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军旅文学50年
19209000000073

第73章 戏剧(5)

陈其通的革命战争题材剧作长于英雄形象、尤其是英雄群像的塑造,具有英雄主义色彩。同时集中表现英雄的革命理想、革命信念、革命热情,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塑造英雄形象,其剧作往往设置若干惊险性场面,在紧张激烈的场景中表现人物的机智、勇敢、镇定。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高扬,则一方面落实于人物的对自、行动中,一方面实现于抒情性因素的增加。譬如《万水千山》中,作为舞台提示的“布景”一项。大量加入了与客观布景无关的文字,对石岩间斜生的老松树的赞美、关于草地“厉妖”的传说,无疑是剧作家主观情感的流露;而贯穿全剧的愉快、昂扬的歌声,包括李风莲一段段鼓舞人心的独唱,以及开场和剧终时作为画外音的战士们的合唱,更是一种直接抒情。抒情性因素赋予作品以内在的崇高感、悲壮感,让剧作在塑造英雄形象时,除具备典型事例的说服力外,还兼具情绪上的感染力。不过,过于关注英雄们的英雄行为与英雄精神,使得陈其通剧作的英雄们性格单一,始终饱涨着英雄的激情,而缺乏更为丰富的内蕴,为其剧作带来了一定的局限,即英雄群像的塑造偏于“神化”而疏离了“人化”。

傅铎是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烽火中成长起来的剧作家。在战争年代,他就创作过独幕剧《顽固派的真面目》,话剧《有理有力》、《逃出阎王殿》以及歌剧《王秀鸾》等。解放后,他又先后创作了话剧《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地下长城》、《首战平型关》、《南方来信》等。最具代表性的是《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和《首战平型关》。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创作于1950年,由解放军205师火线剧社首演。这部戏所表现的是冀中军民在党领导下反击日寇“五一”大“扫荡”的斗争生活,其突出特色在于将各色人物置于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丰富曲折的情节中加以展示,八路军排长阎志刚的勇敢、坚定,李大娘婆媳的善良、机智,白皮红心的联络员,仗势欺人、外强中干的汉奸歪脖子李等形象都刻画得恰到好处。这样,解放区军民反“扫荡”的斗争生活,军民团结的鱼水情深以及解放区军民的精神风貌便通过这些真实、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傅铎与白云亭合作,首演于1962年的《首战平型关》,以抗日战争初期的平型关大捷为原型,在与国民党军队的比较中展示了我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对敌斗争的英雄气概。这部剧的特色也是以情节推进矛盾,并在矛盾的不断推进中塑造人物性格。傅铎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话剧《有理有力》、《逃出阎王殿》、《地下长城》、《海防前线》,歌剧剧本《王秀鸾》等。这些作品,显示出傅铎深厚的生活积累及开阔的艺术视野。在革命战争题材的话剧创作中,傅铎剧作的特色表现为以险摄人和以情动人。以险摄人指的是他善于在最惊险处起笔,一进入他的剧情,读者或观众的心即被紧紧抓住、高高悬起。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为例,第二幕中群众拼死保护阎连长以及活捉日军的两个场面选取的都是千钧一发的时刻,情节的每一次进展与转折都扣人心弦。以情动人是说剧作家在写战争险恶的同时,还着力于表现同志间、军民间的真挚情谊,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众志成城的精神产生了温暖人心的动人效果。

所云平19410年高小毕业后就参加了胶东孩子剧团,随后便开始了戏剧艺术活动,不过他的戏剧创作成就主要集中在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作品有《东进序曲》(与顾宝璋合作)、《我是一个兵》(与白文合作)、《军人的性格》、《东进!东进!》(与史超合作)、《针锋相对》、《朱德军长》等,在中国当代军旅戏剧史上,他无疑是艺术生命最长的剧作家之一。

