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豪的语文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梦想。豪豪这天回到家很专注,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认真写了一个多小时。吃过饭之后,妈妈帮豪豪检查作业,顺便看了他的这篇作文。她看完之后,笑着把豪豪的爸爸叫过来,说道:“你看,豪豪这志气可真不小,将来想当画家呢!”爸爸听后,示意让妈妈止住笑声,一本正经地问豪豪:“儿子,能告诉爸爸为什么将来想当画家吗?”豪豪回答说:“因为画家很厉害,能画很漂亮的风景、房子,还有人。他们的画还能放到博物馆里,大家都来看!”爸爸又问道:“那豪豪喜欢画画吗?”“喜欢!”豪豪用力点着头。“那好,爸爸也相信豪豪一定能把画画好,将来也能办画展!”豪豪一听更加兴奋了,抱着爸爸叽叽咕咕说了一大堆,说听老师讲过,北京有很多办画展的画家,自己将来想去北京看画、画画;还说美术老师每次都会夸自己画得很棒……
知道了孩子的“梦想”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已经埋藏在心里很久的种子,并且孩子已经在为此做出努力,妈妈这才醒悟,自己刚才的笑多么不应该,她觉得自己差一点打击了孩子的自信、扼杀了孩子的梦想。于是,她也立刻走到父子俩身边,竖起大拇指,郑重地对豪豪说:“豪豪真棒,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加油!”
对于人来说,最宝贵的就是梦想。甚至可以说,一切成功的今天,最初都只是一个梦幻般的想法。如果父母击碎了孩子的梦想,可以说,就是埋葬了孩子可能非常成功的未来。所以,父母永远不要说打击孩子的话,并且还要为孩子的梦想做出一系列的帮助和引导。
孩子说出了自己的梦想,父母要给孩子一定的指导,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孩子的了解,告诉他朝着怎样的方向努力可以更快实现梦想。不过,父母只能适当提点,不要过多干预。要知道,没有一个名人的成功是父母提前预料到的,所以不要把自己的想法过多地灌输给孩子,让他自由地按照自我意愿发挥,他可能会做得更好。
在孩子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父母不要怂恿他放弃,而是要鼓励他努力跨越难关。要让孩子知道实现梦想不容易,但有梦之人,绝对应该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即使孩子将来不能成功,他的意志力、克服困难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孩子的很多想法可能是幼稚的,但当他们脑中出现梦想的时候,这“幼稚的想法”却可能是将来社会的一大奇迹。飞机发明之前,谁又能想到人类真的会飞呢?所以,孩子的梦想永远不会是幼稚的,而是一个个奇迹的萌芽,值得所有的父母去精心保护。
父母小贴士
梦想对于孩子来说,就好比鸟儿飞翔时所依赖的翅膀一样。孩子有梦想,父母当然要精心呵护,给他广阔的空间,让他展开翅膀去飞。相信这样的孩子,即使飞得不如自己想象得远,也一定会比处在父母打击下的孩子飞得更高、更有力量。
6.与“丑陋”隔绝,孩子只能生活在童话中
有一个国王要外出远行,他叫来三个仆人,给了他们每人一锭银子,让他们去做生意。国王回来后,三个仆人来汇报情况。第一个仆人说:“国王,我赚了10锭银子。”国王于是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说:“国王,我赚了5锭银子。”国王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说:“国王,我担心赔掉你给我的那1锭银子,所以我没有去做生意。”于是,国王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给了第一个仆人,并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虽然是一种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理论,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却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存在于很多地方。比如,一个人从生下来,家庭背景、容貌等就都是不一样的,而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还将经历或目睹很多不公正的事情,这是难以避免的。要知道,世界上永远不可能有完全公正的环境和事情。人生在世,对这一点有基本的认识是很必要的,一来可以增强人们面对不公平时的承受力;二来能够让人形成良好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过分强求平等的回报。
因此,父母适当地将这一现象讲给孩子听,是让孩子形成强大心理的必要步骤。然而,实际生活中,很多父母出于保护孩子的心理,总不忍心将这一实情相告,而是给孩子塑造一个绝对公平的“乌托邦”。其实,这最终并不能达到保护孩子的目的,反而会让孩子因为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正确判断,而在以后的日子中处处碰壁,事事觉得自己受了委屈。
小美是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在幼儿园的时候因为自己可爱的外貌受到老师和很多同学的喜爱,几乎每天都会有人围着小美,跟她说话、玩游戏。但上了小学之后,小美心中的优越感在逐渐消失——老师们不再因为她的可爱而关注她,反而总是揪着她“学习不好”的小辫子不放,每次谈话的内容都是让小美好好学习。小美当然也希望有个好成绩,但她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记东西总是记不住。小美为此苦恼极了。
这个月的最后一天刚好是小美的生日,妈妈给小美买了蛋糕,让她许个愿望。只见小美愁眉苦脸地说:“我希望自己变聪明一点。”妈妈吓了一跳,问小美为什么会这么说。小美哭丧着脸回答:“妈妈,老师总说我学习不好,但我已经很努力了,可就是记不住。我的同桌背课文的时候,只要读3遍就背过了;而我经常读了10遍还背不过。真是太不公平了!”妈妈还没有回应,小美又说:“幼儿园的老师都喜欢我,可现在的老师都没有说过喜欢我。这不公平!我要回幼儿园!”说完竟然哭了起来。妈妈抱了抱小美,给她擦干泪水,安慰她道:“小美,首先,妈妈要告诉你,这个世界上经常会有不公平的事情,你必须要接受。比如,你比很多同学长得漂亮;又如,你可能不如一些同学聪明。但是,这个世界也是公平的,你总会有一些地方不如人,又会有一些优点是别人比不上的。另外,公平还指:如果你加倍努力,不放弃,那么总有一天会取得成功。课文读3遍背不过,那就读10遍;10遍背不过,就读20遍。不要去跟别人比,只跟自己以前比,只要你能一次比一次记住得多,就是回报,就是公平。”
