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19205200000037

第37章 子不教,父母之过——不可不避的心理教育误区(4)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心理学家解释:在没有物质奖励时,人们做某件事可能完全出于自己的兴趣,这时可以说不需要奖励也能够做得下去;而一旦“做事”和“奖励”之间产生联系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将奖励作为做事的动机,也就是有奖励才做,没奖励就不做了。成人是这样,孩子们也是这样的。

一位老人生活在一个环境较差的社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都会有一群孩子到他的窗下大喊大叫地玩耍,令老人不能安静修养。老人和孩子们谈判了很多次,但都没起到什么作用。

一天,孩子们又在窗外大喊,老人走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元,让他们继续在这里喊。孩子们虽然不明白老人为什么付钱,但他们得到了好处,就更卖力地喊了起来。从那以后,老人每天都会给孩子们每人10美元,孩子们来得更加准时、喊得更加大声了。但到了第二周,老人开始只给每个孩子5美元。孩子们虽然有些不高兴,但还是接受了。第三周,老人改为只给每个孩子1美元。第四周,老人对孩子们说:“小家伙们,我实在没有钱给你们了。”孩子们一听,立刻失望地走了,并且边走边说:“都没钱了,谁还给你喊呢?”从那之后,孩子们再也不到老人的窗下玩耍、喊叫了。

原本在这里叫、闹,是孩子们的兴趣,但老人将这一行为与奖励联系了起来,使得孩子们在奖励消失的时候,就不再进行这一行为了。上述实验和这个故事都表明,在某些时候,某些不正当的奖励,是打击孩子积极性的错误行为。比如,父母经常会“鼓励”孩子,如“如果你这次考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五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方式,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浇灭了。

但我们也都知道,奖励在亲子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否则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照样会受到打击。那么,怎样奖励才不至于产生负面效果呢?

第一,父母不能滥用奖励,而要适度奖励。父母可以通过商议,制定“奖励制度”,制度的标准需综合考虑家庭经济能力、孩子的进步幅度等几项内容,切记不能“超标准”和不切实际地对孩子进行奖励。比如有的父母本来属于低收入阶层,却经常给孩子购买高价品牌服装等作为奖励,这样既达不到奖励的效果,又会使孩子养成奢侈的性格,对孩子和家庭经济都是有害无益的。

璐璐的爸爸和妈妈都是普通的职工,家里的条件并不宽裕,但出于对璐璐的爱,妈妈总是给璐璐买最好的衣服、零食和用具,而自己和丈夫则总是节衣缩食。不过,令妈妈欣慰的是,璐璐的成绩还算不错,每次考试成绩都在班级前五名。为了奖励璐璐,妈妈立了一个规定:璐璐考进前五名,就带他去吃肯德基;考了第三名,就给他买名牌运动鞋;考了第二名,就给他买最新的电子产品;考了第一名的话,奖品就任由璐璐选。

在这么诱人的奖励制度下,璐璐学习起来十分卖力。但他的成绩始终都在第二名至第五名之间徘徊。璐璐下定了决心,这次期末一定要考个第一名,实现自己期盼已久的“梦想”。谁知道,璐璐的愿望竟然真的实现了,他这次真的考了第一名。拿着奖状回家的时候,璐璐高兴极了。当然,爸爸妈妈比璐璐更高兴。一家人高兴之余,璐璐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不是奖励随我挑吗?那我想让你们带我去香港迪士尼乐园玩!”璐璐的爸爸和妈妈傻眼了,去香港旅游一趟,所需的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啊。两个人平时要给璐璐买名牌衣服和玩具,又要供他上学,哪有那么多积蓄呢?两人互看了半天,最后妈妈婉言拒绝了璐璐的请求。

璐璐看着自己的梦想破灭了,气得把试卷撕了个粉碎:“你们说话不算数!答应给的奖励又反悔!我再也不好好学习了!”

如果奖励消失,那么在孩子看来,学习的动力也就消失了。这个故事值得很多父母深思。

第二,父母对孩子的奖励应该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为原则。比如带孩子去郊游、游园、参观之类的,以能够达到提高孩子的能力、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见识、陶冶孩子的情操的目的为最佳。

第三,奖励不应该单纯以学习成绩为依据。无论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哪个方面取得了成绩和进步,都应该进行适当的奖励,否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重学习成绩、轻综合能力”的错误观念。

父母使用奖励手段是值得提倡的,但一定要让奖励数量和层次在正常的范畴之内,否则,奖励就不是对孩子好,而是在害孩子。

父母小贴士

聪明的父母,可以将一部分主导权作为对孩子的奖励,这对孩子来说,其实也是奖励的最高级别。比如,让孩子来决定全家周末的活动、选择到哪家餐馆吃饭、请哪些小朋友到家里做客……同时,这种给孩子更多主导权的奖励,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多种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8.超限效应,你的孩子听了太多相同的话语

为什么很多父母觉得自己苦口婆心的劝说,在孩子看来却只是烦人的“唠叨”,孩子会对自己十分不耐烦,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呢?这正应了那句话:“一句话重复一百遍也不会成为真理,而真理重复一百遍却可能成为废话。”亲子教育中,这句话同样适用。无论父母的出发点多么正确,一旦不断地重复相同的话语,那么在孩子那里就肯定得不到正面的回馈。

