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小说艺术技巧
19227300000033

第33章

《儒林外史》着重地描绘了那些所谓“名士”的虚伪、势利、打秋风、通关节、苦求功名等丑态。通过描写他们题名、报录、参堂、传胪、赶抢摊、写投身状等生动的细节,勾画出一幅世态群丑图:欺世盗名的恶棍,附庸风雅的市侩,包揽词讼的讼棍,招摇撞骗的“侠客”,冒名顶替的“秀才”,以及头撞号板的周进,闻报发疯的范进……周进和范进都是热衷功名,一心借科举跻身仕途的封建文人。周进屡试不第,弃学经商,路径省城贡院,“见两块号板摆的整整齐齐,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醒来后,仍为自己不能进贡院参加考试而号啕痛哭。当有些商人要凑钱给他捐一个监生,以便参加举人考试时,他竟趴在地上一面磕头,一面谢恩:“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销。”那日夜做着举人梦的范进,五十四岁上,终于盼来梦寐以求的“报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两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醒过来以后,跑到“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周进与范进,一个撞“号板”,一个哭“报帖”,一个伤心得“不省人事”,一个高兴得“不省人事”。两个“晕倒”的精彩细节,刻画出了仕途梦幻者的可怜相,狠狠地抨击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愚弄和毒害。

托尔斯泰在《复活》的法庭一章中,写了几个执法者的细节:庭长一大早接到情妇的约会信,因此,他希望“早点开庭、早点审完”,“以便腾出时间赶在六点钟以前,去看望那个红头发的女人”。他明知案子属错判,也不愿去纠正。副检察长在妓院里寻欢作乐一夜,开庭前,还不知案情,但他却抱定这样的宗旨:“他提起公诉的每一个案子都能得到判罪。”一个法官早晨刚跟妻子吵了架,担心回家不给饭吃,因此无心审判。另一个法官脸上挂着“聚精会神”的表情,实际是在考虑他的胃黏膜炎能否被新疗法治愈……一系列的细节刻画,把帝俄“公证法律”执行者们昏庸腐败的丑恶嘴脸,赤裸裸地暴露了出来,从而狠狠地鞭挞了法律的黑暗。

细节的功能绝不是互不联系的独立物,而是有着多方面重合的意义。我们分门别类的进行分析,仅仅是为了叙述的方便。大量的情况是,许多高明的作家,有时只用一个或数个简单的细节,就可以描写出时代的氛围,人物的性格,同时也推动故事的进行,达到“一石数鸟”的效果。契诃夫的《变色龙》就是这样一个杰出的例子。构成这篇作品的精髓,不过是“狗咬了人”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本来,弄清是“狗咬人”,还是“人咬狗”,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到了警官奥楚蔑洛夫手中,判定该处理人,还是该处理狗的唯一依据,却不是人“惹没惹狗”,而是狗“是不是将军家的”。当他认定那狗是平民家的,它不但成了“下贱胚子”,还应该把它“弄死”,它的主人也得“好好教训”。而一旦得知它确是将军家的狗,那狗便立刻“名贵”起来,成了“娇贵的动物”;不但不能处罚,还要派人送到将军府上去。而那挨狗咬的人,则成了自惹麻烦的“混蛋”。看,“狗是谁家的”这一细节,不但牵着故事曲折地前进,还刻画出警官对上奴颜婢膝,对下作威作福的帮凶嘴脸。一个精妙的细节,发挥出多么巨大的能量——小说的批判矛头,已经触及到了沙俄的国家机器。

第三节 细节刻画的要求

一个或几个成功的细节描写,固然不能决定一篇作品的成败,但许多富有表现力的细节的有机配合,却能保证一篇作品的成功。活生生的典型总是孕育在典型细节的总和里。没有细节的具体描绘,便无作品可言。王愿坚说道:“我学着写点小说,有时因一个细节而决定了作品的生命,有时依据一个细节就结构和写成了一篇小说。在短篇小说的创作劳动中,再没有比获得了一个需要的,有特色和有表现力的细节,更令人喜悦的了,也再没有比搜索枯肠却找不到那个必要的细节更令人苦恼的了。”(《作家谈创作》第420~421页)作家的经验之谈,揭示了一条重要的艺术规律:细节是作品的血液和氧气。细节并不“细”。没有具体细微的细节描写,作品便无形像可言,就要苍白,甚至窒息而死。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事物的真正意义通常就包括在那些细节里。”(《生活与美学》)