孩子无法正确认识现实,就会在面对现实的时候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所以,父母不要将孩子套在自制的、完美的保护膜中,要知道,这种保护是一种谎言,会欺骗孩子的心灵,让他对世界产生错误的认识。
那么,父母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让孩子懂得,世界存在一定的不公平,但又不会让孩子曲解了这种不公平、产生消极心理呢?
父母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要有让孩子正确认识世界的意识,不要企图让孩子生活在一个童话谎言中。父母要知道,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即使经历委屈,也是孩子形成完整、健全心理的必要过程,这对孩子未来的身心发展是大有好处的。每个人都要经历第一次不公平的感受。越早经历,对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平和的心态就越有好处。
对于一些比较小的孩子来说,可能还无法理解什么是不公平,只是有一种不被平等对待或者受委屈的感觉。父母不妨抓住这些时机,让孩子懂得,不公平的情况随时可能出现,公平更多时候是一种相对的情况。
父母还要让孩子知道,公平并不代表自己如愿以偿,或者占了便宜。公平是针对于双方而言的。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感到委屈,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怎样是公平的,而不能去满足孩子的无理欲望,甚至不惜做出对别人不公平的事情。否则,孩子也会对公平的概念产生误解。
父母虽然要让孩子正确认识世界的不公平,但也不能将外界描述成一个“不公平遍地”的状态,这也会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损,形成凡事爱钻牛角尖、心态消极的“愤青心理”。基于这一点,父母就要以身作则,保持自我良好心态。假如父母本身就对很多事情“看不惯”,总是在家里说这不公平、那不公平,孩子也会被这种消极的思想所传染。
如果孩子的“小愤青”情绪见长,那么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让他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关注自己应该达到的目标,用自己的喜好来缓解心中的不满情绪等。面对孩子的委屈,父母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一味责怪孩子,找到根源,清除孩子心中郁积的情绪垃圾,才是化解孩子“愤青”情绪的好方法。
总之,父母既要让孩子明白不公平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不能为追求所谓的平等而大伤精力;还要让孩子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因此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对成功的渴望。能对生活有理智的认识,同时以平常心来对待,相信孩子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心理问题。
父母小贴士
亚当斯曾经说过:“以为根本没有公正的人,是愚蠢的;以为人人都公正,则更为愚蠢。”父母要想赋予孩子更高的情商,使其聪明地面对人生,就一定要适当地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的“丑陋”;将“丑陋”全部掩盖起来,只呈现给孩子一片美好的父母,其实是讳疾忌医、掩耳盗铃,迟早会让孩子的身心因此而受害。
7.不正当奖励,孩子的路会越走越歪
在教育中,奖励是对孩子取得一定成绩或进步的肯定,是对孩子努力的犒劳,是对孩子将来的期许。在这些范畴内,奖励的作用都是积极的。但如果奖励被孩子当成了努力的目的,那么奖励的副作用就会随之显现。
孩子表现得好、听话、取得了好成绩、有了进步,父母通常都会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奖励,有时是口头的表扬,有时是物质的奖励,有时是带孩子到外面游玩等较大的奖励。事实证明,奖励在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可以让孩子学习和做事时更有积极性。奖励运用得好,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但如果一味依赖奖励,却也未必能事事如意。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实验。他让大学生作为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答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一组是实验组,每完成一道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另一组是控制组,这一组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此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也可以继续解题。结果表明:实验组(有奖励组)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但到了第三阶段,愿意继续解题的人数却变得很少,这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中愿意花更多的休息时间继续解题的人数却相对更多,这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德西从这个实验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有时奖励作为一种附加的物质条件,不但起不到促进人们去做某项工作的作用,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们的积极性。心理学家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