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藏地兵书
19214200000044

第44章 远山的雪路(1)

应该说这是我在青藏高原遇到的最好日子。虽然飞扬的雪片把昆仑山遮得面目难见。

当她穿着那身与任何一个医务工作者没有两样、而我却觉得很别样的白衣衫走进我的生命中时,春天实实在在地来到了风雪青藏线。我至今也不明白,高原上女性的脸膛几乎都会被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得红里泛黑,可她的脸为什么那么白嫩?

昆仑山的雪峰上意外地蓬勃着一簇青枝绿叶。山中的小路被风吹向远方。我醉心地向山巅攀去。

阳光灿烂,蓝天碧透,白云净亮,雪峰肃立。这个世界多么圣洁!

我走在融净积雪的阿尔顿曲克草原上,咀嚼着生活的甜美。

她并没有拿体温计,也没端治疗盘,只是说:“你会好的,一切都会正常的!”她没说我一切是正常的,而是说“会的”。我已经满足了,觉得我的幸福就含在她的嘴里。

我是因为高山反应引起突发性耳聋,才进了这所在青藏线上颇有声望的军队医院。

到了此刻,也许我才算明白了一个其实早就该明白的真理:人没灾没病地活着就是幸福。大红也好,受冷落也罢,都要努力做到宠辱不惊。所以,无论是阅历丰厚的前辈还是涉世尚浅的稚子,都要珍惜这个世界给予自己生存的权利。这个权利仅有一次。人要好好地活着,为热爱你的每一个人而活;为每天都抚摸你的缕缕阳光而活;为路边那使你舒心的无名野花而活;为你无止境追求的事业而活……一句话,为爱而活着。你爱生活,生活给你春水。你爱朋友,朋友给你早霞。你爱女性,女性给你彩云。你爱自己,自己永远年轻。

我读了她以后才懂得了这些看似浅浅的、可是有些人硬是一辈子也得不到的道理。

这些都写在她极力给我推荐的一本书上,这本书我在后面的叙述中自然会提到。当然,我还要说其实她就是一部书。

我不会忘记那个时刻,我和她相识了。我作为病人,她是给我治疗的医务人员。那天高原上飘着大雪,可是太阳很红。正是从那个时刻起,湛蓝的高原上的天空在我面前变得深远而纯净,昆仑山中的漫漫长路在我眼里也变得宽坦而美好,路两边的树枝上挂满了累累金果。奇怪的是,那些树不长叶子,秃秃的枝权净是沉甸甸的果实。

春天的不少芬芳,正被一些人扒进私囊。昆仑山里例外。

我特别喜欢六月雪。

这雪,它温暖。

从她的脸上我感觉到她像我一样喜欢雪。

我说:我永生都不会忘记我驾车走在雪山上艰难行驶的那些日子。但是,我就是爱雪。

她说:不要追悔已经逝去的时光,无论多大的挫折和委屈都是宝贵的财富。仅仅属于自己的财富。

消失的岁月常常能洗亮人身上许多可爱的地方。

她默默地站在我的面前,笑着,望着太阳微笑。她并不看我。

在我们的生活中,曾经有过让太阳心惊肉跳的白天。愿以后太阳升起的时候,人们永远都有好心情。

我望着看太阳的她。

落雪的春天我们开花。秋天过去了,花仍然开不败。

那些日子,我每天早饭后都要到医院进高压氧舱做治疗。这种治疗一直持续了两个月。

她是我去的那个科的护士,文静,眉清目秀,是很有气质的那种女性。一身洁净的白工作服,得体,可身。头上那顶白帽子很惹人注目,我每次看到她时总是先触及那帽子,我仰望天空,看到一朵祥云从上空飘过。我始终没有弄明白,医院里每个医务人员戴着白帽子,为什么唯有她的帽子使我感到舒目?真的,我不明白。

我天天都能见到她,但从未和她说过话,也很少见她和周围的人搭话。在我的印象里,她每天都要早于其他医务人员半个来小时到班上,放下手中那个小包,就忙起了她该干的工作。她总是不声不响地忙碌着。我很喜欢她这种忙而无语的宁静性格,致使后来我在一篇文章中对她作了这样的描绘:“生活中有人用嘴走路,你却是用腿说话,悄悄地付出了一条河,默默地献出了一座山。”

