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百年沉浮
19213300000027

第27章 飞人还是飞鸟(1)

●不是“引子”的引子

●飞人本是“丑小鸭”

●日本田径赛初露锋芒

●一条震惊世界的新闻

●“阿拉”门口扬威

●把欧洲人给镇了

●不该忘却的“忠告”

●折戟洛杉矶

●谁“扼杀”了他

●留给今天的话题

走完一段尴尬的“国球”之路以后,我们忽然发现:中国体育的尴尬又何止是一个国球呢?当我们把视点投向中国“田径”项目时,我们也面临了同样的尴尬。翻遍九十年代的体育杂志,我们几乎找不到有关“田径”的字眼和从事这项运动的运动员的有关事迹报道。我们多想找出一个新人来,除去笼罩在我们心头上的“尴尬”阴霾……但是,找不到!体育杂志差不多都被足球给占住了,田径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怨谁呢?奥运会上有43块金牌之多的田径大户,直到九十年代中国运动员才在“径赛”上染指过两块金牌。而在“田赛”上至今还是一个零。若干年前,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李梦华先生说:“如果到了1990年,中国的田径和游泳还没有明显提高的话,体育强国就很难建成……”李梦华讲的“明显提高”指的是什么呢?

零的突破?

自从1896年顾拜旦将“田径”二字呈到光绪皇帝手中时,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了。如果说当时的满朝文武对“田径”二字不知所云实属情有可原,那么现在这个词恐怕连小学生都不会陌生了吧。翻开中国奥运史,中国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项目,就是田径!那是在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算来,田径在中国开展起码已有六十多年历史了。而九十年代的中国田径在奥运会上每届只得了一块金牌,恐怕不是李梦华先生的初衷吧。

那么,中国田径到底怎么啦?

这个命题,无疑对于我们又是一次挑战!

于是,我们打开了落满尘埃的中国田径史,从这里挑出了三个人,他们是郑凤荣、倪志钦和朱建华。这三个人都是破过世界记录的跳高名将……然而,我选择了朱建华。因为朱建华是世界上罕见的跳高天才。讫今为止,他仍是世界上唯一一位三破世界跳高纪录的人,但他又是一个唯一没有世界冠军头衔的人。搬出朱建华的理由,并不是因为他身上还有“新闻”背后的新闻,而是想通过“朱建华现象”来透视中国田径落后的根源……

但愿这不是一次悲壮的行动。

有人说,田径是一项“天才”的运动。这话简直和“文化大革命”中的毛主席语录一样,放之四海而皆准。足球场上,一米六零的马拉多纳照样和身高一米九零的苏格拉底一样,成为世界超级明星。但马拉多纳的天赋不可能成为跳高运动员,因为他不是这方面的天才。谁是呢?那些破过世界纪录的人都是吗?当然不是!像足球一样,足球明星俯拾皆是,但像贝利和马拉多纳这样的旷世奇才一个世纪才出了两个,而28次打破世界撑杆跳高纪录的布勃卡一个世纪才出了一个……因此,我们有理由说:跳高名将朱建华也是天才。因为他是本世纪唯一三破世界跳高纪录的人!

也产田径天才的中国,为什么田径运动至今还没有脱贫呢?

这个问题,现在还不到回答的时候。

我们必须先走近天才朱建华,追寻朱建华曾经划过的轨迹,从他的成功和失败中,找到我们需要的论点和论据……

这或许是我们明智的选择吧!

如果朱建华不是生在“文革”年代,当时的他,也许不会选择当运动员这个职业。他或许像今天的大多数人一样,编织辉煌的大学梦。但那是一个读书无用的年代,上完高中不是“上山下乡”就是在家待业……朱建华的父亲朱学坤考虑到家里的孩子多,负担又重,为了让朱建华将来能有一个吃饭的职业,朱学坤开始打起了弱不禁风的小建华的注意……

让这小子将来干点什么?

那年月,也恰逢中国开始恢复体育运动的时候。身高1米88的朱学坤平日里喜欢玩玩蓝球什么的,结交了一些体育方面的朋友。于是,有人向他建议,让小建华练练体育。朱学坤望着“麻杆”一样的小建华,冲着朋友摇头笑笑,他知道,小建华根本不是搞体育的材料。朋友见他摇头便说:“反正建华还小,跟后头练着玩呗!”朱学坤觉得朋友的话说得在理,也就萌生了这方面的念头。但对小建究竟练什么?心中仍没有底!

一天,朋友对他说:“让小建华练练跳高呗!”

