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爱恋五千年
1920300000092

第92章 女将军秦良玉之爱 (1)

明万历年间(1573-1619)朝廷腐败,时政混乱,群雄四起,朱氏江山岌岌可危。四川忠县贡生秦葵见天下正乱,就在家教儿女习武强身自保。一天秦葵对他唯一的女儿秦良玉说:"素贞(秦良玉的小名),你虽是一个弱女子,在这兵荒马乱世道,我不能不教你武艺与兵法,以免将来受人鱼肉。"

秦良玉高兴地说:"爹爹,我也想像哥哥们一样,舞枪弄刀,学一身武艺,将来才不会受人欺侮。"

从此以后,她每天和哥哥秦邦屏、秦邦瀚、秦民屏一起白天骑马射箭、练习刀枪、棍棒十八般武艺,晚上和哥哥们一起听父亲讲兵法,研究战略战术。

秦良玉学习很认真,在武艺和兵法上很快就超过了哥哥们。有一天,秦葵批评三个儿子说:"你们兄弟三人资质愚钝,又不好学,无论在武艺和兵法上现在的水平,加起来都不如良玉。"

秦良玉听到后说:"爹,你这样说就不对了。你要我们学习武艺和兵法是为了自保,现在哥哥们的水平完全可以自己保护自己了,因此他们不再下工夫。而我和他们不同,我学武艺是想拥兵作战,建立女子军和女子城,保护周围所有的妇女,不让她们受到欺凌。所以,我觉得还需不断努力,才能担起这一重任。"

秦葵听后笑着说:"你很有志气,爹支持你。"从那以后,秦良玉更加积极学习武艺和兵法。

石柱县有个青年名叫马千乘。他寻师学武来到忠县,偶然间遇上秦良玉。他对秦良玉说:"在这兵荒马乱世道,我想学点武艺保护百姓,不让那些乱兵来烧杀抢劫。但是我找不到人教我。"

"那你跟我回家,我爹正在教我们学武自卫,你就跟着我们一起学。"秦良玉热情地说。

马千乘高兴极了,跟着秦良玉来到秦家,拜秦葵为师,跟秦葵的四个儿女共同学习武艺,切磋兵法。

马千乘是土家族土司的儿子,有文化,学习也很刻苦。他和秦良玉在一起渐渐产生了爱情。秦葵嫌马千乘家穷,不愿将女儿许配给马千乘。

秦良玉对父亲说:"我只求同心,家贫有什么可怕的!事在人为,哪家富人是自来就富的,还不是世代勤劳苦干积攒下来的!"

秦葵觉得女儿有志气,不再反对。

秦良玉去对马千乘说:"你遗憾的是家贫;我遗憾的是腹贫。将来家贫由我来勤劳致富;腹贫就要请你当我的老师。我一定要使你大富大贵,不能让人看不起我们!"

马千乘抓住秦良玉的手高兴地说:"好!好!我们互爱互助,既治家贫,也治腹贫。共同实现大富大贵的目标。"

结婚以后,秦良玉一边勤劳纺织赚钱,一边跟马千乘学习文化。有一天秦良玉对马千乘说:"夫君教我读的书,治我的心贫有余,但不能治我们的家贫。你应该找一些治家贫的书给我读,这才是我现在急需要学习的东西。"

马千乘觉得妻子说得有道理,就跑到书店去买回一些农耕、种植等科学书籍回来。夫妻二人躲在家里学了一年多,边学边讨论如何用那些知识来致富。

有一天秦良玉对马千乘说:"我们关在屋子里也想不出运用这些知识的办法来,我们何不走出去,找运用这些知识来发财的道路呢!"

他们走入深山,看到大片大片的田园、山林荒芜。秦良玉对马千乘说:"连年战乱,人们逃的逃,死的死,把这些田土都丢在这里荒芜了,我们何不把它们利用起来呢!"

回到家他们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又在亲友处借来一些钱,拿到市场去买玉米种子。然后又请来一些人上山帮助他们将地里的野草烧掉,种上玉米。

回村后,她挨家挨户动员妇女说:"今年有特大干旱,抗旱救荒的办法我已经种在山里了,劳烦姐妹们到山里帮我管理玉米地。玉米不怕干旱,天干照样有收成,将来如果山下的粮食遭灾没收成,山上的玉米可以用来帮助大家度荒。"

全村妇女觉得她说的在理,都到山里的玉米地里去帮她除草除虫。停耕多年的荒地,不用施肥玉米也长得很好,后来获得了大丰收。

当年夏秋果然大旱,大部分庄稼都干死了,只有秦良玉种在山里的玉米长势很好,获得了大丰收。秦良玉和丈夫马千乘将丰收的玉米用来接济大家度饥荒,村民们既感激,又奇怪。大家都认为,秦良玉是未卜先知的奇女子。

秦良玉把无赏支援农民以后剩下来的粮食拿到市场去低价出售,卖了一千多两银子。他们除了还清了所借的债务以外,家里开始有了积余。

大家尝到了甜头,第二年全村妇女都要求秦良玉带她们去山里开荒种地。她们问秦良玉:"秦大嫂,今年我们该种什么好呢?"