她受过奖励,立过三等功,也评过先进工作者。

她把这一切看得很微,很淡,甚至说过这样的话:人要活得超脱,最好头上不要戴桂冠。当然这是后来她告诉我的。

出于一种说不清的原因,我每天也是提前半小时来到医院等候治疗。她似乎没有看到我,仍然像过去一样忙碌着,一声不响。

身后留下了一条亮亮的路。

这是一个爱美的姑娘,她经常变换着穿的那些不管是花的、黑的、白的都很朴素的服装告诉人们,她不是在展示服装本身,而是在体现人的魅力。哪怕是一件普普通通的衣服,只要是穿在她的身上就对人有一种异常的吸引力。那天肯定是她的轮休日,要不她不会穿着一身很清晰的便装来到病房。我留意了一下,上身是一件淡蓝色的毛衣,外面罩着一件风衣,将毛衣半遮半掩得很有诗意。不过,她很快就忙起来了,病房收了一个从唐古拉山兵站转来的危急病人,她去参加了抢救。

我有意无意地发现她的衣袋里总是揣着一本书,得闲时就翻阅着。她爱读书,这对一个忙得几乎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的人是很难得的。

她坐在那间属于她的其实是值班室的屋子里看书时的姿势很专注,也很动人。有时我做完治疗,会悄没声地从她的房门走过,就为了看她一眼。她会看什么书呢?医学类?文学类还是历史类?我猜度着。

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渐渐地注入了我的心脉。有一天她没有来上班,我心头好有几分寂寞。我悄悄地问了她的一位同事,才知道她值夜班,白天休息。

我心里不免生出几分牵挂。

其实,我还没有和她搭过话。

那天,我带着刚出版的一本散文集,想送给她。在我治病的日子里,不少病友都知道了我是个作家,互相熟悉了,他们便要谈些创作的事,要看我的书。我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也应该送她一本我的书。我想。

很不巧,她没来上班。我把书放在了她的桌子上。

我想她总会很快看到书的。不想,过了两天我一问,她还不知道我放书的事。

有了这本书,我们就有了话说的机会。

又过了两日,我见了她再次提到那本散文,她说:“我正看呢,写得真棒。《死海里有一棵醉树》我看了好几遍……”

我马上想到了我写的那棵树:它长在沙漠里,死而复生,身子佝偻着,枯枝旁蓬起了一圈翠生生的嫩芽……

我想:她为什么对这棵树有那么大的兴趣?开始我并未闹明白,我又读了几遍那篇散文,目光久久地被那几行文字咬住:也许它并没有死。只是像一个饮过了量酒的醉汉。

醉,也是一种死。但它还会醒过来的。醉后更清醒。

我并没有发现绿色,但是,我看到世界是鲜嫩的。即使在死海里,生命也不是空白的。

青蛙还在呜叫。它不是啼死,而是唤生!

是否就是这些文字,着实让她感叹,高兴?我说不准。后来我还知道她把那篇散文带回家又细读一遍,并朗诵了一次。她的举止使我不得不回忆起了我写的《死海里有一棵醉树》时的真实感受:我不以为在沙漠里跋涉就是绝路,也不以为那儿就没有绿色。

沙海里的枯树不是死了,它只是酒喝多了,会醒的。

那片死海,那棵醉树,使我们的距离拉近了。我们的共同话题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应该说我是第二次坐在她的这间值班室里谈话了。我刚来做治疗时就是在这里她给我做登记、检查我的证明、发给我病号服,今天我们在这里则是谈心了。我得知她在业余时间里很喜欢读文学作品,有时有了情绪也会写一点小块文章。她给我列了一长串她读过的文学名著,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神曲》、《羊脂球》、《老人与海》、《红旗谱》、《青春之歌》等等。说实在的,在她给我谈了她读《死海里有一棵醉树》之后,我就已经感觉到她读书的精雅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深沉。

她问:“沙漠里真的会有树吗?”

