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气血才是命根子
19205700000014

第14章 气血为标,五脏为本——五脏顺安一身正气(3)

4.不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特别是对肺不好。因此平时要少抽烟,注意作息、保持洁净的居室环境等。

还有一点就是保持周围空气的清新,因为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吸清呼浊,即吸入阳气,呼出二氧化碳,保证机体对氧的需求,所以日常生活中对于肺的养生保健最重要的是周围空气的清新,所以不管是家里还是单位,多开窗通风,保持干净,不要将垃圾长时间留在屋里。

精血同源,肾精充足则气血两旺

【气血养生经】 心属火,肾属水,如果水火不能协调,人体阴阳必然失衡。如果心是皇帝,那么肾就是皇后,皇帝再厉害,也免不了受皇后的管制,这就是水克火。

肾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先天之本”之称。医学对肾在人体中的作用极为重视,认为“肾是精神之舍,性命之根”,“人的肾,如同树的根”,比起其他脏器,肾与气血的关系似乎为人们所认知得更普及一些,这源于下面几个比较常见的观点。

1.精血同源

“精血同源”,根据其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人体中的精与血是来源于同一个地方的。这个地方是什么呢?它就是我们的肾。

之所以说“精血同源”,是因为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首先,血能生精,如《诸病源候论》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而精又是化生血液的物质之一。如《张氏医通》说:“(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而《侣山堂类辩》则更明确地指出:“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即说明肾所藏之精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质。另外,肾能藏精生髓,髓则贮存于骨内。西医学认为骨髓是重要的造血器官,这与中医学精血互生理论不无相似之处。精藏于肾,血藏于肝。肾中精气充盛,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肝的藏血量充盈,则肾有所藏,精有所养,故又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之说。血液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又是神的物质基础。血在脉中循行,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肌腠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灌溉周身,无所不及,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血液的营养和滋润功能正常,则可见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壮实,皮肤和毛发润泽而有华,机体感觉和运动灵活自如等等。若血液生成不足或持久损耗,或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减弱,则均可引起全身或局部血虚病理变化,从而出现头昏目花,面色不华或萎黄,毛发干枯,肌肤干燥,肢体或肢端麻木等临床表现。故明代医家张景岳又进一步总括指出:“故凡为七窍之灵,为四肢之用,为筋骨之和柔,为肌肉之丰盛,以至滋脏腑,安神魂,润颜色,充营卫,津液得以通行,二阴得以调畅,凡形质所在,无非血之用也。”血又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2.肾主水

《素问·逆调论》称“肾者水脏,主津液”,主要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在生理状况下,津液的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转输,肺的宣散和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送到全身,经过代谢后的津液,则化为汗液、尿液和气排出体外。如果其功能出现异常则可出现尿少、水肿或小便清长尿量增大等各种病理现象。如《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肿。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3.肾主纳气

《类证治裁·喘症》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才能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也就是肾脏闭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肺吸入的清气必须下达于肾脏,有赖于肾脏的纳气作用,其功能如果出现异常,则可出现呼多吸少动辄气喘的病理现象,即为肾不纳气。

小苗是个爱美的姑娘,可是黑眼圈和眼袋严重影响了她的容貌,让她看起来苍老而憔悴。眼霜换了好几个牌子都不管用,去某美容院,美容师说是睡眠不好造成的。但是小苗天天睡觉,又是冰敷,还用尽了各种美容方法,效果总是不好。

情急之下,她找到了医生,这才知道是肾虚的原因。

肾中精气充足,人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就正常,就会面色红润、齿固发黑、耳聪目明、记忆力好、性功能正常、身体强健、反应敏捷。要是肾脏虚弱,肾中精气不足,女性就会出现头发稀疏、眼圈发黑、皮肤没有光泽、耳鸣耳聋、视物昏花、腰膝酸软、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所以,我国古代养生和美容都非常重视养“肾”的重要性。作为现代人,我们又该如何守护好我们的“根本”呢?