秦良玉说:"今年有涝灾,高梁抗涝能力强,大家带些高粱种子,随我进山播种。"

果然当年涝灾,高梁丰收。不仅全村妇女高兴万分,秦良玉家又获得数千两银子的利润。

当时社会十分混乱,饥民四处抢劫。马千乘富起来了,必定会成为饥民偷抢的对象。为了安全,秦良玉和马千乘从乡间搬到石柱县城居住。

其他乡镇的百姓两年内先后遭了两次大灾,四处逃荒,只有听了秦良玉的话的人,没有外出逃荒。因而石柱县的人都把秦良玉当成能预知天干水旱的神仙。纷纷跑来向她请教。

听到大家的恭维,马千乘也搞不懂妻子是从哪来的未卜先知本事。

一天夜里,他问秦良玉:"老婆,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是哪来的未卜先知本事?"

秦良玉说:"你给的!"

马千乘摸不着头脑,傻痴痴地望着妻子,想了好一阵,又问:"我都没有那种本事,我何时教你的?"

秦良玉笑着说:"你真是一个傻瓜,你给我买那么多书是用来做什么的?"

马千乘恍然大悟说:"原来你是从书上学来的!"

"是呀,买书不读,读了不用,买书、读书还有什么用呢!"秦良玉正经地说。

马千乘也想学到妻子的预测本领,因此他接着又问:"什么书能够预测出旱灾、涝灾?"

秦良玉回答说:"你去看《前汉书》吧!《前汉书》上说:'巢居知风,穴居知雨。我师蚁耳。凡旱年其穴必深,涝年必迁高处,以是卜之。'我就是观察蚂蚁洞预测到的。这有什么玄妙呢!"

马千乘十分钦佩妻子的活学活用精神。接着又说:"你说要使我们大富,我们果真富起来了;你说我们要大贵,我们贵在何处呢?"

秦良玉说:"你先别急!现在大难将至,先别想富贵,要想怎样才能让大家度过大难。"

马千乘不高兴地说:"我们刚过上好生活,你又说大难将至,太让人失望了!"

秦良玉说:"不是我让你失望,是强盗土匪不让我们过好生活。嫌贫妒富是社会的通病,富贵是强盗的钓饵。近些年周围各县不是灾荒,就是匪患,那些无吃无穿的人不觊觎我们吗?兵匪不向着我们这类有吃有穿的人吗!现在官场腐败,当官的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贪污腐败,鱼肉百姓。百姓如果不自立自强,能有活路吗!所以,我正在为此事而担心!"

马千乘笑着说:"你这又是从哪本书上看来的呢?"

秦良玉说:"《左传》上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大难就在眼前,难道我们不该思危有备吗!"

"你说得对,但我们势单力薄,该如何应对呢?"马千乘问。

"相公去买些刀剑、木材、石头等材料回来,我们学习诸葛亮,组织大家制造弓箭、劲弩守城。"秦良玉对马千乘说。

秦良玉组织石柱城内的百姓加固城墙,制作许多劲弩埋伏在周围楼上。又在商品仓库周围设置机关暗器。

不久,土匪果真来了。土匪第一次进攻,遭到强弓劲弩攻击,死伤无数,被迫逃窜。

他们逃离城边后并不甘心。第二次来他们先清除城外劲弩,挖地道通到仓库。当他们正要抢劫粮食和货物时,一个土匪踏动仓库机关,全部土匪突然掉入陷阱,死的死,被捉的捉。城外土匪闻知,大败而逃。

又过了两个月,土匪们仍不甘心,联络周围的土司与散兵游勇,群起攻打石柱城。

石柱城的官兵们不堪一击,四处逃命。

在危急中,城里的青壮年男子们推举马千乘出来挂帅。青壮年妇女反对说:"马千乘虽是男子,但他的能力不如秦良玉。"

青壮年男子们觉得这话也是事实,无论武功还是智慧,马千乘确实不如秦良玉。于是他们说:"谁能请得出她呢?"

妇女们说:"姐妹间好说话,我们去请!"

一群妇女聚集到马千乘门前,齐声高呼:"请秦良玉出来挂帅!请秦良玉出来挂帅!"

秦良玉从门里走了出来,站在门前的石狮子头上说:"乡亲们,姐妹们!破敌之道,重在齐心。只有将手指握起来,连同手臂用力打出去才有力量。御敌不分男女,只要万众一心就能打败一切来犯的敌人。丈夫挂帅和我挂帅都是一样,由丈夫执掌帅印,我来领兵作战行吗?"

她的话还未说完,大家就异口同声地说:"好!我们都听夫人的调遣,谁不服从就将他处死!"

秦良玉答应承担组织守城任务以后的第一件事,是如何将百姓团结起来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守城军队。她以白木为旗杆,做了一面大旗,作为军队标识。因而百姓称这支军队为"白杆军"。秦良玉先请丈夫和哥哥秦邦屏举着大旗率几百名强壮男子将城内乘机哄抢的乌合之众驱散,消除内部不团结因素。然后她又要求马千乘挂帅,她打前锋,高举白杆旗,领着几千人马杀出城去。

匪徒们见一个举着白杆旗的将军骑在马上,领着数千人马杀出城来,不知是哪里来的这支大军,吓得拼命逃跑。

秦良玉领兵乘胜追击,一直将土匪赶出石柱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