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微动作:世界顶尖读心侦探公开遍布全身的心理秘密
19203300000029

第29章 律师告诉你,微反应下的内心世界(1)

经验丰富的律师指出,人们在遇到有效刺激时,会做出瞬间本能反应,这种本能反应不受思想控制,且无法掩饰和伪装。即使是再高明、自制力再强的人,在受到刺激的情况下也会做出反应。也就是说,任何人在受到有效刺激的时候,都会做出本能反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也被称为“心理微反应”。因为,微反应能把最真实的自己呈现在别人面前,所以,微反应也是了解一个人心理活动的线索。人们在受到意外刺激的时候,往往第一反应就是减少肢体动作,而从这一瞬间的反应中,可以分析及推断出一个人的心理感受。事实上,在很多西方国家,微反应多用于协助司法机关查案,比如,律师行业就有专门的微反应选修课,不仅能教授律师们从别人的反应中“读懂”信息,还能教授他们如何识别对方话语里的真假,提高律师分析判断的能力。

1.小心!微反应能准确映射你的心理状态

律师不同于古代的讼师、状师,他们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还需取得律师资格证,只有这样,才可以接受他人的委托。在帮助委托人进行辩护和打官司时,律师不仅要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对手的微反应。律师都知道,人的反应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用思想控制的肢体动作,也就是大脑发出指令要求肢体做出的动作;第二类,不用思想控制的动作,比如,心跳、瞳孔收缩、流汗等,这些都是身体自主完成的,不需要思想控制;第三类,则是一般不用思想控制的动作,即人们下意识的反应,也就是所谓的“微反应”。

事实上,这是从人体本能反应出发所做出的瞬间反应,其含义比较广泛,人们耳熟能详的微反应,包括面部微表情和肢体动作反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微反应也被称为“心里应激微反应”,它指的是人们在接受外界刺激画面和语言的一瞬间,不由思想控制所表现出来的真实反应,通常,微反应也是心理状态的映射。美国著名律师F·李·贝利指出,通过微反应可以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这通常被律师用于分析对手的微表情。当然,分析一个人的真实心理状态,也不仅仅只限于面部表情,全面的微反应除了微表情之外,还有肢体、语言等,只有通过观察别人全面的微反应,才能做出全面的分析和判断。

律师指出,这种不通过思想来控制的微反应,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方面,是指身体在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做出的反应,比如,感冒打喷嚏、风沙吹进眼睛、强光刺激、天冷时身体发抖等;第二方面,是指习惯性反应,也就是人们长期养成的某种习惯,这种习惯逐渐会融入到人们的意识中,然后,在某种情况下做出无意识的动作;第三方面,则是指人类的本能反应,也可以说是由习惯或经验积累下的反应,通常这种本能反应最有信息价值。比如,人们在说谎时做出的本能反应,或心理紧张时做出的微反应等。总之,对律师来说,一般情况下,微反应具有测谎价值。

通常,人们的微反应不受思想控制。因为,在受到刺激的情况下,人们无法自主地控制身体里的神经系统。也就是说,只要人们受到某种程度的刺激,就会做出一定的反应。人们所有的反应,都是受到神经系统的指令而完成的,即使是一个人成了植物人,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但他的心跳、胃分泌等,都会根据神经系统的指令去完成工作。

对此,也有人会产生疑问,微反应难道真的不能受人控制吗?大量的实验证明,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受到外界刺激时是无法控制本能反应的。此外,虽然有人对微反应进行了控制训练,但是其被控制所修正的幅度非常微小,而那些训练过控制反应的人,多表现为简短的迟疑。通过微反应可以了解对手的心理状态,进而找到占据主动位置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分析他人的微反应,能够推断出其心理状态的变化。这也是律师重视观察对手的微反应的原因。当然,分析的对象需要在强烈刺激作用下做出微反应,才更为有效。律师往往会综合分析对方本能下做出的微反应,而较准确地得出对手的真实心理。比如,分析用思想来完成的反应动作,可以知道对方想要通过动作表达什么内容;而分析不用思想完成的微反应动作,则可以得知其心理的状态变化。相对于用思想来控制的反应而言,不用思想控制的微反应,更加真实,其心理表达也更为准确。

