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红杜鹃白杜鹃
19225600000081

第81章 巍峨大别山(3)

易元鳌“砰”地一拍桌子,站起来一把揪住何耀榜的衣襟,粗声粗气说:“老何!你忘了这三年是怎么过来的吗?那么多战友和父老乡亲死在敌人枪口下,现在形势稍好一些,你就想妥协投降叛变革命?你看清楚了!”易元鳌一拍腰中的手枪,“你要投降,我就一枪崩了你!”

说完,猛地一推,把何耀榜推在椅子上。

易元鳌的脾气何耀榜了解,不跟他计较,而是耐心解释:“国共谈判是党中央决定的,目的是为了团结抗日,一致对外。合作不等于投降。你别把两件事给混了,更不要感情冲动。”

那时,高敬亭在鄂东北也从国民党报刊上看到了国共合作的消息,为了证实消息是否准确,便率队来皖西找何耀榜。7月13日,两人在岳西县南田村会合了。

拿到中央文件后,高敬亭便独自关进一间小屋里,认真分析,反复阅读,深入领会,整整关了一天。第二天高敬亭走出小屋时,便立刻下令召开干部会。

会上,高敬亭谈了自己对国共合作的看法,认为确信无疑。决定立刻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的名义,向国民党豫鄂皖边区督办公署提议谈判,力争主动。并委派何耀榜为红二十八军的谈判正式代表,高敬亭则在必要时以红二十八军政治部李守义主任的身份参加谈判和掌握进程。

7月15日,便衣队交通员金孝广将红二十八军致卫立煌关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谈判函件送到岳西三区蛇形岗炮楼里。三区区长李德保接到信后,诚惶诚恐,一面打电话向县里报告,一面派专人把信送到岳西县政府。

中午十二点左右,高敬亭收到回信:

高敬亭先生:我方愿意谈判,兹派我方代表赵先生前往蛇形岗炮楼,请你们也最好派人到蛇形岗炮楼来,作第一次交谈。

豫鄂皖边区督办公署岳西办事处谈判是红军提出来的,国民党没有准备,为什么反应这么快?高敬亭犯难了,去?还是不去?去,如果是一个圈套,就中了敌人的计;不去,不仅无法执行党中央的指示,而且给敌人留下把柄,说红军没有谈判的诚意,破坏团结抗日。

那么答案只有一个:非去不可。

下午,何耀榜带着十名战士下了山,在蛇形岗炮楼附近的凉棚里坐下来,等待他们派人来接头。不一会儿,炮楼里走出一个人,自我介绍说:“我是本区区长李德保,你们是……”

何耀榜站起来说:“我是红八十二师警卫队吴队长,特来会见赵先生。”

“哦,请稍等。”

李区长连忙返回炮楼,引出一个全副武装的军人来,介绍说:“这位就是岳西办事处的联络参谋赵先生。”

赵参谋故意装腔作势慢腾腾地说:“你们的代表哩?不见正式代表是不能谈判的。”

何耀榜说:“我是奉代表的命令来和你们接头,并不是来谈判的,你有什么事,我可以向代表转达。”

“那好,你听清楚了。交一挺重机枪五百元,轻机枪一百五十元,你们的人到我们这里来,全部官升一级。”

何耀榜厉声打断对方的话:“这不是谈判,是做买卖。你回去问问卫立煌,他是真心谈判还是假谈判?是想当亡国奴还是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国共两党丢掉旧恨,团结抗日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

这时有人喊赵参谋去听电话。赵参谋跑进炮楼不久又跑出来了。脸也变了颜色,说:“对不起!我不了解上峰谈判的条件,差点坏了大事。上峰现在令我回去,少陪,少陪了!”

何耀榜说:“请便。你回去后转告卫立煌,以后有关谈判之事,由李区长转达。

谈与不谈,在今天下午6点钟以前要有明确的答复。不然,后果由你们负责。”

下午6点钟,李德保区长准时来了,老远就打招呼,友好地说:“吴队长,刚才县长来了电话,叫我来看看代表在不在。如果代表在,卫督办立刻派他的高级参谋刘纲夫和三十二师政训处长丘国珍来同贵军谈判。不知贵方代表能否见我?”

