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军旅文学50年
19209000000036

第36章 长篇小说(17)

其三,精练的语言和冷峻的叙事强化了作品的风格。应该说,《英雄无语》的故事性容量很大,“爷爷”作为一名“特科”中坚人物,有许多传奇事迹可以铺陈,如“枫林桥抢救彭湃”、“击毙叛徒白鑫”、“给中央红军送绝密情报”、“父子相见”、“与英雄的会面”等情节,都极富戏剧性,如果铺开了写,既会增加小说篇幅,又会增强可读性,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项小米没有按这条路走下去,没有去刻意追求故事的惊险奇巧,而在干净、准确、精练、简约的语言叙述中,坚持贯彻了一种冷峻、沉着、从容、客观的叙事风格,克服了女作家中常见的絮叨、拖沓与琐屑,凸显了作家思辨的深邃与艺术追求上的大度,从而形成了一种在女性中难得一见的将柔婉与力量、抒情与思辨较完美结合的小说风格,较好地体现了“紫色英雄”或“英雄无语”的复杂、深沉和锐利的魅力。这是项小米的个性使然,也是她的修炼所至,是她长期经历编辑职业磨炼之后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

作品的不足之处是,“爷爷”、申建以及对作为客家文化之根的“迁徙诗”的发掘这三条线索没能做到很好地融会贯通,素材的真实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作者想像力的发挥。

姜安的《走出硝烟的女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08年版)是向新中国成立50周年献礼的三部军旅长篇小说之一,并被拍成电影、电视剧,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作品写的是1948年秋天,第一野战军部分身怀六甲的女军人因不便随大部队行动,组成了一支特别的队伍——孕妇队。这支孕妇队由50名孕妇、两个孩子、一名军医和一个警卫班组成。她们在队长陈大蔓的带领下,从1948年秋到1949年7月,历时9个月,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经历重重艰难险阻,终于走出战争的硝烟,胜利抵达目的地。50名孕妇全部安然无恙,同时50个新中国的同龄人陆续诞生,而护卫她们的警卫战士却全部壮烈牺牲。

其艺术特点主要有三:

一是取材独特,视角新颖。《走出硝烟的女神》虽然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但它表现的历史却又不同于我们所熟知的五六十年代以“三红一创”为代表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也不同于新时期以来的历史战争小说,而是带有明确的女性写作印记。作品把故事置于解放战争的大环境下,但没有正面去表现战争,而是叙述一群丧失战斗能力的孕妇军人,在生理的特殊阶段如何穿越生死考验,走向胜利的历程。并且通过展露这群特殊女兵各自的往事与现状、生活与心灵、精神创伤与严酷处境,从女性和新生命的孕育者的角度,揭示了战争的严峻和残酷,也为这些在特定历史时期承受比男性更多的痛苦和使命的巾帼英雄,谱写了独特的颂歌。

二是塑造了一群鲜明的革命女性形象。一般说来,战争生活中的女性既是伟大的,也是悲剧性的,这在许多作品中已屡见不鲜,而对于那些怀孕了的女性们,更是要承受许多常人想像不到的困难和危险。生死关头,她们必须凭借自身顽强的意志和对生命的热爱,勇敢地面对枪林弹雨,经历残酷的考验,拯救自己和所孕育的新生命。冰姑、刘雪鸣、孙志坚、梅子、苦女、小凤等人,出身不同,参加革命的时间长短不一,性格和感情经历各异,怀孕时的身体状况也好坏不一,然而她们所面临的考验是相同的。在队长陈大蔓的带领下,在与险恶环境和生理极限的较量中,包括受过严重心灵和情感创伤的陈大蔓,她们或由软弱变为坚强,或由狭隘变为宽厚,或由渺小变为高大,既安全产下腹中新生命,人格和意志也完成了一次洗礼和升华。

三是以特殊方式直面“生”与“死”这一军旅文学的重要主题,丰富了军旅文学的内涵。50名孕妇是新生命的载体,然而她们面对的却是无情的死的危险。这种危险有的来自敌人的子弹,有的来自难产或病魔的纠缠,还有的来自亲人噩耗的精神考验。50个鲜活的生命诞生了,可是,阿霞的丈夫在战斗中阵亡了,梅子的爱人在白区成为叛徒,刘雪鸣在政治上获得新生和女儿呱呱落地之际却因失血过多而死……还有负责保卫她们的16名战士以及担架员黑小等人也因此牺牲。作品以此为对比,描写了新生命诞生的艰难。这就让读者时时面对和思索战争中的生与死的问题,并通过生死对立的形式揭示战争最本质的内容,使作品具有了相当强的震撼力。

