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爱恋五千年
1920300000048

第48章 巴蜀女校书薛涛之恋

公元763年初冬的一个上午,青衣江哼着小调缓缓流入大渡河,两江在大佛脚下拥抱,爆发出轻狂的欢笑声。太阳升起,嘉州(今乐山)百姓陆续来到江边挑水、洗衣、洗菜。大孩子们背着背篓,在大渡河与青衣江汇合处等待着从上游冲下来的树枝、树皮;小孩子成群结队到河滩上拾贝壳、小蟹。沉睡的江面呈现出勃勃生机。州衙里传出哇哇的小生命降临声。一个身着官服、三十多岁的男子听到孩子的哭叫声立刻冲进产房问:"是男孩还是女孩?"

一个有气无力的女人回答:"是女孩,又要使你失望了。"

"男女都一样。"孩子的父亲,名薛郧,人称薛判官(相当于副州长),他祖籍山西,出生在长安,是朝廷名将薛仁贵的后代,青年时代,就被派往嘉州做官。

"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好呢?"夫人缓缓地问。

薛判官想了想说:"刚才我到江边挑水,波涛在阳光下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微波,美丽极了。就叫女儿薛涛吧!"

薛涛生于官宦世家,生性聪明伶俐,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八九岁即会吟诗作对。一天,薛郧看着庭院中的梧桐树,有感而韵出:

庭除一古桐,耸杆入云中。

薛涛站在一旁,应声对出: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薛涛长大以后琴、棋、诗、画样样精通。可惜她一生经历却像那大渡河水一样起落不定,历尽沧桑。

唐德宗李适在位时(780-804),资州刺史郑纲可算益州官场中年轻貌美男子。他年方二十五岁,中等身材,体格匀称,头发乌黑,那张聪明、圆圆的脸上,配着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笑起来给人以活泼与甜蜜的感觉。他是汉明帝益州永昌郡太守郑纯的后代,爷爷辈曾任成都府尹兼剑门采访史。家里世代为官。郑纲出身名门望族,不仅精通武艺,而且精通诗词歌赋。所以他年纪不大就考中进士,官封资州刺史。在益州官员的相互促合下,薛涛年仅十六岁,就嫁给了郑纲。

郑纲与薛涛虽不是青梅竹马,但却爱好相投。婚后夫妻俩志同道合,小日子过得十分幸福美满。不久又生下一个女儿,使家庭有如锦上添花。

好景不长,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吐蕃兵攻入麟州(陕西神木县),京师震动,唐德宗李适传令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帅益州兵马从南进攻吐蕃,将吐蕃主力引向西南,缓解京师之危。贞元十八年,韦皋带领西川各州刺史领兵北上。历经长途行军,蜀兵到达甘肃南面,从背后进攻吐蕃。藩王腹背受敌,寡不敌众,死伤二十多万人马,连主帅都被活捉,才退回了老巢。

蜀军大胜吐蕃,韦皋战功显赫被德宗提升为中书令,到京都过上了养尊处优的官场生活。而郑纲等在战场上为他立下丰功伟绩的将士却被长期留守边关,防止吐蕃再度来犯。

郑纲戍边十三年,薛涛受尽了人间的一切苦难。唐代的资州在今资中县北三里处,整个城镇只有两条街。街上混杂着一些歪歪斜斜、半坍塌或完全崩塌的房屋。人畜混居,鸡、犬、猪、羊、牛、马与行人来往于街面,垃圾、牲畜粪便与污水,遍地横流,过往行人必须低头前进,才不会踏着那些"定时炸弹"。秋雨一来满街泥泞,房前、街面流着黄乌色的臭水。

薛涛最怕的是黑沉沉的夜晚伴随梆声传来的"当心火烛,谨慎门户"。那声音是在警告大家,预防小偷与火灾。这是那个时代常有的事,不少居民一夜间被洗劫一空或化为灰烬。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薛涛母女,成天过着度日如年的提心吊胆日子。这时薛涛在她那间茅屋里手扶琴弦唱道:

猎蕙微香远,飘弦唳一声。

林梢鸟淅沥,松静夜姜清。

春天到来倍思亲。薛涛思念丈夫,触景生情,又咏出: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遣知音。

冬愁正断绝,春鸟复哀鸣。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秋天的早晨,蟑呜唧唧,勾起薛涛相思之苦,从而韵出:

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

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夕阳西下,薛涛常站在门外的竹林边,远望北方盼望夫君韵出:

