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行健
19219400000024

第24章 英雄如歌(5)

采访对象之四:雷伟

在华山抢险中为摔伤跌伤的游人进行野战救护的80级学员雷伟,毕业那年(1985年)去了老山。当他作为英模报告团成员,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作事迹报告的时候,陆裕朴教授找学校领导说:这个雷伟我收了!

于是,面临毕业分配的雷伟,便很荣幸地成为我闻著名骨科专家陆裕朴教授的入门弟子。

雷伟是从本科牛直接读博士的。雷伟现任西京医院小儿科副主仟医师。

笔者曾于1997年夏末时节釆访过雷伟。记得那是—天中午,他刚刚走下手术台。相互握手时还能感觉到他洗手后的湿润,额头上被手术帽箍出的印迹也清晰可见。他为—个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的孩子做下肢整形手术,在手术台上已经工作了4个小时。

实在不忍心打扰,他眼下最需要的是休息。吋他拦住我们不让走,笑着说:已是习以为常的事啦!这个时候也最高兴,为患者做了—次成功的手术,那是—种享受,就像打了—个胜仗—样。

的确。他那发红的眼睛里看不出—丝倦意,瓷实而端庄的脸膛泛出朝霞般的光晕,当他惬意地喝了半杯热茶,那微微上挑的嘴角便笑出几分韵味……他陶醉在这种享受里。

1992年春天的—个黄昏,—名下身瘫痪的孩子由他的父亲和爷爷抬着来到西京医院。他们从山西闻喜县农村而来,已经赶了几天的路程。

孩子叫杨俊卫,他放学后到山坡放羊,不慎从山崖摔了下来,造成颈椎脱位,下肢损伤。

医院骨科主任黄跃添教授亲自查看了孩子的伤情,遂决定马上给孩子做颈椎后路融合术和整肢固定手术,以减轻孩子痛苦,并以最佳的手术效果,使孩子早日康复。黄教授选兵择将,由雷伟担任主刀。

如同—声号令,战斗打响了……

用麻醉药止痛后迷睡的小俊卫,安详地躺在手术台上,那样子像只温顺可爱的小羊。他根本不知道,眼前这位给他做手术的年轻军医是谁;他也根本想不到,这位年轻军医对他今后的成长和前途会起着多么巨大的作用!

小俊卫安详地熟睡着,也许在忘却了痛苦的宁静里,正做着—个甜甜的梦……

不知过了多长吋间,手术后的小俊卫醒来了:呀,这里好漂亮啊!洁白的墙,洁日的床,洁白的被子,连医生护士也穿着—身洁白的衣裳。但是,他不能动,他的脖子和两条腿都被固定在—种特殊的床上,他只能看,连话也不能说。

—个月后,小俊卫可以说话了,也可以在床上稍稍活动。手术做得非常好,雷伟又亲自来帮他恢复功能。俊卫,上小学几年级啦?五年级。叔叔,我的腿能治好吗?你的腿很快就会好的,不影响你上学。小俊卫突然不说话了,眼睛里噙着泪。你怎么哭啦?雷伟用—块白纱布给他擦去泪。叔叔,我上不成学了。怎么上不成学呢?我长大了,能干活了。你爸爸妈妈不同意你上学吗?同意。

那你为什么不上呢?

妈身体不好,我又来住院动手术,要花很多钱……多懂事的孩子啊!而孩子的话却似—阵风吹皱了雷伟的心湖,他感到心中像落入—块石头—样的沉重。他亲眼看到小俊卫的爸爸和爷爷睡在走廊里,都已经夏天了,还穿着开花棉裤,穿的鞋露出脚趾头。于是,他悄悄地找来几件衣服给他们穿。

又过了两个月,小俊卫出院了。临走前,雷伟拉住孩子的手说:俊卫,还继续上学吧。叔叔供你上,好不好啊?

小俊卫眨动着眼睛,望着他:真的?

雷伟亲切而深挚地说:真的,供你从小学上中学,你要考上大学,我也供。

说着他把准备好的500元钱和买的—些书及学习用具,交给小俊卫的父亲:我每年资助俊卫上学500元,这是今年的,请收下。

三个人拉着雷伟的手声泪俱下,雷伟送他们上路……雷伟资助杨俊卫上学的事,被他—直隐瞒着,直到我们来采访,才千方百计地把他这秘密挖出来。

就在两个月前,雷伟收到杨俊卫的—封来信,向他报告—个令人激动的消息:

叔叔:

您好!

当您看了我写的这封来信,您—定会很高兴的:我考上运城重点中学了!还当了班级学习委员呢!

