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伟大的人物
19204100000007

第7章 卓越不凡的科学怪杰(1)

1.相对论鼻祖爱因斯坦

每个人都知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其实他最了不起的却是他的“快乐论”。因为他很淡泊名利,只是喜欢单纯地享受工作和生活。

几年前,我和一位朋友旅行到德国南部的乌尔姆城。当我们经过一家杂货店的时候,我的朋友忽然停住脚步,指着楼上一间小房子说:“你知道吗?这间简陋的房间,就是大数学家、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诞生的地方。”

那天下午,我去访问了爱因斯坦的叔父,但结果很令我失望,他并没有告诉我爱因斯坦有任何不同于常人的才能。相反地,他极兴奋地对我讲述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愚蠢:他小时候举止迟钝又怕羞,连说话也支支吾吾,他的父母担心他的智力不及平常人,连学校里的老师也对他摇头表示没办法。所以大家都叫他“笨蛋”,认为没办法教育他。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么一个奇笨无比的孩子,竟被全世界公认为当代杰出的聪明伟人、古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呢?

遍寻人类历史,像爱因斯坦这样“平地一声雷”般闻名于世界的,确实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最令人惊异的是,他以一个“数学教授”的名头,竟能如此“走红”,成为全球报纸杂志瞩目的人;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竟能像拳王阿里一样闻名遐迩。说出来谁会相信呢?但事实是胜于雄辩的!更稀奇的事还有呢:当爱因斯坦的名字早已“红得发紫”之时,爱因斯坦竟然“还不知道”,直到后来别人与他说后他才突然“发觉”。在答记者问时,他还说“成名”得连他自己都感到“莫名其妙”。

当我们研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学说时,至少可以领悟到这位大数学家“古怪”思想的一部分。可是对爱因斯坦来说,没有一件事物可使他过分“喜爱”,或者说是过分“不喜爱”。大多数人急切追求的名声、富贵或奢华,他都看得非常淡薄。据说有一次,某艘轮船的船长为了优待爱因斯坦,特地让出全船最精美的房间等候他,谁想到这个决定竟被他严词拒绝了。他不愿意接受这种特别优待,就算睡在下等舱里也心甘情愿。

德国政府为了表示对爱因斯坦的崇敬和钦佩,特地在他五十诞辰时,为他在普斯丹城建造了一座半身铜像,还赠送他一所精致的住宅和一艘小游艇。

不过,爱因斯坦的遭遇真是不幸,他之后一直亡命在国外。有一段时间住在比利时,他的财产全被充公,他的家门还上了锁。而且还有一个警察每夜睡在他的床边,只因为他是犹太人。

当他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聘请前往讲学时,为了避免新闻记者访问的麻烦,他预先嘱咐朋友在船尚未到岸之时,悄悄地用驳船驶到半路上去接他,然后再开汽车到达学校。虽然解释爱因斯坦“相对论”学说的书籍至少出版了900册以上,但据爱因斯坦自己说,能够真正了解他的“相对论”的,却只有12个人。

有一次爱因斯坦用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解释“相对论”:一个美丽的姑娘伴你对坐一小时,可是你会觉得好像只有一分钟般短暂;要是你在火炉上坐上一分钟呢?你会觉得像有一小时那么久了。初听起来,好像很对,那就是相对性。其实,让我们试验一次就明白了,谁都愿意和美人对坐,而不愿意坐在火炉上。

爱因斯坦结过两次婚,他的第一任太太替他生了两个很聪明的孩子。

最有趣的是,爱因斯坦夫人却不懂他的“相对论”;不过,她懂得应该怎样做太太,应该如何对待她丈夫。

比如,当她邀请朋友在家聚会时,她想要求她丈夫也参与盛会,但爱因斯坦往往会粗声厉言地回答:“不!不!我坚决不去,因为我不能忍受这样的骚扰,使我不能安心工作。我要立刻离开此地。”

这时,爱因斯坦太太就会耐心地等待他发怒完毕,再说几句好话使他服服帖帖地跟她下楼参与聚会。他呢,也因此得到了一些最舒适的休息。

据爱因斯坦太太说,她丈夫在思想上是极其保守且遵守纪律的,但在日常生活上,他倒愿意“随便”而决不愿受拘束。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喜欢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他给自己立下了两条规定:一条是,无论什么规则都不要;另一条是,不为任何人的意见所支配。

