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髯公”溯源古语云:“巾帼不让须眉”,此中“巾帼”指女子,“须眉”指男人;“须眉”历来是男子汉、大丈夫甚至伟丈夫的代称。细究起来,其中之“眉”乃是男女相貌所共有之特征,而男、女相貌之别,还在一个“须”字,即胡须。这应当是不争的事实。
人们对于胡须生得好而又相貌堂堂的男子,誉称为“美髯公”。
传说中最早的美髯公是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始祖老子,即老聃。聃者,耳朵长大之谓也。历代的画像都把老子画成虬髯绕耳、银须垂胸的美髯公。但多凭想象,实无文字记述可考。而“美髯公”奠正见诸于文字记载,最早的是《三国志·关羽传》:“关羽字云长”,“威震华夏”,“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翻译成白话,是说这位神威将军关云长的胡须长得很漂亮,因此诸葛亮称他为美髯公。
原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史可稽的美髯公,竟是由大名鼎鼎的蜀国丞相诸葛亮“命名”的呢。事情的起因,是刘备任命关羽担当襄阳太守时,马超前来降蜀,关羽对他不熟悉,便写信给丞相,询问马超的才干可堪与谁类比。诸葛亮回信说:“马超虽然文武双全,刚勇过人,乃一代俊杰,可与张飞并驾齐驱;但还是赶不上美髯公关将军您的超群绝伦啊!”这话在称赞关羽才干超人的同时,“顺便”也就给了他一个“美髯公”的雅号。关羽看了信后十分高兴,把它交给属下们传看。
关羽是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历史人物,这事儿《三国志》记得分明,应当说是真实可信的。后来的《三国演义》将关羽形象加以发挥、泻染:“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又演绎到戏剧舞台上,尤其是塑为神像供奉于遍布民间各地的关帝庙中,关云长无一例外都是红脸大汉、美髯飘飘,以其雄烈忠义、勇武精诚,千百年来备受百姓崇拜喜爱。究其原因,除了忠、勇可嘉的内在品质之外,其“美髯公”的外貌形象亦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再到后来的《水浒传》,写了一位马兵都头出身的好汉,即在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中名列十二位的“美髯公朱仝”,“身长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须髯,长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云长模样,人都称他做美髯公”。说到这雅号的出处,却并未忘掉“美髯公”的老祖宗关云长。原来朱仝乃是关云长再世,美髯公传人也。
这一“传”,“美髯公”之名竟约定俗成而千古不易。据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成都江渎庙北擘外,画美髯一丈夫据银胡床坐,从者甚众,邦人云蜀‘贼’李顺也。”说的是宋初川陕一带随王小波起义、曾攻克成都而称“大蜀王”的农民领袖李顺,也是一位美髯公无疑了。获此誉称的,还有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据说他长着一脸好看的大胡子,睡觉时只好用一只布袋兜起来,置于胸前。苏东坡才华横溢,性格潇洒而豪放不拘,与他那飘飘洒洒的美髯互为表里,为后人所称道。
“美髯公”绵延至当代,二十世纪的伟人周恩来也当此“殊荣”。
周恩来1934年长征结束到达陕北时所摄的骑马戎装照,以及1936年作为中共全权代表前往解决“西安事变”返回延安时在机场身着航空服的照片,其引人注目之处,都是从鬓角到下颏留着一脸浓黑颀长的大胡子,显示出戎马倥偬的英武姿态,别有风采。当时国统区和西方的记者都称他为“中共领袖中的美髯公”。
二、胡须与气节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胡须的剃、留与否居然关涉到民族气节与政治态度。这方面的显例,当举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蓄须明志。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旦角领衔人物。1942年香港被侵华日军占领,当时住在香港的梅兰芳下决心不为日寇演出,就在香港陷落的当天,愤然留起了胡子。谁都知道,旦角演员是不能留胡子的,梅兰芳对家人说:“我留了小胡子,日本鬼子还能强迫我演戏吗?”梅兰芳退出舞台以后,不顾生活日渐窘迫,不顾日伪汉奸的威胁利诱,坚决罢歌歇舞,拒为敌伪献艺达八年乏久,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高尚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直到抗战胜利,梅兰芳才又剃掉胡须,重上舞台。
与梅兰芳蓄须表面相似而内涵迥异的反面例子,是康有为“盼须”。
康有为在清末维新变法运动中发挥过积极作用,因带头“公车上书”,促进百日维新而代表过当时的进步力量。然而终因坚持保皇立场、反对共和政体,清帝退位后又大力鼓吹复辟帝制而成为时代前进的绊脚石。他积极参与1917年臭名昭著的张勋复辟闹剧,并应张勋之请,剃去胡须,易容进京,欲谋“皇朝”宰相职位。当时的天津《大公报》曾以《康圣人之须》为题,披露过康有为颇为蹊跷的剃须轶事。时康有为因力主尊孔,并自任孔教会会长,故有“康圣人”之称。他是在张勋复辟的第十天,即1917年7月10日入京的,而割须则在进京前一日晚上。受命为其剃须的理发匠是个见过世面的人,能操英语。开始时他不忍剃掉“圣人”之须而有些迟疑,后见康欲自行动手,才毅然为其剃须。陪同康的一位弟子认为须眉乃男子之标志,而康的齐刷刷的山羊胡蓄之即久,弃之可惜,遂令理发匠将胡须拴成一束收藏于盒中拟留作纪念。不料理发匠见是“圣人”胡须,顿生盗窃之念,遂将原须藏匿它处,而以棕须代之。该理发匠很快携带康有为之须前往美国,喊价十万美金,欲售予好奇的收藏家。由于要价太高,久售未果,理发匠盘资耗尽,最后欲以一万美金卖给纽约市博物馆。“圣人之须”在美利坚降价处理居然也如此高价,实可谓出尽“名人效应”之风头也。这边厢张勋奏请溥仪授康有为宰相一职,未料瑾太妃认为清室历朝宰相均留有胡须,须待康有为长出胡子再受宰相职位。康闻言懊丧不己,捶胸顿足后悔不该剃须;特购得生须药水,每小时必涂数次,并时时照镜,切盼胡须快长。可惜短命的张勋复辟丑剧只上演了十二天,胡须未长出,帝制已垮台,康有为的“胡须宰相梦”遂成泡影。表面看来,康有为断须“断”了自己的“前程”,而实则“救”他一“命”也——如果真的做了短命复辟王朝的“宰相”,康有为将如何下台?且岂不更加臭名远扬么?区区胡须之事,却暗藏玄机,事关宏旨,牵系着人的命运祸福,不亦奇事乎?与梅兰芳的蓄须如出一辙且同获赞誉者,则还有一位名人,那就是越南领袖胡志明。他早年投身革命时,就曾立誓不赶走殖民者和侵略者、不实现民族独立和祖国解放便不剃须、不娶妻。胡志明矢志不渝投身革命而终身未娶,直到八十岁去世时,还一直留着他那独特的“山羊胡”。他被越南人民尊为“我们敬爱的胡伯伯”。他的“蓄须明志”,显然是民族气节和政治抱负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