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办学,当然学校就入不敷出,捉襟见肘,朝不保夕,常常面临断炊的困境,十分窘迫,唐义精便经常把自己家里的米拿来应急,家里也无米可拿了,总务处长沈莲池便到收发处去翻本地“绅粮人家”的同学家中寄来的汇款单登记簿,然后去找这些同学协商调剂。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全校师生只好排队喝红苕稀饭,当然校长教授们也不例外。冬天的夜晚,女学生们在宿舍里围炉煨一罐冰糖红苕,算是最好的享受了。
学校地处山野,寒冬季节,寒风刺骨,冷气逼人,没有钱烤火,大家冻得手麻脚痛,仍然坚持作画、弹琴。因为大家知道,这宝贵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
学音乐的学生更加艰苦,每日黎明即起,学声乐的同学便站在山冈上吊嗓子;练琴的同学半夜三更还在一灯如豆的琴房里丁丁当当练琴——因为琴少,到琴房练琴夜间也要轮排。从宿舍到琴房要走下五十三级石阶,既没有电灯,也没有手电筒,照明用的是一盏三根灯心的桐油灯,在夜风里忽明忽灭,一个人这样走下石阶,练完琴再爬石阶回到宿舍睡觉,在夜里的山野,是需要一定的胆量和勇气的。遇到刮风下雨雪天气,更是苦不堪言。有些胆子小的女同学常常只好将排在夜间的练琴时间奉送给男同学。
但唐氏兄弟却有克服困难的“绝招”。
首先是他们自己不怕困难,任劳负重。
唐义精依然是事必躬亲,上至领导全校,下至上课点名。已上五十岁的人了,有的阶段教师因故没有到校,每天下午的文化课、理论课他都亲自代替上课,一班接一班地上,常常累得精疲力竭。但他在课堂上却总是慈祥而微笑地讲解,他的道地的湖北腔,让人听来是那样亲切温和,听过他讲课的学生,数十年后都记忆犹新,仍然觉得余音不绝、声声在耳。
唐一禾在较长时间里一人担任全校的素描、油画、水彩课,甚至还讲解剖学。除上课外,还带领学生画大小各式的抗日宣传画。当时请不到模特儿,就由同学们轮流担任。唐一禾给每个做模特儿的同学画一张小幅的油画像,以示慰劳。因此,同学们虽然坐得辛苦,但得到了唐一禾的画像如获至宝,像这样的老师他们可从没有见过呀!
有时候学生思想苦闷:家乡回不得(家在沦陷区),延安去不得(路上有特务),生活又十分困苦:挨饿、受冻、失学的威胁,情绪很低落。唐一禾对此情此景十分同情,他一方面找这些同学谈心,加以宽慰和勉励,一方面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困难。他经常在晚间到学生寝室问寒问暖,给大家讲很多知识,讲不怕吃苦,他的口头禅是:“搞艺术,就是要向穷鬼宣战!”以此鼓励大家坚苦学习。他还要大家坚持抗战信念,他常常愤慨地说:“如果日本鬼子打到四川,我就不再走了,与日本鬼子拼个你死我活,打不赢,就跳长江去罢!”他的话,把同学们也激励得热血沸腾。他也给同学们讲故事,讲笑话,常常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唐一禾对学生的关心,无微不至。还是上面提到的宁,在这年冬天患了肋膜炎,右肋骨和胸腔间阵痛,开始不注意,后来连弯腰和咳嗽都难受,渐渐地体温升高起不了床。这件事让唐一禾知道了,他到寝室看望他,并问他是否相信中医,愿不愿意找中医诊断。宁表示愿意后,他便扶着他到德感坝一位姓龚的湖北中医那里去看病,并代他付了诊断费,又替他买回了中药,还在自己家里把药熬好,将药汤送到宁的寝室让他服下。怕药苦,还带了一碟子红糖给他。唐一禾就这样连续几天为宁熬药送汤,还再三地安慰他,直到病愈。
同学们有了这样的校长和师长,感到是生活在亲人身边,日子虽然艰苦,精神却是愉快的。
唐义精和唐一禾还善于营造精神气氛。过元旦,过春节,还要买几个乡下的粑粑灯笼挂在小小的教室兼礼堂里面开晚会,演节目,热闹到深夜。更使人难忘的是,学校为了激励学生的乐观精神,活跃思想情绪,每年一度的校庆节日,花钱少却过得丰富多彩。在校庆那天,全校无论男女老少,都来参加化装活动。有一年唐一禾曾率领一个化装成黑人的队伍,他自己即装扮成为首的黑人酋长,敲击着黑人的鼓乐,来回地在学校巡行。如果遇见没有化装的学校人员,立刻追上去抹他一脸的黑烟,于是整个学校欢腾起来了。
唐校长和唐一禾就是这样既受人尊敬又和大家亲密无间,既是良师又是挚友,在学生的心目中,是多么可敬可亲的老师啊!有的同学偶然在校外找到了工作,要离校就业,以度过难熬的日子,临行总是依依不舍,等到有了微小的积蓄,又马上迫不及待地回到学校复学,如同游子回归家里一样,就是因为舍不下这样的好老师。
四川籍学生刘国枢回忆:
我是一个四川籍学生,并非战区来的,但由于家庭供给困难,常常没钱缴伙食费,唐校长和一禾老师对我也和对战区同学一样的关心爱护,欠费很久,学校不会催缴,当时油画颜料昂贵而且很难买到,唐校长曾几次给我油画颜料。还是学校从武昌迁校带来的外国进口颜料哩。其实,我知道学校所存也是很少的。我在武昌艺专求学几年中,由于学费困难曾几度出校就业。我考上了中国电影制片厂,临行前实在难忍离校之苦,更难忘老师的恩情,我请一禾老师给我画像留念,他慨然应允,在他的寝室里给我画了两个多小时,以后一直是我珍藏的画范和纪念品。我又请唐校长给我题辞留念,他以非常爱护和鼓励的心情给我题了辞,他那宝贵的题辞我不知道默念了多少遍。感到无比的亲切,并得到极大的鼓励。离校约一年,好不容易才返回学校。
