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气血才是命根子
19205700000016

第16章 渠道畅通气血才能正常循行——经络自是仙药田(2)

同时我们建议大家在揉肾经的时候,最好把心经同时揉一揉,因为心肾是相通的,效果能达到极致。肾经叫足少阴肾经,心经叫手少阴心经,其实它们是一条经:在胳膊上叫心经,属火;在腿上就是肾经,属水。

按摩手掌,手心手背藏健康

【气血养生经】 内脏有病,可通过经络把信息传到手掌,而对手掌的良性刺激,又可以通过经络传导治疗疾病。所以,按摩手掌可以保护全身健康。

人体内存在着与内脏相连的12条经络,其中6条是以手指为出发点,通过经络使内脏与手掌密切相连。因此,自古就有“手是第二头脑”、“手心是人体之窗”之说。

有位叫张传祥的中医师,今年已经64岁了,由于子女都在北京发展,张老先生退休后来北京继续发挥余热,造福百姓,在一家社区医院做了坐堂医生。无论是对自己的患者还是对自己的子女,张老先生都教育他们,每天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拍打手掌,按摩手掌心,有益于身体健康,一可以益大脑;二可以调节身体功能;三可以延年益寿,减缓衰老,达到返老还童之功效。张医师的话果真正确,他自己就是个例子,64岁的年龄,却有着54岁的体貌,这一点都不夸张。

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套手疗按摩健身法,供大家选用。手疗法是通过按摩手部特定反射区位,经感觉神经传导至内脏和大脑等器官,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独特疗法。因双手一年四季暴露在外,取穴、按摩或针刺不受季节条件限制,具有方便、灵活的优势。

备注:手部有40多个较明显的穴位与反射区经常按揉可防治部分疾病。实践证明:

1.冠心病突发、无急救药时,可速推按6左手心区十几次,即可缓解病情。

2.胃部突不适时,可立即用右手食与中指刮擦7左手的胃肠区几十次、并同时读“六字诀”的“呼”字二十几次,效果很明显。

3.如厕时便秘的,可按照8,双手掌根互拍击几十次也有一定效果。

4.高血压者,如每天坚持推按10内耳迷路区两遍、每遍50~60次、降压效果明显。

打通胃经,强大气血的绿色通道

【气血养生经】 如果您活着不仅仅追求生命的长度,更追求生活的质量,您一定要记得打通您的胃经,因为它是多气多血的关键。

很多人都知道肾脏功能的重要,想尽各种办法来补肾,以益寿延年、永葆青春。但人们很遗憾地发现,肾脏易衰而难补,一般人很难分清体质的虚实寒热,把握不好体质把握不好养生方法的火候,很容易弄巧成拙。那么,除此之外,有没有更简单安全的方法可以达到补肾强身的目的呢?

有!我们可以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借助自身一条不易枯竭的经络——胃经来实现。

脾胃为人体的后天之本,后天的营养给人气血以持续地供应。我们每天都要吃饭,所以胃是人体最活跃的器官,也是人体气血最容易会聚的地方。但气血总是随进随出,并没有真正地保存下来。如果您要想健壮,想长寿不衰,那就需要有足够的气血储备才能实现。而打通后天之本的胃经,就可以补足先天之本的“肾精”。《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至关重要的话,就是在告诉我们这条胃经的重要性,那就是“痿症独取阳明”。阳明在这里正是指胃经。后人对“独取”多有歧义,有人认为应该泄胃火,有人认为应该补脾胃。实际上,只要打通胃经,补泄的事情身体自会处理得很完美,无须外力画蛇添足。那什么是“痿症”呢?就像花枯萎了一样,人的气血不足了,血液流不到它该流的地方,脏腑、肢体、肌肉、筋脉自然就萎缩了。所以,要想保持青春常驻,我们一定要在胃经上多费些工夫。

小王是位小有名气的编剧,现在已经35岁,是个独身主义者。由于多年来一直坚持跳舞,所以她看上去还很年轻。可是国庆六十周年前夕,小王应邀编写一个抗日题材的电影剧本,几乎每天都要熬夜到凌晨两三点。

由于一门心思投身创作,外貌的变化并没有引起小王的关注,可是剧本完成后的庆功宴上,闺密告诉她现在的气色很差,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看到她的苍老。

闺密的忠告引起了小王的重视,她迅速调整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天十一点之前入睡,每天练习一个半小时的舞蹈,而且学会了一套打通胃经的方法——在腿部给整条胃经刮痧。小王又恢复了原来的好气色了。

很多人对美容之道有误区,更认为胃经与己无关。其实,世上并没有单纯的美容方,美容的目的首先是要保持年轻,而要保持年轻必须身体健康,要身体健康,自然气血要充足,要气血充足就非得让胃经通畅不可。

那如何让胃经通畅呢?知道了原理,方法完全可以自己创造,比如推按腹部胃经(尤其是腹直肌部分)、敲打大小腿上的胃经、在胃经路线上拔罐刮痧,以及练武术的基本动作——蹲裆骑马式、跪膝后仰头着地等,都是打通胃经的方便之法。哪种方法用着习惯,适合自己,就可以确定下来,坚持练习。

