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微动作:世界顶尖读心侦探公开遍布全身的心理秘密
19203300000005

第5章 读脸,1/25秒表情背后隐藏的情绪(4)

卡里罗回答:“是的,因为他的同伴拿着手电筒,光线照在了他的脸上,我刚好从储藏室的门缝里看到了。”卡里罗在录口供的时候,眉头一直紧锁着,一副思考问题的表情。随后,办案人员又问了一些与案情相关的问题,但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信息,便准备离开。就在这时,卡里罗紧锁的眉头展开了,仿佛努力思考的问题迎刃而解了一样。

警察并没有忽略卡里罗这个细微的表情变化,并因此对卡里罗产生了怀疑。通过调查及旁敲侧击的几次审讯之后,卡里罗终于露出了端倪——原来,根本就没有什么歹徒,这是他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他盗窃之后,收拾了一下现场,就向警察报了案。

在这一案件中,警察从卡里罗的眉毛变化中发现了破绽,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针对这一破绽展开调查,最终破获此案。其实,在很多办案、调查,甚至是人际交往中,只要能认真地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以及眉毛的活动,就能从中发现关键所在。在现实生活或工作中,每个人都会亲身经历这样的画面:当你思考问题时,眉毛会紧紧地皱在一起;当别人有求于你,你却无能为力时,你也会眉头深锁,做出一副非常为难的表情。由此可见,眉毛能表达人们的很多心理活动,通过眉毛,你能看到他人的心理活动。

要想通过眉毛了解人的内心,就需要对眉毛的动作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人体的构成十分神奇,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含义,眉毛也不例外。眉毛除了外观好看以外,在生理上还有为眼睛遮挡雨水、灰尘等作用。就心理作用上来说,眉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体现心情变化的指示针。眉毛不仅可以表现出人们的喜悦,也可以映射出人们的不满。

每一种眉毛表情都代表不同的意思。当一个人皱眉的时候,他所表达的可能是对对方提出的问题表示迷惑不解或否定;也可能是由于受到侵略,心里感到恐惧;抑或是对某件事或人表示不满等。在这类情况下,人们会低眉,并且将眼睛下部的面颊往上挤,以此为自己提供最大的防护。此时,眼睛仍然注意着外界的动静,这就形成了皱眉动作。警察在审讯犯人时常常看到这样的表情:眼睛周围的肌肉上下挤压(这是面临外界攻击时最典型的本能反应)。而人的眼睛遇到强光照射的刺激时,也会做出皱眉动作。皱眉通常表示不喜欢或厌恶,忧郁的人总会眉头深锁,因为他们总想逃离自己眼下所处的环境,却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这样做。

此外,还有一种笑着皱眉的情况。如果一个人出现这类皱眉情况,说明这个人的心中隐藏着轻微的恐惧和焦虑。他的笑或许是真实的,但是无论他笑的对象是什么,都给他带来了相对的困扰。类似于皱眉,当一个人感到焦虑、悲伤、专注、担忧、不知所措或者愤怒的时候,都会做出眉头紧锁的动作。不过,这个动作的含义要视周围的环境而定。比如,嫌疑人在接受审讯的时候,如果眉头紧锁,则表示他内心极度不安或犹豫不决。这时,如果想要在他口中问出什么,就需要耐心地引导和安慰他。如果是一名超市收银员在拉出收银机抽屉准备数点现金时锁起了眉头,那么他的表情就显示出一种慎重和精神集中,因为他希望在自己当班时能及时正确地理清账目。

眉头紧锁,或许是有着一段波折人生的人的习惯性动作。除了锁眉之外,扬眉也是一种表情。扬眉分为双眉上扬和单眉上扬。当我们形容冤仇得到伸张的时候,常常会用到“扬眉吐气”这个词。单眉高挑,表现的是一个人极力想逃离庸俗世事,通常是自视甚高的傲慢行为;双眉上扬,是人在极度欣喜或极度惊讶时做出的潜意识反应,通常都是在心情起伏非常大的时候发生。这时,如果你想告诉对方什么事情的话,最好等他心情稍微平复之后再说。单眉上扬,通常是一个人有疑问、不理解、有困惑的表现,这说明他正在思考问题;而双眉上扬则表示惊讶的意思。

