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要淡定,生活要从容
19200400000007

第7章 从容的人生,拿得起放得下(2)

一旦掌握了舍与得的要领,我们便能让人生有计划地从容起来,让一次次有必要的“舍”去获取一次次更好的“得”,也许事业会因为大胆的放弃而绚丽起来,生活也因为有了明智的放下而愈加阳光灿烂。老二媳妇对着梨树痛哭流涕,抱怨着自己的命不好。老二也很茫然,但为了安慰媳妇,便劝说道,别哭了,哭也没用,老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我们可以到城里去看看,说不定能找到好出路呢!老二一家便收拾行装进了城,租了个小房子住下来。老二找到了一家包子铺打工,老二媳妇在家做家务带孩子。老二是个勤奋又有头脑的人,他一边打工一边学做包子,一年后,他离开包子铺,用攒下来的积蓄和老婆一起开了一家小店。半年后,小包子铺变成了大包子铺,又过了几年,他的生意越做越好,已经成了一位成功的商人。当老二一家回老家看望大哥大嫂时,老大一家还是许多年前的老样子,靠着那棵梨树的收成过日子呢。看到老二衣锦回乡,老大媳妇又妒又悔,她叹息着想,要是当初死的是我家那棵梨树,那现在就是我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啦!

这个故事里,施瓦辛格关于山峰的比喻十分形象贴切,生活里也的确如此,若想在取得一个辉煌以后,再去创造另一个辉煌,我们很可能要将之前的所得舍去,一切从零开始。而现实中很多成功人士都和施瓦辛格一样,深谙舍得的真谛,智慧地规划着自己的生活,并完成了一次次成功的飞跃!

尘埃随风去,佛在心中留

很多时候,舍得,不仅是一种生活的哲学,还是一种做人与处世的艺术。既然舍与得的联系如此紧密,得有可能转换为舍,舍也可以转换为得,那么,只要善于把握和运用舍得之间的玄妙,便能技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有这样一个故事,就见证了这种智慧:

有一个小男孩,因为家里很穷,所以他上街当了乞丐。这天,有人想逗逗这个小男孩,便拿了一张1美元和一张10美元让他选择。而小男孩的选择让这个人很意外,他只拿了1美元,并未拿那张10美元。刚开始,围观的人们以为小男孩是不好意思拿多的。后来又有人故意这样让小男孩选择,结果,小男孩还是只拿1美元,不拿10美元。于是,小男孩的名声渐渐传了出去,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有这样一个傻男孩,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拿着1美元和10美元放在他面前让他选,还有人反复试验,只为了用相机拍下男孩拿1美元时傻傻的样子取乐。而小男孩始终不拿10美元,只拿1美元。取乐的人便问小男孩为什么。小男孩摇摇头,什么也没说。后来,家里人也追问小男孩,为什么要这样做。小男孩的答案是:如果我拿了10美元的话,我和其他乞丐就没有什么分别了,那样就不会有人故意拿钱来给我选择了。

男孩年龄虽小,却已懂得舍得的智慧。他把握住了人们好奇的心理,做乞丐也做出了“个性”和“品牌”,用出人意料的方式故意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从而为自己引来了更多的“客户”。他放弃10美元的做法,让他赢得了长期而源源不断的1美元利益.这个小男孩后来成为了美国总统。

也许,纵然明白了舍与得那种微妙的关系,我们还是会在得与失的选择中彷徨不已。因为人一生中要面对的选择实在太多了,每一个选择都包含了舍,也包含了得,而人生是一条单行道,选了就定了,走了就不能回头。如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怎么办?那么,人生在世,面对无数选择时,究竟该如何分辨,如何取舍?舍什么才是无悔的,得什么才是珍贵的呢?下面这个故事,也许能让我们有所了悟:

从前有一对兄弟,都向往着远游修道,可是父母年事已高,弟妹又年幼,大哥家里还有病妻弱子,所以一直未能如愿。有一天,兄弟二人有幸遇见一位高僧,都很想拜其为师。他们将家中的情况说了一遍。高僧听完,双手合十,微闭双目,仿佛喃喃自语般说:“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来得?你二人的悟性还不够,还需要修炼一番,这样吧,十年后我会再来。”高僧走后,哥哥似乎顿悟了,终于下定决心拜别亲人去求道。而弟弟犹豫一番,还是觉得不忍心舍弃父母家人。十年时间,弹指而过。哥哥回来了,口诵佛经念念有词,俨然已是仙风道骨的模样。弟弟呢?因为多年的负担与劳累,已变得苍老憔悴,行动也呆滞缓慢。高僧如约而来,询问两人十年来有何收获。哥哥说,这十年来,他几乎走遍了高山大川,在各处寺庙道观里参佛,如今已背诵真经千卷,心中感悟良多。弟弟说,在这十年,他送走了年迈父母,治好了嫂子的病,帮助弟妹成家立业。但因为忙碌与劳累,实在没有时间读经书,因此怕是与大师无缘了。高僧听完,微微笑了笑,决定收弟弟为徒。哥哥不解。高僧道:“佛在心中,不在名山大川;心中有善,胜读真经千卷;父母尚且不爱,谈何普度众生?舍本逐末,终至与佛无缘。”