朱学坤看了看麻杆一样的儿子,他笑了笑。

于是,朱学坤带着年仅10岁的朱建华,找到了在中华路第四小学的任教的体育老师刘少章,想通过他与市少年业余体校的关系,把小建华送到业余体校锻练锻练……

1973年初春的某个星期六下午,刘少章受朱学坤之托带着小建华来到了市少年业余体校,找到了正在南市文庙为当年六月份举行的上海市小学生运动会做准备的胡鸿飞。两人是老朋友,客套了几句过后,刘少章便说明了来意,并把身后的小建华推到胡鸿飞面前。胡鸿飞扫了一眼个头比自己矮不了多的小建华,穿着一件过长的上衣,知道他是一个贫寒家庭的孩子,而那件洗得发白的上衣显然是经过多次改制而成的。

于是,他动了恻隐之心。

面对胡鸿飞挑剔的眼光,没经见过市面的朱建华矜持在低下了头,目光散淡地落在了那双早就没了形状的胶球上。

“你叫什么名字?”胡鸿飞问。

“朱建华。”声音噤弱得像蚊虫一般。

“读几年级啦?”

“读三年级。”

胡鸿飞笑了笑,望着形同“豆芽菜”一样的朱建华,他的脸上露出了些许不易觉察的难色。刘少章太熟悉胡鸿飞了,见老胡没有表态,知道他没相中小建华。于是,他不紧不慢地从兜里掏出一盒烟来,递给老胡一支,待两人冒上,不等老胡岔开话题,便指着小建华说:“小家伙今年才10周岁,身高已有1米47,从未训练过跳高,可他一下子跳过95公分的杆子……”

胡鸿飞当然知道刘少章的话中话,碍于情面,他弓着腰,象征性地撩起了小建华的上衣。看着看着,胡鸿飞倏地蹲下身子,他的眼睛直了。只见小建华的小腿比大腿长,笔直的没有一点儿“X”形毛病。他重又站起身,向后退了几步,勾着脑袋瞄着眼,在小建华身上扫来扫去……他又走到小建华身边,不时地张开手指,在小建华身上比划着。他发现小建华不仅身体重心高,而且臀部紧缩,骨盆狭小。于是,他又让小建华抱腿坐在地上。更让他惊奇不已的是:这孩子两膝过居然能过肩。脱掉鞋袜,翻过脚掌,但见他足弓深凹,足踝细而小……凭感觉,眼前这个孩子倒是块练跳高的材料。再看看小建华的脸色,胡鸿飞叹了一口气,眼前这个脸色白里泛黄身体羸弱的孩子,有培养前途吗?

抱着赶一只羊和赶一群羊都是赶的心态,胡鸿飞对刘少章说:“留下来试试看吧。”一听这话,刘少章长长地吁出了口气,不管老胡将来留不留这孩子,可眼下朱学坤交给自己的任务,总算有了一个圆满的交待……

这之后,朱建华像只“丑小鸭”似的,跟在一群孩子里混。和同龄的孩子相比,除了身高和形体的天赋外,几乎看不出这只“丑小鸭”将来有能成大器的迹象。说穿了,当时的他,几乎不具备一名优秀运动员应有的任何身体素质。有一天,胡鸿飞让他参加60米跑,别的孩子八九秒就拿下来了,而他却要花十五六秒才能跑完。更让胡鸿飞头痛的是,他不仅速度慢,而且协调性也很差。让他纵跳,别人往上蹦是双臂向上带动身体,他却来了个反其道而行之,让人哭笑不得……因为是孩子,胡鸿飞也没说什么,把他拉到沙坑边对他说:“好了,你歇着,在边上看别人练?”小建华非常听话,一声不吭按教练的吩咐坐在沙地边,聚精会神地看着小同伴怎么做纵跳动作。过了一会儿,胡鸿飞叫他做,没想到他还是先前那个动作……胡鸿飞笑着摇了摇头,那一刻,他心里第一次萌生出退掉小建华的念头。

胡鸿飞之所以没有退掉小建华,是因为看着这孩子老实。虽然每次体能训练他总是跑在最后头,俨然一副承认自己是全班“丑小鸭”的架势,但他从不偷懒,总能不折不扣地完成教练布置的训练任务。还有一个促使胡鸿飞没有退掉小建华的原因,是发现小建华有争强好胜的优点,认准了自己比别人差的事,他会全力以赴地去努力。就这样,小建华又被留了下来,但他仍是一群羊中那只多余的羊,成了无所谓有无所谓无主儿。

三个月以后,当小建华在全市小学生运动会上,以1米10的成绩列全市小学生跳高比赛第四名的时候,胡鸿飞有点心动了……但还远谈不上对小建华寄予特别的厚望,因为小建华的身体素质简直是太糟糕了。为了不担误孩子的前程,为了尽快对小建华做出取舍决断,胡鸿飞思量再三,决定对他进行一次家访,他要看看现在高挑个儿的小建华,将来是不是一个大个儿?也就是说,他是不是块跳高的材料?

