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笑林广记
19200100000015

第15章 卷五殊禀部(2)

葡萄架倒

有一吏惧内,一日被妻挝碎面皮。明日上堂,太守见而问之,吏权词以对曰:“晚上乘凉,被葡萄架倒下,故此刮破了。”太守不信,曰:“这一定是你妻子挝碎的,快差皂隶拿来。”不意奶奶在后堂潜听,大怒,抢出堂外。太守慌谓吏曰:“你且暂退,我内衙葡萄架也要倒了。”

【译文】

有个官吏很怕老婆,有一天被妻子抓破了脸。第二天上堂时,太守见后问他是怎么回事。官吏撒谎说:“我晚上乘凉,葡萄架倒下来砸到了,所以被刮破了。”太守不相信,说:“这一定是你妻子抓破的,我命衙役将她捉来。”不想太守夫人在后堂听见了,十分生气,抢步走出堂外来。太守看见后慌忙对官吏说:“你暂且先退下,我内衙的葡萄架也要倒了。”

捶碎夜壶

有病其妻之吃醋,而相诉于友,谓:“凡买一婢,即不能容,必至别卖而后已。”一友曰:“贱荆更甚,岂但婢不能容,并不许置一美仆,必至逐去而后已。”旁又一友曰:“两位老兄,劝你罢,像你老嫂还算贤慧。只看我房下,不但不容婢仆,且不许擅买夜壶,必至捶碎而后已。”

【译文】

有个人因为妻子太爱吃醋而苦恼,便对朋友诉起苦来,说凡是买个婢女,她也难以容下,必会将其转卖给他人才算完。另一个朋友说:“我的老婆更是厉害,不但连婢女都不能容,甚至一个稍微好点的小仆也难以容下,必定会将其赶跑后才算完事。”旁边又有一个朋友说:“两位老兄,听我劝吧,像两位老嫂子那样的已经够贤惠了。你们看看我老婆,不但容不下婢仆,甚至连只夜壶也不让我随意买,知道后必定会捶碎才算完。”

手硬

有相士对人谈相云:“男手如枪,女手如姜,一生吃不了米饭,穿不了衣裳。”一人喜曰:“若是这等说,我房下是个有造化的。”人问:“何以见得?”答曰:“昨晚在床上,嫌我不能尽兴,被他打了一掌,今日还是辣渍渍的。”

【译文】

有个相士和人谈手相说:“男手如枪,女手如姜,一生吃不了米饭,穿不了衣裳。”有个人高兴地说:“要是这么说的话,我老婆还是个有福气的人呢。”有人问:“你怎么知道呢?”此人答道:“昨天晚上在床上,她嫌我不能尽兴,便打了我一巴掌,到现在还是火辣辣地痛呢。”

呆郎

一婿有呆名,舅指门前杨竿问曰:“此物何用?”婿曰:“这树大起来,车轮也做得。”舅喜曰:“人言婿呆,皆妄也。”及至厨下,见研酱擂盆,婿又曰:“这盆大起来,石臼也做得。”适岳母撒一屁,婿即应声曰:“这屁大起来,霹雳也做得。”

【译文】

某人女婿因痴呆而出名。有一天,岳父指着门前的杨树对他说:“这东西有什么用处?”呆女婿说:“这树长大后,连车轮也能做。”岳父听了高兴地说:“别人都说我的女婿傻,原来都是假的啊。”等来到厨房后,看见了捣酱的钵盆,呆女婿便说:“这个盆钵长大后,可以用来做捣米的石臼。”正在此时岳母大人放了个屁,呆女婿便应声说道:“如果这屁放得再大些,可以做炸雷。”

痴婿

人家有两婿,小者痴呆,不识一字。妻曰:“姐夫读书,我爹爹敬他。你目不识丁,我面上甚不争气。来日我兄弟完姻,诸亲聚会,识认几字,也好在人前卖嘴。我家土库前,写‘此处不许撒尿’六字,你可牢记。人或问起,亦可对答,便不敢欺你了。”呆子唯诺。至日,行至墙边,即指曰:“此处不许撒尿。”岳丈喜曰:“贤婿识字大好。”良久,舅姆出来相见,裙上有销金飞带,绣“长命富贵,金玉满堂”八字,坠于裙之中间。呆子一见,忙指向众人曰:“此处不许撒尿。”

【译文】

一户人家有两个女婿,小女婿是个傻子,一个字也不认识。妻子对他说:“我姐夫是个读书人,爹爹很敬重他。你一个字也不认识,我脸上也没有面子。我的兄弟马上就要结婚了,到时候所有的亲戚都会前来,你到时候要多学几个字,也好在人前显示一下。我家仓库前写着‘此处不许撒尿’六个字,你要牢记。如果有人问起,你就如此回答,别人便不敢欺侮你了。”呆子答应了。到了那天,他走到墙边,指着墙上的字便念道:“此处不许撒尿。”岳父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贤婿也认识字了啊,很好!”过了一会儿后,舅母走出来相见,裙子上系着条金丝绣带,上面绣着“长命富贵,金玉满堂”八个字,坠在裙褂中间。呆女婿看到后便指着那字,向众人说:“此处不许撒尿。”