……

佛在心中。禅在心中。舍与得,也在心中。永远没有任何语言能将佛境说清楚,同样的,在每一个人心里的天平上,舍与得的轻重是不一样的。这一切都需要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悟。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鱼和熊掌,哪一样是你的所欲呢?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何人何事,当需要做出取舍时,且问问自己的心。只要用心去选了,便不后悔。即使选错了,既已选择,与其痛悼失去,不如珍惜所得。就像徐志摩曾说过的: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舍得的人生智慧,让我们看淡生活,心平气和。

寂寞是一种修行

人生在世,寂寞似乎是一件难以回避的事,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品尝过寂寞的滋味。寂寞,有时候只是一种短时间的孤独,挨过去便又能活得丰盈充实。但有时候它就像是一个影子,紧紧地跟在身后,怎么甩也甩不脱。它很公平,无论是皇帝还是老百姓,无论是富翁还是乞丐,都无法拒绝它来叩门。

古往今来,有许多人耐不住寂寞,因而没能抵达最后的成功,或者做错了生活的选择,让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里。而那些能获得事业的成功,能生活的幸福的人,往往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古语有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无人问的寒窗苦读的日子就是无比寂寞的,能挺过去才有可能一举成名,挺不过去则会功败垂成。现在也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你想出人头地,你要耐得住寂寞,因为成功的辉煌就隐藏在寂寞的背后。”可见,是否耐得住寂寞是成功的前提之一。

盛大网络公司的总裁陈天桥便是一个懂得寂寞、耐得住寂寞、在寂寞中锤炼自己的人。1993年,在上海复旦大学读书的陈天桥以优异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被分配到陆家嘴集团公司工作。他的工作内容十分单调,就是每天在一个小房间里放映有关集团介绍情况的录像片。这样的日子,年仅20岁的陈天桥过了十个月。在这十个月里,他独自待在小房间里,与枯燥乏味的录像片为伍,根本不可能与任何人谈论自己的远大理想,也不可能在这重复琐碎的放映工作中施展自己的才智和抱负。与自己在学校里多姿多彩的生活相比,陈天桥第一次体验了生活的巨大落差,也深深感受到了寂寞的难言滋味。不过,陈天桥很快就从空虚、烦躁的心境里走了出来,他认识到这正是一个潜心学习并且磨炼自己意志的好机会。他开始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时间来读书,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打好基础。终于,机会来了,集团下属一家有着200多人的企业有个干部挂职锻炼的名额,陈天桥赶紧抓住机遇,申请担任了那家企业的副总经理。因为曾在复旦大学经济系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加上之前寂寞的锤炼也让他避免了一般年轻人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的缺陷,这段时间他干得很成功。后来,他离开了陆家嘴集团,与妻子、弟弟、同学等一起创办了盛大网络,并将其发扬光大,而他现在也已跻身中国首富的行列。谈起这段经历,陈天桥说:“在我当时这样一个年纪,这样一个背景,我能耐得住 10个月的寂寞,躲在一个小房间里放录像,我自己感觉这对后面的年轻人还是有所启示的。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如何如何,要干这个,要干那个,但无论干什么,首先要适应环境,而不是等着环境来适应你。”陈天桥的这段人生经验,正应了著名作家刘墉的一段话:“年轻人要过一段‘潜水艇’似的生活,先短暂隐形,找寻目标,耐住寂寞,积蓄能量;日后方能毫无所惧,成功地浮出水面。”

古今中外,如陈天桥这般在寂寞中爆发能量、成就自己的人不胜枚举。司马迁在寂寞中写出了流芳百世的《史记》,蒲松龄在寂寞的聊斋里完成了《聊斋志异》,曹雪芹在穷困潦倒的寂寞生活里创造出了不朽的杰作《红楼梦》……正是古来圣贤皆寂寞,而这寂寞恰恰为他们日后的成功奠定了某种基础。

