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小说艺术技巧
19227300000014

第14章

从维熙说:“人物是支撑你作品的骨骼,情节是依附人物的肌肉和血脉。”(《谈作品的艺术构思》)《三国演义》对于关羽的性格特征,是通过温酒斩华雄,困土山约三事,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华容道放曹操,单刀赴会,刮骨疗毒等一系列情节,把他勇武、凝重、坚强、重义的英雄形像,生动地刻画出来的。

《水浒》中的林冲,身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在遇到高衙内调戏妻子时,本来下拳要打,但一想到高衙内是上司高太尉的螟蛉之子,“先自手软了“。高衙内派陆虞侯将他骗走,要诱奸他的妻子。他也只把气使在陆虞候身上,拿着腕刀寻了他三天,一心将他杀掉。他被骗入白虎节堂,明知是高球阴谋陷害,仍没有丝毫反抗的意思。在刺配沧州的路上,受尽两个解差的折磨,他仍然一心想作赎罪的顺民,火烧草料场之后,看清了高俅必欲置之死地的毒心,才起而反抗,一举杀了差拔等三个人。但对于”造反“,仍下不定决心。直到州府张榜缉拿,实在进退无路,才被逼上造反的大本营——梁山。没有上述五个情节激起的层层波澜,林冲绝走不上造反的道路。正是这些情节,完成了林冲从忍让、驯顺,直到反抗的性格塑造;对于他思想演变过程中的心理状况,表现的十分细腻生动。

有一些情节,只是一些寻常的事件,并无离奇曲折之处,却能逐步深入,层层剥笋似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人物的各个侧面,洞悉他的脾气、习惯、个性、气质、社会地位。然后,在重要关键时刻,人物的性格、神采,陡然一下子浮雕般地凸现出来。如《红楼梦》里抄检大观园,就是很精彩的一个章节。在这一回里,探春给了王善保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一记耳光,打得很重,声音很脆,给人们的印像很深,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它集中揭示了一个很尖锐、深刻的矛盾:原来探春在贾府里是“庶出”,不是亲生嫡系。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庶出”的地主官僚家庭的姑娘是被人轻视的。但这对于性格要强的探春却是忍受不了的事,并成了她的一块“心病”,使她时时防范警惕。为了保卫自己,为了争得在封建官僚地主家庭里的合法地位,她的内心深处时刻在伺机抗争,并在语言和行动中时时表露出来。如今,一个奴仆还是“那边屋里”邢夫人的陪房,竟敢来搜查她,而且气焰那么嚣张,在她身上动手动脚,正好触动了她的心病,于是她扬起了手,打了那记又重又响亮的耳光。这一记耳光,把探春的性格和思想特征“打”了出来。乍看似出意料之外,实际却是情理之中。王善保家“享受”这一巴掌是罪有应得,别的奴仆谁敢那么放肆地向贾府厉害出名的“三姑娘”轻举妄动呢?只有“那边”大奶奶的陪房王善保家,在抄检大观园这一体面差使中,敢于利用这种特殊地位,得意忘形地“上阵”。这一切,有细致入微地表现了王善保家为虎作伥的复杂性格,将她与探春不同的阶级地位,性格特点都勾画得真实而生动,收到一箭双雕的艺术效果。这个情节,不仅揭示了“正出”、“庶出”的矛盾,还揭示了王夫人与邢夫人妯娌之间的矛盾,主子与奴才之间的矛盾,以及封建统治者与被损害被牺牲的姑娘之间的矛盾——内容如此深刻和丰富,实在令人惊叹!

同样,羊脂球断然拒绝跟德国占领军困觉的情节,表现了一个妓女多么高尚的爱国精神。而最后在十几位“同胞”的逼迫下,为了他们的旅行和安全,她终于和德国人困了觉的情节,有多么有力地表现了她的仁慈和善良。德拉不是卖掉她最心爱、“特别引人自豪的”美发,给丈夫买一根金表链子,又怎能那样深刻而动人的写出她对丈夫的似海深情!可见,情节对于性格的展现是多么密不可分,至关重要。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人物性格是情节描写的内在依据,什么人做什么事,有什么样的性格便会有什么样的行动。行动构成情节。另一方面,情节随着人物性格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物性格的变化而变化,性格是情节发展的内在因素,情节是展示性格的生活基础。人物性格只有借助情节的发展变化,才能形像而充分地被表现出来。