何耀榜笑了笑,说:“我就是红二十八军的正式谈判代表,名何耀榜。”

李德保一怔,连忙说:“久仰大名,今日一见,三生有幸。”临走时,李德保想了想又悄声说,“三十二师的部队正在向此地运动,你们住在这不能说没有危险,还望多加提防。”

“谢谢你的好意,这在我的意料之中。”

当晚,国民党三十二师和安徽省几个保安团便把南田村一带包围了。国民党的用意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炫耀武力,威胁红二十八军,企图促使谈判时降低条件;另一方面是用重兵压境,动摇红军谈判的决心,若试图突围,便可以乘机歼灭,并把罪名强加在红军头上。

高敬亭敏锐地识破了敌人的狼于野心,明确下令:“敌人不主动进攻,就决不轻易突围。”

16日傍晚,何耀榜把周围的情况和具体布置向高敬亭汇报。由于国民党三十二师全部开到红军游击队驻地附近露宿,手枪团一分队在潜山的霍山一带交界岭与敌军发生冲突,整整打了一夜。三分队在后山也不知跟哪一路国民党打了一夜。另外,外围部队都布置好了,所有接到通知的便衣队和游击队,今晚都将向包围南田村的敌三十二师发起攻击,迫使对方尽快坐到谈判桌上来。

高敬亭说:“根据目前的形势看,外围再打两天,谈判是可以形成的。明大是第三天,国民党应该有正式的谈判代表来,如果明天国民党既不来代表,又不退兵,我们就准备突围。总等不是办法。”

17日上午,安徽省派来协助谈判的代表郭副官和李德保区长一起来到南田村。

郭副官不像赵参谋那样盛气凌人,见面先是寒暄一番,然后表明来意:

“因为贵军在安徽境内和卫督办举行谈判,所以,南京方面要安徽省派人来协助谈判。为了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存亡,我们是真心实意前来参加谈判的。我愿意双方代表正式接触前,先与何代表随便聊一聊。”

何耀榜见郭副官举止谈吐颇有诚意与涵养,便向他介绍了红二十八军对谈判的态度,指出岳西办事处赵参谋的威胁,三十二师和安徽保安团的包围,以及国民党的正式谈判代表至今未到等等,都是一种对谈判毫无诚意的表现。

郭副官说:“你说的这些我不能正面回答你,因为我不是正式谈判代表。何先生请放心,我相信谈判会成功的。”

19日清晨,郭副官和李德保区长又来到南田村,通知说卫立煌的正式代表刘纲夫先生和三十二师师长王修身,昨天已到达岳西县,请何代表到岳西县城去谈判。

郭副官说:

“我和李区长陪同前往。”

何耀榜说:“去县城谈判可以,但必须有个条件,这里还有部队和红二十八军政治部李主任,为了防止发生冲突,你们必须让三十二师和保安团后退二十里。不然,我怎么放心去县城呢?”

郭副官急忙表示:“这个问题我现在就去交涉,一定尽快答复。”

11时,高敬亭和何耀榜就听到了国民党军号声,只见四周的军队集中起来,果然开始向后退去。

20日上午8点多钟,何耀榜和郭副官、李区长骑马从南田村出发,一路上有许多老百姓夹道欢送。中午时分,到达岳西县城。只见城外空地上,站满黑压压的一片人群,那是岳西县各界人士自发组织起来的欢迎队伍。岳西县方县长也专程到城外来迎接。

何耀榜深有感慨地对郭副官说:“人心思和已久,我们不能逆历史潮流而动。”

郭副官说:“兄弟也久有此感。”

中午,方县长在县政府大厅举行午宴。席间,何耀榜同刘纲夫、丘国珍见了面。

午宴后,在县政府后面的凉棚里,就双方停战、部队集合地点、番号、供给、时间等问题作了初步交谈。下午5点多钟,卫立煌打来电话,让何耀榜接。卫立煌说:

“……第一,对方既有诚意,我立即下令我军各地停战;第二,关于贵军集合地点问题,我认为九河一带较为中心;第三,贵军的番号,是两党中央决定的问题,以后再讲;第四,贵军集合后的供给问题,暂时由当地负责,以后仍由两党中央决定;第五,为了实现谈判和停战,我提议双方都组成谈判代表团,再共同组成谈判委员会,文字起草委员会,所有在谈判中达成的协议,都要形成文字,经双方同意签字后生效。”

何耀榜说:“我同意卫先生的提议。”

然后,何耀榜和刘纲夫商定,正式谈判在游击区青天畈上青小学举行。

7月22日,岳西县青天畈谈判正式开始,一共进行了六天。高敬亭始终参加谈判,但人们不认识他。何耀榜则以正式代表的身份进行交涉。

谈判对于立刻停战,双方都表示同意。对红二十八军的番号,红军方面在坚持红二十八军独立自主的原则基础上,同意谈判后番号暂定为“鄂豫皖工农抗日联军”。

双方唯独对红军、便衣队、游击队的集合时间和地点争议很大。刘纲夫借口抗日为重,形势不允许拖延,要求在一个月内集中完毕。何耀榜则以部队分散为借口,提出集中鄂豫皖的全部武装非半年不可。

红军方面之所以提出半年的期限,是因为国民党军队虽然后撤了二十里,但红军队伍仍在包围之中,所以采取延长集结时间的办法,迫使国民党撤走包围的部队,以防不测并静观其局势变化。