揉脾经,用好脾经上的调养气血大药

【气血养生经】 由于脾经是最长的一条经络,而且脾经上的穴位都是帮助血液循环的,能把新鲜血液引到病灶上去,所以,脾经可以说是人体的命脉。

脾经,全称为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末端(隐白),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过大趾本节后的第1跖趾关节后面,上行至内踝前面,再上小腿,沿着胫骨后面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于脾脏,联络胃,通过横膈上行,挟咽部两旁,分散于舌下。共有21个穴位,主要穴位有: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大包等,大包为“脾之大络”。

由于在中医理论当中,脾的功能非常强大,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运用经络健脾法就可以迅速增强人体的气血,为防病治病储备最大的能量。最简单的经络健脾法就是揉脾经。

肖先生是位出租车司机,每天上完班回到家,觉得腿肚子酸麻胀痛,放到哪儿都不合适。老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不停地打听有没有缓解丈夫腿部酸胀的好方法,后来听人说多揉漏谷穴很有用,于是她就买了一幅人体经络穴位图挂在墙上,早上丈夫吃过早饭,她就按图索骥,仔细按摩,非常见效,当天晚上丈夫回到家时,腿就不酸了。

(注:上午9点到11点是脾经气血最旺的时候,这时候点揉效果最好。)

脾经上的穴位都是帮助血液循环的,能把新鲜血液引到病灶上去,除了上述案例中的漏谷穴以外,脾经上还有几个非常神奇的穴位值得大家掌握,下面我们从下到上一一解说:

1.隐白穴

脾经的循行是从脚到胸,隐白穴是其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趾甲旁约0.1寸的位置。隐白穴最主要的功效是止血,对各种出血症状都能有效缓解。

刺激隐白穴,通常是用艾灸的方法,就是拿一个艾条点燃,灸这个穴位。如果没有艾条,也可以用一根香烟来代替,同样有止血的效果。

这个穴位不太好找,因为它特别小,通常要用指甲掐一掐才能掐到这个穴。用指甲尖点它,或者找个细一点的按摩棒来点按,效果都很好。

2.大都穴

从隐白穴往上,大脚趾根的位置就是大都穴。

大都穴对于老年人来讲特别重要,因为这是一个补钙的要穴。按摩大都穴,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大都穴除了可以补钙之外,还能治疗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腰腿痛。当然,这些症状也都是因为缺钙引起的,所以您只要记住大都穴是一个补钙的要穴就行了。另外,有颈椎病的人也要经常揉一揉大都穴,再在这个穴的旁边找一找最痛的点去揉,这样珠联璧合地配合起来治疗,效果就会更好。

3.太白穴

太白穴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的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

很多朋友都存在脾虚的症状,比如,夜里睡觉老流口水;舌头两边有齿痕;吃完东西不一会儿就腹胀,消化不良;手脚冰凉,血液循环不到末梢;女性崩漏,月经淋漓不尽,不能收摄;因为气血上不到头部而头晕等等。这些症状都是脾的运化能力差造成的。

尽管脾虚的症状有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因为它是原穴,是主管脾经上各个问题的。揉太白穴有个方法,就是用大拇指的内侧多硌它,这样健脾的效果才好。

另外,揉太白穴还可以调节血糖,治糖尿病。

4.公孙穴

从太白穴往上1寸就是公孙穴。公孙穴的功能非常强大,既可以调动脾脏、脾经的运血能力,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去,是一个疏散点、一个枢纽;又可以帮助调节身体上由于气血淤滞造成的各种症状,综合起来,就是通气、活血、解瘀。

如果您有妇科方面的问题,请每天揉揉公孙穴。另外,公孙穴可以抑制胃酸,如果您出现反酸水的情况,赶紧揉一下公孙穴,很快就会好转。

公孙穴还可以增加小肠蠕动,增强消化能力,如果吃完东西不消化,也要赶紧揉揉它,很快就会往下运化了。

5.商丘穴

在内踝骨的前缘偏下一点,就是商丘穴。该穴正好对应于足底反射区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因此可以治疗各种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我们一定要多揉揉商丘穴,把气血引下来。

6.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脚内踝上3寸,也就是四横指的地方。“三阴交”就是肝、肾、脾3条阴经交会的点,所以这一个穴位就可以治3条经上的病症,真可谓一穴多用。

三阴交穴还是妇科病的通治要穴。无论妇科问题是发生在附件、子宫、卵巢还是乳腺,都可以用三阴交穴来治,而且有病时按揉该穴会非常痛、非常敏感。每天多揉揉三阴交穴,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按三阴交穴还可以缓解痛经。

7.漏谷穴

从三阴交穴贴着脚骨内侧下缘往上3寸,就是漏谷穴。漏谷是谷子漏出来的意思,也就是吃下肚的东西,没能得到很好消化,营养没吸收,又排出来了,这叫做“完谷不化”,而多揉漏谷穴就可以治疗。

8.地机穴

贴着胫骨往上走,与腿肚子上的最高点正对着的地方就是地机穴。“地机”就是大地充满生机的意思。因为脾属土,土属大地,而且人体的后天之本都靠脾胃来供应,所以揉地机穴可以增强整个肠胃的运化功能。

地机穴对胰腺很有帮助,像慢性胰腺炎、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揉地机穴来防治。

9.阴陵泉穴

顺着胫骨一直往上,捋到膝窝下卡住了、捋不动了,那个地方就是阴陵泉穴。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都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而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