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仰望深邃
19213200000020

第20章 “哈勃”的守望

哈勃望远镜无疑将会面对广大的混沌、深邃的寒冷,我们当然希望也认为它肯定能有所作为。但,它无疑是孤独而睹弱的,并且面临着各沖危险。

20世纪末叶,人们已经用不着如赫歇耳那样在星空划分天区,去寻找宇宙岛了。

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编辑出版的1996年第1期《交流》杂志上有这样几幅令人震惊、着迷的照片及题为“宇宙的诞生哈勃太空望远镜揭开了宇宙的秘密”的报道:

巨鹰星云:这是巨大、挺拔而嶙峋的星云,不知道它是怎样堆积的,可以肯定它不是梦幻,而是物质,充满了精神。这个名叫巨鹰星云的地方,据测算离开地球7000光年,比太阳远4亿倍。这里到处是一丝一缕卷曲的星际氢气,并形成气柱,每个气柱的厚度等于太阳系的厚度。

这是新生星体的摇篮。

寻找黑洞:哈勃望远镜拍摄的这张照片,显示出一个由冷气和尘埃组成的巨型圆盘,给一个设想距地球4500万光年的黑洞提供着能量……检索太空星云档案得知,这个圆盘是在星云星团新总表中室女星团12个最亮的星系之一,即4261星系的中心地带发现的,其宽度有300光年。

圆盘的中心是一个还算清晰的亮点。

那么,黑洞呢?

我知道霍金说过,黑洞并非全是黑的。

据说,黑洞就在那个亮点中。

恒星之死:三个气体光环围绕着的那一个黯淡的亮点,便是离地球16.9万光年的一个恒星的死亡图景。这三个光环有两个大的是红色的,互相交叉,中间一个小的是非红色的,地球人的可怜的想像会说这是为恒星之死编织的花圈。

星也生?星也死?

天文学家知道这是1987年发生爆炸的那颗超新星,在最后炫目地闪亮之后,现在它死了。

不用埋葬,它就是星坟。

猫眼星云:这是迄今所见最复杂的行星状星云之一,在星团中间的那个亮点很像是猫的眼睛。

这个星云距离我们3000光年。

1997年2月11日早晨美国东部时间3时55分“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是次宇航的任务是整修哈勃太空望远镜,10天的飞行中宇航员回收并装了两台新仪器,更换了八个组件,然后再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释放到距离地球616公里的轨道上。大致过程如下:

“发现号”在太空航行两天后,13日凌晨追上了哈勃望远镜。史蒂夫霍利操纵15米长的机械臂抓住了12吨重的这台望远镜,把它轻轻地放到航天飞机的货舱里,并予以固定。

就是霍利其人在1990年把哈勃望远镜释放到太空轨道上的,用同样的机械臂,今天又把它请回来了,可谓收放自如。

四名宇航员分成两组,作好了太空行走的准备。

13日晚美国东部时间11时21分,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历时6小时。马克李和史蒂夫·史密斯把造价1.25亿美元、重348公斤、体积有冰箱那么大的分光仪安装到哈勃望远镜上,换下了1990年配制的暗物体分光仪。他们还卸下了戈达德高分辨率摄谱仪,装上了造价1.05亿美元的多目的近红外线摄像机。天文学家根据这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能够看见更深处的宇宙、新星和宇宙岛,经过改进的分光仪将要寻找吞没许多星体的黑洞。

进行第二次太空行走的是哈博和坦纳,历时7小时。

他们把新的导向传感器安装在望远镜里,接上了传感器电子线路。重达223千克的传感器可使望远镜更精确地对准任何天体。另一项工作是更换有故陣的磁带记录器。

2月15日美国东部时间晚上10点10分开始第三次太空行走。马克,李和史蒂夫史密斯再一次爬出密封舱更换了哈勃望远镜另外三个老化的器件,包括更换一个电子线路箱,一台用于望远镜机动动作的惯性移动装置。

第四次太空行走是在16日,更换了太阳电池板的电子线路箱和磁力传感器的外軍,修补了哈勃望远镜的表面绝缘层。

第五次太空行走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命令增加的,继续修补望远镜破损表面。强烈的太空紫外线辐射和腐蚀性的氧原子造成了哈勃望远镜的各种损伤。宇航员在破损的表面小心翼翼地贴上了薄金属片。