呆子

一呆子性极痴,有日同妻至岳家拜门,设席待之。席上有生柿水果,呆子取来,连皮就吃。其妻在内窥见,只叫得“苦呀”。呆子听得,忙答曰:“苦倒不苦,惹得满口涩得紧着哩。”

【译文】

有个呆子非常呆痴。有一天,他和妻子到岳父家拜门,岳父设宴招待了他。宴席上有生的柿子和其他水果,傻女婿拿了个生柿子连皮就吃。他的妻子在内室看见了,无奈地叫了声“苦呀”!呆子听后连忙说:“苦倒不苦,就是觉得嘴里涩得厉害!”

赞马

一杭人有三婿,第三者甚呆。一日,丈人新买一马,命三婿题赞,要形容马之快疾,出口成文,不拘雅俗。长婿曰:“水面搁金针,丈人骑马到山阴。骑去又骑来,金针还未沉。”岳丈赞好。次及二婿曰:“火上放鹅毛,丈人骑马到余姚。骑去又骑来,鹅毛尚未焦。”再次轮到三婿,呆子沉吟半晌,苦无搜索。忽丈母撒一响屁,呆子曰:“有了。丈母撒个屁,丈人骑马到诸暨。骑去又骑来,孔门犹未闭。”

【译文】

有个杭州人,家里有三个女婿,三女婿非常痴呆。有一天,岳父新买了一匹马,命三个女婿作诗称赞一下,要形容马的速度非常之快,但出口成章,不局限文章俗雅。大女婿先说道:“水面搁金针,丈人骑马到山阴。骑去又骑来,金针还未沉。”岳父连声夸赞说得好。接着二女婿说道:“火上放鹅毛,丈人骑马到余姚。骑去又骑回,鹅毛尚未焦。”最后轮到三女婿了,呆女婿深思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正在此时岳母放了个屁,呆女婿便说道:“有了。丈母撒个屁,丈人骑马到诸暨。骑去又骑来,孔门犹未闭。”

携冻水

一呆婿至妻家留饭,偶吃冻水美味,乃以纸裹数块,纳之腰间带归。谓妻曰:“汝父家有佳味,我特携来啖汝。”索之腰中,已消溶矣。惊曰:“奇!如何撒出了一脬尿,竟自逃走了。”

【译文】

有个傻女婿到岳父家吃饭,恰巧吃了用冰做的美味食品。他觉得味道不错,便用纸包裹了几块冰带回家去。到家后他对妻子说:“今天你父亲家做了道佳肴,我特意给你带了些回来尝尝。”于是便向腰中摸去,可冰早已经融化了。傻女婿惊奇地说:“真奇怪,它怎么撒了一泡尿,竟然自己逃走了?”

莫说是我

夫妇正行房事,忽丈母闯入,夫即仓皇躲避,嘱其妻曰:“丈母若问,千万莫说是我。”

【译文】

夫妻两个正在行房事,忽然丈母娘闯了进来。丈夫仓皇之下就躲了起来,并嘱咐妻子说:“丈母娘若是问起,千万不要说是我啊。”

不道是你

新郎愚蠢,连朝不动,新人只得与他亲斗一嘴。其夫大怒,往诉岳母,母曰:“不要恼他,或者不道是你啰。”

【译文】

新郎十分愚蠢,结婚后数日毫无动静,新娘子只好主动亲了他一口。新郎大怒,到岳母那里去告状。岳母说:“不要恼她,她可能不知道是你哩。”

只道是我

一丈人就寝,以被蒙头。婿过床前,忽以手伸入被中,潜解其裤。丈人大惊,乃揭被视之,乃其婿也,呵责不已。丈母来劝曰:“你莫怪他,他不曾看得分明,只道是我了。”

【译文】

岳父正在睡觉,把被子蒙在了头上。女婿经过床前,忽然把手伸进了被子中去解岳父的裤子。岳父被惊醒,揭开被子一看,原来是女婿,便大声斥责起来。岳母前来相劝说:“你就不要责怪他了,他没有看清楚,还以为床上的人是我呢!”

丈母不该

女婿见丈人拜揖,遂将屁股一挖,丈人大怒。婿云:“我只道是丈母啰。”隔了一夜,丈人将婿责之曰:“畜生,我昨晚整整思量了一夜,就是丈母,你也不该。”

【译文】

女婿趁老丈人下拜作揖之时摸了一下他的屁股,老丈人大怒。女婿说:“我还以为是丈母娘呢!”过了一夜之后,老丈人把女婿叫来痛斥了一顿,说:“畜生,我昨晚整整想了一夜,就算是你的丈母娘,你也不该这样做呀!”