爱因斯坦的日常生活非常简单,他平常总是穿着一套不整齐的旧衣服,不常戴帽子,在浴室里常吹着口哨或哼着歌。他虽然打算解决复杂透顶的“宇宙之谜”,但他认为不能将享用人生搞得过分复杂。所以,他在洗澡后刮胡子时,不用刮面香皂而用洗澡肥皂。他认为同时用香皂和肥皂真是浪费。

爱因斯坦确实是一个极会享受快乐的人。他的快乐主张,便是一种很好的哲学,也许还胜过他那有名的“相对论”呢。因为他的快乐,不需要从任何人身上获得好处,他看轻了金钱和名声。不过他知道,在工作中是可以得到快乐的,当然在小提琴上或划船上也可以寻求到快乐——爱因斯坦的小提琴,确实占据了他生命史上重要的一环,什么事能比小提琴更使他感兴趣呢?

爱因斯坦的逸事还多着呢:有一天,他在柏林市公共汽车上和卖票的人争执起来,因为他以为零钱找错了。等到卖票的人把钱重数了一遍后,知道错的是爱因斯坦,于是又把零钱交还他,并说了一句嘲讽他的幽默话:“这一次的错误是因为先生您不会算钱。”

2.发明之王爱迪生

世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爱迪生,也以健忘闻名天下。好像他的记忆只容得下他的发明,所以他才能成为科学史上的伟人。

有一次,我在纽约温德比尔特饭店进餐时,发现了一位记忆力超好的女服务员,她是管理衣帽的。当我把衣帽交给她之后,她竟没有给我对号牌,我奇怪地问她,她笑着说:“不必多此一举,因为我能记得。”接着,她兴奋地告诉我,在这座大饭店里,常有200位左右的陌生客人的衣帽挂在一起,但当他们一个个出去时,她从来不曾把衣帽递错过。当然,我还是不能完全相信她的话。不过,等到我和饭店经理谈及这件事情时,经理竟然也得意地说:“她吗?是真的!十五年来她还没有弄错过一次呢!”

这使我想起了记忆力很差的发明家爱迪生。这位伟人在幼年时期,就以健忘闻名。在学校里他会把所学习的知识完全忘掉,在全年级的学生中他的成绩是最差的,连老师们也无可奈何,没有一个人不抱怨他又蠢又笨。医生检查他的脑子后,也发现有特殊问题,最后还武断地预言,他必定会死于脑病。

据熟悉爱迪生的人说,他一生只在学校里待过三个月,此后,他一直在家中接受母亲的教育。要说他的母亲可真是太厉害了,竟能把她那个人们认为无法造就的儿子教育成一代伟大的发明家!

不错,我们相信爱迪生幼年时的记忆力很差,但我们也无法否认他对于今日科学界有划时代的贡献。

究竟爱迪生健忘到怎样的地步呢?这里有件小事:有一次他到税务局交税,当时他正在思索科学上的一个重大问题。但因为纳税的人很多,所以等待的时间比较长。等轮到他的时候,他竟说不出自己的名字,虽竭力思索了一阵子,无奈已忘得一干二净。结果还是他的邻居告诉他,他才知道自己的名字是托马斯·爱迪生。这一笑话立刻就被传扬出去,直到今天还没被人们忘记。

爱迪生工作努力的程度也是惊人的,他常常整天整夜地埋头在实验室里作研究。有一天早晨,仆人送早餐时他正睡着,因此仆人不敢去惊动他,径直把早餐放在他面前就走了。他的助手们早已吃完早餐,趁着片刻的休息时间,偷偷地把空碟子放在爱迪生面前。等到爱迪生醒来,看见这些空碟子以及喝干了的咖啡杯子和满桌的面包屑,竟怀疑地擦了擦眼睛。想了一下,以为自己确实已用过了早餐。于是,照例在吸完一支香烟后开始工作。直到他的助手们哈哈大笑以后,他才知道自己是被他们愚弄了。

由爱迪生的健忘,使我又想起了不少伟人有关“记忆力”的传说:

美国最著名的植物学家阿萨·格雷,能够记住两万五千种植物的名字;而罗马的恺撒也可以记住他那数万士兵的姓名;棒球明星贝比鲁斯却根本记不住别人的面貌和姓名!