眉毛也有完全抬高和半抬高之分,这些也是表示惊讶的意思。当一个人眉毛完全抬高的时候,往往伴随着双眼大睁,这表示的是完全不可置信的一种动作;眉毛半抬高,表示的是“大吃一惊”,只是吃惊的程度和完全抬高相比有所减弱。

此外,耸眉,是指眉毛先扬起,停留片刻后又下降恢复,常常伴随着嘴角的迅速下撇,脸部其他部位却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这种行为通常表示的是一种无奈,同时还是一种强调自己观点的动作。而当人要表现出友善的时候,常常会眉毛先上扬,进而在瞬间下降,这就是眉毛闪动。所谓情人之间的“眉来眼去”,也就是指眉毛闪动,这类动作之后往往会出现仰头微笑或拥抱等举动。然而,在两个人对话时,一个人若做出了眉毛闪动的动作,这就表示此人在加强语气。每当要强调一个字的时候,眉毛就会扬起并瞬间落下,这是一种无声的警告:“你最好记住我所说的每一个字!”人们生气时会将眉毛降低,生气程度和眉毛降低程度成正比。眉毛在半降低时还有不理解的意思,表示对对方的举动存在一定程度的疑惑。而眉毛完全放下就表示非常生气,已经达到了愤怒的极点,如果谁在这个时候还火上浇油,就相当于撞在“枪口”上了。同样是生气,完全降低眉毛的升级版,就是眉毛倒竖、眉角不拉,这说明一个人已经极端恼怒,或者是异常气愤,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常常会“不点自爆”。这时,人们最好离此人远一点,否则城门失火,很可能殃及池鱼。

反之,当人们愉快的时候,眉毛则会迅速上下活动,这表示人的心情愉悦、内心舒畅,也表示亲切随和。与眉毛迅速上下活动相同的是,人们心情愉悦、坦然的时候还会舒眉,也就是眉毛逐渐展开,这也是愉悦的一种表达方式。其实,人的面部及身体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反应都是有缘由的,都是从内心瞬间释放,又通过理智强力改变的。而在那一瞬间释放出来的表情就称为微表情,是人类对事物的最初的真实反应,其中眉毛尤其重要。眉毛的各种变化,也是一种无意识的内心表现,通过眉毛的变化,可以深入了解人们心情变化的过程,因此眉毛就被誉为“心情变化的指示针”。

7.神态是鉴别表情真伪的“测谎仪”

提起表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脸。其实,表情并不仅仅指脸部,声音和身体姿势同样是表情,只不过人们尤为重视脸部的表情。因为脸部的器官较多,所以表情姿态也就比较多。而嘴巴、眼睛、鼻子、眉毛,以及脸部肌肉的变化,往往表达的是人们复杂多变的情感。

表情和语言一样,能直接表达出人们复杂的感情。语言是通过声音配合恰当的声调,来准确、生动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状态,而表情则是通过脸部器官的配合,来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人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等,都可以通过表情、语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表达出来。当人们处于情绪波动较大的状态时,比如,紧张、恐惧、兴奋、愤怒等,往往无法控制面部表情的变化,而那些电视里的演员,常常通过过于夸张的表情,来形象地饰演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这也就是说,表情能欺骗人的眼睛。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当人们对一个人的言行产生怀疑时,就会习惯性地观察对方的表情变化。毫无疑问的是,表情所展现的神态,也就成了鉴别真假的“测谎仪”。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普遍非常注重表情中的神态,并对表情中透漏的信息十分感兴趣。美国一些机构就对人们的表情行为十分重视,比如,FBI探员就十分注意观察嫌疑人的表情,并因此破获了很多疑难案件。其实,他们并没有什么通天的能力,只是比其他人对表情更为慎重。当然,仅凭对方的神态就判断对方诚实与否,这是比较武断的,因而他们还会根据案件或事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中也是如此,你能从一个人的表情或神态中,判断出对方的真实意图。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中,看到对方咽了一下口水。那么,这种情况表达的是什么含义呢?或许,从一些案例中你可以找到答案。

王丽和卫兰是一对老同学,这天,她们不期而遇。由于遇见彼此非常开心,所以她们就热情地聊了起来。卫兰说:“毕业后,你去了哪里?”

