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19205200000009

第9章 雕塑品格,给孩子打好心理底子(1)

19世纪德国著名天才卡尔·威特说:“无论你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怎样的人,首先他应该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的确,品格决定着孩子的一生,它比所谓的天赋、知识和分数都更加重要。如果一个人的品格不好,那么即使他能力再高、知识再渊博,恐怕也难有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氛围,难有真心的朋友、美丽的爱情。所以,父母要谨记,要想让孩子拥有好的命运,首先要塑造孩子良好的品格,包括诚信、勇敢、独立、自信、宽容、勤劳,等等。

1.一定要培养出受益一生的自信

美国职业橄榄球联会前主席杜根曾指出:“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杜根主席的这一观点,后来被人们归纳为“杜根定律”。也就是说,信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只要拥有自信,就能最终获得成功。

其实,“杜根定律”所说的“成功”,并不单纯指事业上的。要知道,对于一个自信的人来说,人生的方方面面都会体现出“成功”:做人的成功、与人相处的成功、生活的成功、事业的成功、心灵的成功……因此,对于一个人来说,自信带来的成功是全方位的、终身性的。但无数事实也表明,自信是最难得的品格之一,如果不是从小培养起来,那么一个人要靠自己的努力自信起来是很困难的。所以,这就告诉所有的父母: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

自信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也是孩子快乐的保障。自信的孩子对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往往有正确的认识,有自然、主动地表现自己的勇气,对所处的环境也有较强烈的安全感。而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即使本身智商很高,也会由于不能肯定自己、不敢表达自己,而处处遭遇难题。自信的孩子也是快乐的,他们心中没有太多隐忧,不会无缘无故惧怕周边环境,因此他们不管在哪里,总是能感觉到踏实与轻松;不自信的孩子则总是畏首畏尾,担心别人看到自己的不足,担心受到大人的呵斥,因而难以拥有轻松、无忧无虑的感觉。久而久之,自信的孩子会更加自信,自卑的孩子则越来越自卑。对比两者的人生质量,孰高孰低显而易见。

那么,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主要的方法就是对孩子多激赏、表扬,尽量少批评。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可塑性很强。而对于生活圈相对狭小的孩子来说,父母对他们的影响又是最大的。如果父母能够经常夸奖、表扬孩子,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有能力把事情做好的,并会不断向着被表扬的方向努力。如此一来,孩子就会表现得越来越自信。相反,如果父母总是以讥笑、嘲讽的口气评价孩子,那么孩子的内心也会认同这种消极的看法,从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变得越来越不自信。

近年来很多教育方面的专家都提倡“激赏教育”,就是建议父母多对孩子竖起大拇指,多以表扬的方式来激励孩子,多说“你真棒”“你能行”,别把“你做不好”“我来吧”放在嘴边。要知道,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产生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例如,你看到孩子不断地蹦跳,并听到他说“我要跳到月球上去”,你会做何回答呢?有的父母可能会说:“别做梦了,你又没有翅膀,又不是宇航员!”也有的父母可能关心更加实际的东西:“别跳了,衣服要弄脏了。”无论是上述哪一种回答,其实都是对孩子自信心的一种打击。而美国沃帕科内塔小镇的一位妈妈听到了孩子这样的“胡话”,立刻回答道:“好的!但不要忘记回家吃饭!”30年后,这个小孩成为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他就是美国著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相反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曾经有一位记者到美国某座监狱采访一名偷窃、抢劫成性的罪犯。当记者询问是什么样的心理让他一而再地犯错时,他说出了埋藏心中多年的一段话:“我的父亲是个酒鬼,他很少回家。有一次我看到他,很高兴地告诉他,我长大了要当一名科学家。他却哈哈大笑,说‘假如你能当科学家,我就是英国国王’。接着还打了我一巴掌,让我不要做梦、胡说八道。从那之后,我就再也没有提过‘科学家’三个字。我觉得学习也没什么用处,就辍学了。我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在街上流浪,慢慢发展到偷钱、抢钱……”

孩子接触的小天地是很狭窄的,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很多都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批评还是表扬,都有可能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可见,父母和孩子沟通睚,一定要“三思而后言”,不要轻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先先和妈妈在楼下玩,碰到邻居阿姨带着牛牛在玩足球。牛牛很热情,把球踢给先先,让他传过来。先先是第一次接触足球,一时不知道怎么应对。先先妈立刻不好意思地笑着,对牛牛妈说道:“这孩子在家玩水球、玩玩具,都可欢腾了。一碰到足球就傻眼了。看来这孩子是踢不好足球了。”妈妈的话落到了先先的耳朵里,先先更不敢碰那只球了。

后来,先先每次在外面看到别的小朋友欢快地踢球,都很是羡慕。但他一想到妈妈说的“这孩子是踢不好足球了”,就害怕自己出丑,不敢加入足球的队伍。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孩子的内心是十分敏感的,他们通常不会分辨哪些是爸爸妈妈随口说的话。只要是大人的话,都会对他们的认识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说话时,千万不要像和朋友、其他家人一样随意,有时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也可能被孩子牢牢记在心里,进而影响孩子的认知。

孩子与生俱来就有性情之别,但却没有能力之分,孩子所有的技能都是在后天培养起来的。而支撑孩子不断学习的力量,就是那一股相信自己的信念。好的教育应该千方百计呵护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千万别让孩子被自己亲口打击得“低到泥土里”。

父母小贴士

每个鲜活的小生命都像一支燃烧的小蜡烛,闪烁着思想的火光。父母的激励、赞赏就像微风,能够让孩子的生命之火越烧越旺;而批评、奚落、贬低则像一盆冷水,会浇熄孩子的热情、毁灭孩子思想的生命力。

