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爱恋五千年
1920300000084

第84章 姐逃婚 (1)

解三思是湖北房州人,他眼光高,嫌贫爱富,他有七个女儿,没有儿子。他想为小女儿七五姐招上门女婿,为他家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巴蜀夔州(今重庆奉节)青年施华家贫无力娶妻,知道此事后自愿离乡背井到解三思家入赘。宋淳熙十一年(1184)九月,施华和七五姐结婚。

婚后的第三天黎明,解三思在门外高叫:"施华,该起床下地干活了!"施华立即起床跟着长工去地里劳动。解三思跟在他们后面,站在田土边守着他和长工,自己却坐在草地上,慢悠悠地吸烟。

一天,解三思当着七五姐的面对施华说:"像你这种只会吃饭和干粗活的人怎么能不受穷呢!你就不能拿点本事出来赚钱吗!我希望你以后少吃饭,多用脑子!"

父母在女儿面前说女婿这种话,使施华很生气。晚上他对七五姐说:"我要走出这个家,自己去闯天下,不在这里受你父母鄙薄。"

七五姐说:"你走了我怎么办呢?施郎忍一忍好吗?我会劝爹妈改变态度,不把你当长工。"

七五姐对她父母讲时,她父亲说:"他既不会赚钱,又不想干苦活,我招他进门来做什么!"七五姐无言以对,只好暗自流泪。解三思不仅没听女儿的劝告,对施华反而更加苛刻。施华又要离家出走,七五姐拉着他哭着说:"相公不必生气,那是我父母的一贯德性。我会想尽办法,让他们把你当儿子看待。你就看在我们夫妻情分上留下来吧!"

碍于夫妻情感,施华继续留了下来。

过了半年岳父母不仅未改变对施华的态度,而且对女婿说要离开解家的事怀恨在心。他们对施华动不动就骂,有时还会出手打他。

施华实在忍受不了,就对妻子说:"五姐,这个家我实在住不下去了。要么你跟我回夔州,要么我们离婚。"

七五姐含着泪说:"施郎,想我们结婚不到一年,夫妻恩爱生活才刚刚开始,你就忍心抛下我吗!难道你就不能为我做一点忍让与牺牲吗?......"她抱着丈夫越哭越伤心。

施华含着眼泪说:"我也舍不得你呀!你对我的好我是知道的,但是你总不能处处为着父母,不想想我的感受呀!"

"他们是我的父母,我也拿他们没办法呀!"七五姐为难地说。

施华见妻子既爱他,又不能为他主持公道。因此,既想离开解家,又舍不得离开,内心十分矛盾。

几天以后,解三思对施华说:"你真是一头猪,只知道吃和睡,什么都干不来!"

"是的,我是你买回来的牛马畜生,不是你的女婿。所以,你才不把我当人看待。我不稀罕你什么,我离开你家总可以吧!"施华愤怒地说。

解三思见女婿敢顶撞他,提着烟袋去打女婿。

正在这时,七五姐听到吵声,出来拉着施华进屋。

进屋后,施华坚决要离婚回夔州。七五姐跑去父母房里又哭又闹说:"爹娘,你安心要我跟着你们孤独一生吗!我等到二十三岁才找到一个关心我的丈夫,你们却处处看不起他,为难他。他现在坚决要离婚,你叫我将来怎么办?"

此时解三思的气已经消了。他冷静一想,对女婿确实有些过分。女儿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诚实忠厚的丈夫,一旦离婚就会害女儿的一生。于是他想了想说:"既然我们翁婿说不到一起,就让他出去做生意吧!"

七五姐想这样也好,免得她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她进房去对施华说:"相公,你不要再提离婚的事了,爹娘答应让你出去做生意!"

施华一听,觉得这办法好,也就同意了。

第二天,施华的岳父拿出二十两银子交给他说:"拿去做生意,能否赚到钱回来,就看你的本事了。如果仍然无所作为,那就休怪我看不起你!"