1.顺时养肾

中医认为“肾应冬气”,肾主封藏精气,与冬季十分相似,所以冬天要特别注意养护肾,防止肾中精气过度消耗。“固精”是我国传统养生方法之一,“固精”就是要节制性生活。性生活不节制,就会耗伤人体肾中精气而致病,出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男子遗精、阳痿,女子月经不调、带下过多。正常的性生活可以促进激素的分泌,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特别是在冬季更需要注意养肾固精的问题,以保证身体的健康。

2.神志养肾

肾“在志为恐和惊”,有“惊恐伤肾”之说。生活中注意修身养性,调节好自己的心情,使心境平和舒畅。注意道德修养,不做违法之事,光明磊落,就不会有恐惧之感。平时做事不冒险,也就不会受到惊吓。对肾的养生保健有益处。

3.穴位养肾

(1)揉三阴交穴:用拇指稍用力按压两侧三阴交穴(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各旋按20次。

(2)揉涌泉穴:用拇指稍用力按压两侧足底涌泉穴(足底前1/3凹陷处),左右旋按各30次。

(3)揉太溪穴:用拇指稍用力按压左右踝太溪穴(足内踝与跟腱的中点),左右各旋按20次。

(4)揉关元穴:将左手掌放在关元穴(脐下3寸)处,向左右各旋转按揉20次。

(5)揉腰眼:站立,双脚与肩同宽,两手按腹部两侧,拇指向前,用中指按至腰眼(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凹陷处),各旋转按压30次。

(6)揉命门穴:以两手掌心上下推揉命门穴(第二、三腰椎棘突间)20次,感觉到局部温热最好。

五脏阴阳平衡自检方案

【气血养生经】 如果说生活是一门平衡的艺术,那么生命就是一项平衡的技术。天地万物,都讲究“阴阳”协调。阴阳一旦失调,轻者需要就医吃药,重者则扰乱我们的生命健康。

那天在健身房,小孙和小李因为肌肉问题争个不停,小孙的肌肉结实,有点像运动员的身材。小李则肌肉松弛。小李说:“你肯定健身不是一天两天了,才能有如此发达的肌肉。”而小孙则咬定自己是第一次出入健身房的大门,认为自己身体结实是自己五脏协调,脾胃好的表现。因为一个人脾气足,他的肉就结实、不长皱、有弹性。

其实小孙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五脏好不好,都可以通过体貌特征表现出来,脾主肌肉、四肢,是由于脾的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决定的。脾脏运化水谷精微以营养肌肉,营养充足,则肌肉丰满、结实,四肢强劲、灵活有力;反之,如果脾失健运,营养缺乏,必导致形体消瘦,肌肉萎软、懈怠,皮肤松弛、多皱。因此我们只要留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就能知道自己的五脏是否阴阳平衡,并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1.肺

(1)肺阴虚症状:两颧骨红赤,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鼻咽干燥,干咳少痰,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苔薄或无,脉象细数。

养生原则:养阴清肺。

(2)肺气虚的症状: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咳喘无力,声音低微。自汗多汗,气短懒言,甚则息微,呼吸短浅,凉汗淋漓,舌苔淡薄,脉象虚软。

养生原则:益气固脱,收敛肺气。

2.脾

(1)脾胃阴虚的症状:口干舌燥,齿燥津少,脘腹胀满,或见热痛,心中嘈杂,饥不欲食,干呕欲吐,反胃呃逆,舌质红赤,苔黄而干或光无苔,脉象细数。

养生原则:养阴扶脾,清热益胃。

(2)脾胃气虚的症状: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气短懒言,倦怠无力,四肢发软,不思饮食,腹胀,唇淡不荣,大便溏泻,内脏下垂,舌质胖大,脉象虚弱。

养生原则: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3.心

(1)心阴血虚症状:形体消瘦,心慌气短,心烦易惊,头昏眼花,健忘失眠,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淡少津,脉象细弱。

养生原则:养阴清热,宁心安神。

(2)心阳气虚症状: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心胸憋闷,胸憋背冷,畏寒喜温,自汗多汗,甚则面色惨白,神志恍惚,冷汗淋漓,呼吸短浅,四肢厥冷,舌质淡而胖,舌苔白润,脉象细弱,甚至脉结代,脉律不整。