细节在小说创作中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在创作实践中,自然便对细节的选择,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一、细节必须真实

没有细节的真实,就不能给人以高度的真实感。细节的真实,决定着作品的真实。巴尔扎克说:“历史的规律,同小说的规律不一样,不是以一个美好的理想为目标。历史记载的是,或应该是,过去发生的事实,而小说却应该描写一个更美满的世界——上一世纪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奈克尔夫人说。可是,如果在这种庄严地谎话里,小说在细节上不是真实的话,他就毫无足取了。”(《〈人间喜剧〉前言》)为什么人物、故事可以虚构,细节却不能捏造呢?鲁迅说:“巨细高低,相依为命,也譬如身在大的加蓝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人眼目,令观者心神飞跃,而细看一雕阑,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全体,感受逐愈加切实。”(《鲁迅全集》第四卷,第104页)秦牧打过一个很形像的比喻:“一幅画,从远到近,画了许多鸟,极远处的鸟,只要像个人字倒过来似的,描上两笔,也就算是鸟了,然而极近处的那一只鸟,却必须画得异常真实生动。而且说也奇怪,如果这只鸟画得走了样呢,那整群鸟也就很不真实了。越具体的所在,就越要求高度的细节上的真实。”(《艺海拾贝》第50~51页)从欣赏者与客体的空间距离来说,越是细部,越要靠近看,这就拉近了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距离。距离越近,哪怕是一点点欠真实的蛛丝马迹也会被辨认出,从而给整体涂上一层虚假的粉彩。远望天空的飞机,不过是一个灰色的“十字架”,要是走近看,一个螺钉的形状,也看得清清楚楚。正是这分明的清晰,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

狄更斯有一次给一位同行写信,提出对其作品的质疑:“在第三部(这是随好的一部)结尾部分描绘高士密斯坐着向窗外眺望大教堂左边的树木时,你说到‘灰眼睛’的白嘴鸦。你肯定它们真是‘灰眼睛’吗?大乌鸦的眼睛是深黑而有光泽的。我估计白嘴鸦也是这样,除非正好有光线对准了照在上面。”(《外国名作家传》上卷274页)高尔基的《三十六个和一个》被列夫·托尔斯泰指出,有一个细节不合理——面包炉子的位置砌错了。高尔基在《我的文学修养》中谈到:“的确,火炉的火影对于那时的工人的身子,就不该是我所描写的那样的映照法。”

列夫·托尔斯泰对给《战争与和平》作插图的巴什洛夫让巴格拉齐戴一顶普通的帽子而表示非议。他在信中说:“不是戴一顶普通帽子,而是一顶羊羔皮便帽,这是历史装束。”无独有偶,鲁迅对于一些画家在画阿Q时,给阿Q戴上瓜皮帽,也很不以为然。他说:“只要头上戴上一顶瓜皮小帽,就失去了阿Q。我记得我给他戴的是毡帽。这是一种黑色的、半圆形的东西,将那帽边翻起一寸多,戴在头上的;上海的乡下,恐怕也有人戴。”(《答〈戏〉周刊编者信》,《鲁迅全集》第六卷,第112~113页)上述三个例子都证明,细节违背了生活真实,就要悖情违理,失去明眼人的信任。

