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仰望深邃
19213200000019

第19章 向太空进发(2)

30多年的追寻,迄今渺无音信。甚至在人类把哈勃望远镜送到天上、把人的视野延展到100亿光年以外的距离之后,也是如此。同时宇宙飞船已登上火星、木星,进入金星的轨道,“探险者10号”、“探险者11号”及“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已飞出太阳系,在更加广袤的外太空作寂寞之旅之后,也是如此。

有还是无?

是现在就有,还是现在尚无?但谁知道哪一天会无中生有?

假如信其有,那是因为仅仅我们身处的银河系而言就有2000亿个太阳系,在如此之多的太阳系中,太阳周边就难道没有一个像地球这样的小小行星?况且河外星系也多到数不清,即使地球形成的条件偶然再偶然,又怎么能排除在不同组合中多次出现的另一个偶然的可能呢?

世界不是这样空空荡荡的。

或者说人类始终为孤独、孤立所苦恼,始终设想着从神仙到妖魔鬼怪的与人类的共存。这些传说中的远亲近邻一直在包围着人的意识,还会走进梦里。

甚至还可以这样认为:来自外太空的别的智慧生命的信息一直在人类的周围游荡、跳跃,我们不知道,我们还没有可以接收这一切信息的接收器等等。

可是为什么至今一无所获呢?

在我们对太阳系以外的时空所知实在太少的情况下,有的科学家是在谨慎地探讨地球形成的主要条件的过程中,认识到地球实在是太奇特、太美妙了,它在浩瀚太空的出现是几率极低的偶然之境。

中国台湾《中国时报》发表的美国航天局李杰信的颗为“追寻蓝色星球之梦”的文章说:“首先,地球的形成发展,要依赖一颗大的木星,木星一定要够大、够重,才能承担太阳系的守护神,把偶发的大小陨石吸引过去,避免地球常常遭遇到毁灭性的打击。”我们不妨再花一点笔墨重温“彗木相撞”的几个片断:

资料显示,第一块彗核(直径约1公里)于格林尼治时间1994年7月16日20时15分北京时间17日凌展4时15分中国人都还在梦里的时候撞击木星。随后,间隔大约7小时、4小时、6小时20分钟和4小时,其余4块彗核连续对木星实行撞击。首次撞击的能量相当于2000亿吨黄色炸药,所产生的多个火球绵延1000公里,撞击时的时速21万公里,溅落点地区的温度上升到近1万摄氏度。第一次撞击产生了巨大的蘑菇云,极高温气体冲升至1000公里的高度,并在木星表面留下了大小正好和地球相仿的撞击痕迹—黑斑。

7月20日晚18时12分、22分北京时间又有2块彗核碎块撞击木星。是日晚23时11分至12分之间,再一块彗核撞上木星,这是17日凌展以来的第13次撞击。这时候木星是什么祥子呢?北京天文台的资料说:木星南半球已经伤痕累累,有7个大创面直径超过1万公里,有一个创面直径达数万公里,大大超过地球体积。

美国天文学家苏梅克在最后一块彗星碎块撞击木星前夕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19彗星最初直径大约为10公里,质董大约为5000亿吨,彗星分裂的碎块至少21块。碎块以每小时大约21万公里的速度搶向木星,释放出的总能量相当于40万亿灯爆炸产生的能董,瞬间产生的高温接近3万摄氏度。

如果这一次连珠相撞不是发生在木星而是发生在地球,地球今日还存在吗?如果还有残存的地球,又有多少幸运地残存的人与物种呢?所有的残存者又将如何在1994年7月以后苟延残喘呢?

另外,木星有没有崩溃的一天?它还能承受多少次这样的撞击?

地球亏得有了木星!这又是谁设造的呢?或者都出于偶然?偶然地有了太阳,有了地球,有了月亮,还有了木星等等,等等?

