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19205200000014

第14章 拨开怪异行为的迷雾,认清孩子的心理本质(2)

孩子爱说谎,很多父母都会觉得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是孩子恶劣人格的开端,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坏习惯。但实际上,孩子说谎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有科学家认为,人从生下来那刻起,就有欺骗和说谎的能力,甚至刚出生的婴儿,也拥有一种天生的了解他人的能力,因此哪怕他们还不会说话,也会用自己的表情去欺骗大人,而当孩子学会说话之后,说谎就成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就认为:“撒谎的倾向是一种自然倾向,它是如此自发、如此普遍,我们可以将其作为儿童自我中心思维的基本组成部分。”明白了这些,那些“匹诺曹”的父母们就该放下过于焦虑的心了:孩子撒谎是很正常的。

从孩子撒谎的目的来说,由于他们思想单纯、智力有限,因此撒谎一般都不是为了骗人,大多只是由于认知的狭隘,看到什么就说什么,说出来的话即使不符合事实,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在说谎。正如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斯特恩所说:“儿童直到七八岁,都不能完全陈述事实,他们并非要欺骗谁,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扭曲现实。”因此,父母发现孩子撒谎,尤其是8岁以下的孩子撒谎,不要轻易地将这种行为与孩子的人格、品质联系起来,而是要了解孩子撒谎的原因,引导他正确地认清事实,杜绝撒谎。

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撒谎”时常会带着“幻想”的意味。比如,他们可能会说自己看见蚂蚁在水中游泳了、小狗在天上飞了等大人看来非常荒诞的话。这一方面说明孩子的认知能力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可能透露出孩子的意愿,比如他想要飞到天上,或者想亲自体检一下游泳的感觉。这时,父母不要随便说孩子“瞎说”,要把事实告诉他,让他明白自己说的事情不可能存在;同时,如果发现孩子确实把自己心中所想说了出来,那么父母就要尽量满足孩子的意愿。

有的孩子会恶作剧似的编一些谎话,比如无中生有地说奶奶打了自己;有的孩子则因为犯了错,害怕父母的责罚,因此否认自己的行为。这两种撒谎行为看起来有些“恶劣”,但也并不代表孩子的品质就是恶劣的,而有可能是父母曾经的反应导致了孩子“再犯”。

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了“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该理论提出,根据一方操作形式的不同,可以促使另一方的行为增强或者减弱。操作形式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这两种方式使用不当,都可能造成孩子说谎。其中,正强化是指给予愉快的刺激,使行为得到强化。比如,一个孩子有一天无意撒谎,说自己在学校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母亲如果不仔细询问事情经过,立刻给予奖赏,孩子就会受到正面的刺激,进而不断说出类似的谎话。负强化是指消除厌恶的刺激,使行为得到强化。比如,孩子每次回家晚都会受到父母的批评,但有一次他谎称自己是为了帮助同学才晚回家,因此躲过了父母的惩罚,下次他也会为了逃避惩罚而继续说谎。

由此可见,对于孩子来说,即使说谎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者躲避惩罚,带有一定的不纯的目的,父母也不要认定孩子的品质出了问题,其实这多半是孩子“条件反射”般的歪曲事实,是父母曾经给过他错误的反应而造成的。这时,父母要纠正孩子的行为,首先要告诉他:“做错事没什么大不了,大人有时也会做错事,但说谎就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了。如果你能跟我们说实话,做一个诚实的人,爸爸妈妈就不会惩罚你。”其次,父母要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一般来说,孩子的“谎话”都很“劣质”,不是太夸张,就是带有明显的漏洞。比如,他可能会说自己单独帮老爷爷把三轮车推上了坡,说是小狗跳上了书架打碎了上面的摆饰,甚至每天回来都说学校考试了、自己得了第一名……当孩子这样说时,父母不要含糊过去,要将事情问清楚,得到真实的结果,再做判断。这样,孩子就会明白谎言会被揭穿,撒谎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以后就会减少撒谎的频率,甚至不会再撒谎了。

当然,父母要想不让孩子沾染上撒谎的坏毛病,自己就要以身作则,先做一个诚实的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要随意欺骗孩子。一旦欺骗,要立刻向孩子说明,并且道歉。别为了自己的面子,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