《军人的性格》表现的是一群参加过长征、后来又从抗美援朝前线抽调到军事学院学习的高级干部的军校生活。作品以他们进入军事学院一直到毕业这3年作为主要结构线索,截取了他们学习生活的几个片段,写这群功勋卓著的高级干部在新的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与困惑,以及对自我的超越,塑造了王景山等成功的艺术形象。王景山在入学前已是志愿军某军军长,其身体多处负伤,学习上遇到了困难,而小女儿又被美军的飞机炸死。但他克服了身体与情感上的各种困难,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在一个全新的领域表现了军人勇往直前和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这部戏的选材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而“落后就要挨打”的主题揭示在当时也是难能可贵的,对当时乃至以后的军旅戏剧创作都产生了一定影响。20世纪90年代南京前线话剧团演出并获得了很好社会反响的《虎踞钟山》,无论从题材的选择到戏剧结构的编排,甚至某些人物的设置上,都可折射出《军人的性格》一剧的影响。

所云平与白文合作的《我是一个兵》,也是表现和平时期军营生活的一部优秀之作。全剧围绕一对相貌相似但性格迥异的孪生兄弟在部队成长的经历结构戏剧矛盾,并紧紧抓住兄弟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让人物在行动中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全剧充满了轻松、活泼的喜剧特色,而剧作家所要完成的对美的颂扬和对落后的劝诫便在充满诙谐的笑声中得以实现。

刘川在青少年时代曾业余参加“新中国剧社”的演出,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我要做人民的好儿子》(与他人合作)、《青春之歌》、《烈火红心》、《第二个春天》、《红旗飘飘》、《理想还是美丽的》、《生者与死者》等,其中,《第二个春天》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

《第二个春天》是中国当代戏剧舞台上第一部把我军科研人员作为主人公的戏剧。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剧中矛盾的双方不是敌我对立的两方,而是造船厂内部科研人员之间不同的想法或情感,并在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塑造了刘之茵与冯涛的性格。与同时期的戏剧相比,这部戏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是颇具功力的。冯涛的坚定、沉着、乐观,刘之茵的热情、大方、思想敏捷,无不真实自然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在感染观众的同时也予以艺术震撼。作为“第四种剧本”称谓的提出者,刘川以自己身体力行的实践支持了“第四种剧本”的创作。他不但突破了流行于当时话剧舞台上的工、农、兵三种剧本的题材领域,将知识分子作为自己剧作的主角,而且匡正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话剧舞台上被歪曲了的知识分子形象。以往剧作在描绘知识分子形象时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在刘川这里得到了克服,以现实主义态度对待知识分子并大胆歌颂知识分子是刘川在特殊时代话剧创作上的特殊贡献。换句话说,刘川剧作的题材价值大于其他意义。也因此,其剧作难免存在认识上还嫌浅显、艺术上还嫌粗糙的缺陷。

沈西蒙是我军卓有成就的剧作家,曾创作《战线》、《杨根思》等,与澳雁、吕兴臣等合作创作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在1962年由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出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霓虹灯下的哨兵》一剧以南京路作为主要的社会场景,通过在这条路上站岗的解放军战士与活动于这条路上的各色人等的关系,揭示了军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守自己的理想与信念的问题。陈喜是这部剧塑造的主要人物,他是一个打过仗、立过功的英雄,但这位英雄却在南京路上的“香风”熏拂下差点丢了本色,通过他“甩袜子”、“扯线”等细节表现出他思想情感的变化。除了陈喜之外,这部戏中的成功艺术形象还有春妮、鲁大成等。在各种矛盾的冲突与交织中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是这部剧最显著的特色,而其所表现的主题,不仅在当时,即使在今天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结构上,为了更广阔地表现社会生活,该剧采取了多场次、多时空的结构方式,并运用了电影的“闪回”,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沈西蒙是“前17年”时期在话剧题材的拓展与舞台语汇的丰富上都做出了巨大努力的剧作家。首先,以《霓虹灯下的哨兵》为标志,沈西蒙开拓了当代军旅题材话剧的表现领域。此前,人们都将“军事”题材锁定在再现革命战争的恢弘历史、表现英雄行为与塑造英雄形象上,《霓虹灯下的哨兵》第一次将军旅话剧的着眼点由战场、军营转移到城市生活中,并触及了军队内部思想的分歧和英雄人物思想情感的动荡。其次,沈西蒙在人物塑造上注重生活感与分寸感。他笔下的军人不再是符号化形象,而是优缺点并存的、有真实感的“这一个”。而涉及人物缺点的笔墨,他把握得又恰到好处,譬如陈喜在面对资产阶级“香风”时的心神摇荡。增墨则过。减墨则损。最后,沈西蒙尝试了分场制而非分幕制的形式,扩展了话剧舞台时空,并且早在60年代,他就在话剧舞台上运用了电影的“闪回”、“镜头切换”及“画外音”等艺术手段,丰富了话剧舞台语汇,增加了话剧的艺术表现力。尽管受限于时代语境,沈西蒙的剧作有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但题材与艺术上的经营突破了意识形态的规范,使其成为“前17年”中较为罕见的思想教育与艺术享受并行不悖的作品。