作品的不足是视点有些分散,不够精练,篇幅尚可删节。

庞天舒少年成名,30岁以前主要写诗歌、散文和中短篇小说。而立之年过后相继推出长篇小说《落日之战》和《生命河》,显示出她艺术功力的日渐成熟。

《落日之战》(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以北宋末年汉、契丹、女真、回鹘等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与北方政权的兴衰更迭为背景,在杀伐征战中展现国家、民族和人物命运,生动具体地展现了那个毫无理性、自然竞争的混乱时代的历史进程。作品将血雨刀光、男欢女爱、颠沛流离、神话传说与宗教信仰糅合在一起,透射出淡而不疏的神秘色彩,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语言优美流畅,不失为一部沉重、悲壮但又灵动、飘逸,颇具特色的长篇小说。

北宋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却也是军事上最糟糕、最懦弱、最令人悲哀的时期。相反,北边的游牧民族却空前地强盛起来。少了汉人的威胁,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成为其主要矛盾。契丹人建立的大辽国,在崛起的女真人面前,威风不再,土崩瓦解。契丹人东躲西藏,女真人东征西讨,汉人疲于应付、难顾首尾,征战、逃亡、迁徙、追逐,一时间北方广阔的天空飘荡着浓浓硝烟和滚滚尘埃。

在战乱中,辽军都统萧挞不野与夫人苌楚失散,失散的苌楚变成女真格格依尔哈,被女真大将斜也看中并被纳为福晋,不知情的萧挞不野却踏上了单枪匹马寻找爱人的漫漫征程。普速完公主爱上汉族出身的青年将领子衿,子衿却在一次战斗中下落不明,普速完无奈之下嫁给了勇猛但却粗鲁的朵鲁不,时时忍受着无爱婚姻的煎熬。公子夷刺在西迁途中爱上了大漠姑娘塔尔米,塔塔,唯一的美满婚姻却又迅速地夭折,给人留下无限的感伤。

在战火和爱情之外,我们感受到的是浓厚的宗教和神话的氛围。无论是契丹人还是女真人不时地念叨他们的天神,仿佛神灵就在离头三尺的地方,时时注视着他们,种族的争斗其实也是神灵的较量。女真人萨满教的神秘、古朴的仪礼,既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对生命原始图腾的顶礼膜拜,又让我们看到人类生命之初的蒙昧与血腥。

《生命河》(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当代军旅题材作品。小说的上半部《最后的童话》写的是南疆之战中以孟铁川任队长的一支侦察小分队的传奇经历,包括孟铁川与来前线实习的军医帕美的传奇爱情。下半部《永远的传说》写的是20年后,成为将军的孟铁川与成为某植物研究所的博士帕美的邂逅,以及他们的后代蒙帕、孟铁儿、罗楚岩、唐小朋的人生追求与爱情纠葛。

这部作品凝聚着庞天舒的记忆和心血,应该说是经过沉淀积累的精心炮制之作。当南疆战事打响的时候,19岁的庞天舒就作为专业作家下到前线体验生活、积累素材,以后她也以南线战事写过一些中短篇小说,但总体影响不大。十几年过去了,《生命河》的推出了却了她的一桩心愿,也让我们看到了一部独特的“少女跟中的战争”。

侦察队长孟铁川和英勇的队员们——岩甩、浓布、松帕朋、张继武、范海明、郑兵、阿火在战火中一次次出奇兵,完成了艰、难、险的战斗任务,但也付出了惨烈的代价——除孟铁川和阿火外,其他全部壮烈牺牲。战场环境、战斗场面和战术动作描写逼真到位,显示了庞天舒十余年沉淀的成果,也显示出她对战争的把握走向成熟。作品高扬着英雄主义的精神,人物形象生动可爱,美中不足的是对人物的战争心态的复杂与深度刻画不够,一味地坚定乐观、视死如归,反而不如《穿越死亡》里的上官云峰血肉丰满。爱情描写是庞天舒的拿手好戏,无论是帕美还是小护士依香浓、莫香蜜、庞天舒都写得如见其人、如闻其香。尤其是帕美和孟铁川的爱情遭遇,其中的深情和无情、无奈,不啻一首“最后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