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小窗幽记
19200900000010

第10章 卷三峭①(3)

3.39世人白昼寐语①,苟②能寐中作③白昼语,可谓常惺惺④矣。

【注释】

①寐语:梦话。②苟:假如,倘若。③作:说。④惺惺:清醒。

【译文】

世上的人白日里尽讲些梦话,倘若能在睡梦中讲清醒时该讲的话,这人可说是能常常保持觉醒的状态了。

【评点】

一个人一天所讲的话,有多少昏话、废话、空话、醉话、无聊话、客套话,以及不得不说的话呢?这些话很少有真实性。如果把人一天所说的话录起来,也许,我们会发现自己说了一天的“梦话”呢!倘若在梦中都能知道这是梦,而不为梦所转,就像一个人身处扰攘的世界,能不为外界所迷惑一样,这个人可说是极清醒了。

3.40拨①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兢;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注释】

①拨:抛。

【译文】

能放下尘世的纷扰,心中就不会像火炙一般焦灼渴望,也不会如履薄冰一般不安恐惧;除去心中的卑鄙与吝啬,已然可以感受到如同清风明月一般的心境。

【评点】

得失心太重的人,如果得不到想要的,心中就会备受煎熬;如果失去了,又仿佛掉落万丈深渊,万劫不复。在追求功利的路上,每天汲汲营营,不得休息。认真思量,还不是受了尘世名利的趋使。若能抛却诸般纷扰,胸中的火自灭,冰自溶,便能活得安然自在。

3.41才子安心草舍者,足登玉堂;佳人适意蓬门者,堪贮金屋。

【译文】

有才能的人,若能安居在茅草搭成的屋子中,那么,他就足以担任朝廷的官职。美丽的女子能不嫌贫爱富,肯嫁到贫家的,那么,她就值得令人为她建造金屋。

【评点】

有才或有德的人并不少,但有才又有德的人就不多了。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有才之人又有几个能如此想?若能怀抱才学,而又安于茅舍生活,一旦为官,必能造福天下人。

3.42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好议事者,不可图①事。

【注释】

①图:策划,筹备。

【译文】

喜欢把听到的话到处说给别人知道的人,最好少和他讲话。一天到晚喜好议论事情的人,不要和他一起共事。

【评点】

喜欢传话的人,一定守不住秘密,还喜欢加油添醋,夸张捏造。如何能和这种人谈心中的话呢?而喜好谈论事情的人,他们会和你大谈为文之道,却从未写过任何可看的文章,像这样的人你能和他共谋大业吗?所以,交朋友一定要有所选择。

3.43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①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②反转为欲根。

【注释】

①尘情:尘世俗情。②理趣:理想意趣。

【译文】

过去犯下的错误不可再留下一点,否则,会使已改的错误行为再度萌生,这就是因俗情而使理想趣味受到连累了。今日认为正确而喜爱的生活方式和事物,不可太执著,太执著就是尚未得到理趣的精髓,反而使得理趣转变成欲望的根苗。

【评点】

有一句谚语说:“如果你舍不得夕阳,你就会失去满天繁星。”生活的智慧是不要过于执著,不要让欲望生根;如果你能不执取一切,你便能不舍弃一切。“无取无舍”才是最好的生活态度。

3.44玄奇①之疾,医②以平易;英③发④之疾,医以深沉;阔大⑤之疾,医以充实。

【注释】

①玄奇:卖弄炫耀。②医:纠正的方法。③英:聪明才智。④发:显现。⑤阔大:迂阔,说大话。

【译文】

好以奇特炫耀于人的毛病,要用简易平和来医治;好把才智表现在外的毛病,要用深刻沉潜来矫正。言行迂阔,大而无当的毛病,要以充实的内涵来改正。

【评点】

喜欢把才智显露在外的人,大都缺乏沉潜之气,这样难免树大招风,引来祸患。因此,医治锋芒毕露的良方,就是深刻沉潜的功夫。而那些好讲大话的人,内在肯定不够充实,易流于肤浅之见。因此,先教他们充实自己的内在,才能去除迂阔自大的恶习。

3.45人常想病时,则尘心①便减;人常想死时,则道念②自生。

【注释】

①尘心:凡俗的心计。②道念:思想、念头。

【译文】

人常常想到生病的时候,许多的尘劳空想就会一扫而空;人常常想到死亡之时,则追求真实而永恒生命的念头便自然而生。

【评点】

什么叫做“道念”呢?道念就是追求生命的真实和永恒的念头。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才会感到生命的虚幻无常,而在原本虚幻的生命中,又有许多追求,生命更加不真实。因此,有智慧的人,能看破生命这一层虚伪的表象,转而追求另一种更真实、不生不灭而永恒的生命。

3.46恩爱吾之仇也,富贵身之累也。

【译文】

恩情蜜爱是我的仇敌;富贵荣华足以拖累身心。

【评点】

世人都渴望甜蜜的爱情和至高的财富地位,然而,有几人能获得呢?生命中难道只有这些吗?多少人是用恩爱和富贵为自己做了一个精致的牢笼呢?一旦走出牢笼,反而不知道该怎么活了。但是,对于那些在天空任意飞翔惯了的苍鹰或鸥鸟,任何笼子对它而言都是仇敌。

