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19217300000045

第45章 童心、童趣和心灵宝库(7)

二十四孝中还有“郭巨埋儿”的故事,说是郭巨这个人因为担心孩子(婴儿)分了母亲的食物,就挖个坑准备把亲骨肉活埋了,结果是挖到了黄金。鲁迅这样写道: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批判这样残酷、野蛮的孝道,思想是深沉的,讽刺是尖锐的。但是,鲁迅的功力在于,把这样可怕的事批判得这样隽永有趣。这是要反复欣赏才能体悟到的。

《朝花夕拾》中最有名的文章要算《藤野先生》了,曾经入选许多中学语文课本。研究鲁迅思想变化,这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献。在这篇文章中,鲁迅描述了他弃医从文的决心形成的过程。那是在仙台医学院的课堂上,鲁迅受到了刺激:起先是藤野先生的课,他考了60分。可能藤野先生的分数给的是很严的,60分很不容易,就有一些日本同学以为是藤野给鲁迅漏了题,还引起了莫名其妙的风波。鲁迅这样写自己的感受:“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接着再来的是下面这件事。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正是这样一种刺激,使鲁迅决计放弃医学,转而献身文学。在当时的鲁迅看来,身体再强健的中国人,如果思想麻木,也只配给外国人当侦探,抓住了,做示众的材料,幸而置身局外的,也只能做麻木的肴客。因而在当时的鲁迅看来,最重要的不是身体的强健,而是思想的启蒙。而文学便是启象的最好手段。

鲁迅的这篇文章一直是阐释鲁迅思想发展的权威文献,并且入选语文课本。但是,对初中生来说,这样的文章并不是特别容易理解,近年的语文课本更倾向于选《阿长与<;山海经>;》等比较有趣的文章。有一点,值得一提。

近年有人查阅了鲁迅当年在日本仙台医学院的成绩,分数并不太高。除了伦理学是80分以外,其他的课程都是60分上下,其中解剖课学年平均只有五十九点多分,不及格。有研究者就此推断说,鲁迅当年弃医从文,并不是为了启蒙,而是因为成绩不好。

但这个说法不太妥当。查当年鲁迅在仙台医学院同年级有一百六十多人,鲁迅的成绩排在80名左右。一个中国人,用日文考试能够考到中等应该是相当不错了。一门功课差零点几分并不影响继续学习。后来鲁迅的主要作品证明,他集中全力批判的正是中国人在严峻的形势面前的思想麻木。阿Q的身体并不差,但却麻木到上刑场的时候,还想出风头;祥林嫂身体本来是很健康的,但由于迷信,仅仅因为不能参旭除夕敬神,就痛苦得丧失了劳动力;华小栓得了肺病,却用蘸了革命烈士的鲜血的馒头去治,结果当然治不好。这表明,连革命者的鲜血也不能唤醒他们的觉悟。

同学们如果能在课余,关心一下鲁迅研究中出现的学术争议,肯定是很有趣、很有益的。

有趣的注解

许多同学,阅读作品只读正文,往往不耐烦着注解。

《朝花夕拾》每一篇文章后面都有很详细的注解。其完备程度没有任何一个作家的文集能够超过。不但有文字的注解,还有典故、风俗的注解,而且许多注解都有原始的文献根据。还有一些鲁迅自己记错了的东西,都严肃地加以说明。许多地方,其学术的可靠性不亚于百科全书。

只要有耐心,读起来是很有趣的。

这本书不厚,注解也不特别多,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把这些注解从头到尾读一遍,可以增长许多见识,收获也许不亚于读《朝花夕拾》。

书中有许多当时鲁迅和陈西滢、徐志摩、章士钊等人论争的注解,不但可以增长文化历史的感性知识,而且有助于欣赏即兴发挥的技巧。不过这些笔墨,时间和距离比较遥远,一般同学读起来可能比较隔膜。鲁迅的文字又相当曲折,如果一下子难以产生兴趣,跳过去也罢。等长大了,读起来就不困难了。

9.契诃夫小说中的儿童心理

契诃夫的名字大家并不陌生。十九世纪中后期他活跃在俄国文坛。他不但是伟大的小说家,而且还是伟大的戏剧家。他的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挑园》和《三姊妹》在世界戏剧史上开“内在冲突”的风气之先、对政洲戏剧发展有重大影响,在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影响也很大,曹禺的《北京人》在艺术上受他的影响就很明显。当然他的小说的影响更为广泛。