美国著名律师F·李·贝利曾接手这样一个案子:玛利太太控告其丈夫罗马是一个家庭暴力狂,她要求离婚并想获得女儿的抚养权。但是,由于罗马每次实施家庭暴力的时候,都没有留下什么证据,即便是掌握了一些细小的证据,在法律上也不具有足够的效力,再加上罗马先生一口咬定是因为自己入伍期间,在一次训练中受了伤,致使手臂有轻微残疾,才导致妻子玛利想要抛弃他。

贝利发现每次谈论到罗马先生的手臂这一话题时,他的手指都会握紧,并且撇一下嘴巴。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像是随意一撇,但是他的眼神中透出一丝愤怒的神色。贝利先生发现了这一点之后,就主动走到被告人罗马先生面前,在每次说话的时候,都会直视他受伤的手臂,眼神中还带着一些轻蔑的含义。刚开始,罗马先生只是皱起眉头,手指不断紧握,但是在接触到贝利直视手臂的眼神时,却突然愤怒地挥起了拳头。幸好身边的警察发现了罗马的这一疯狂举动,并及时制止了他的行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贝利对法官说:“法官大人,被告人罗马先生绝对有狂躁症,或许因为心理问题,他对我的辩护人进行了发泄性质的殴打,但是长期下去,确实构成了家庭暴力。现在,我的辩护人要求离婚,这是她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而我的辩护人为了自己的女儿能够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所以希望得到抚养权。”

贝利的一番合乎情理的说辞,再加上罗马先生刚刚在法庭上的表现,使得玛利太太顺利离婚,并得到了女儿的抚养权。

在这一案例中,贝利律师通过罗马先生的微反应,看出了其心理状态,再加以印证这种推断,成功解决了玛利女士的烦恼。或许,习惯性动作是人们的本能反应,但是只要受到有效的刺激,就能达到一定的微反应效果。比如,罗马先生在发怒的过程中,也在极力隐忍和控制,但是当外界刺激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对他造成了不容小觑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试图掩饰自己负面的微反应。比如,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本身是非常讨厌的,但是因为双方生意来往的关系,又不得不和对方打交道,这个人就会通过极力的自我控制来掩饰自己的微反应。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懂得仔细观察别人最初的、短暂的微反应,这样才能在社交中占据主动地位。

2.律师的绝招:重要的不是回答而是反应

美国著名律师雅各布·萨曼斯基开办萨曼斯基事务所多年,在他的律师生涯中,处理过的案件不计其数。在被问及制胜秘诀时,雅各布·萨曼斯基说:“在法庭上,重要的不是对手的回答,而是他们的反应。”事实也确实如此,经验丰富的律师,总能从对方的微反应中,发现某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和信息,从而找到制胜秘诀。

在美剧《别对我说谎》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场景:主人公莱特曼好不容易等到一个停车位,但是当他准备把车开进去的时候,停车位突然被另一个开车者抢走了。

莱特曼问抢车位者:“你知道我等了多久,才等到这个车位吗?你难道没看到我的车正在倒进车位吗?”

抢车位者无辜地摇摇头,说:“哦,抱歉,我完全没有看到。”

莱特曼讥讽道:“你撒谎的反应真是拙劣,在摇头说‘没看到’之前,头却轻轻点了一下……”

正如这个片段中所展示的那样,对方不经意的一个反应,没有逃过主人公莱特曼的眼睛,他看到了抢车位者说谎的信息。由此可见,重要的不是回答,而是对方的反应。如果能仔细地观察对方,就能从他们不经意的反应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经验丰富的律师指出,在辩护案件中,很多人在面对律师的质问时,都会立刻摇头否认,但是在摇头之前,他们会下意识地做出点头的本能反应,表示对律师提出的问题的肯定。这个动作一般轻微短促,并且,高明的说谎者为了防止别人发觉,这种迅速、无意识的点头动作的间隔时间还会更加短暂。在这个点头动作的微反应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律师的质问是正确且明智的。

对此,雅各布·萨曼斯基律师举了一个很形象的假设案例:假设你是一名记者,在得到一家药品公司存在质量问题的质疑后,准备到该公司进行采访。

当你以记者的身份来到前台,并问工作人员:“请问你们的负责人在吗?”一般情况下,前台工作人员如果做出以下两种反应状态,可确定她在说谎。一种反应是,工作人员不假思索地告诉你:“抱歉,我们的负责人不在,请您改天再来采访。”而另一种反应是,工作人员在听到提问时,会稍微迟疑片刻,然后本能地做出一个点头的瞬间反应,接着非常肯定地摇头,并对你说道:“抱歉,我们总经理出差了,暂时不在国内。”这时,你从该工作人员的微反应中,可以得到“总经理肯定在公司”的真相。因为,对方在面对质询时所做出的下意识动作,已经泄露了这一切。

雅各布·萨曼斯基还指出,自制力比较强的人,往往会克制自己做出下意识的点头动作,但是即使这样,他们还是会出现短暂的迟疑。

比如,在一个谋杀案的刑事案件中,证人表示自己看到了嫌疑人。当律师质问:“你确定在案发当天晚上看到我的辩护人出现在案发现场?”