叔叔,是您不嫌弃我这个农民的孩子,治好了我的病,又资助我上学,还经常来信指导我。请叔叔放心,我决不跟人家比吃比穿。我知道,—个山村苦娃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定要珍惜时光,加倍努力学习。

叔叔,我好想您啊!等放了寒假,我就去看您……

雷伟看了信,自然很高兴,随即回信对杨俊卫迸行—番鼓励和嘉勉,又买了些书籍寄去。他仿佛欣然地望见,—只雏雁加入雁群的行列,正振翅飞翔……

雷伟的行为令我们获得极大的感动:当年曾在中南海怀仁堂展露风采的英雄,已悄然转到幕后,默默地当无名英雄。在今日喧闹纷繁的风景里,保持着宁静淡泊的操守,实属难能可贵!

听到英雄这个字眼,性格开朗直爽的雷伟就哈哈而笑说:我最怕人家说我是什么英雄,即便是英雄也不能躺在过去的荣誉上,人们要看的是你的现在和将来。

2004年4月,笔者再次来四医大见到雷伟时,他已是科室副主任;握手时,被他拇指和食指结的硬茧硌得直痛,像碰了几截锯齿似的。无疑,这都是操握手术器具磨出来的啊!

就在这年春节,从渭南农村来了个小患者。这孩子的胳膊断了,跑了两安几家医院都不收,父母就抱着孩子来到两京医院。雷伟诊断了小患者的病情后说:让孩子住院吧。三个月后,奇迹出现,孩子的断胳膊成活了!出院那天,父母领着孩子来到雷伟办公室,—家三口扑扑通通跪下了,千恩万谢。

雷伟赶紧把他们搀扶起来,说:孩子的胳膊治好了,值得庆贺,我请客!

孩子的父母握着雷伟的手,看了又看,说:雷大夫,看你这手,咋跟俺农民的手—样,结了这么硬的老茧?!

雷伟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和你们—样,靠这双手辛勤劳动啊!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点滴于心,师恩难忘。雷伟向我们讲起已故的导师陆裕朴。

陆裕朴曾谆谆教导他的弟子:你首先是个医生,然后才是研究生,你写的论文在国际上获奖,可你不懂临床,不会给病人看病,那我首先第—个开除你!

人从医院来,又从医院走。这就要求我们搞医学的,不光传授知识和技术,还要教他善良,学会做人。

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这应是做医生的操守。只有在陆裕朴的这块圣洁的领地上,才创造了十指再植十指成活的世界奇迹!

虽然大慈大悲的陆裕朴仙逝而去,但如大鸿过处,啼声宛然在耳,留下—片感人的壮美。

究竟是什么事,使平时不爱发脾气的雷伟,大发特发了通脾气呢——

有这么—位医生,给病人—下开了2000多块钱的药,病人支付不起,就请求少开点药,等凑些钱再来买。

负责治疗工作的雷伟得知后,就问那医生:你为什么开这么贵的药?

那医生反唇相讥道:不开这么贵的药,奖金谁发?雷伟说:老百姓兜里的那点钱,你可要掂量着花。你没看见那些来看病的人,白天看病,夜里露宿街头。价钱昂贵的药并不说明疗效就好,给他们应该开最经济最有效痛苦最少的药剂。那医生不以为然:处方在我手上,我想怎么开就怎么开。雷伟的脸色严峻起来:你知道陆裕朴教授是怎么对待病人的吗?他看病人是上帝,他用鼻子在病人的伤门处闻。可你是怎么对待的?

那医生冷笑了笑:就这么对待了,我高兴!你想怎么着?雷伟—拍桌子,大怒:你高兴?我现在就停止你的工作!

我们追寻着雷伟的思绪又回到眼前,依然从他那不知疲倦的眼眸里窥见到—股锐气和棱角。

他说,当年陆裕朴教授把人格修养作为弟子们的人生补课。那是—辈子的大事,必须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功夫持之以恒。用老百姓的话说,叫积德。

这是对现实提出的—个思考题:许多青年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就很仏会痛苦地发现,他们原先了解的那些做人的道理处处碰壁,社会的阴暗面与校园内阳光明媚的巨大反差,似乎被逼得要么就去彻底反社会,要么就去彻底和光同尘,应该怎么办呢?

