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自成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19208200000018

第18章

李信说了几句如何仰慕闯王和前来相投的话,又对双喜小将远道相迎,表示万分感激,然后拆开书信。牛、宋二人在信中先说些问候和不胜想念的话,接着说他们听到他同红娘子率领义军西来,如何欣喜欲狂。再往下,写出闯王如何英明,如何仁义,如何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又如何素仰李信大名,想望风采,如饥似渴。这书信不长,十分诚恳,末尾用这样几句结束:

足下资兼文武,胸富韬略。文叔北巡,获邓禹之英才;懋功西来,佐李氏之鸿业。扬眉吐气,幸值风云之会;附凤攀龙,定建不世之功。来日凌烟,兄其首位。伫候征旆,梦想为劳!

李信看出来这封信不是宋献策的笔迹,而必是出自牛金星的手笔。虽然书子表露了李自成和牛、宋二人对他的热诚欢迎,使他解除了内心疑虑,但同时他也看出他们并不了解他的起义宗旨,不明白他对富贵视若浮云的胸怀,倒把他误看成了热衷功名、攀龙附凤的人。他把书子装进怀中,向双喜再一次道谢。双喜随即说:

“闯王命末将带来战马十匹、绵甲二百袭、军帐五十顶、神枪火器二十件。区区薄礼,聊表微忱,敬乞笑纳。另备纹银千两,牛、羊肉十担,酒二十坛,作为犒师之用。”双喜又转向红娘子,“自从前年家母与红将军相遇之后,时常对我们提起,十分称赞。不久前听说将军打破县城,杀了狗官,救出李公子,同公子一起西来,家母更是赞不绝口,特备四色礼物,命末将带来,略表微意,也望笑纳。其中一副七宝镂金雕鞍,原是崇祯八年高闯王攻破凤阳所得,赏赐家母。几年来家母一直舍不得使用,是一件心爱之物,特意叫末将带来奉赠。”

说话间,双喜手下的弟兄们已经将各种礼物和犒军的什物、白银运到,请李信和红娘子收下。

红娘子把那副七宝镂金雕鞍看了又看,确实从未见过。她无限感激高夫人的深情厚谊,含着眼泪,叹口气说:

“高夫人是俺的救命恩人,我还没有丝毫报恩之处,如今又蒙她如此错爱,叫俺说什么好呢?俺这一辈子,粉身碎骨,也要追随左右。你不要再称我红娘子将军啦。如不嫌弃,咱们就以姐弟相称吧。我是个苦命女子,自幼儿死了爹娘,学艺卖解。但愿高夫人肯收我做个义女,就是我三生有幸。”说毕,鼻子一酸,热泪簌簌地滚落下来。

李双喜见红娘子这样真诚,赶忙笑着说:“你既然如此自谦,我也不敢代家母说什么话。我想,家母如有你这个义女常在身边,如像添了一只膀臂,出入于百万军中,也不会把敌人放在眼里。从今后我就叫你姐姐好啦。”说毕,躬身一拜。红娘子赶快笑着还礼。

李信哈哈地大笑起来,说:

“好啊,你们如今已经是一家人啦!我们今日要痛饮几杯,一则为双喜少将军洗尘,二则为你们成为姐弟贺喜。请少将军上马,并请将麾下骑兵,开赴神垕寨内休息。”

李双喜吩咐他的骑兵在早餐后开赴神垕寨内,他自己随着李信和红娘子先行。李侔在神垕已经知道李双喜来到,特出寨外迎接。双喜赶快下马,相见施礼,彼此说了些客气话,然后一同进寨。双喜看见李信和红娘子的人马有的驻在寨外,有的驻在寨内,处处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不惊。寨外西北角有一个地势高爽地方,可以控扼从北面和西面来的大道,有几百步兵驻扎在那里。周围用树枝做成两三层“鹿角”,再向外边,荒草全被烧去,一则防敌人潜入偷袭或用火攻,二则准备一旦有事,自家的火器和强弓劲弩容易向大路上发挥威力。双喜在心中暗暗称赞,敬佩李信和红娘子果然不凡。

早饭以后,李际遇送来了粗细粮食二十担,骏马一匹,骡子二匹,可供缝制绵甲用的鲁山绸二十匹,松江上等棉布三十匹,银耳二斤,伏牛山特产的猴头菇二斤。另外还送来牛、羊、猪肉千斤,白酒十坛。李际遇还送来三张请柬,邀请李信、李侔、红娘子于明日中午去登封县玉寨赴宴。李信明白,李际遇差人送来这些犒军礼物,无非是希望他看面子早一点离开神垕,何尝真心请他们赴宴。他重重赏赐了李际遇差来的人,又写了一封道谢的书信,并说他军务倥偬,明日一早就将率师西去,赴宴的事,只好心领。