15日“发现号”载着哈勃望远镜升高,以避开一块有书本那么大的太空垃圾的碰撞,这是一块火箭碎片,“发现号”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避开它。看来,太空亦非坦途。

整修之后的哈勃望远镜在2月19日被重新释放到太空,作为技术时代的人的骄傲,满怀激情和理想继续探索太空深处,以求解答亘古之谜:宇宙怎样起源?时间怎样开始?黑洞怎样坍缩?人类怎样出现?

把哈勃望远镜留在太空。

以哈勃的名义追问光,追问更遥远的字宙岛,尽管高处不胜寒,核心不胜热,但这是哈勃乐意的。

哈勃望远镜无疑将会面对广大的混沌、深邃的寒冷,我们当然希望也认为它肯定能有所作为。但,它无疑是孤独而脆弱的,并且面临着各种危险。这很有点类似于人在宇宙中的处境:孤苦伶仃、雄心勃勃,有时只能徒叹奈何!太空已经不再如我们想像的那样宽阔而舒坦,随着人造飞行器在外层空间的日益增多,一些失效的、炸毁的器具或它们的部分,便成了“空间碎片”,也称“太空垃圾”。包括:整个废弃的末级运载火箭,不再工作的卫星,它们的零部件,或者是它们之间碰揸炸毁后的碎块。我们不要忘记,这一切均是人类技术展现的遗留物。这与农药的残余流进河水,塑料薄膜成为白色污染多少有点类似,同时它们也都向人类挑战,作出报复。

太空,那是星云的太空啊!现在太空已不再纯净,地球的今天就是太空的明天。

据1997年6月17日的《北京青年周刊》资料说,目前空间碎4的数量为350多万个,总质置约为3000吨。其中大于10厘米的空间碎片7000多个,1~10厘米的约有2万个,其余均小于1厘米。这些看似细小的碎片因为运行速度高达平均每秒钟10公里,其能置可想而知。研究表明,在1988年的外太空环境中,大于1厘米的太空碎片撞击空间站的可能性是20年一次,撞击小型卫星的机会是950年一次。到2010年,大于1厘米的太空碎片撩击空间站的可能性是2年一次,而撞击小型卫星则是110年一次。

不再纯净的太空就是不再安全的太空。

1996年7月24日,法国的一个卫星突然丟失姿态数据。分析表明,这是该卫星的重力梯度杆与“阿里安”火箭碎片撞击的结果。在这之前,1983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窗口被一小块空间碎片击中而撞碎。1991年发射的“亚特兰蒂斯号”在飞行过程中,也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改变飞行轨道,否则有一块碎片就要撞向这架航天飞行器。空间碎片对核动力源飞行器是更加可怕的威胁,一旦相撞便会造成外层空间核污染,并祸及地球。有火箭专家说,“我造火箭,并盼着发射成功,同时也不寒而栗”。

抢占太空轨道正方兴未艾。

不久前有报道说,美国一家名叫巧匕如出的公司,将从2002年起耗资90亿美元发射924颗卫星,以建立交互网络卫星网。这一数字是太空现行卫星运行数的1.5倍。

空间科学家忧心忡忡地认为今后50年太空垃圾将要增加1/3,而与卫星相撞的机会则增加507。的可能性。

如同物质流在地上的分割、涌动一样,太空将密布人造的可以毁灭人类的罗网。但作为过程,它将展现技术、人的智慧并且以文明的名义诱使你入网。

现在“发现号”载着那些宇航员回到了地球上。

不回到地球还能回到哪儿呢?那是家园所在。

1997年2月21日,掠过黎明前的天空,这架造价20亿美元的航天飞机从满天星斗之间降落在肯尼迪中心5公里长的寂静的跑道上。

时为3时22分的。这次着陆比原定时间晚了一个半小时。因为机场上空有一片云。

聪明的人当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能为所欲为。

落地的一瞬间,宇航员们在心里默祷:感谢上帝,我们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