从地球之外的木星回到地球之上,水的至关重要便无时不在地流淌在我们的思维中了。

地球为支持生命一切生命大量的液态水是必不可少的。海洋占了地球面积的70.81从太空中看到的我们这个星球的特立独行的蔚蓝色是海洋陚予的生命的象征。还有纵横交错的河流、山泉、瀑布、湖泊,水在地球上的轨迹就是文明的轨迹。从植物的根茎、叶子到动物的皮毛、眼睛到人的思维、灵智,你都可以设想水在其中的流动,生命的湿漉漉的气息。

液态水只能在0度与100摄氏度之间存在,低于零度则为冰,高于100摄氏度则成气。因此,地球的一切都是按照一系列特殊的要求特别设造的,或者是特别偶然地演化而成的。地球不能离太阳太近,否则灼烤与蒸发过甚;也不能离得太远,否则冰河期没有流动的液态水。除此之外,地球的轨道还只能是近乎圆的椭圆,夏天和冬天温差不至太大,还要有地壳游动和洋流,均匀整个地球的温度,给生物一个稳定的生存环境。地球当然要有大量的源源不绝的氧气来维持万类万物的生命,但适量的二氧化碳同样是必需的,尤其在降温时,二氧化碳可以储热、调温。当然“温室效应”又是可怕的,关键在“适量”。在工业化以前的漫长岁月里,这个“适量”一直控制得极为精当,谁定的“适童”?又是谁控制的?地球不仅需要太阳,还需要一个月亮来影响海洋的潮汐以及平衡地球自转轴的角度变化,否则地球南北极位移太快,会造成大洪水及冰河期的短期交替……地球的特殊性可以说比比皆是,并且形成了极为美丽也极为脆弱的生态链。这生态链广及天文地理、万类万物,又细致到点点滴滴、丝丝入扣,维系着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的生物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因而人才说,地球是生物惟一共有的家园。

太空之中还有哪一个星球也是如此这般的呢?

人们仍在盼望着奇迹的出现。

为了找到另一个蓝色星球,就得先去探测新的星系,但这在技术上有相当的难度。天文学家们比喻说,这就像是在几万公里以外企图看清楚一只在强烈探照灯周边飞行的小青虫。据估计,为了要直接看见这只“小青虫”,“我们需要在太空建立一个长度至少100米的望远镜,‘哈勃’的直径为2米,所以这个望远铳要比‘哈勃’大50倍,但镜片可以用许多小镜片组合在一条100米的线上《追寻蓝色星球的梦》,李杰信美国航天局已经开始了这个名叫“起源计划”的初步工作,“未来几十年内,通过‘起源计划’的望远镜,我们对新世界探测的领域,将冲出银河系,迈向整个宇宙。向遥远的过去,寻找更多古老的新世界李杰信语如此之后,宇宙还会有秘密吗?

哈勃太空望远镜看到了离开地球7000光年的巨鹰星云;还拍摄到了一个由冷气和尘埃组成的巨型圆盘,给一个设想距地球4500万光年的黑洞提供着能量……

如果说是心驰神往,我们已经走得够远了,走到了某个现在还难以明确界定的天体或星系的边缘,我们看见了很多,但我们什么也没有把握住。

想起了德国作家希尔德斯海默所言:“我们愈是深入探索事物的根源,便愈能更好地认识它的情况,但却愈来愈远离它的本质。”雅斯倍尔斯在《论历史的起源和目标》的一番话,使科学的叙述又回到了人文精神的观照下,我不能不承认前者使我感到新奇而后者却让我激情满怀,他说:

但此宇宙是伸展着的存在者的奥秘,我们的存在即在它里面,从它那里并通过它而发生,可是它的起源尚未被人理解。作为整体向我们显示的这种奥秘只不过是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所探索的无生命情况的(舞台)前景,我们忽然觉得这种探索对象在幻想中的尺寸,并不大于室内阳光下闪烁的展雾。宇宙一定无限大于此可探索之物的舞台前景,一定比开始显露之事,即从人类本身所揭示的要深刻得多。

诚如此刻,我在灯下写着这些肤浅的、甚至是矛盾的文字,疲惫的时候会从窗户里望出去,那是昨夜和今夜的星空,我在内心里为大地的稳固与星空的壮丽而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