创新的道路。短篇小说更是如此。以事件为中心的故事小说,在继续发展;以人物为中心的性格小说,和以环境或理念为中心的心理小说大量涌现。在手法上,由撷取生活的从剖面,转入截取生活的横断面,或者捕捉一时印像而表现哲理。这种由一滴海水而窥大海的巧妙剪裁,艺术境界更上一层楼,尽管故事性相对减弱。如:一次死亡奴隶名单的买卖,将地主阶级贪婪、吝啬、狡猾、庸俗的灵魂暴露无遗(《死魂灵》);一次结伴逃难,绝妙地剖视了十几个不同阶级人物的嘴脸(《羊脂球》);一个喷嚏造成的悲剧,展示了等级压迫的可怖(《一个官员之死》);一堂课程,写出沉痛的亡国之恨(《最后一课》);一夜的遭遇,揭示出法律之不公正(《警察与赞美诗》),等等。这种截取最富有表现力的生活片断作主体的手法,小中见大,含义深刻。虽然失去场合流水般的连贯与明畅,却有着曲涧回山般的奇妙与清幽——从追求故事完整性的传统中解脱出来,标志着小说艺术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二、叙事的时序不同
中国传统小说,总是从头道来,极少跟时序背反。西方小说却喜欢切断时序链条,截取一端,甚至将时序打乱,重新组合,以求出奇制胜。
中国的传统艺术,追求完整与均衡之美。小说结构也是如此。几乎千篇一律在故事首尾完整、脉络清晰上下功夫。写事件,从背景、起因入手,直到发展、变化、结局;写人物则从身世、年龄、相貌说起(甚至从前代说起,再及本人),结尾处不但交代本人的结局,甚至连子孙后代也要点到,极少掐头去尾写片断的例子。《水浒传》从“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入笔,直写到“宋公明神聚廖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伯”,将众英雄聚散始末,造反业绩,从头到尾状写无遗。《红楼梦》从“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直写到“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一一写来,波澜起伏,首尾呼应。短篇小说也是如此。《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从捐纳入太学写起,由太学生引出李甲,然后是李杜的相识、赎身,李甲贪财负义,杜十娘抱宝匣投江,直写到李甲“郁成狂疾,终身不痊”,孙富受惊、奄奄病逝才住笔。这种被人称为“从猿到人”的结构手法,无疑是受了史传文学的影响。虽然显得平铺直叙、一览无余,但却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也有着完整、均衡之美。
中国古典小说结构上的另一重要特点是脉络清晰。不论是单线结构,还是多线结构,虽然始终不忘迂回曲折、跌宕起伏,但却力求转折分明,纷而不乱。《三国演义》从天下大乱写起,群英角逐,头绪纷纭,官渡之战以后头绪略少一些,赤壁之战后才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一直是多线发展。但小说以蜀汉为中心,纵横交织展开情节,有宾有主,有明有伏,明笔有波澜,伏笔有照应,多姿多彩,浑然一体。宛如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组成了一座五彩缤纷的艺术大花园,使人美不胜收。中国小说在情节转折或安设悬念之处,不但不故设迷障以获取意外的效果,反而时时提请读者留意,如“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按下此处不说,且说……”等手法就是。这种从说唱文学继承下来的传统,虽无天外来鸿的意外惊骇,却有着火炬烛幽般的显豁与明晰,是古典小说的审美要求之一。
相比之下,西方小说更加重视结构艺术。许多作家把精心安排结构,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巴尔扎克写到:“或者从侧面对付你的题材,或者从结尾入手,每个场面都有变化,避免千篇一律。”(《幻灭》)这里,作家所追求的不是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其目的是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更好地表达主题。
异军突起,出其不意,是西方采取的重要结构手法之一。在情节的顺向发展中,或安排出人意料的逆转,或设置奇突的悬念,有时如巨峰飞来眼底,有时似长河流入脚下,突兀奇异,出人意外,却在情理之中。菲尔丁的《汤姆·琼斯》,从主人公汤姆的出生,写到获得爱情幸福,颇似中国小说的结构。但在情节发展中,并非平铺直叙,而是充满了曲折和悬念,汤姆为养父的病情转愈,而开怀痛饮,却成了“幸灾乐祸”的口实,被赶出家门;在流浪困厄之中刚与情人邂逅相遇,却因“杀人罪”被逮;而被他“误杀”的人,实际上并没有死,从而突然获得释放;最后,更来了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原来他并不是女仆的私生子,而是养父的胞妹所生。于是,身份顿改,终于获得爱情幸福。意外的事件,突发的转折,牵动人心的悬念,以及灾难中的光明,不幸后的团圆,真可谓一波三折,奇峰相连。难怪被人誉为“著名的结构典型之一”。在雨果的《九三年》中,剿灭叛匪的共和国军大获全胜,叛匪头子郎德纳克被困古堡之中,成了瓮中之鳖,但他却出乎意料地从暗道逃脱了。谁知,为救大火中的三个孩子,他有自投罗网,折了回来。可是就在要他上断头台的头天夜里,司令官郭文竟将他放走,自己代他上了断头台——意外接着意外,波谲云诡,奇妙莫测,使读者有应接不暇之感。
时序的任意性,是西方小说结构的另一种特征。即:将事件的自然顺序打乱,从中间或结尾处入笔;甚至将情节切割,重新组合,以突出最富吸引力的部分。《双城记》从梅尼特医生获释后的生活写起,对他的十九年冤狱,用的都是补笔。《呼啸山庄》开篇时,主要事件已经过去了二十年。《欧也妮·葛朗台》塑造吝啬鬼是从葛朗台的暮年入笔……都巧妙地采用了凝聚笔法。