父母小贴士

孩子就像一棵树苗,因为有风等客观因素的存在,长歪似乎是一种必然趋势。父母的作用,正是及时纠正树苗的长势,保证它的朝向没有偏差;而不是不允许它有长歪的趋势。所以,对待孩子的撒谎行为要有一颗平常心,当然也要有立刻拯救的意识和决策。

4.老和妈妈对着干——孩子陷入了“禁果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禁果效应”,本来指的是恋爱中的男女受到父母的反对时会更加相爱。不过这个效应同样适用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当父母越是反对孩子做某件事时,孩子做这件事的愿望可能就会越强烈。因此造成了孩子逆反,看起来就好像总在跟父母对着干一样。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苦恼:孩子原本乖巧听话,但到了某一个时期,突然变得“逆反”起来,不愿再听父母的指挥,甚至专门和父母对着干。父母指东,他偏要朝西去;父母下一个指令,他的“不”就立刻脱口而出。要他别将水杯打翻,他偏偏要故意弄翻它;刚下过雨,告诉他别踩在水坑里,他就偏挑有积水的地方走;让他穿好鞋再下床,他偏要光着小脚在几个屋子间跑来跑去……

为什么孩子会变得如此逆反呢?父母可能一时间接受不了,但从人的心理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心理学家之所以提出“禁果效应”,是建立在这样的研究结果之上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而不愿做一个被别人控制的傀儡。一旦别人总来为自己决定事情、替自己做选择,并将这些强加于自己,就会感觉到主权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一种抗拒心理——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同时更加倾向于选择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因此,处在“逆反期”的人们才会常常去做一些明知不对的事情,他们这时也许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有错,而只是为了捍卫自己的主权。这一点在孩子身上同样存在。

而孩子之所以会由听话变得不听话,是因为孩子从生下来起就是依赖母体的,几乎没有自我意识,因此父母说什么他就会听什么。而到了2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显现,这时就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主权”落在了父母手中,于是便极力想要“抢”回来,这才会出现开始“不听话”的现象。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对事物认知的深入,这种情况会有所缓解。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找来一些孩子、几个茶杯,实验者把茶杯倒扣在茶盘里,放在孩子面前——孩子毫无兴趣。但当实验者对孩子说“不要动这些茶杯”之后,孩子不甘心被禁止,几乎所有的小手都开始趁着实验者“不注意”的时候企图偷偷掀开杯子。这时,实验者突然说道:“你们要想看就看吧。也没什么稀奇的。”这句话说完,竟然有将近一半的孩子放弃了掀看杯子。

父母一旦明白孩子的心理之后,就可以找到应对的办法了。既然孩子是在维护自己的“主权”,那么就尽量将决定权交给孩子,让他拥有决定事情的权力,这样孩子就不会再为了和父母对着干而一味做错事。

对于一些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做到的事情,或者说非做不可的事情,可以通过改善沟通技巧来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比如,有些孩子不喜欢喝水、不喜欢吃水果,父母越是强迫,孩子越会反抗,坚决不从。这时,父母不妨对孩子说:“如果你现在不渴,那就等下你觉得渴了再喝。我可想多喝一些水呢!”也许孩子过不了一会儿就会朝父母要水喝。关于吃水果,父母也不要强迫孩子“吃个苹果”,可以问孩子:“宝贝儿,你是想吃苹果,还是想吃香蕉?”这样,孩子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有选择的权利,就不会对吃水果那么抗拒了。

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父母则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决定,这样一来能够减少孩子的反抗情绪,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二来也可以避免因为父母包办太过,孩子失去自己的主见。生活中有些父母总是管得太多,不准孩子做这个,也不让孩子去那里,孩子失去了很多自我探索的机会,不仅心中的逆反情绪会越来越严重,还有可能形成沉默寡言、犹豫没主见的个性。父母不妨放开对孩子的束缚,让他在独自做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减少与父母的对抗。

孩子逆反,陷在“禁果效应”中,其实也不是一件坏事,只要父母懂得引导,还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好处呢。