王丽说:“在一家国企上班。这不放假嘛,我来母校看一看,没想到竟然遇到你。”接着,她向卫兰问道,“老同学,毕业之后,你去了哪里工作啊?”

卫兰说:“压根儿没去工作,直接嫁给了一个潜力股。没几年,他生意闯出来了,我们就买房子结婚了。现在,我在家做全职太太。”

王丽惊讶地说:“是吗?在家不无聊吗?”

卫兰一脸微笑着说:“无聊什么啊,家里的小鬼头都把我折腾得没时间无聊。幸好生活条件好,有保姆看着,我多少能清静一下。”

王丽咽了一下口水,说:“哎呀,我真为你高兴,你看你有了一个能挣钱的老公,又有了孩子,再过几年,你就可以出去旅游享受人生了。”她说着,又咽了一下口水。

在这个过程中,王丽单调的语气以及吞咽口水的表情动作,都表明了她内心深处并不是真心地为同学卫兰高兴。可以明显感觉到,王丽对卫兰有嫉妒心理,虽然她表面上表现得非常高兴,但是内心非常妒忌她。因为,当一个人在震惊或情绪波动大的时候,神经系统会发挥作用,嘴巴和喉咙会变得干涩,所以,王丽通过拼命咽口水这一神态动作来掩饰自己的嫉妒心理。其实,她表情里的潜台词是:“我嫉妒死你了,明明都是一起毕业的,你却什么都有,又能享受舒适的生活,而我连个男友都没有。”

一些迹象表明,当一个人在说话的过程中,如果做出不停吞咽口水的动作,那么,基本上可以视为对方的话中“掺假”了。对此,你应该注意的是,当你遇到一个陌生人时,无论对方想要告诉你的事情是否是好事,只要他在陈述的过程中做出反复吞咽口水的动作,那么,你就可以判断这个人的话里掺假了。比如,在人际交往中,你结识了一个朋友,对方说:“能够和你做朋友,我感到非常幸运。”而如果这个人在说话的过程中,吞咽口水了,那么这就说明,他并非是真正高兴。

此外,人们在疲倦的时候,都会打哈欠,有的人认为,在交谈的时候,对方做出这种面部表情,是因为对所谈内容的厌烦。但是,一些表情专家不那么认为,他们认为,打哈欠所表现的更深层的意思是不愿意直接面对,于是便选择了这样一种逃避方式。对此,记者深有体会,他们在进行采访时,当提到一些对方不愿意回答的问题时,采访对象往往就会下意识或有意识地用打哈欠来回避问题。

王志楠的丈夫是一个酒鬼,并且酒品特别差——每次喝完酒都喜欢耍酒疯,还曾因喝酒在街头闹事,打伤过路人。当她的丈夫再一次喝酒闹事逃走之后,警察来到了这位酒鬼的家里,对他的情况做一个了解。警察问王志楠:“你的丈夫经常喝酒闹事,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态度?现在受害者要求你们赔偿……”王志楠在面对关于丈夫喝酒的问题时,总是不可避免地打哈欠,并露出一副昏昏欲睡的表情。殊不知,这样的表情和动作,恰恰说明了她的内心想法:她对于丈夫的问题非常无奈,只好有意回避,因为她根本无力解决。

根据警察的经验,除了回避性的咽口水之外,轻触鼻子、做出鼻子瘙痒的表情,也是“言不由衷”的表现。其实,很多人在撒谎的时候,都会做出轻揉鼻子的动作来。比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因莫妮卡的性丑闻事件接受审讯时,在审讯过程中陪审团发现,当克林顿说的话与事实相符时,就会很少触摸鼻子,表情也极为自然;而当克林顿想要掩饰这一事件,以及当陪审团正面就丑闻事件提问时,克林顿就会做出鼻子瘙痒的表情,眉头皱起来,并且每5分钟之内就触摸一下鼻头。在整个审讯过程中,仅仅克林顿触摸鼻子的动作,就做了将近26次。其中,有两位陪审团资深人士指出,如果克林顿诚实地回答问题,那么他就不会感觉鼻子瘙痒,并做出摸鼻子的动作。当然,有时人们的鼻子之所以瘙痒,是因为某些身体过敏因素或感冒等,因此,这种揭露对方谎言的解读要配合实际情况一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