2.让孩子有主宰自我的能力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西格尔有一个出色的研究:当一个问题对某人来说很重要时,如果他在这个问题上能使一个“反对者”改变意见而和自己保持一致,那么他宁愿要那个“反对者”,而不会要一个“同意者”。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改宗效应”。它启示我们:没有是非观念的人,会给人一种没有能力的感觉,因而容易被人瞧不起;而敢于直言是非的人,会有一种感染力,因而最终多半能得到人们的喜爱。

“改宗效应”其实表达了这样一个中心思想:做人一定要有主见。相对于顺从、附和、讨好来说,能够有自我观念的人更能得到别人的喜欢,使人乐于亲近。这也就给父母提出了一个要求:一定要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有主见的人。

不过,实际生活中,很多孩子可能表现出来的是没有主见的一面:吃什么、穿什么都要询问父母的意见,自己没有任何想法;玩什么、怎么玩,也都要父母来做主;甚至有的孩子已经上了学,学校组织一个很小的活动,都要回来问问父母能不能参加……

孩子本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变成了没有主见的“小应声虫”呢?这里面有主观原因,也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讲,孩子喜欢模仿,幼时又有很强的依赖性,所以做事时常常表现出盲从的一面,也就是过于“听话”。从客观方面来说,父母很容易将自己当成孩子的权威,习惯于替孩子包办一切,再加上有些父母可能比较专制,不爱倾听孩子的想法,这就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畏惧和服从的心理,对父母的决定唯命是从。另外,如果父母对孩子关注过多,也会引发孩子的关注焦虑,这很容易导致孩子心态的冷漠和缺乏主见,同时也难以养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没有主见,就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教育态度,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主宰自我的能力。

既然孩子缺乏主见的主要原因是习惯服从父母的决定,那么父母就要多创造让孩子自己做主的机会。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完全可以交给孩子做主。比如,让孩子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玩什么游戏、过生日时请哪些小朋友。某些大事也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比如客厅怎样整理会显得更整洁、孩子自己的房间怎样布置。如果孩子所说的可行,父母就应该尽量采纳孩子的建议。这样一来,孩子主动思考和自行决定事情的自信心就会增强,以后会更加积极地对待事物。平时看电视,或者听说某个新闻的时候,父母也可以多和孩子探讨,经常问孩子:“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样做?”父母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思索问题,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慢慢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从“无主见”变成一个“有主见”的人。

很多孩子遇到事情,就会习惯性地去问父母怎么解决。这时,父母应该区分情况,如果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就直接告诉孩子让他自己决定;如果是孩子自己无法判断、决定的事情,父母就要启发孩子思考,再引导他做出正确的决定。同时,父母也要让孩子明白,很多事情没有唯一的答案,只要孩子经过思考,确信自己的做法或观点是正确的,那就应该勇敢地按自己的想法做事,而不要随意被周围人所影响。

父母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孩子比较有主见,或者在某些时候表现出很有主见的样子,那么一定要尊重孩子、成全孩子,千万不要专制地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否则,孩子独立思考的意识就有可能被父母“吓”回去。泰戈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绝不能劝告你们总是走我的老路!我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曾把船解开,让它从码头漂出去,迎接狂风暴雨,谁的警告都不听!”对于父母来说,这句话可以作为教育孩子的箴言,用来提醒自己,不要干涉孩子的自由。退一步说,即使孩子的想法明显是错的,父母真的无法接受,也必须表扬孩子,让他明白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值得鼓励的行为。

李开复在写博士论文时,在选题的问题上和导师产生了分歧,他发现导师让他用专家系统做语音识别是行不通的,而用统计学做语音识别系统却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于是他鼓足勇气向导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李开复本来以为导师会否定他的想法,但导师却说了一句让他铭记一生的话:“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并且在后来的研究过程中,导师倾尽全力帮助他。也许正是导师的宽容和支持,成就了李开复博士论文的成功。如果导师当时坚持个人意见,恐怕今天人们就无法享受这项研究成果了,李开复也可能不会在学术上充满信心,不断取得更新、更高的成绩。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不久的将来还要独自面对人生。因此,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不是事事都帮他做、帮他思考,而是教给他自己行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前提,就是一定要有主见。有自己想法的人、敢于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的人,才有可能获得美好的人生。

父母小贴士

什么是“主见”?就是要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主角”。很多父母以爱孩子为名义,帮孩子决定了太多事情、做了太多事情,孩子俨然成了自我人生舞台中无关紧要的人,又怎么会有主见呢?所以,聪明的父母,就要懂得适当退出孩子的生活,做一个“配角”。这样,孩子才有机会做自我生命的主宰者。

3.给孩子一副勇于承担的肩膀

纵观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他们也许并非都有过人的智商、过硬的背景,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勇于承担责任。只有遇事不推诿、肯往自己身上扛的人,才会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解决问题;那些习惯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人,恐怕一生都难当重任。正如拳击手刘易斯所说:“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是不折不扣的废物。”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的东西很多,其中学会承担责任,是塑造个人良好品格必不可少的一项。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责任感都是安身立命的基础。正如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所说:“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所以,孩子一旦具备了某些能力的时候,父母就要教育他们应担负相应的责任。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不会负责任的孩子。比如,有些孩子很难将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有的孩子对别人,甚至对同学、家人都漠不关心;也有很多孩子在家里什么都不做,俨然一个“甩手小掌柜”……这些都是孩子缺乏责任感的表现。而孩子之所以在这些方面表现得很“自我”、很“浮躁”,说穿了,还是因为父母长期以来的教育方式不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