双方坚持不下。刘纲夫说:“如果你们有什么顾虑,为了真诚救国,我愿在会后请卫督办撤走围剿部队。”

何耀榜说:“这十分有必要。”

不久,卫立煌复电说他已令十一路军全部和三十二师一个旅撤围北上。对方如有诚意,亦应在一个月内尽快集中完毕,出发抗日。

至此,谈判气氛有所缓和,经过讨价还价,何耀榜同意三个月内集中完毕。

于是,由区长李德保执笔将双方谈判达成的基本条款和协议写成文字。并于7月28日举行九河签字仪式。

红二十八军提出的主要条款是:

1.红军集中地点以湖北黄安县七里坪为中心,以及礼山县的宣化店、黄陂站,罗山县的张家湾一带。

2.红军在鄂豫皖三省设立三个办事处,分别驻河南省确山县、湖北省黄安县和安徽省金寨县。

3.允许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

4.释放一切政治犯。

5.红军开赴抗日前线所需交通工具由国民政府负责调派。

6.红军的武器弹药给养由国民政府补充。

7.红军驻地如有土匪扰乱社会秩序者,红军有权予以镇压。

8.红军开赴七里坪集中途中,国民党军队不得堵击和追击,如发生冲突,由国民政府负责。

9.红军若有老弱病残者或探亲返乡者,国民党军队和当地政府,应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如认为可疑者,应送交红军办事处处理。

10.红军指战员的家属,一律享受抗日军属待遇。过去被强卖的妇女愿归原夫者,当地政府应予以协助。

11.过去被没收的红军指战员的房屋、土地,一律归还原主,被罚之款,均须如数退赔。

12.上述条款限于鄂豫皖地区,凡属全国性的问题以及我军番号的最后确定,应由两党中央最后决定。

国民党豫鄂皖边区公署提出的条款是:

1.不打土豪。

2.不破坏交通。

3.不得在国军中发展中共党员。

4.不经国民政府许可不得扩兵。

5.军队行动要事先呈报。

6.友军集中后不得在各地保留便衣队。

7.鄂豫皖的红军、游击队、便衣队在三个月内集中到湖北黄安七里坪一带指定地区。

这天,刘纲夫来到红军游击队驻地。高敬亭安排设宴招待刘纲夫及其随行人员。

饭后休息时,刘纲夫说:“我今天来有两件事,一是七里坪的国军已经撤走,请友军按计划进驻。二是代表南京政府来向高敬亭军长贺喜的,南京政府已委任高军长为司令长官了!”

屋里一片沉默,没人表态。刘纲夫站起来,展开委任状,恭恭敬敬地宣读道:

“南京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鄂豫皖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整编为工农抗日联军,特委任高敬亭为司令长官……”

读毕,刘纲夫将委任状放在桌上。

大家一起看着“李守义”主任。他紧锁眉头,深思许久,站起来说;“高敬亭政委不在这里,事关重大,必须请示高政委之后才能决定。委任状先留吧。”

第二大一早,高敬事带着红二十八军的一个营进驻七里坪,安营扎寨。

在红二十八军与国民党豫鄂皖边区当局达成停战协议的一段时间内,分散在各地活动的红军部队、地方武装和便衣队并不知情。国民党对红军的“清剿”也未完全停止。因此,停战协议签字之后,战斗仍延续了一段时间……高敬亭、何耀榜听“位老”这么一说面面相觑。

高敬亭说;“我们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何耀榜说:退掉委任状是件难事。硬退,刘纲失很狡猾,明白轻重利害,硬是不要怎么办?总不能丢在他手上就跑吧?毕竟已经是一条战线的友军了。怎么办?

想来想去,何耀榜想出了个“馊主意”,用酒灌,把刘纲夫灌得迷迷糊糊,趁机退掉委任状。大家一致认为不妨就这么办。

第二天中午,以党中央代表团的名义宴请刘纲夫,酒席设在方蔡家湾的大树堂里。

从中午12点开始,几个人你敬一轮,我敬一圈,轮番向刘纲夫发动攻势,一直喝到下午两点多钟,刘纲夫竟然毫无醉意。再这样下去,计划不是要落空?何耀榜见不是办法,于是单独站起来挑战,说:

“刘先生,今天是我党中央代表团请客,为了庆贺国共合作的形成,我提议我两位代表同干一瓶。”

“何先生,白兰地吃多了容易醉人哟。”

“刘先生英雄海量,岂在乎区区一瓶白兰地。干了它。”

两人一人拿起一瓶白兰地。瓶底朝上,一饮而尽。何耀榜感到有点吃不住,再看刘纲夫,纹丝没动,真是见鬼!哪来那么大的酒量?国民党天天喝酒吗?一不做,二不休,豁出去了,喝他个“同归于尽”。何耀榜大声叫道:

“再给我和刘先生一人来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