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妈妈反复告诫孩子,玩完玩具要收好,但孩子依然经常将玩具扔得满地都是,自己却干别的去了;爸爸要求孩子每天早上早点起床,和自己去晨跑,可孩子照样赖床不起;不管孩子被要求多少次回家先写作业再玩,他依然我行我素,总是放下书包就往外跑,一直玩到天黑才回来……父母说的话,在孩子这里往往被当作耳旁风,甚至如果父母说的次数过多,孩子就会当作完全没听见一样。这种现象正常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其实,孩子这种由于不耐烦而产生的逆反情绪在心理学中叫作“超限效应”。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人的机体在接受某种刺激过多的时候,会出现自然的逃避倾向。这是人类出于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心理反应。由于这个特征,人在受到外界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的情况下,就会极不耐烦或产生逆反情绪。这就是所谓的“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经历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次他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打算在演讲结束后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拿走了两枚硬币。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发生作用的频率非常高,只要父母不断重复一个告诫、一个嘱咐,孩子就会产生逆反情绪,自动“过滤”那些令自己反感的话。当他们达到忍耐极限的时候,甚至会说出“我偏要这样”的话,即使他们知道这样说很不对。也许孩子的这种逆反令父母很伤心、很气愤,但父母了解“超限效应”后,就应该知道,这是孩子的正常心理反应,换了一个大人在这样的话语情境下也会有同样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做的,不是强制孩子服从自己,必须听自己的唠叨,而是要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应注意“度”。如果“过度”,会产生“越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掌握好分寸,做到“恰到好处”,才能使你的训导对孩子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首先,父母要记住,不管是事前提醒,还是事后批评,都只说一次就停止。父母没完没了的说教,只会让孩子产生听觉疲劳,继而引起反感。

有一个12岁的女孩,最近变得十分贪玩,虽然她只是去同学家,并没有去一些混乱的公共场所,但她总是很晚才回家的行为,也非常让父母操心。她的母亲经常苦口婆心地劝告她,希望她能收敛一些,把心思放到学习上,可一点儿效果也没有。

有一天,这个女孩又到同学家玩了,直到夜里12点才想起回家。她心想:这下糟了,肯定少不了一顿臭骂。女孩小心翼翼地敲了敲门,是父亲给她开的门,女孩低下了头,做好了挨骂的准备。可是让女孩意外的是,父亲一句也没骂她,只是神情黯然地说了一句:“你真的很令我失望。”然后转身走开了。

女孩愣在了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回应。这时,父亲从厨房端出一碗热乎乎的鸡汤,对女孩说:“玩到这么晚,肯定还没吃晚饭吧?这是你妈妈煲的鸡汤,快趁热喝了吧!电饭锅里还有米饭!”说完,父亲不再询问别的,也没有训斥她,而是走进了卧室。女孩心里愧疚极了,不禁流下了惭愧的眼泪。从那以后,她再也不晚归了,每天放了学就按时回家,经常在吃完晚饭后,陪父母到附近的公园散步。

虽然一句话只说一遍的分量看起来很轻,但却有着“四两拨千斤”的神奇作用。相反,一句话说了太多遍,反而会变得不值钱。

其次,唠叨孩子不能是“见缝插针”。有的父母教育孩子十分“细致”,但凡看到孩子有一点做得不好,就会立刻开口唠叨两句。实际上,由于孩子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比较差,犯一些小错误是难免的。如果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于苛刻,认为孩子犯了错误就是品行或道德问题,甚至不惜用斥骂、体罚纠错,势必会造成负面效果,使孩子的心理受到创伤。

升上六年级后,彤彤明显感觉到累了很多。她盼呀盼,好不容易盼到了放寒假,可以在家好好放松一下了。可谁知,妈妈的唠叨却让她的神经一刻也不能放松。

早上,彤彤想多睡一会儿懒觉,可妈妈六点半就开始敲她的房门,让她起来背英语单词。

彤彤起床后,洗把脸就开始看书,妈妈又嫌彤彤没有好好刷牙,这样会长蛀牙。

好不容易吃过早饭,彤彤想下楼透透气,妈妈又叫住她,说上午人的精神好,应该用来写作业,下午再出去。

到了晚上,彤彤想看会儿电视,妈妈又不断地说“这个有什么好看的”“那个也不怎么样啊”……

彤彤简直觉得自己的头要爆炸了。

这样琐碎的、无处不在的说教,孩子会感觉厌烦,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如果可以的话,父母可以换位思考一下,想象自己被别人如此唠叨的感觉,想必这种行为就会有所收敛。

需提醒父母的是,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者总结正确的行为规范,不必一定要通过唠叨、批评的方式,也可以让孩子自己进行反思。这样既能减少孩子对父母唠叨的反感,也能让孩子思考得更加深入一些,更好地达到规范行为的目的。

父母小贴士

演讲领域有一个“黄金3分钟”的说法,是说,不管你的演讲多么精彩,都应该尽量在3分钟之内完成,否则就可能引起听者的反感。父母不妨也用这个法则来要求自己,将给孩子讲道理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之内,并且尽量减少次数,相信一定会比重复很多遍的、长时间的唠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