3.47人生有书可读,有暇①得读,有资②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

【注释】

①有暇:有时间。②资:资财。

【译文】

人生在世,若能有书可读,又能有空闲的时间读书,同时又不缺钱买书;同时读了许多书,却自我修养得丝毫不被文字、学问所拘限,就可说是善于读书的人了。能享世间清闲之福的,恐怕没有超过这个的了。

【评点】

什么才算是善读书呢?任何书本都只能算是一种意见,而未必是一种真理。许多人读到最后在面对生命本身和生活时,都隔着一层文字障碍。要知道任何书教导我们的,只是如何把生活过得更好,而不是文字本身。因此,读了很多书而又能运用自如,如同不识字之人的,才是真正得到了书的旨意。

3.48古之人如陈玉石于市肆①,瑕瑜不掩。今之人,如货古玩于时贾,真伪难知。

【注释】

①市肆:市场店铺。

【译文】

古代的人,就好像陈列在市场店铺之中的玉石,无论过失或美德都不加以掩饰。现代的人,就好像向商人买的古玩,是真是假很难知道。

【评点】

古人之心很正直,是好是坏都不加以掩饰,就像玉器一样,是瑕是瑜都十分明白。现代人的心思十分灵巧,懂得虚伪掩饰,因此,往往令人难以分辨真伪,也许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发现对方的真面目。

3.49己情不可纵,当用逆①之法制之,其道②在一忍字。人情不可拂③,当用顺之法制之,其道在一恕字。

【注释】

①逆:抑制。②道:方法。③拂:背。

【译文】

本身的情念欲望不可太放纵,应当自我限制,主要的方法就在一个“忍”字。他人所要求的事情有时不可拂逆,这时就要顺着对方的愿望,而自己要怀着宽恕谅解的心情。

【评点】

人常常讲如何克服外界的困难,却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就在自己本身。能战胜自己的人,才能战胜一切。古来有许多英雄人物,都是毁于纵情。情不可纵,因为,情欲如水流,放纵即横流决堤。因此,应以“忍”字待之,压抑限制,千万不要顺遂情欲的念头。

3.50人言天不禁人富贵,而禁人清闲,人自不闲耳①。若能随遇而安,不图②将来,不追既往③,不蔽④目前,何不清闲之有?

【注释】

①耳:罢了。②图:计划。③既往:已经过去。④蔽:蒙蔽。

【译文】

有人说,老天不限制人的富贵荣达,却阻碍人过得清闲自在。其实,只是人自己不肯清闲下来罢了。如果能安于所处的环境,不图谋将来,不追悔过去,也不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那么,哪有不清闲的道理呢?

【评点】

人心中有事,则不得清闲,即使在睡梦中也一样。而醒来之时,更是驱赶此身,作无尽的追求。现在的人为什么这么忙?是因为大家都不满意当前的环境。若去看看深山茅棚的僧人、樵夫,就会发现,他们的生活比尘世忙碌的人简单朴实多了,然而,他们却一身的清闲。于是,你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其实是不必要的。

3.51观世态之极①幻,则浮云转②有常情;咀世味之昏空③,则流水翻多浓旨④。

【注释】

①极:急剧。②转:变动。③昏空:昏沉空洞。④浓旨:浓厚的意趣。

【译文】

观看世间种种情态变幻无常,天上的浮云,反而比人情世态还更有常情可循;咀嚼世间滋味昏昧空洞,倒不如潺潺的流水,更能说明深厚的意旨。

【评点】

世间情味,有多少昏昧?而流水不息,启发我们“不住”的智慧。若能不住于一切,就不会像岸上之花,临流照影,为凋零而黯然神伤;也不会像溪边人影,年年来照白头。我们的心灵应如流水,鉴照一切繁花衰鬓,却不带走任何影像。

3.52贫士肯济①人,才是性天中惠泽②;闹场能笃学③,方为心地上工夫。

【注释】

①济:帮助。②惠泽:仁慈和惠泽。③笃学:专业学习。

【译文】

贫穷的人肯帮助他人,才是天性中的仁惠与德泽;在喧闹的环境中,仍能笃实地学习,才算是在心境上下了工夫。

【评点】

同样是贫穷的人,有的是“人贫心不贫”,也有的是“人贫心亦贫”;让富人施舍不难;贫士去助人,就十分难得了。像这样的穷人,有一颗高贵的慈悲心,他能把自己天性之中的仁惠德泽,表现得最为透彻。人在喧闹的场合中,往往不易把持自己,若能不为所动,沉静而笃实地求学读书,那才算是在心性上下了工夫。

3.53了心自了事,犹根拔①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②存而蚋③还集。

【注释】

①根拔:连根拔去。②膻:腥膳。③蚋:蚊蝇。

【译文】

能在心中将事情了结,事情便自会结束,就好像把根拔掉了,草就不会再生长一样;虽然逃离尘世,隐居山林,但是,内心仍对名声恋恋不忘,就好像没有将腥膻的气味完全除去,还是会招惹蚊蝇一样。

【评点】

人世间的一切事,皆由心生,亦由心灭。心如果不生,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灭的。因此,事情之所以无法了结,往往是我们自己心中还眷恋不舍。若能彻底去除这层“心理障碍”,就没有什么事不能解决了。“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我们的心就是一切事物的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