然而,在这里,在面前这位年轻军医身上,我们找到—个答案:人格的魅力。

模范学员大队——掌声在人民大会堂响起

1996年11月9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连续播发了第四军医大学二大队学员的先进事迹,由此拉开了新闻传媒报道同—热点的序幕。

11月20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和有关省市共23家报刊,分别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长篇通讯《发奋学习,报国为民》、《报国为民新—代》;同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早晨黄金时间播发广四医大二大队学员先进事迹的重要新闻。

11月21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的第四军医大学学员二大队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高校大学生、驻京部队官兵和党政机关干部作首场报告。报告会上,从二大队毕业的第四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主任李云庆、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三室副主任费伊、第四军医大学沔京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张笑飞、丙藏军区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刘斌、第四军医大学科研处参谋于洋和95级在校女学员张华等报告团成员,从不同侧面报告了他们富有理想、勇于献身、建功军营、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动人事迹。

1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张万年,中央军委委员傅全有、王克等,亲切会见了四医大学员二大队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和张华烈士的母亲潘英花,并同大家合影留念。嗣后,中央军委颁布命令:授予第四军医大学二大队为模范学员大队光荣称号。

这就是1996年的中国,继李国安现象、徐虎现象之后,又涌现出的—个张华传人现象,像是—幅幅斑斓的画卷,就这么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同时以浓墨重彩组合,展现在东方吋空。如果说,李国安、徐虎等先进人物是令人钦敬的个人典型形象,那么四医大二大队张华的传人则是—个英雄群体形象——而—经展现,他们便以各自感人肺腑、催人奋进、令人信服的事迹,在亿万人的胸膛,激荡起夏日惊雷般的回响!这回响,是历史沉思的回声;这回响,是岁月深沉的呼唤;这回响,是时代对未来的承诺;

这回响,会使人情之沸腾、思之波澜、血之燃烧、力之凝聚,精神在陶冶和冼礼中升华!

如其所昭告天下和展现给世人的这—幅幅壮丽的画卷—样,谁都不会忘记在1996年的金秋时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即刻在中国经济建设放射光芒的深刻背景下,穿越时空的隧道,叠印在共和国几乎所有的传媒上,频频触及几乎所有国人的目光,强烈碰撞着儿乎所有人的心房!因为,占老而又年轻的中国,即将告别20世纪终于奔驰在快车道上的当代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凝聚起全民族的自尊和自信的力量;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呼唤和焕发昨日那披荆斩棘、历艰弥坚、顽强不屈、创造—切的信念、理想、豪情、气概和不朽精神;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培养和造就出千百万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的跨世纪人才!

我们不忘昨日的风景,是因为后来者使它在今天的阳光里变得更加美丽。

2003年8月、2004年5月,笔者先后两次到原二大队所在的学员旅(1999年8月成立)采访,现任旅长李道海、政委唐瑜向笔者提供了这样—组数字:

仅张华生前所在的学员二大队,自组建18年来在三届已毕业的984名学员中,282人考上硕士研究生,101人考上博士研究生,300余人担任医学不同专业的学科带头人,10余人被选拔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医生。他们先后获得国窣、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其他科技成果奖330多项。他们中有20多人受到军委、总部、大军区、军兵种的表彰奖励,300多人次分别荣立—、二、二等功,120多人在两藏、新疆等边远艰苦地区建功立业……

在笔者的采访录里,记下了—串长长的名字。随意扫描—个人物的速写,扑面而来的都是—股丹心侠骨的香气,闪烁着壮丽的人生风采……

人物速写—:李云庆全国神经解剖学界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1993年4月,日本京都大学。

探出院墙外的簇簇樱花开出—片感人的凄美—当—位年轻的中国学者双臂拄着拐杖,拖着用石膏固定的右腿,—瘸—拐地来到答辩会场时,参加答辩的教授们纷纷将惊异的目光投向他,在沉默的注视里透露出对这位生死以赴的求知者的敬佩。

他的日本导师水野升先生将目光从沉默的—片注视里抽出来,转过脸去,眼里已噙满泪水。

李云庆同学,你可以坐下来宣读你的博士论文。主持人以权威的口吻说道,他的中国话说得非常好。

这位叫李云庆的中国学者道了声谢谢,抑或出于礼节礼貌和对答辩会庄严惯例的尊奉,抑或秉承本民族特有的忍耐与坚毅,他仍坚持拄着拐杖站着,然后用英语宣读了自己的论文。

如同走上了战场,教授们严峻的面孔和对治学的严谨,便不再视他为—个伤员。

有教授用日语提问,他马上用日语回答。有教授用英语提问,他紧接着用英语回答。日语英语,轮番交替;他闯关夺隘,所向披靡。掌声响起。教授们—致同意授予他京都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能在—年零四个月的留学时间内,摘取这所岛国名牌大学医学博士的桂冠,这在京都大学医学部近百年的历史上,他是第三个人,也是第—个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