他们商量决定:李侔于午后率领一百名骑兵出发,日夜赶路,先去谒见闯王,面陈誓忠投效诚意,而大军在此地休息一天,明日清早出发。双喜不顾鞍马劳累,留下四百五十名骑兵护送李信和红娘子,自己带着五十名骑兵陪送李侔。这事决定之后,李信就坐下去写了两封书子,一封给牛金星和宋献策,一封给闯王。他给闯王的书信全文如下:

信以缧绁死囚,幸获更生;揭竿起事,原非得已。茫茫天地,立足无所;哀哀烝黎,痛心何极!遥闻将军躬率汤、武之师,吊民伐罪,自秦入豫,所到之处,百姓扶老携幼,夹道相迎,而丁壮云合,豪杰风起,争趋麾下,如水之激荡澎湃、奔流而归海。将军扬鞭宛、洛,诛除强暴,布德施仁;恩泽所及,如冬日照人,春风被野。凡在水深火热之中,莫不鼓舞振奋,引领而待救,企足而怨迟,盖数百年来未之有也。是以信与红娘子偕舍弟李侔率豫东子弟数千,西来相投,愿效驰驱,誓忠不二。然徒有葵心,尚无纤功,惟望得蒙收入帐下,备员偏裨足矣。何意将军不弃草芥,命少将军远道相迎;骤蒙雨露,不觉涕零!

慨自正、嘉以来,君昏臣奸,官贪吏猾,乡绅肆凶横之毒,小民恨诛求之繁。况富室膏腴万顷,田跨郡邑,而攘夺侵占不止;百姓贫无立锥,饥寒流离,而陷溺苦痛日深。虽值丰岁,尚有卖妻鬻女之悲;稍逢凶年,更多易子而食之惨。官民两立,势如宿仇;贫富悬绝,情逾冰炭。如此天下,安得不乱?纵施严刑,求治愈难。夫民不畏死,欲其不为陈胜、吴广、赤眉、铜马之纷纷发难,不可得也。迨万历季年,矿税起而天下城乡骚然,虏事急而举国赋敛骤增,识者已知明祚之不永矣。爰及启、祯,每下愈况。天灾人祸,交互为虐。国家元气,斫丧殆尽。徐鸿儒发难鲁西,事虽未成而朝廷为之震动。其余波所及,影响殊深。不久秦、晋之民,接踵起义,此仆彼兴,风起云涌。南逾江淮,北连畿辅,处处如火之燎原,而朝廷无一片宁土矣。盖小民生计日迫,不得不然也。然十余年间,大小拥众豪杰,无虑数百,其真能躬行天讨,解民倒悬,恢宏尧、舜之德,发扬汤、武之迹,实惟将军一人耳。

将军奉天倡义,转战数省;今来中州,与昔不同。盖朝廷足累卵之危,百姓极来苏之情,值官军之疲弊,乘腹地之空虚,此正开拓鸿业于千载一时之机也。望将军广收人心,悉力经营,建为根本,以图天下。夫中州西有宛、洛之重镇,地居冲要,山河险固,而东则沃野千里,兵与食咸足资焉。诚能以宛、洛为后距,据形胜而驰骋中原,夺汴梁而囊括徐、砀,下襄阳而虎踞上游,则立国之基可定,而天下莫能与争锋矣。迨中原根基稍固,农桑渐有恢复,兵食备足,然后命偏师东出临清,截漕运而明廷之咽喉绝,收山东而北京之左肱割;西入潼关,据关中而中原无西顾之忧,入山西而燕都之右臂折。然后将军亲率大军,渡河北伐,则孤悬坐困之京师可不烦巨战而得。京师一克,畿辅底定,饮马长江而江南震栗,金陵可降,吴、越可下;陈兵荆、襄而楚、蜀可收,云、贵与岭表可次第归服。盖席卷之势成也。

祖宗开疆拓土,规模远矣。洪、永之间,奴儿干都司领卫三百八十四,所二十四,而建州卫在其内。一俟江南粗定,可命一上将率师北征,先复辽、沈,再复豆满江与海西等卫之地;声威所及,奴儿干之旧境仍归版图。此一统之伟业,非将军孰能成之!

信碌碌书生,谬蒙青睐;竭忠尽虑,莫答万一。叩谒非遥,先肃芜笺,借申感激之忱,并陈刍荛之议。搁笔惶悚,恐有未当,幸将军垂察焉。

虽然李信写这封书信几乎是手不停挥,一气呵成,但是信中的意见都是近几天在马上思考成熟的,可说是已经有了腹稿。

午饭后,李侔同双喜动身了。李信兄弟献给闯王几样礼物,其中有去年买到的蒙古种骏马一匹,鞍镫俱全,而特别难得的是家中数世珍藏的冷锻瘊子甲一袭,雌雄鱼肠剑二口。红娘子也献给高夫人几色礼物。

红娘子和李信将李双喜送了五六里路,分别以后,他们仍不肯离开,又向西凝望片刻。但见万山重叠,地势雄壮,许多山头上照射着冬日的灿烂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