他的作品很多,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契诃夫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长达16卷。我们不可能全部阅读,但是,选读一些他的小说的选本不会有什么困难。至于他那些表现少年儿童的小说,如果能学会欣赏,对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肯定是很有帮助的。

欣赏契诃夫的小说,不能求全、求多。最好是从广泛流行的作品开始。例如《万卡》,发表已经一百多年了,为什么能够感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呢?小说写的是一个9岁的童工,父母早丧。他在城市里一家商店做学徒,挨打受骂,难以忍受,流着眼泪写信给祖父,恳求他把自己救回去。孩子的生活显然很痛苦,但光是把痛苦倾泻出来,是很难感动读者的。关键在能否揭示出孩子不同于大人的感情和想象。这篇小说在艺术上之所以不朽,就是因为它刻画了在悲惨的生活中极其孩子气的想象。万卡把希望寄托在信上,坚信祖父收到信以后肯定会来救他,这已经接触到孩子的童心了。但是光有这样的信念还不能有很强的感染力,关键是他写的地址——乡下祖父收——在他想象中,是很可靠的,但读者却十分清楚,祖父不可能收到。艺术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孩子越是坚信能够得救,读者就越因为没有任何希望而痛心。小说的艺术震撼力在最后表现得最为强烈。万卡把信寄出以后,就沉沉睡去,梦见祖父收到信,正在读信。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幻觉里,越是睡得安心,读者越是感到悲哀。

小说的感染力不仅仅在于人物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感觉,甚至是幻觉。通常我们说人物要有独特的个性,这是不错的,但个性和人物(在这篇小说中是儿童)独特的感觉和幻觉是分不开的。

欣赏契诃夫的小说,就要抓住人物的感觉不放,这可能算是一个入门的办法。他的另一篇小说《渴睡》在艺术上和这篇有异曲同工之妙。《渴睡》的主人公也是一个童工,备受奴役,痛苦不堪。白天一刻不停的苦工已经弄得她疲惫不堪,夜晚还要看护老板的婴儿。每当她昏昏沉沉,梦见自己在泥泞的地上躺下睡着的时候,老板的孩子就哭起来,老板娘就会来打骂她,她不能不强打精神,呵护这个孩子。如此再三,她实在难以驱赶睡魔,就果断地作了一个决策,那就是把老板的孩子掐死,让自己好好睡一觉。

明天早上会发生什么样的灾难,小说并没有再写下去。小说的最后一句是:“她把他掐死后,赶快往地下一躺,高兴得笑起来,因为她可以睡觉了。过了半分钟,她就已经睡熟,跟死人一样了……”孩子的笑容,淡淡的一笔,没有任何渲染和形容,这是很有匠心的,也是才华的表现,读者很清楚,这个童工面临的灾难很可怕,但是,作者让她一无所知。孩子对于严重的犯罪没有任何感觉,她全部的感觉就是困,就是想享受睡觉的甜美。这比把孩子写得哭哭啼啼要艺术得多了。这种笑和犯罪的对比就是小说动人的奥秘。用这样的笑来控诉黑暗的童工制度,真是一大创造。

契诃夫似乎偏爱用儿童的视角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乃至自然的感受。有时,连表现一个厨娘恋爱的故事,也通过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的感觉来展开。孩子的目光,使本来十分平淡的事情变得分外有趣。

他的小说《美人》,是通过男孩子的感觉来表现女性之美的。这个男孩子随同祖父到中亚草原上去。起初,他对草原上的炎热十分厌烦。尤其讨厌的是,祖父没完没了地和一个阿尔明尼亚老头谈天。他巴不得祖父赶快结束谈话,离开这个鬼地方。可祖父却没有离开的意思。这时,他觉得非常恨草原,恨灰尘,恨这里的太阳,恨那阿尔明尼亚老头的辫子。可就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给他倒了一杯茶。一下子,他忘记了刚才的恨,感到自己应该和这个女孩子讲一些文明、美好、诚恳的话。这种手法在《艺术品》中也是一样。医生为孩子治好了病,母亲为了感谢他,送给他一个带着裸女雕像的花瓶。而医生觉得,放在自己诊室不太雅观,就送给了自己的朋友。朋友也觉得花瓶很好,但就是怕人家议论,于是又送给另一个人。这个人,也有同样的顾虑,就把它卖给了古董店,恰恰这个古董店的老板就是那个孩子的母亲。她喜出望外,以为终于找到了和原来那个花瓶成对的另一个花瓶,就让孩子把这个花瓶赶紧送到医生那里去,以便配成一对。当孩子把花瓶送去的时候,医生看着花瓶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