养生原则:益气扶阳,补心安神。

4.肾

(1)肾阴虚症状:头昏耳鸣,听力减退,牙齿动摇,毛发枯萎,腰脊酸痛,潮热盗汗,口燥咽干,梦遗滑精,舌质红赤,脉象沉细。

养生原则:补肾滋阴,养血固本。

(2)肾阳虚症状:畏寒怕冷,腰膝酸冷,神疲易倦,小便清长,夜尿频多,遗尿失禁,尿后余沥,性欲减退,阳痿早泄,遗精难育,宫寒不孕,舌质淡而胖,脉象虚弱。

养生原则:温肾扶阳,填精补髓。

5.肝

(1)肝阴血虚症状:两肋疼痛,性急易躁,视物不清,眼干涩,肌肉跳动,爪甲枯薄,关节酸软,肢体麻木,舌红而瘦,苔黄少津,脉象弦细。

养生原则:滋阴养血,补肝调肝。

(2)肝阳上亢症状: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失眠多梦,每遇恼怒或烦劳则加重,目赤,口苦,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养生原则:平肝潜阳,息风清脑。

全民适用的脏腑养生基本功

【气血养生经】 中医养生的玄妙之处就在于此,它就像一位拈花含笑的智者,从来不会把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也不会把复杂的事情想简单。像脏腑顺安这样的大工程,它也能轻松搞定。

脏腑养生事关人命,不可不重视啊。可是脏腑养生是个大工程,既为工程,想必复杂程度不轻。每天还不完的房贷,做不完的工作,我们不可能花“巨资”(时间)来搞这个工程啊。

不必紧张,本书就是专门写给那些有点忙、有点懒又爱健康的“菜鸟”们看的。所以我们为你设计的这项脏腑养生工程一点都不复杂。请看下面的养生小动作,无论你是忙忙碌碌的办公室一族,还是闲来无事的老者,都可以足不出户,轻松养生。

1.咬牙切齿(用上下牙齿有节奏地反复相互叩击的一种自我保健法)

做法:精神放松,口唇微闭;心神合一,默念叩击;先叩臼牙,再叩门牙;轻重交替,节奏有致。终结时,再辅以“赤龙(舌头)搅海,漱津云吞”,效果更佳。

养生原理:经常叩齿,不仅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局部气血运动和保持局部经络畅通,从而增强整个机体健康,还可促进口腔、整个牙体及周围组织的健康,增强牙齿的全面抗病能力。

2.勤梳头

做法:最好晨起梳头2~5回,下午再梳头一回,一回以两分钟100次为宜。

养生原理:梳子齿与头发频繁接触产生的电感应,会疏通经脉,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流畅,调节大脑多路神经功能,增强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延缓脑细胞的衰老。

3.常搓脚

做法: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15~20分钟后,用大拇指肚搓脚底的涌泉穴(脚心中央凹陷处)。

养生原理:人体健康,在于脚健。涌泉属足少阴肾经,“肾出于涌泉”。经常温浴后搓此穴,可温补肾经,益精填髓,舒筋活络,平衡阴阳,调理五脏六腑。

4.咽唾沫

做法:日咽唾液三百口,使你活到九十九。

养生原理:中医理论认为,唾液在体内化生为精气,为生命须臾不可缺少的物质,具有强肾益脑等作用。

5.撮谷道

做法:撮谷道,就是做收缩肛门的小动作。具体做法为“放松全身,将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配合收气,舌舔上腭,向上收提肛门,稍闭气,然后慢呼,全身放松”。每天坚持提缩100次,每次1~2分钟,若大便后应延长到2~3分钟,可以促进肛周血液循环,防治静脉瘀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内痔、外痔等。

6.揉腹

做法:先用右手大鱼际在胃部按照顺时针方向揉摸120次,然后下移至肚脐周围揉摸120次,再用全手掌揉摸全腹120次,最后逆向重复一遍。

养生原理:中医理论认为,腹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认为脾胃居中,负责主运化水谷精微和统摄血液来充养敷布全身,令五脏六腑常壮无恙。通过揉腹,可以收到调理脾胃,通和气血,培补元神等功效。

7.扯耳朵

做法:以右手从头上引左耳14下(即用右手绕过头顶向上拉左耳),再用左手从头上引右耳14下。

养生原理:古人强调肾耳合一,互为作用。西医学认为:耳朵上的49个穴位和各部位与体内的五脏六腑以及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联系密切。

只要您相信我们的理念,追随我们的步伐,您会发现,养生是一件快乐又温暖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