二、体现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

作品的主题,主要靠作品的主人公来体现,同时又靠情节发展来体现。情节与人物性格密不可分。在体现主题时,又有着不同的功能。人物和人物互相联结,才能表现作品的整个主题思想。情节是人物联结的表现形式。它从总体上体现着作品的主题思想。而选用什么样的情节,怎样使有限的情节,负载较重大的思想与艺术容量,这就要根据主题去进行提炼。可以这样说,主题是作品的灵魂,情节的内核;情节是主题的附着体和外在表现形式。因此,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家总是把主题思想的深化,作为情节构思的中心环节。换一句话说,总是力求使情节能充分地表达主题。王汶石说:“主题思想的每一次深化、变动,其他那些方面,也必然会跟着变动起来。有些作品在写作过程中,写着写着,配角变成主角,主角变成了配角。有些人物退出了作品,有些原先没有想到的人物闯进来了;情节故事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有些原来想好的很得意的情节,被排出作品,有些根本没有想到的章节揭开来了,这都是主题提炼加深,变动之后跟着而来的各方面的变化,”(《漫谈构想》)下面试就屠格涅夫的名篇《木木》作一些分析。

屠格涅夫的母亲彼得罗芙娜是个粗暴任性的女贵族。她雇了一个身强力壮、憨厚温顺的哑巴安德烈做看门人。安德烈养了一条名字叫“木木”的小狗,这条狗成了他的伙伴和亲密朋友。不了,有一天女主人逗弄木木时,小狗竟愤怒地向她龇牙咧嘴。女贵族感到小狗损伤了他的尊严,便强迫安德烈亲手溺死了他的爱犬。安德烈虽然很痛苦,但对女主人并无怨恨,仍然忠顺地为她效劳,直到死去。屠格涅夫并没有被发生在自家庄园中的这个真实的故事所囿,而是突破了真人真事的局限,把故事做了根本性的改变:增加了哑奴安德烈同洗衣女仆达吉亚娜的爱情悲剧。暗示安德烈爱狗并非出自癖好,而是被专横的女主人剥夺了爱情权利的结果。同时改变了故事的结局:安德烈杀死爱犬之后,不是继续留在庄园作驯顺的奴隶,而是怀着对女主人的满腔怒火,愤然出走,以表现他的反抗精神。经过这样的提炼,情节便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腐朽的农奴制度虽然残酷,但广大农奴总有不能忍受的一天,连一向忠顺的哑巴都起而反抗,这预示出农奴制的命运不会很长了。

可见,深刻的主题是靠情节来表现的。而没有深刻的、对主题内涵的把握,情节提炼也会流于肤浅。甚至类似的情节,到了不同作者的笔下,所体现的主题竟会有极大的差异。莫泊桑写过一个短篇《骚姑娘》,情节与《木木》颇有相似之处。马夫法郎梭亚得到一条可爱的狗,这是一条整年性欲旺盛的母狗,所以为之取名“骚姑娘”。“骚姑娘”引来许多公狗,惹出许多麻烦。马夫的主人命他将狗带到远方扔掉了。可是,不久“骚姑娘”又跑了回来。法郎梭亚只得将狗脖上拴块石头,扔进河里。后来,他到河里游泳,又发现了“骚姑娘”的尸体。他伤心之极,以致发了疯。相比之下,莫泊桑所揭示的不过是善良的马车夫的不幸命运,缺乏应有的社会意义和批判深度。与《木木》情节类似,但社会效果迥然不同,尽管莫泊桑的叙述娓婉细腻,也很感人。可见,情节功能的最大限度发挥,不在于叙述的技巧,而在于表现主题思想的深度上。作家如果不在主题深化上下功夫,只在情节上绞脑汁,希冀一鸣惊人,往往适得其反,写不出有力度的作品。

三、作家独特感情的抒发对像

上面谈到了情节与主题思想的深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但是,并不能认为,只消找到一个积极地主题,然后据以编织故事就可万事大吉。情节是作家对一定生活本质的理解、选择和艺术概括。不论他对生活有着多么深刻的认识,都不能采取直白理念的形式去说服读者,而只能通过充满感情的具体形像来打动读者,使读者于欣赏愉悦之中,不知不觉领悟主题所揭示的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