事发觉

一人奔走仓惶,友问:“何故而急骤若此?”答曰:“我十八年前干差了一事,今日发觉。”问:“毕竟何事?”乃曰:“小女出嫁。”

【译文】

有个人走得十分匆忙,朋友看到了便问发生什么事了走得如此急骤。此人答道:“我十八年前做错了一件事,到今天才发觉。”朋友问他是什么事,他回答说:“我女儿出嫁。”

父各爨

有父子同赴席,父上坐,而子遥就对席者。同席疑之,问:“上席是令尊否?”曰:“虽是家父,然各爨久矣。”

【译文】

有父子两人同去赴席,父亲坐在上座,而儿子迎面坐在了对席上。同席的其他人有所怀疑,就问:“上席坐的是你的父亲吗?”儿子答道:“虽然是家父,但我们各自分灶吃饭已经很久了。”

烧令尊

一人远出,嘱其子曰:“有人问你令尊,可对以家父有事出外,请进拜茶。”又以甚呆,恐忘也,书纸付之。子置袖中,时时取看。至第三日,无人来问,以纸无用,付之灯火。第四日,忽有客至,问:“令尊呢?”觅袖中纸不得,因对曰:“没了。”客惊曰:“几时没的?”答曰:“昨夜已烧过了。”

【译文】

有个人要出远门,叮嘱傻儿子说:“如果有人问你令尊,你就可以回答他说家父有事出外,请进来喝杯茶。”这人知道儿子痴呆,怕他忘记,便写了张纸条交给了儿子。儿子放到了袖子里,不时就拿出来看看。过了三天也没有人来访,儿子认为纸条没用了,便烧掉了。到了第四天,忽然来了位客人,问道:“你父亲去哪了?”傻儿子在袖子里找不到纸条,便回答说:“没了。”客人吃惊地问:“什么时候没的?”傻儿子回答说:“昨天晚上就烧掉了。”

子守店

有呆子者,父出门,令其守店。忽有买货者至,问:“尊翁有么?”答曰:“无。”又问:“尊堂有么?”亦曰:“无。”父归知之,责其子曰:“尊翁,我也;尊堂,汝母也,何得言无?”子恼怒曰:“谁知你夫妇两人,都是要卖的?”

【译文】

有个呆子,他父亲出门之时,命他看守店门。忽然来了个买货的人,问:“尊翁有吗?”呆子答道:“没有。”客人又问:“尊堂有吗?”呆子又答道:“没有。”父亲回来后知道了此事,责备儿子说:“尊翁就是我,尊堂就是你的母亲,你怎么能说没有呢?”儿子恼怒地说:“谁知道你们夫妇两个都是要卖的呀?”

活脱话

父戒子曰:“凡人说话放活脱些,不可一句说煞。”子问:“如何活脱?”时适有邻家来借物件。父指而教之曰:“比如这家来借东西,看人打发,不可竟说多有,不可竟说多无;也有家里有的,也有家里无的,这便活脱了。”子记之。他日,有客到门问:“令尊在家否?”答曰:“我也不好说多,也不好说少,其实也有在家的,也有不在家的。”

【译文】

父亲告诫儿子说:“凡是和别人讲话要灵活些,不能一句话就说死。”儿子问:“怎么说才能灵活呢?”当时恰好有一邻居来借东西。父亲就顺着这件事教给他说:“比如这家来借东西,要看人打发,不能光说有很多,也不能光说没有;也有家里有的,也有家里没有的,这样的话就灵活了。”儿子记住了。有一天,有位客人上门问:“令尊在家吗?”儿子答道:“我也不好说多,也不好说少,其实也有在家的,也有不在家的。”

母猪肉

有卖母猪肉者,嘱其子讳之。已而买肉者至,子即谓曰:“我家并非母猪肉。”其人觉之,不买而去。父曰:“我已吩咐过,如何反先说起!”怒而挞之。少顷,又一买者至,问曰:“此肉皮厚,莫非母猪肉乎?”子曰:“何如!难道这句话也是我先说起的?”

【译文】

有个卖母猪肉的,叮嘱儿子要忌讳。不大会儿来了个买肉的,儿子便对他说:“我家的肉不是母猪肉。”那人察觉了,肉没买就走了。父亲说:“我刚刚吩咐过你了,你怎么反先说出来了呢。”生气地打了儿子一顿。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个买肉的,问道:“肉皮这么厚,是不是母猪肉呀?”儿子说:“怎么样,难道这句话也是我先说起的?”

望孙出气

一不肖子常殴其父,父抱孙不离手,爱惜愈甚。人问之曰:“令郎不孝,你却钟爱令孙,何也?”答曰:“不为别的,要抱他大来,好替我出气。”

【译文】

有个不肖子经常殴打他的父亲,父亲抱着孙子不离手,更加十分疼爱。有人问他:“你的儿子不孝顺,你却十分钟爱令孙,这是为什么呀?”他回答说:“不为别的,我要抱他长大,将来好替我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