查理·卓别林有一位七年不离其左右的私人书记,但奇怪的是,据这位书记说:卓别林并不知道他姓什么。

埃及的穆罕默德大学有一个惯例,每年新生入学考试,必须背诵整部《古兰经》。说起这部《古兰经》,即伊斯兰教的“圣经”,几乎与基督教《圣经》的《新约》一样长。背诵一次,至少要费三天的时间。但是,每年都有两万多人能够毫无遗漏地背诵完毕,这种记忆力是多么惊人啊!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自夸他能背诵他所写的全部诗句。但沃尔特·司各特的记忆力可真坏透了,他竟会忘记他自己所写的所有诗篇,甚至有一次,他把自己的作品错认为是拜伦写的,并热烈地赞美。英国的散文家、哲学家培根可以默写他自己的一部最著名的作品,而且一字不错。但美国的舞台明星约瑟夫·杰弗逊虽然连续演了十三年某部著名作品,可是还时常忘记台词。用拜伦和司各特相比,培根和杰弗逊相比,记性的好坏真是有天壤之别。

林肯提出过一个“记忆秘诀”,那就是:当你要牢记什么的时候,不妨高声朗读,使视觉和听觉同时发生效力。

英国历史学家麦克伦南的记忆力,真有点像中国俗语所说的:“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任何一本书,他只要读过一遍就可背诵。他写过许多历史巨著,但从来没有用过什么“参考书”之类的书。

美国老罗斯福总统的记忆力也是极其超群的:他在接见宾客时,最喜欢注意他们的小节、面貌或举止。这样的话,他只要见过你一次就永远不会忘记你了。当他第二次再见到你时,他马上就能叫出你的名字,往往使你高兴得说不出话来。无疑,这对于他的政治活动有极大的帮助,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力”。有一次,他和一位阔别已15年的日本银行家见面,最使这位日本银行家惊奇的是,他们一见面,他便大谈15年前初次会见时曾谈过的一件事情。

距今90多年前,英国有位富翁名叫乔治·彼德,当他10岁时,有人请他计算这样一个难题:

“现在有4440镑的存款,每年年息4.5个便士,问4440天后,应得多少利息?”他不慌不忙地只费了两分零一秒的时间,便把答案算出来了。

很多年前,“铁路贾克”的死讯传出,全世界的报章刊物,都竞相刊登这个消息,并且痛惜哀悼:因为他是一位美国少有的人才,是一个极聪明又极有趣的人物。他的记忆力异常惊人,曾有将近20年之久,他经常到设有大学的各乡村去旅行。他往往十分得意地跑进学生们的餐厅喊道:“认得我‘铁路贾克’吗?请你们随便问我一些历史上的琐碎事吧,我会很乐意告诉你们事情的经过。”自然,学生们是不肯放过他的,更有想乘机表示自己“见多识广”的,于是,无不争先恐后地向他发问。而他们所提出的难题,免不了有许多是荒谬可笑的。比如:

“苏格拉底的太太是在几岁结婚的?”他毫不迟疑地立刻回答:“40岁以前的苏格拉底,还没结婚,40岁后,他才娶了一个黄花闺女,才19岁而已!”

或者会有人问他:“刺刀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明的?”他会很快地答复说:“1689年7月27日苏格兰发生战争时,第一次利用刺刀作为杀人的工具。”

而他的报酬不是由学生们请他一同聚餐,就是由他们凑钱来赠他一身新衣服或者补助他的旅费。甚至连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也很钦佩他的博学,送给他一辆汽车,以便于他继续在各地旅行。不过,铁路贾克有个怪脾气,他不愿开这么名贵的新车出游。也有人猜想,或许他认为不该平白地受人赏赐,所以,他还是坐他那辆旧式的车。这辆车子旁边写着显著的字:“历史学界的高才——铁路贾克。”

他死在一所古老的房子里,享年79岁。遗嘱上写着,愿意把遗体捐赠给密歇根大学检验,以便分析他的脑部结构,为什么能够有那么强的记忆力。

我曾写信问该大学心理系主任皮尔斯教授,请教他有关铁路贾克记忆力强的原因。皮尔斯教授说,他相信现代人类基本都有这种令人惊奇的能力,虽然有少数人的记忆力非常差。铁路贾克的成就,无非是把所有精力都消磨在记忆一切史实而已,他是一部分一部分地积累记忆的,所以说破以后,也就没有什么惊异和神秘的了。

最后,我要说,假使你自以为你的记忆力非常差,那也不应该悲观。像李纳·杜拉芬这位世界著名人物一样,如果他不把重要事件都记录在便条上的话,也常是一会儿工夫就忘得一干二净。有时候,虽然已记在便条上了,他又会把这张便条遗失,并且“又一次忘记”在什么地方丢失了。所以我认为,记忆力差并不影响事业,也不减损伟大,爱迪生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