……唐校长和一禾老师自己在生活上更是简朴至极。在江津约七年的时间里,没有看见他们穿过新衣服,身为校长、教授,能有这样的高尚情操,怎能不令人敬仰。他们这样的美德深深地铭记在我们学生的心里,我们武昌艺专不少的毕业同学在社会上工作生活一般都能安贫乐道。这与二位先师的表率作用是分不开的。我解放前在重庆工作,生活常处于困窘状态,但我总是想到宁可出卖劳力,决不出卖人格。每一想到我的老师就什么困苦的生活也能过下去,感到只要能拿起笔就是幸福,这种精神力量无疑是老师给予的。
唐一禾还心灵手巧,具有高超的克服困难的技艺,使得许多问题在他非凡的巧手下迎刃而解。没有木炭条画素描,他指导学生用木头树枝劈成小木条装在铁管里自己用火烧,一根根铛铛作响的木炭条比店子里买来的还顶用;没有调色油,他教同学用桐油代替,买不到锡管的油画锌白就用锌养粉混合在桐油里慢慢地磨细,这样一些代用材料在他的指导下仍然可以画出美好的油画来。以后材料越来越困难,甚至有一些油画颜料也是自己做成的,后来还用核桃榨油,比桐油更进一步。买不到素描木炭画纸,以四川嘉乐纸代用也能画出好的作品。
这里有必要提到一位女士,这位女士后居台湾,在当时是位小姑娘,她的名字叫陈克环,是著名人士陈香梅的妹妹。当年她们全家也是逃难到江津德感坝,在江边筑屋而居。她的父亲在坐茶馆的时候认识了武昌艺专的许多学生,也认识了唐义精和唐一禾,并且成为朋友,父女也就成了五十三梯的“常客”。武昌艺专的师生外出写生,郊游野炊,路过她家门口,常邀她同往。她也乐于与师生在一起,并且很羡慕学艺的生活。她后来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
我每次到武昌艺专去玩,上山的时候,走累了,便坐在山腰的石墩上歇脚,眺远处激流东去,聆琴韵之声,我虽没有一份幸运成为艺术门内之学子,斯情斯景已足为我稍涤俗尘。当年,我曾希望专攻音乐,父兄虽然同唐校长、唐教授是朋友,可仍也不同意我把艺术当了学问做。虽然,我学了文学,但是艺术仍然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份福佑可说完全是得之于武昌艺专(校长、教授、学生及其环境)的陶冶。
正是这位当时是十几岁的小姑娘的陈克环,目睹了唐氏兄弟艰难办学的情景,也体味到了他们在艰苦日子里怎样营造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也使置身其中的她的少年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比如,她应邀与学生一起出去野餐,是感到那样的快乐:
有一次,大家到对岸的桔子林去野餐,我们那时候的野餐不是带干粮,而是像童子军一般地把生的弄熟了吃,而且饭是饭,菜是菜的。徐女士(即在校学生徐莹——作者注)会生火,又会做菜,我和几位不会做菜的就下去到江边淘米、洗菜、打杂。饭前饭后,大家把桔子吃了个饱。回家途中,般摆渡到江中心,天忽然下大雨,上了岸,就正好到我家里去避雨休息,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一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很清楚。
她也目睹了唐一禾怎样指导学生把解决困难当成“赏心乐事”来做的情形:
一禾先生能够弃绝外界诱惑,守一辈子清苦的物质生活,可是,他却能为自己创造出丰富的精神生活。他利用大自然的山川江河,谷流溪涧,茂林修竹的美景,以补简陋屋舍之不足,而怡然自乐其中。他对于自己的生活并不要求一定的水准;但是,对于绘画艺术各方面大大小小的事情却务求至善至美。抗战时期,在大后方买不到画素描所需要的木炭精,他想到利用四川特多的柳树,教学生将树枝削成和铅笔一般长短,用铁皮盒盛沙,把柳树条埋于沙中,然后用火烧之,俟有烟冒出,立即转用文火慢烤,火尽而炭条烧成。烧这种木炭条最重要的是要将火控制得恰到好处。细心的徐莹女士便被同学推选出来担任监“厨”。每逢枯水季节,江津德感坝江边呈露一片沙滩,这便是武昌艺专的学生们自制木炭条的大好时机。在沙滩上,他们一面写生,野餐,谈天,一边烧木炭,克难工作变成了一桩令人流连忘返的赏心乐事。而且,据说,这样烧出来的木炭条,比法国货还要好使用。另外,由于五十三梯离开市集还有一点路程,买馒头不是十分方便,而馒头却是绘画同学们绘木炭画必用的“橡皮”,因此,女同学们又学着自己做馒头。这种种活动在一禾教授默默的推动之下,将所有的困难和不便在欢笑之中轻快地一一解决。他不但在绘画的成就方面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在生活上,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长者。
这就是战乱中由唐氏兄弟苦苦支撑着的武昌艺专,这就是武昌艺专的师生当时既艰辛又斑斓多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