云淡风轻近十年

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能从杂志上看来一些创业故事,或听到某些成功人士的创业经历,而人们的目光往往都停留在对方如何如何成功和富有之上,却忽略了在功成名就之前那段艰苦、寂寞的奋斗时光,忽略了那是一段漫长的克服寂寞、抵抗诱惑、解决难题的过程。

成功需要耐得住寂寞,日常生活也需要学会超越寂寞。可惜人们总是十分看重与人交往的能力,却往往没有意识到,能否独处、能否在寂寞中升华人生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能力。如果欠缺了这种能力,我们的生活很可能会被弄得一团糟。

有一个人曾问禅师:“如何忍受寂寞及享受寂寞呢?”禅师回答说:“寂寞就是不寂寞,不二法门嘛!甘于寂寞的人永不寂寞,那是很高级的享受。”是的,寂寞真的是一种享受。它让我们可以远离尘世的纷扰,远离世俗杂念的羁绊,远离形形色色的诱惑,慢慢地沉淀自己的内心,抵达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极高远的境界。如同哲学家尼采所说的,“寂寞是美的,因为它纯净了人的生活。”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比快乐更能丰富人们情感的寂寞,人类才涌现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我们也才拥有了欣赏艺术欣赏美的眼睛。

有一个年近30的女人,在外貌、职业、家庭条件等各方面都很好,一直以来追求她的人很多。但她非常希望能找到一个和她志趣相投、相处融洽的人一起生活,所以无论家人怎么催,她都坚守着自己的想法,宁可单身生活也不接受那些不能带给她爱情的追求者。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加,随着身边的同龄人都已结婚生子的现实,她渐渐开始觉得寂寞了。她本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现在朋友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不能再陪她,这样的日子过了半年,她终于受不了了,决定找一个人结婚。虽然这段婚姻也是她经过精心考虑才选择的,丈夫各方面也都很不错,也很疼爱她,但因为两人在兴趣爱好、人生观念等方面不尽相同,加上她本来就是为了逃避寂寞才结婚的,婚后的生活在她看来十分单调乏味。无论她怎么努力,都觉得和丈夫没有共同语言,无法快乐地在一起。一年后,她理想中的恋人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然而已嫁为人妇的她已不能再去自由追求自己的爱情。两年后,当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婚姻已经无可挽救,决定离婚再去追求所爱时,理想的恋人却已结婚生子……

像故事里这个女人一样因为寂寞而结婚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在少数。他们并不明了婚姻的真谛,而是将婚姻当做帮助他们摆脱孤独和寂寞的一种工具,以为结了婚就能过得充实快乐起来,真是大错特错。女人受不了单身的寂寞而结婚,又受不了婚姻的寂寞而离婚,结果不仅错过了美好的缘分,更错过了一段应该好好经营的美好婚姻。可以想象,离婚后她的生活也是寂寞的。

许多人都在想方设法逃离寂寞,他们无法静下心来独处,更害怕在寂寞中正视自己,所以他们不断地寻找各种方式让自己能够“充实起来”,不再感到寂寞。有的人会选择呼朋唤友、夜夜笙歌,用热闹的方式躲开寂寞;有的人会拼命工作,让日子忙得无法喘息,以为这样就可以不给寂寞留下空隙;有的人会去找个人谈恋爱或结婚,用风花雪月或柴米油盐来打发寂寞……可悲的是,他们最后总是会发现,他们找来的那根“救命稻草”,其实毫无用处,而且他们越是费尽心思驱逐寂寞,他们的寂寞感就会越深。这就像是掉进水里的人,努力挣扎反而会让自己溺水,放松自己顺应水流倒可能得救。

记得有人曾说,没结婚是一个人的寂寞,结了婚是两个人一起寂寞。奋斗时觉得很寂寞,成功了却觉得高处不胜寒更为寂寞。没有钱只能待在家里寂寞,有了很多很多的钱,也不过是换一个地方换一种方式寂寞。

虽然这话说得有些绝对,但也可以从中看出,寂寞说到底是人内心里的东西,是一种心情,一种心境,与外在的种种并无太多关联。同时,寂寞也是人生的一种底蕴,它就像是给色彩斑斓的生活打底的那抹灰色,没了它就突出不了那些鲜艳色彩的精彩。所以,寂寞并非那么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接受它,包容它,学会与它同乐。

寂寞其实是一种修行,寂寞的魅力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当我们不再因为寂寞而感到烦躁不安、患得患失的时候,我们就能在澄明的心境里,更好地看清自己、看清生活和人生。我们真正能走出寂寞,把生活调节得有滋有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