以抗美援朝战争生活为背景的话剧作品在“前17年”的话剧创作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产生过较大影响的除胡可的《战线南移》、沈西蒙的《杨根思》外,还有杜烽的《英雄万岁》、王颖的《友谊》、马融的《凯歌行进》、高德华执笔、丁里、白云亭等创作的《三八线上》。杜烽的《英雄万岁》通过上甘岭战役中不畏强敌坚守坑道的志愿军英雄壮举,谱写了一曲英雄凯歌。而王颖的《友谊》则是通过志愿军某部侦察排长和战士们与朝鲜大嫂金顺玉生死与共的友谊,表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似海深情,全剧具有一种浓烈的悲剧氛围。

第四节赵寰、丁一三等人的话剧创作

白桦主要致力于小说和诗歌创作,从事戏剧创作较晚,但其戏剧作品却极具特色。70年代末创作《曙光》,引起了强烈反响,接着又创作了《今夜星光灿烂》,80年代创作了大型历史剧《吴王金戈越王剑》。白桦话剧创作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不拘囿于成规而独辟蹊径。创作《曙光》的时候,“四人帮”刚刚粉碎,作者便以其强烈的艺术敏感,通过“左”倾路线代表对洪湖苏区造成的毁灭性破坏,揭示出了“左”倾路线的实质,并在斗争中塑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的形象。以史为镜、借古喻今是这部作品的主旨,作者以激烈的戏剧矛盾和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实现了这一主旨,并有效地渲染了全剧的悲剧氛围。其后,《今夜星光灿烂》在艺术上更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这部表现战争的剧作中,剧作家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贫农女儿杨桂香的视角看战争,并将她对这支军队的认识与少女的朦胧情思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战争在舞台上不但显示了其残酷的一面,也表现了战争中的人们的人性美与人情美,给人以温馨之感;而且,在作家艺术创作中残酷与温馨的有机结合赋予了这部剧作以独特的艺术魅力。

赵寰大学毕业后即投身革命,同时从事戏剧运动和创作,五六十年代显示出戏剧创作的才华,创作了话剧《南海战歌》(与梁信合作)、《红缨歌》、《南海长城》等。新时期以来,他更是焕发了艺术青春,先后创作出《秋收霹雳》(与庞家兴合作)、《神州风雷》(与金敬迈合作)、《十年一觉神州梦》、《马克思流亡伦敦》等。赵寰的创作,大都取材于重大的历史题材,《秋收霹雳》以大革命失败后错综复杂的形势为背景,表现了毛泽东于革命危急时刻力挽狂谰的胆识与气魄以及觉醒了的农民的斗争精神;《神州风雷》则是以“四人帮”的覆灭过程为主要线索,表现了其倒行逆施和灭亡的必然性;《十年一觉神州梦》以一个家庭的悲剧表现了林彪、“四人帮”一伙对人们心灵所造成的戕害;《马克思流亡伦敦》以《资本论》的写作贯穿全剧,表现了马克思写作这部巨著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家人对此所做出的牺牲,也表现了马克思与燕妮之间高尚的爱情。全剧结构严谨,生动地再现了马克思作为革命领袖,同时又作为普通人的丰富多彩的性格特点。结构严谨、激情澎湃,是赵寰剧作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