另外,西方小说特别重视开头。他们一般不用中国那种慢镜头式的“报家门”,而是帷幕一拉开,立即“切入”精彩的事件之中。宛似流星自天外飞来,轰然一声,将读者紧紧抓住。英国作家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以一场生动的对话拉开帷幕,向读者提出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有着五个待嫁女儿的母亲,该将那一个女儿下嫁那个可以择配的男子?《复活》以马斯洛娃被押出庭而展开情节,让主人公的不幸命运,一下子紧紧揪住了读者的心。至于西方短篇小说的结构,更是花样繁多,新颖别致,不及一一细述。总之,由于西方小说从主题表达和增强吸引力着眼,精心结构情节,所以,不但极少陈旧平淡无奇之作,而且留下了许多可供借鉴的范本。
第三节 中西小说的人物塑造
中西小说在人物塑造的艺术手法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白描手法的熟练运用与内心世界的深层开掘。人物是小说描写的主要对像,是构成小说的艺术主体。处于雏形时期的小说,以讲故事为主,人物成了事件的负载者,是构成情节的一部分。但自小说进入成熟期以后,人物的塑造变成了小说家注意的中心和焦点。从而为中西小说人物画廊增添了数不清的、光彩夺目的艺术形像。在完成这一光辉使命时,中国小说与西方小说也表现了手法上的明显差异。
一、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
由于中国古典小说故事性特别强,而构成故事的正是人物的行为或人际之间的矛盾冲突。所以,中国小说往往借情节的进展,完成人物的刻画。即特别擅长用白描手法写行动。关羽的大义大勇,是通过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以及挂印封金,千里寻亲,华容道放曹操等情节来表现的。李逵的质朴鲁莽、与“赵官家”势不两立的彻底造反精神,是通过误信宋江抢劫良家妇女时的怒砍杏黄旗,大闹忠义堂,听到招安时的暴跳如雷,大骂大嚷来表现的。这种娴熟的白描手法,即自然含蓄,又有着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另一方面,中国古典小说还擅长通过对话刻画人物性格。言为心声。同为大家闺秀的林黛玉和薛宝钗,一个出污泥而不染,富有反抗精神,一个处浊流而同污,处处卫道;同是下等奴婢的晴雯与袭人,一个正气凛然,高昂着“奴才”的头,一个八面玲珑,窥伺着跻身主子行列的阶梯。这些鲜明性格的映现,除了靠行动,就是靠性格化的语言去完成的。李逵那一声“杀上东京、夺了鸟位”的怒吼,对刻画人物性格,胜过千言万语。可以说,写富有表现力的行动和性格化的对话,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突出艺术特长。
二、侧重人物心理历程的探索
有的同志认为,西方小说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不断探索人物内心历程的历史。这话是有见地的。鲁滨逊独处荒岛,与世人隔绝,却有着丰富的内心活动与遐想;拉摩的侄儿,穷困潦倒,人性被严重扭曲,却有着清醒的哲理思考。于连对红色将军服的憧憬,对德·瑞那夫人的先占后爱,对木尔小姐的傲慢与追求,春梦破灭后的枪杀情人……没有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绝然达不到如此惊心动魄的境界。正是在这里,斯汤达把心理描写推向了新的高峰。到了俄罗斯小说家笔下,探索人物心灵的艺术,又获得新的飞跃。正如鲁迅评价陀斯妥也夫斯基时所说的:“他把小说中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清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清白,而且还拷问出那藏在罪恶之下真正的清白来。” 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等都是心灵描写的杰出大师。托翁对安娜目睹情人坠马的描写,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在景物描写发那个面,中国古典小说相形见绌,除了《儒林外史》、《老残游记》等少数作品有着值得骄傲的片断外,大部分作品,不但写景的篇幅极少,而且流入俗套。不是“有诗为证”,就是“但见……”接下去的韵文铺陈,往往即空泛又缺乏灵性。在这方面,西方小说后来居上,不惜浓墨重彩地描绘风景。情随景生,景融入情,既愉悦了读者,又有利于主题的表达以及人物的塑造。
鲁迅:《陀斯妥也夫斯基的事》。
主要参考书目
1、《鲁迅论文学与艺术》
2、李银珠等:《中国古代小说十五讲》
3、贾文昭、徐召勋:《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欣赏》
4、《小说技巧新编》(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5、林泽生、黎伟东:《中外名家论创作技巧》
6、叶朗:《中国小说美学》
7、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
8、《小说创作二十讲》(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9、彭嘉锡:《小说创作十谈》
10、郭超:《小说的创作艺术》
11、杨江柱:《西方文海一勺》
12、冉欲达:《论情节》
13、高尔纯:《短篇小说结构理论与技巧》
14、洪钧:《小说创作放谈》
15、《外国名作家谈写作》(北京出版社)
16、《契诃夫论文学》
17、《中外文学名家论创作技巧》(广西人民出版社)
18、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
19、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
20、《西方文论选》
21、乔·雷班:《现代小说写作技巧》
22、石昭贤、马家骏等:《欧美现代派文学三十讲》
23、陈慧:《西方现代派文学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