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口头馋:董克平饮馔笔记
19206100000016

第16章 沉酣胜处方知味(2)

Igosso

上海的朋友在MSN上对我说有家Igosso的甜品很不错,问我去过没有。看到这个名字实在是陌生,肯定是没有去过的。朋友说你去看看吧,把感受写给我。十一前的时间很紧张,为了完成朋友的托付,利用下午短暂的空闲去了一趟Igosso。

几年前,国贸南边庆丰闸那里曾经有一家Igosso,是日本人开的意大利餐厅。门面虽然不起眼,但是菜品的味道还是不错的,因此生意一直不错。通惠河改造,庆丰闸那里成了河畔公园,Igosso也随着拆迁消失了。今天看到这家Igosso,感觉气质上和庆丰闸那家很是相像,问过之后,果然是从庆丰闸那里搬过来的。因为生意不错,当年的老板兼厨师现在已经成为专职的老板了,聘请了一个在意大利留学三年专门学习烹饪的日本帅哥做厨师。

餐厅不大,布置得温馨雅致,像极了意大利小镇上的餐馆。我们去的时候正是餐厅休息的时候,厨师、服务员一人一台电脑在上网。角落里的帅哥看到我们进来,起身打招呼,中国话说得还不错,基本的交流不成问题。其中还有一个个子高高的女服务员,行为做派很日本范儿,原来还真是日本女生,在中国学汉语的时候,因为喜欢Igosso的美味,回到日本又来到北京到Igosso餐厅打工。我和她开玩笑:“是不是因为北京的帅哥多?”她低头一笑,说:当然了,美食美色都在北京,所以要离开日本直奔皇城根。食,色,性也,古今中外无有例外。

和厨师泊义人聊天,问为什么要开一家意大利餐厅。泊义人告诉我,老板的父母都是厨师,家庭的熏陶让老板藤崎森久自小就喜欢美食,长大后藤崎森久喜欢上了意大利美食,只身去了意大利学艺。北京市场的人气吸引了藤崎森久,于是在庆丰闸那里开了家意大利餐厅,自己做了厨师兼老板。八年过去了,藤崎森久对北京越来越熟悉,生意也越做越顺当了,于是扩大了经营范围,除了意大利餐厅,还有同名号的日本餐厅和一个卖便当、调料的商铺,自己也不做厨师了,请来了也在意大利学习厨艺的泊义人,自己专职打理公司业务。

和泊义人聊了一会儿,请他为我们做几道餐厅的拿手菜。泊义人很不快地说:“我们餐厅的菜都是拿手菜。”我换了另一种说法,请他做几个点击率比较高的菜。泊义人让我挑,我选了两道菜:香烤羔羊排、墨鱼汁手工面配海鲜汁;两个甜品:白桃提拉米苏和煎青苹果配奶油布丁。之所以选两个甜品,是因为上海的朋友指定要我尝尝Igosso的出品。泊义人换上厨师服装进了厨房。不一会儿,菜式一道道上来了,拍照之后每道菜式都尝了一下,简单地讲,真的不错。

墨鱼汁手工面配海鲜汁。这是一道尝一口就会喜欢上的意面菜式。味道口感都很东方,但从原材料上看不到多少东方元素。有时候不一定使用东方的原材料才是东方元素。这道菜给我的感受是,厨师的东方味觉积淀在烹制中不自觉地流淌出来,在形式感强烈的西餐菜式意面当中不经意地显现,似是偶得却是必然。

香烤羔羊排。用的是内蒙古的羊排,羊肉鲜嫩香浓,配料中的牛肝菌肥硕,橄榄油、迷迭香煎出的土豆很是惹味。

白桃提拉米苏。日本人做甜点亚洲一流,而且日本人把欧式甜点本地化工作做得很好,还会融进本国的元素,因而更适合东亚人的口味。这道提拉米苏的亮点是下面的白桃,店家说这个白桃是店家的秘制,不能告诉我是用什么泡制过的。我也不是那个吃了鸡蛋一定要见到生蛋的那只鸡的人,好吃于我就足够了,怎么做是厨师琢磨的事情。十字架状的巧克力饼干香酥甜腻,配上提拉米苏凉凉的滋润,真是一道有创意的甜点。

据统计,北京城里的域外美食,意大利风味餐厅开得最多。在这些意大利餐厅里,有意大利人开的,要求高一点的用意大利厨师,五星级酒店里多是这种模式,一些著名的餐厅也是这样;有的呢,则是中国人开的,厨师也是中国人,好一点的是在意大利待过的,差一点的就是在中国学过西餐、跟过意大利厨师的。

像这种日本人在意大利学习厨艺后在北京开意大利餐厅的,Igosso是我知道的唯一的一家。老板和厨师都在意大利学习过,切磋出来的意大利菜式还真不错。有人说中国菜和意大利菜是表亲的关系,加上日本厨师融进的东方色彩,Igosso的菜品在北京受欢迎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一家一饭堂

粤菜在北京兴旺的那几年的后期,潮州菜慢慢地从粤菜中分化出来,打出了自己的牌子。那时候,北京有不少潮州菜餐馆,中档的有潮好味,高档的有佳宁娜、潮江春、潮皇食府等。虽然一些粤菜餐厅里也有不少潮州菜式,但是,要想吃到更完整、更好味的潮州菜,人们还是愿意到那些打着潮州菜招牌的餐厅去,而且,潮州菜的价格要比粤菜贵上一些,场面上也比粤菜辉煌一些。一时间,潮州菜成为京城价格最高的菜式,没有之一。这也难怪,香港人就是这样说的,潮州菜在香港卖得也比粤菜贵。改革开放的前期,香港商业文化对内地的影响极其巨大,不由得让刚刚打开眼界的内地人亦步亦趋地在后面模仿学习。

1995年以后,人们开始享受到改革开放后的成果了,物质生产总量也开始超过消费总量,人们去饭馆吃饭逐渐多了起来,菜式、菜系的选择也丰富了许多。吃得多了,消费观念变得理性了,也不再单一地追求价格或者海鲜什么的了。粤菜在京城一支独大的地位开始衰落,潮州菜餐馆的生意也远远不如以前,到今天,北京城里的潮州菜馆已经没有几家了,潮好味、佳宁娜关了,潮江春搬出了王府半岛酒店,那些顶级的潮州菜馆虽然还有不错的生意,但再也没有当年门口车水马龙、一位难求的景象了。就我的饮食经验来讲,潮州菜依然好吃,但已经不是唯一,性价比是否合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成为大多数人选择吃饭地点的基本标准了。

但是潮州菜依然是好吃的,好吃的东西依然是有人喜欢的。当潮州菜走下旧日虚高的殿堂,开始了它的亲民路线时,用脚投票的食客们就会做出自己的正确选择,一家一饭堂的火爆就是这个说法的最好注脚。

广东省以语言分,大致有三部分:讲广州话的,讲客家话的,讲潮州话的。三者分别都有自己的菜:粤菜、客家菜、潮州菜。潮州菜是因为地域管辖的关系划到粤菜里的,其实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讲,潮州和闽南的关系要比潮州与广州密切得多。讲潮州话的人住在广东东部,有山有江又临海,北回归线穿域而过,物产丰富且别具特色,有很多别处没有的物产。这些特殊物产是潮州菜的主要来源,也让潮州菜有了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