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19221700000011

第11章 扛着名牌打天下(1)

1.名牌:企业的经济原子弹

当年,共产党人是扛着红旗打天下。

今天,进入市场经济后,中国的企业家们,又靠什么打天下?

名牌——汪海如是说。

1993年,汪海认真分析了国际鞋业格局和双星所处地位后,又作出了一个新的战略决策:“创国际名牌,当世界名厂,做双星名人”。

他把双星集团的名牌战略目标,直接定在了国际名牌上。

他对全体员工说,名牌是一个企业腾飞的翅膀。

一个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挤进国际市场,就必须要创出自己的名牌。从某种意义上说,名牌,就是一个企业家手中的经济原子弹!

汪海认识到,拓展市场需要名牌,但要创造中国的名牌。中国的对外开放,为国有企业提供和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振兴机遇,同时,也培植了大批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全国国有大中型胶鞋企业有300多家,还有新近崛起的集体、私营以及港台、日韩的合资、独资胶鞋企业等,已逾5000家,年产量超过10亿多双。再加上名牌“洋鞋”压境,形势可谓咄咄逼人。要想在这种“四面楚歌”的竞争氛围中创造国内外市场认可的名牌,绝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早在1989年,汪海就制定了10年规划。第一个五年要使双星鞋与耐克、阿迪达斯齐名;第二个五年要在规模、市场覆盖率上创造中国民族工业名副其实的名牌。综观国际制鞋业的兴衰,汪海总结出一个规律:所有垮掉的企业,都是因为没有创出自己的名牌;没有名牌就没有自己的市场,没有自己的市场就没有自己的出路。

汪海说,韩国有80年代初曾是世界鞋业之骄,但韩国鞋业致命的弱点就在于只满足于为欧美、日本等跨国公司加工,始终忽视了创造自己的品牌,导致由兴至衰,最终失去了市场。而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则相反,在全盘引进美国汽车技术的同时,悄悄地从模仿到创造,短短几年功夫便以“现代”这个商标品牌把轿车返销进美国市场,“现代”由此创造了当今世界轿车市场上用最短时间便跻身于世界名牌之林的奇迹。

1988年,美国三家世界著名的运动鞋公司先后分别到双星来寻求合作生产,双星抓住这个良机全面引进技术设备,边加工边吸收消化世界鞋业之王的先进技术,60多天便完全掌握了世界名牌鞋的名项生产工艺和技术。用了短短几年时间,便走出了一条从模仿到创造,直至超越的名牌之路。

1992年,双星首次在美国注册达堡斯达的英文商标后,汪海便提出要与国际名牌管理机制和惯例接轨的高要求。在质量管理上,双星撤销了原设在各城市各地区的所有维修服务站。为什么?汪海解释说,因为质量问题是干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因此,发现质量问题,不许退换,不许维修,一律要由干出质量问题的责任者自己掏钱买回次品。因此,虽然双星已有了免检证书,但在双星内部却永远没有免检之说。在各个工艺流程管理上,双星过去一直实现“直线式”的“一条龙”管理,往往造成责任互相推诿。双星由此引进国际名牌企业科学的数字跟踪卡微机管理方式,使每个岗位、每个工序、每位员工之间都互为市场、互为客户、互为质量监督,形成了整体有机的由靠人的管理变为制度的动态管理。

1992年,汪海在美国纽约召开的双星进军美国市场新闻发布会上,对着数几十名美国新闻记者曾这样自豪地说:双星的规模世界第一,双星的管理世界第一,双星的质量世界第一。

10年间,汪海曾两次因为几双鞋的质量在电视和报纸上打出“反广告”,进行自我揭短亮丑。汪海的观点是,双星宁可牺牲几百万的利润,也不愿损害双星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和形象。

汪海说,当今世界市场,以规模论长短,以实力论英雄。如果说,双星实施名牌战略已提前实现或说已超越第一个5年奋斗目标的话,那么,第二个5年的进取目标也早已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这就是名牌规模“扩张”。

1994年,中国社科院、中国商品社会评价中心和国家统计局等联合采用问卷形式,在全国商业界和消费者中进行旅游鞋“市场占有率”和“心中的最佳品牌”的调查。

结果,双星两项得分均列第位,超过了耐克和阿迪达斯,从而首次“动摇”了这两大世界名牌在中国鞋类市场上维持了10余年的“霸主”地位。

据汪海介绍,耐克在美国市场上创名牌用了近30年时间,阿迪达斯付出了60年的代价。而双星,若以1983年正式注册双星商标算起,则只用了短短10年时间!

