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文字生涯
19224100000082

第82章 说童年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当白发苍苍的外婆说起自己的童年时,稚气的小外孙女会惊讶地叫起来:您这么老了,怎么还会有童年呢?外婆笑了:傻孩子,再老的人,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有童年的。眼前的老外婆也曾经是尿裤子的小女孩,也曾经让母亲打疼屁股,在小外孙女看来是不可思议的,那该是多么遥远的事情啊!事实上,哪一个人可以没有童年呢?问题在于童年是需要认识的。正处在童年时期的孩子,往往是不认识童年的,就像不借助镜子看不清自己的脸一样。孩子常常会向大人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大人觉得不便启齿时,就搪塞说: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孩子急了:那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也就在这样的追问中,孩子不知不觉长大了。这时候,当初的孩子才会说,我小时候如何如何,我的童年是怎么度过的。实际上,对于童年的认识资格,是在过了童年之后才获得的。

人之初,性本善,童年是天真无邪的。有人从逆向思维考虑问题,说是人之初,性本恶,多是出于一种投机的心理,不健康的心理。童年的美丽,是没有被污染的小溪,是咿呀学语的云雀,是破土而出的草芽,是初升于海岸线上的太阳。一个新的生命,总是与富有生机的大自然浑然一体的,与人类文明的母体脱离不开的。它生长着,变化着,逐步显现出仪态万方、五光十色的生命情状,成为这个神奇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童年总是向上的,是向真、向善、向美的,这是天性所决定的。恶的东西,只不过是谷田里的稗子。

尽管在物质上或贫或富,是奢华还是苦难,每一个人的童年总是有差别的,但在精神上几乎都是平等的,一样拥有心灵的欢乐和幸福感。追寻苦难的童年,也许比回忆奢华的童年更能触动一个人的心弦,这便是悲剧比喜剧更能让人心旌升腾的道理所在。在争取生存的物质需求时,愈是艰辛,愈能磨砺一副受伤的脚板,一步步走得踏实一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深山出凤凰,许多有大出息的人,都是从贫瘠之壤,历经风雨磨炼,才终成大器的。有的受条件限制,缺少进取,只能抱怨终生。当然,童年的顺境是一种优越,如果把握得好,会一帆风顺走向成功之路。如果依赖优越的家境,像现在的温室大棚育苗种菜,只能培育出上好的菜蔬,但谁也不可想象哪里有培养参天大树和森林的温室大棚。飞出巢穴,自食其力,在生存的能力和生活经验方面,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童年就显出其弱势了。所以说,童年的精神财富是不贬值的。

如同大人回忆童年一样,童年时的理想也是一个梦。所不同的是,年轻人在童年中打理行囊,中年人在童年中寻找慰藉,老人的回忆则是欲罢不能的残梦,而当下的童年理想却是一个飞翔的梦,一个无所畏惧的梦,一个伟大的梦。

《家教》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