证人肯定地说:“是的。”

律师紧接着说:“那么,你距离我的当事人有多远?”

证人毫不犹豫地回答:“十米。”

律师继续问:“你当时的位置在哪里?”

证人回答:“我在他的后面。”

律师问:“那天晚上,有月光吗?”

证人回答:“没有。”

律师质问道:“当时没有月光,而十米的距离,只能让你看到一个背影,你又如何解释杀人者一定是我方辩护人呢?”

证人迟疑了一下,并说道:“嗯……我记错了,有月光。”

从始至终,律师都一直注意证人的反应。律师认为,证人一定隐瞒了什么。于是,律师当即请求休庭,调查了证人和当事人之间的纠葛。最后,律师拿出了有力的证据,证明了证人在说谎:当天他所看到的根本不是当事人,而他因为和当事人有恩怨,才故意一口咬定其是谋杀犯。

在这一对质过程中,证人面对律师的问题面不改色,显然他是一个控制力比较强的人,但是,他仍然在短暂迟疑的微反应上露出了破绽。可以说,人们的微反应都是下意识做出的,一个控制力较强的人,即使能迫使自己不做出反应,但在控制的过程中,也需要一个短暂的停顿,这个停顿过程就是其破绽所在。其实,在人们对簿公堂的时候,环境气氛总是较为严肃和紧张的,这种环境也最容易让人神经紧绷。因此,当律师提出一些与案情相关的敏感话题时,指控方往往会做出下意识的本能反应,即便遇到一些懂得隐藏的高手,也还是会做出轻微的反应。

在和别人交谈的过程中,人们都是通过目光的观察而发现别人的微反应的,但是,不可忽略的是眼睛也有微反应,并且眼睛的微反应比肢体上的微反应还要重要。经验丰富的律师指出,当两个人对簿公堂的时候,心虚者的头部往往会比另一个人低,这是为了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眼神。所以,如果你仔细观察别人的眼睛,就会非常容易看到对方隐藏的信息。如果一个人撒谎、心虚,他的眼睛就会出现一些微动作。比如,眼神闪躲、眯眼、睁眼等,伴随着这种反应,他们的手指也会有轻微的颤抖。

我们大都在一些影片中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当恐怖分子或犯罪分子被抓后,拒绝说出同伴的名字并拒绝认罪时,律师往往会采取一些技巧,而最为常用的就是拿一些照片让其辨认。当犯罪分子同伴的照片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时候,即使他们装作不认识,眼睛的微反应也还是会泄露一些秘密。比如,他们在接触同伴照片时,眼睛张开,旋即又突然眯起,这个间隔时间通常只有两秒。这是因为,当一些事实摆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人们心里会产生一种恐慌感,在这种情绪的刺激下,人的眼睛会做出一些本能反应,比如,下意识地睁大眼睛。当然,精明的犯罪者往往会迅速反应过来,然后快速地眯起眼睛,而正是这一睁一眯的反应动作,致使信息泄露。其实,当人们不愿意接受眼前事物的时候,也会用眯眼睛的动作来表示排斥。

实际上,在法庭上,专业的律师往往会给对方一种压迫感。这不仅是因为律师总是提出锋利的问题,也在于他们总是用锋利的眼神观察别人的肢体反应。在很多打官司的过程中,律师懂得把锋利的问题丢给对方,然后观察对方的反应,进而针对对方的反应做出判断。经验丰富的律师指出,当一个人在被问到某些问题时,如果他的喉结或脖颈处出现一些微动作,比如吞咽口水等,律师就可以根据这一微反应判断,他所提出的这一问题是本案的关键信息。要知道,人不仅会在撒谎的时候下意识地做出吞咽的微动作,还会在紧张的时候做出这一动作。因此,只要不放过对方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就能发现其说谎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