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85个实用好学的幽默技巧
19166200000074

第74章 幽默技巧歪因正果,故意歪曲又有据可依的推理

一系列的误会使原来歪曲的动因变成了正常的结果,越歪越有趣,但歪因正果之间又有着一种紧密的歪曲的联系。

非严肃场合。

非正式场合。

通常情况下的因果是有着深层的因果关系的,而歪因正果之间有着一种表面的歪曲的联系,这种联系让歪因和正果顺当起来,这种顺当恰好产生了笑料。

有一个大和尚对佛法一窍不通,有人前来问法,全靠两个侍从的小和尚代替。有一天,一个游方僧向大和尚请教,赶巧小和尚不在。游方僧问:“什么是佛?”大和尚茫然,他东顾西盼不见小和尚。游方僧又问:“什么是法?”他感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好上看下看。游方僧又问:“什么是僧?”他答不上来,只好装睡,闭目不睬。游方僧又问:“什么是修法之道?”

他自愧一无所知,还当什么大和尚,不如伸手乞讨,当叫花子,遂把手伸了一下。

游方僧出来见到两个小和尚,便对他们说:“刚才我向你师父求教,我问佛,他左顾右盼,分明是说人有东西,佛无南北;我问法,他上看下看,是说法本平等,不分上下;我问僧,他闭目不语,是说‘白云深处卧,便是一高僧’,我问修法之道,他伸出手来,当然是‘接引众生’的意思。你们的师傅真是明心见性佛法精通。”

这个游方僧将大和尚的各种无知无奈的动作全部理解为“精通佛法”,大和尚本来是无可奈何才做出的一些动作,却歪打正着被游方僧看做是明心见性佛法精通的体现。

歪因正果的幽默技巧,将原本歪曲的动因误会成正常的结果,歪打正着,但其中的因果关系非常自由,这种技巧的特点是起因与结果的不相干或不相称。

1.歪打正着

原因本来是歪曲的,却侥幸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歪因正果的幽默技巧将本不在此的原意,凑巧地和别人的想法符合起来,出乎意料地产生幽默。

小张在小学任教,长得人高马大,威风凛凛,只是一紧张讲话就会口吃。一次监考,他发现有一个学生在作弊,他气急败坏地指着作弊的学生吼道:“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竟敢作弊,给我站起来!”

语毕,9个学生站了起来。

小张本来是因为口吃,才把一个“你”字说了9遍,谁知却因此而歪打正着抓了9个作弊的学生。故事虽是简单却让人感到滑稽可笑,巧中见趣。

2.歪因正果联系紧密

歪因正果之间有着一种表面的歪曲的联系,这种联系在实质上不管多么不通,可是在表面上要能发生“瓜葛”,这种“瓜葛”越是貌似紧密,就越能构成幽默感。如果连表面的“瓜葛”也很勉强,幽默感就会很勉强。表面“瓜葛”越紧密,实质距离越大,二者之间的张力越大,幽默意味也就越强。

从前,有个人很怕老婆。

有一天,他趁老婆不在家的时候偷吃了一盒年糕,晚上被老婆发现了,把他狠狠地骂了一通,又罚跪三更才准许睡觉。他一肚子怨气,不明白自己的命为什么这样不好,娶了这样的老婆。

于是次日便到街上找算命先生给自己算算命。

算命先生问:“请问贵庚(询问人年龄的敬词)多少?”

他赶忙回答:“没有跪多久,只跪到三更。”

算命先生道:“我不是问这个,我是问你年高几何?”

他说:“我还敢偷吃几盒?我只吃了一盒。”

这个人歪打正着的回答,与算命先生提问的本意截然相反,但是回答结果与原因之间又有着一种紧密的歪曲联系,这种歪曲的紧密联系正是幽默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