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

何处江村有笛声,声声尽是迎郎曲。

每年中秋,资阳城皓月当空,灯火通明,城内举家团聚赏月。这时薛涛母女却满眼泪痕,眺望北方。有一年中秋,薛涛让女儿睡着以后独自来到那草顶木屋楼上。她双手推开窗户,举目北望,一声声叹息,一滴滴泪撒在那月光染白了的楼面,此时她咏出了:

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字开缄到是愁。

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

晚上她躺在床上,伴着屋后的山泉声想念丈夫,忽有所感,即咏出:

冷色初澄一带烟,幽声遥泻十丝弦。

长来枕上牵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

最令薛涛悲痛欲绝的是公元814年的冬天,飞马来报,郑将军战死沙场。薛涛一听,立刻昏倒在地。州衙来报信的官员和邻居们迅速请来医生抢救。过了半个多小时,她才苏醒过来,接着她的眼泪像断了线的佛珠一样,流个不停。女儿也倒在母亲身边不停地啼哭。那郑纲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在资州刺史任上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深得资州百姓喜爱。听到郑纲战死沙场的消息以后,全城百姓为之哀嚎。薛涛后来在诗中写的:

知君未转秦关骑,月照千门掩袖啼。

说的就是当时资州城的情境。

郑纲牺牲时薛涛年已51岁,生活无着。朝廷将薛涛调来成都,安排在成都司空严绶名下做校书(秘书),人称"女校书"。

元稹(779-831)出任西川监察使时,听说成都有位女校书很有才华,诗写得很好。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元稹对司爷说:"司爷,有才华的女子很少,你派人去把成都司空的那位女校书请来。"

司爷到益州府拜见严绶说明来意。严绶立即叫来薛涛说:"薛校书,监察使要见你,你随司爷去一趟吧!"

"老爷,我是个小小的校书,按上级的指令办事,他为何要召见我?我不明白监察使的意思,我不去。"薛涛婉转地拒绝着说。

严绶认为她说得有道理,不好勉强她。转向元稹的司爷说:"你看怎么办?"

司爷说:"让我回去转告老爷,看他的意思吧!"

司爷回到监察府将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元稹。元稹想:"一个寡妇不见从未谋面的男子,足见此女子知书识礼,不畏权贵。"于是他说:"既然她不愿意见,就不见吧!不要勉强她。"

严绶一心想讨好元稹,千方百计找薛涛与元稹接触的机会。有一次他宴请元稹,故意要求薛涛作陪。酒席间元稹有意吟诗要薛涛作对。薛涛知道元稹是当时有名的诗人,就毫无保留地与他相对。两人在酒席上诗来赋往,玩得十分痛快。从此以后他们就变成了诗坛好友。元稹在川时两人经常在一起吟诗作赋,元稹回京后寄给薛涛一首诗说:

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前几句称赞薛涛的才华,后两句是说,可惜岁月不留人,一代有才华的女诗人已经头发花白了。

郑纲死后,虽有许多名士追求薛涛,但薛涛一直守身如玉,不再改嫁。在女校书任上,她一心从事文秘工作与诗词创作,发明了办公用的"薛涛笺",留下不少美妙的诗歌创作。如今成都东门外,望江公园内有薛涛井和薛涛博物馆。馆内陈列有薛涛诗文、薛涛笺和其他薛涛文物。

前蜀王建在一首诗中说: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巷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教春风总不如。

有人以此为证,说薛涛后来沦落为歌妓。其实这首诗说的是,武元衡(758-815)镇蜀时喜欢上一个歌妓叫薛涛。武元衡想让她做校书,朝廷听说她是歌妓,不予批准。武元衡就将她养在身边当情妇,人们都叫她女校书。武元衡于元和二年(807)镇蜀,元和八年(814)复为宰相。武元衡在蜀期间,郑纲尚在边关,薛涛人在资州,怎能受到武元衡的宠爱呢!

薛涛死后,成都有个歌妓也叫薛涛(有人说是薛陶)。她写了《十离诗》、《罚边诗》等著名诗篇,并和当时的西川节度使高骈(864-874)交往甚密,两人常在一起饮酒吟诗。因此,有人把这位薛涛混同于郑纲的妻子薛涛。《全唐诗》甚至将两个薛涛的诗混在一起,并说郑纲死后,薛涛沦落为歌妓。薛涛死于公元832年,高骈驻防西南时,她已死了三十多年,怎能和高骈"交往甚密"呢?

(资料出自《古今情海》、《情史》、《香艳丛书》、《全唐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