施华说:"多谢岳父大人。我赚不到钱就不回来见你!"

施华接过钱后,第二天就告别七五姐从湖北房州出发,沿长江而上学做生意。

由于本钱太少,他只能边走边做小买卖。他在小乡镇走街串巷叫卖,逐步积累资本。一年后,本钱多了他才进入县城摆摊设点。两年多时间他没有固定住址,也无法给七五姐写信。

施华走了一年,解三思得不到他的书信,就对七五姐说:"我看施华不是个好东西,说不定他将钱骗走后就不再回来了,我想另外给你选个上门女婿,你不要等他了!"

"爹爹,施华是个诚实人,我相信他,我要等他。"七五姐拒绝着说。

解三思一直认为施华不配做他家的女婿,根本不听女儿的意见,仍在暗地里给女儿物色新对象。

施华沿长江做小买卖先到重庆,后来又到遂宁府。资本越积越多,就在遂宁府住下来开铺经营。有了固定住址,他才给七五姐写信说:"我在家受岳父母的歧视,这次出来不做出成绩,决不回来见你。但是我本钱不多,经商困难重重,外出两年才浪迹到四川遂宁府租房住下。有了固定住地也才能给你写信。我知道你在家孤苦寂寞,我也十分思念你。怎奈生意不景气,我实在无力接你出来,共度夫妻生活。希望爱妻对我千万不要失望,更不可改嫁。只要我有了钱,就可扬眉吐气,和你共享荣华富贵。你一定要相信,我决不会辜负你的一片爱心和你对我的希望。请你千万保重......"

七五姐高兴地将信拿给父母看,哪知她的父母却说:"真是没用的东西,出去两年多,还没赚到钱。女儿,你何必还要守着他呢?"

七五姐不敢与父母顶嘴,流着泪回房去了。

半月后的一个夜晚,解三思夫妻突然到女儿的房里对她说:"五姐,房州城里的张公子知书识礼,和我家门当户对。他最近死了夫人,你就改嫁给他吧!"

七五姐说:"爹、娘,施郎虽不是大户人家的公子,但他人穷志不短,对我一片真心。好马不配双鞍,好女不嫁二夫,我已经嫁给了施郎,我就是他的人,我不会改嫁的。"

解三思愤怒地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乃古训。你的婚姻不能由你说了算,得由父母做主。你嫁也得嫁,你不嫁也得嫁,由不得你!"

七五姐哭着说:"我和施郎结婚也是你们做的主。如今你们又要毁婚,让我另嫁。你们以为我是家里的牲畜,随你们卖来卖去的吗?我就是不改嫁!"

解三思转向妻子说:"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好女儿,连父母的话都不听,反了!"随即他就举起拳头要打七五姐!"

七五姐的母亲拉住他说:"你那牛脾气又上来了!你回房去,让我来给女儿说。"

解三思气呼呼地走了,解夫人对七五姐说:"女儿,我们也是为你好嘛!听你爹的话,改嫁张公子吧!"

七五姐泪流满面说:"娘,施郎为人忠厚,有志气,不怕吃苦,他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他对我一片爱心,要找到像他那样的人不容易,我不能背叛他!"

"儿呀!父母之命你怎能违抗。你爹的脾气你是知道的,还是听了他的话好。"母亲边劝边威胁。

七五姐低下头,不再作抗争。解三思夫妇以为女儿已经妥协,就回房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上,七五姐一直没有去吃早饭。解夫人以为女儿病了,就进房去看。房里没有人,回头一看,梳妆台上留下一封信。解夫人将信拿去给解三思看。

解三思打开信一看,信上写着:"爹、妈,孩儿不孝,孩儿既不能违抗父母之命,也不能不讲良心,背叛真心实意疼我、爱我,在外拼死拼活为我创造美好生活的施郎。我只有投江自尽,才能孝爱两全。希望你们不要找我和思念我。我生不能和施郎在一起,死也要去找施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