《水浒》二十三会写武大喊武松为“武都头”,而往常他总是称武松“兄弟”。武大是个老实的木疙瘩,既不会开玩笑,也不会怄气,这样的称呼分明失去了真实性。

《红楼梦》八十一回,黛玉一出面,就劝宝玉不要把八股文章“一概抹倒”。并说什么,“内中也有近情近理的,也有清微淡远的,”,“况且你要取功名,这个也清贵些”。这显然背离了她从来“不说这些混账话”的性格逻辑。另外,宝玉失玉后,神智失常,袭人劝黛玉去开导开导宝玉,她不但坐在那里不动,而且,首先想到的是“礼教”。说什么:“若是他来呢,原是小时在一处,也难不理他,若说我去找他,断断使不得。”可是,当初宝玉挨打时,她不但偷偷去看望,还“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显然,八十一回的心理细节,不符合黛玉的心理逻辑。

我们说细节决不能违背生活和人物性格逻辑的真实,绝不是说,必须生活中实有其事,或者别人已经做过的,才算遵循了细节的真实。这里,艺术作品的真实,并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试想,南屏山设坛,借来东风烧战船;大吼一声,喝断桥梁水倒流,(《三国演义》);战羊群,斗风车(《堂吉诃德》);打一个喷嚏吓死人(《一个官员之死》);一片不落的“藤叶”救活了人(《最后一片叶子》);要掉脑袋了,还追求圆圈画得圆不圆(《阿Q正传》);七根火柴交党费(《七根火柴》)等等,现实生活中有几人见过?但是,东风随时会刮,桥梁有时会断;着了骑士魔而愚昧之极,什么荒唐事都干得出来;极度的恐惧和迷信,就会左右一个人的生死;特定环境下,微不足道的火柴也会显示出无比重大的价值。这些细节极为夸张,但又是高度艺术性的提炼,比生活的真实更真实。正如费定说的:“在艺术中不近情理是不可避免的,小说家越是能够成功地创造出近乎情理的幻像,他就越是个艺术大师。”(《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像思维》第362页)无疑,上述数例,正是成功的贴近情理的艺术“幻像”。

二、细节应有特征

小说的中心任务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要塑造典型人物。赋予人物以丰满的血肉和活脱脱的精神世界,就要依靠细节。但并不是任何一个或几个不加选择的“自然”的细节,就能够完成典型化的重大使命。高尔基说:“应该把微小而有代表性的事物,写成重大的和典型的事物——这就是文学的任务。”(《论文学》第305页)“微小而有代表性的事物”,指的正是细节;“重大而典型的事物”指的是人物和环境。高尔基所说的细节要有“代表性”,也就是细节要富有特征性。有了特征就具有典型的意义了。具有特征性的细节,必须是真实的,但真实的细节,未必具有特征性。性格的每一细微之处,要靠细节的光辉照亮。能发出“光辉”的细节,才是具有特征性的。靠它“照亮”的人物,才能是区别于芸芸众生的“这一个”。

这里所说的细节的特征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特殊性的细节。生活中罕见的事物,不仅给人一种新颖奇特感,而且极富表现力。另一类是司空见惯的细节。“材料”极其普通,但经作者巧妙的筛选,然后“镶嵌”到恰如其分的地方,便立即焕发出奇异的光彩,使人耳目一新。前面谈到的斗风车,喝断当阳桥,因一片藤叶而活,因一个喷嚏而死等,都属于特殊的细节。

《三国演义》中,曹操为了笼络投降的关羽,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上马金,下马银,可谓情笃之至。但关羽却把他送的一件锦袍,穿在刘备所赠的旧袍里面。这一“古怪”的细节,充分揭示了关羽无比重义的性格。而他在刮骨疗毒时,竟泰然自若地跟人下棋的细节,又是何等惊人地展示了他“天神般”的坚强。《水浒》中李逵同宋江、戴宗饮酒时,用手“去碗里捞鱼吃”。《红楼梦》第二十六回,薛蟠把“唐寅”读成“庚黄”,都是极富特征的细节。绥拉菲莫维支在《铁流》里写过一个细节:达曼军在与乔治军作战之后,一些军官外表变了样子——他们利用战利品装扮了自己。一个军人穿敌军的服装,这细节极为特殊,但这特殊的东西,却极节俭地说明了当时的艰苦环境和军队的游击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