这算不算一个奇迹?

而且,在名牌云集、竞争激烈的美国,“双星”品牌居然在一年之内创下了销售1700万双的业绩11700万双的年销售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15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人穿上了“双星”牌鞋!

这又算不算一个奇迹?

那么,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双星”为何会发出此大的威力?

也许答案如同汪海所言:名牌,名牌是企业家的经济原子弹!

2.名牌:企业的爱国主义中国人,有几个不爱国的?

中国的企业家,又有几个不爱国的?

但爱国,每个人却有自己不同的方式。

汪海的爱国方式,可谓别具一格。

1986年前后,中国女排以昂扬的斗志在世界排坛连连夺冠。

守在电视机前的中国人,人人都把眼睛盯在了中国姑娘们的笑脸上。

汪海的眼睛,却紧紧盯在了中国姑娘们的脚板上。

“咱中国妞儿穿的啥鞋?”他问。

“美津浓”——日本名牌。有人回答说。

“这简直是中国人的耻辱!”他说,“咱中国人站着不比外国人矮,躺着不比外国人短,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上帝造人时,特意把我们中华民族安排得比其他民族高一个档位,不论是长相还是智力都高级。结果呢?我们现在还赶不上人家,处处落后,这本身就是违背上帝旨意的,是要受到上帝惩罚的。”

汪海是个民族自尊心极强的人。他从来不承认中国不如外国人,他从来不在外国人面前点头哈腰,低三下四,他也从来不相信中国人就造不出高质量的运动鞋。在他看来,爱国决不是一句空话,而应该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因此,每当看见中国女排的姑娘们穿着外国人造的运动鞋在球场上蹦来蹦去时,他就想,中国的姑娘打球,为什么就不能穿着中国的运动鞋呢?外国有名牌运动鞋,中国为什么就不能造出名牌运动鞋呢?

于是,他果断决定:立即建造一个运动鞋分厂,造出中国的名牌运动鞋,让中国的运动员穿上中国人造的名牌运动鞋,走出国门,趾高气扬地去迎接世界的挑战!

为了尽快建造起运动鞋分厂,并使国产专业化运动鞋能与国际名牌相媲美,汪海亲自跑到北京,请来体育运动学专家,一起探讨如何做好女排的鞋。

之后他又回到青岛,亲自挂帅,与涉及人员和工人们开始研究、设计、打样、试产……整整苦干了100天,终于研制成功了高级专业排球运动鞋,而后又专门为女排特制出了中国第一代高档排球运动鞋。

为表达对女排的敬重之情,汪海亲自背着这些刚刚赶制出来的红色排球鞋,进京送鞋。

汪海来到女排接待处,汗水还来不及擦一下,便将背上的鞋子往地上一放,然后一双双地摆了出来。

他一边摆,一边说:“这双是‘铁锒头’郎平的,这双是二传手孙晋芳的,这双是梁艳的,这双是……”

女排接待处的负责人一看,一时有点不知所措。

汪海急忙解释说:“放心吧,我们全是按照她们脚的尺寸特意制作的。”

但没想到,汪海的一番美意,却遭到女排接待处的负责人的婉言谢绝:“感谢你们对女排的支持。但是中国体委明文规定,不准任何企业向中国女排送任何礼物,更不允许做广告性宣传。”

汪海一听,急了,说:“同志,我可得告诉你啊,我们双星鞋在市场上不是卖不出去,而是我这个做鞋匠看女排穿外国鞋夺得冠军,心里难受,我们全厂职工心里也难受!你知道吗?为了赶制这批鞋,我们的工人整整苦干了100天啊……”

汪海真诚而又具体的爱国主义精神,最终被感动了女排负责人,也深深感动了女排的全体姑娘们。

他们破例收下了汪海的鞋,同时也收下了汪海的心。

邓若曾、胡进、郎平等人,不仅向汪海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谢意,还高兴地和汪海一起合影留念。

从此,中国女排姑娘们穿上了“双星”牌运动鞋。

为表谢意,女排姑娘们还特意委托袁伟民专程前往青岛,为双星人赠送签名排球。

之后,全国16支甲级女排队,都确定使用“双星”牌鞋。

第二步,汪海又为足球界献上了足球训练鞋。

这两种运动鞋,后来都成了双星的拳头产品。

再之后,双星牌篮球鞋、乒乓球鞋、羽毛球鞋等运动鞋,纷纷上世。短短10年时间,“双星”便以生产双星牌系列专业运动鞋著称于世,并引起同行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