6月的一天晚上,胡鸿飞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朱建华家。在一间十多平米既拥挤又紊乱的前堂客厅里,胡鸿飞的突然造访,显然让这家人感到不知如何是好了……然而,胡鸿飞来的也正是时候,一家人都在家。

身高1米88的朱学坤把胡鸿飞让到一张有靠背的木椅上。胡鸿飞坐在小建华全家人中央,一边与朱学坤拉家常,一过留心观察这家人的身材。他发现朱建华的大哥和排行老三的二姐身材像朱学坤,高挑的个儿,而排行老二的大姐和排行老四的三姐的个头适中,恰似他的母亲。朱建华在家排行老五,这孩子将来能随父亲吗?俗话说,爹长,长单个,娘矬矮一窝。从小建华目前的身体发育情况看,极可能随父亲……如果将来的朱建华真的像自己推测的那样,那这孩子倒真是一块跳高的材料……一刹那间,胡鸿飞心里冒出了一个念头:他决定再给小建华几年时间。反正已经带了一串了,也不在乎多他一个。

胡鸿飞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小建华又被留了下来。虽然小建华仍旧混迹在胡鸿飞的方队中,但当时胡鸿飞根本顾不上这只“丑小鸭”。他的麾下有好几位很有前途的选手,他们都比小建华跳得高,看上去都比小建华有发展前途。相反,小建华在胡鸿飞的眼里,不仅身体素质差,而且性格也十分懦弱……胡鸿飞心里明镜着,他知道不具备这两点恰是跳高运动员之大忌。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和激情,怎么能成为一名优秀跳高运动员呢?一名运动员如果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就如同足球运动员没有腿一样。而激情是任何事业成功的最好良师,没有激情等于没有创造力。一名优秀的跳高运动员没有创造力又怎么能行呢?也许这孩子还小,泡几年再看看吧……

谁也没有想到,小建华这一“泡”竟是五年!

如果不是虹口体育场给了小建华提供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也许中国跳高史上将不会有“朱建华”三个字。那年春天,已经长成小大人的朱建华跟着队友一起参加了春季田径赛。对于胡鸿飞,对于朱建华本人来讲,他的参加不过是凑凑热闹而已……当横杆升到1米95时,那些比他大的队友们一个个地跃过去了,现在只剩下朱建华一人了。当他站在助跑线上,胡鸿飞不经意地笑了笑……没有人知道胡鸿飞的笑里包含着什么?但肯定不是为即将腾飞的朱建华而欢笑。他清楚眼前这个横杆的高度,不是年仅15岁的朱建华应该过的杆,全世界讫今还没有一名优秀运动员在这个年龄越过这个高度,傻不叽叽的小建华,不知天高地厚地站在了助跑线上……

没有相信这次起跳能够成功!

只见他向裁判举起了右手示意后,从起跑线上开始起跑,加速……倏地,如飞燕般轻捷地越过了横杆。当朱建华从海绵垫上若无其事地爬起来时,向来稳重的胡鸿飞,腾地站了起来,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一切是真的?平时从没有练习过这个高度的朱建华怎么一下子就过去了呢?

“天才!莫非真是天才。”胡鸿飞心里咯咚一下。

这之后,胡鸿飞开始正视这个曾不被看好的“丑小鸭”,开始在训练内容上稍稍向他作点倾斜,但还远谈不上专为他一个人“开小灶”的程度。因为胡鸿飞的帐下,已有好几名小选手越过了这个高度,尽管他们的年龄都比朱建华大。直到1979年,当胡鸿飞寄予厚望的其他弟子们,在福建莆田田径赛场上,一个个卡在2米05的横杆前时,年仅16岁的朱建华再一次向胡鸿飞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他成功地越了这个高度。几个月以后,朱建华在法国里昂又一次跳过了2米13的高度……

胡鸿飞震惊了!为了这块跳高天才,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不得不忍痛割爱地将整个身心扑在这块天才身上。与朱建华一起,荣辱与共!

自从1979年6月,朱建华在法国举行的世界中学生国家杯田径赛上,越过2米13的高度后,曾培养出郑凤荣和倪志钦两位跳高名将的国家田径队总教练黄健,开始盯上了朱建华,并三番五次地托人捎话给胡鸿飞,希望他从国家的大局考虑,把朱建华调到国家队田径队来集训。

这事后来没有办成!因为阴错阳差的原因,朱建华没能走进国家队田径集训队的大门。多少年以后,当正值黄金时期的朱建华每况愈下的时候,有人把当年的朱建华没有师从黄健的旧事提了出来,并藉此诘难胡鸿飞。关于胡鸿飞与朱建华的是是非非,我们将在以后的文字中,拿出我们的观点。现在还是让我们看一看这位教练是怎样托起跳高名将朱建华的?

多少年以后,胡鸿飞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