我答:“像人一样,树也需要一种不怕死的精神才敢去那里扎根。”

“那里都有些什么树?”

“最常见的是胡杨。”

“胡杨不怕死?”

“活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腐。”

她长叹了一声,但眼睛却很明亮。这眼睛能认识黑夜里每盏灯。

生活总是不紧不慢地在一种类似企盼又类似等待中过去。无疑,人的生命是一天比一天短。一个人不在于活得多长,而是活得有值得回味的东西。生命的真正开始,应该是你对生命的认识与感知。

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事。她读完了我那本散文集中的所有篇目,进度很慢。我猜想她是边读边考虑问题的。自然是读作品引起的一些联想。这是从她后来的谈话中更多的是从电话中得到证实的。

那天,我们又谈起了读书的问题,话题是我的散文《忆父》。

她告诉我读《忆父》时她的心情很沉重,几次都流泪了。提起写《忆父》我心里不由得涌起了难言的痛苦。父亲过世时我不在他身边,正在拉萨河谷某兵站深入生活,赶写我的“青藏系列报告文学”一书。家里人都知道他这回是无论如何也过不了“险关”了,日夜守着他。可父亲呢,见不着长子就是不咽最后一口气,昏迷之中老是念叨着我的名字和格尔木。家里连发数封电报也未把我催回去。父亲在昏迷了两天多以后,实在等不到我了,那日他突然变得惊人的清醒,把我的两个弟弟叫到身边,摆说了一通我为这个家所付出的心血和对老人所尽的孝心,以及数十年来走南闯北的艰辛。他再三叮嘱两个弟弟说,你哥苦斗几十年,靠自己的志气支撑着一块天地。这个家里的一切包括你们两个的命都是他给的。说毕,他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但是他没有咽下我的名字。就在他咽气的那一瞬间,还呼唤一声他的长子……

他是睁着眼睛远走的。

父亲过世后三个月适逢清明节,我这才回了一趟家,给他老人家扫墓。

她听了我讲的这些后,沉默许久,忽然说:忠孝不能两全,这话你真的就那么坚信不疑?

我如实回答:我也说不上来,反正我很后悔父亲去世时我不在他身边!

她说:我真想去一趟你的老家,看看老人家的坟墓。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了。我心里滚过一股热浪。人世间,肯定有比至亲更深沉更宝贵的感情。一个素昧平生的姑娘要去看望一个老人的坟,为他扫墓,我不知道怎么接受这份沉重的厚礼。我想,九泉之下的父亲如果有知,他会把没咽下去的儿子的名字,这时咽下去的。

人间真正的“爱”是一个很干净的字。

我们通电话的次数绝对多于见面。每次在她忙完工作后的那个有限的钟点里,我会拨通电话,和她聊几句。也许就是为了听到她的声音,否则,心中的牵挂就难以放下。

我就是在这时候才知道打电话也能引出这么深长的情绪来。

总是孤独、寂寞的我,对面前的这部电话机产生了一种割不断的寄托。写作之暇,我常常望着静静地卧在桌头的电话机,想,那里面有她的声音。听到她的声音我就会想象出她的形象,也等于看到了她。总会出现这样的巧事:我正呆望电话机想着,电话铃声响了,拿起听筒一听,果然是她。我便说:我一想就是你的电话。她并不顺着我的话说下去,却说:“借给我一本书读读吧!”我忙问:

“什么书?”“《昆仑山的爱情》”。我马上明白了,前些天《解放军报》上介绍了我的这本书,她一定看过报纸了。

一天清晨五时,她值班的空闲时间里,我们又通电话了。她给我推荐了一本书:

“这些天我一直在读这本书,快读完了,我拿起它就放不下。这本书你一定要读,它写了一个女人一生的漫长而孤独的爱。她的经历太坎坷了,人世间的苦难好像全让她碰上了。你一定要读这本书!”

这本书就是诗人刘立云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瞳仁》。不久前我们在昆仑书店里买书时,她随手拿起它,就买下了。当时给我的感觉是,她仿佛是找了好久才找到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