蜜蜜是个长相甜美、身体修长的小女孩,大家都说她是一块天生学舞蹈的好材料。蜜蜜自己也很喜欢舞蹈,于是在她5岁的时候,妈妈就为她报了一个芭蕾舞培训班。开始的两年里,练习虽然比较辛苦,但因为蜜蜜很喜欢,所以从来没有叫苦叫累,而是学得非常认真。妈妈看了也很高兴。但就在第三年,蜜蜜有了一定的基础、眼看就要小有所成的时候,她突然产生了厌烦情绪。她甚至觉得,别的小朋友放学就能回家玩、看动画片,妈妈却要“逼”着自己不停地练舞蹈,对自己很不公平。于是,她开始喊累、开始偷懒。面对蜜蜜的态度,妈妈知道,如果“牛不喝水强按头”,只会让她更加反感。

几天后,妈妈买回一双非常贵的芭蕾舞鞋,还有一套国内顶级老师的舞蹈教程,但只给蜜蜜看了一眼,就锁在了柜子里,并告诉她“另有用途,不许乱动”。这一下,蜜蜜像被拿了魂儿似的,每天惦记着那双精美的舞鞋,还想目睹一下顶级舞蹈老师的风采。于是,她开始妥协,向妈妈保证自己会好好练舞蹈,希望妈妈能把两样东西送给自己。妈妈拒绝了两次。在第三次蜜蜜诚恳地向妈妈请求的时候,妈妈将舞鞋和教程给了她。蜜蜜对这两样东西很宝贝,再也没说过自己不想练的话,而是比以前更加用心了。

“禁果效应”是一种人之常有的现象,父母不用为孩子陷入这个效应而担心,只要学会变通,提高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就能化解孩子的顽强反抗;同时,要是能够巧妙地运用“禁果效应”,它还能成为父母督促孩子努力学习、形成良好习惯的帮手。

父母小贴士

夏娃偷尝了禁果,潘多拉打开了宝盒,为什么危险的“禁果”总是格外受欢迎?它不是真的甜,而是代表了一种权力。正像一个国家需要拥有自主权一样,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也是自主权。开始追求自主权的孩子,就像是一只风筝,父母将线拉得越紧,孩子就挣扎得越厉害。不如给孩子足够宽松的空间,给他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让他“飞”出自己的精彩。

5.有恋物情结——孩子需要情感寄托

中国有句谚语:“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这句话形容的是孩子的情绪变化很快,大人很难捉摸。实际上,不只是孩子的脸、情绪,孩子的心思也是很难捉摸的,大多数时候他们喜欢新奇的、新鲜的事物,常常看到新的就忘掉旧的;但有些时候,他们又会对一件旧物情有独钟,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喜爱,甚至是依赖。

有些父母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存在这样的情况:常常抱着一个玩具或者其他物品,几乎是走到哪带到哪,有时还会对着它倾诉、爱抚。如果别人将这件东西拿走,孩子就会表现出非常激烈的反抗情绪。如果你的孩子有类似行为,那么就要当心孩子可能有“恋物情结”了。

儿童的恋物心理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众多的同类物品中,孩子只喜欢其中的一个,比如,同样的毛绒玩具,他只要那一个,即使有了磨损、残缺,也舍不得丢掉;第二,每天都离不开它,甚至一刻也离不开它,吃饭、睡觉、外出、玩,就连上学也要带着它;第三,孩子经常对着它说话、闻气味、吮吸,好像它是自己不可或缺的亲密伙伴一样;第四,不管物品多么破旧,孩子也拒绝换新的,哪怕是换一个一模一样的。

孩子迷恋某种物品,其实是安全感缺失的一种表现。恋物是一种依恋行为,是孩子在从“完全依恋”转为“完全独立”的过渡期间所产生的行为。孩子产生依恋行为,绝大多数发生在出生后6个月至3岁之间,在2岁左右时表现得最为强烈。孩子依恋某种物品,是因为它能给孩子安全感,是孩子内心的依靠,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容易让孩子形成依恋的,大部分是那些孩子经常接触到的、可以让孩子拥抱的、享有绝对控制权的物品。比如他们经常盖的毯子、经常用的杯子等。

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恋物情结,适当地依恋某种物品能够给孩子带来安全感,父母不用过于担心。但如果孩子的恋物情结比较严重,比如过了5岁仍有恋物情结并且趋于明显,那么父母就要当心其发展成为“恋物癖”。性学研究表明:性变态中的恋物癖者在儿童或少年期就已经显示出明显的恋物迹象。所以,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比较严重的恋物倾向,就一定要通过适当的措施来缓解或消除孩子的恋物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