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又有谁是不孤独的?每个人都穿着和别人一样的衣裳,发出和别人一样的声音,做和别人一样的事,当然还有一种不妥协的姿势叫做“另类”,可是,另而为类,多为形式,内心的趋同感和个异性两兵交战,当外在形式寻求同类的同时,内心总有一个世界什么人都走不进去,除了自己。
潮流滚滚而来,尖头皮鞋、蓝黑眼影、金红或葡萄紫的头发,发财的梦想,高升的欲望,每个人都很勤奋地生活在一个光怪陆离又繁忙无比的表面世界。饮酒、打牌、泡吧、谈生意、看光碟,谈恋爱,共同谋杀孤独。但是,孤独真的能够摆脱掉吗?你更愿意做什么事?你更愿意成为什么人?你更愿意往你的篮子里捡到什么东西?权势?金钱?美女?他人的欣羡?还是自己的平安?有一首歌唱:内心的平安那才是永远。你的内心平安不平安?你除了纷繁喧嚣的表皮,还有没有一个内心在那里?
社会不断的前进,高科技占领了所有的高地。人闲桂花落的安静和一天星河的美丽都退居到看不见的位置。你还不孤独,更待何时。
问题提出,却无法解决。我从何处来?我向何处去?这样一个困境是由人的知性提出,却做茧自缚,把知性做死,所有紧张思考和严密推理都不再有用武之地。日本禅师铃木大拙说:“知性无疑是最有用的东西,然而它却不能解决我们每个人在自己一生中或迟或早都必然要面临的终极问题。这就是生与死的问题,它关涉着人生的意义。”
那么,怎么办?
六祖慧能对向他发问的人说:“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日本大禅师白隐举起一只手说:“让我听听一只手拍掌的声音。”傅大士做偈说:“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所有的一切超越智识,看似荒谬,却提供观照世界的独特视角,让我们把一切固有的思维模式抛开,把困住的灵性放出来。真性到处,世界原来简单得可爱。只要你随风流布,随水运转,动常随意,活泼自在。
理智固然是人特有和会思考的标志,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悬疑的问题,但是有些事情由心灵提出,需由心灵给出答案,知见越深,反而妨碍自性的发现。知性如茧,缠得人要死。要想突破,如爬百尺竿头,已经到顶,仍被催逼。不顾身家性命,抛去所有意想情识,纵身一跃,却发现自己正安全地坐在盛开的莲花座里。大死而去,大活而回。
这个时候,孤也在,独也在,却心淡如水,天地间一个无为闲人。白云苍狗,一任岁月悠悠。脱去悲怆的精神外衣,任我逍遥而游。生命来处不去问它,去处哪里也无需设计。“子今欲识吾归处,东南西北柳成丝。”“珍重清溪溪畔水,汝归沧海我归山。”来时青山泻翠,皓月流辉,去时杨柳随风白云归。千古与一瞬交织,沧海和高山交汇,万古长空凝成一朝风月,一朝风月尽摄万古长空,无论去来,都春光明媚。到这一地步,孤在哪里?独在何方?处处草木皆是春,我在,并且我喜。
四十以后当余年
今年刚刚跨过四十虚岁的门槛,恰合古人的“不惑之年”。
从梅红鞭炮朵朵开到杨柳春风度小桥,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心境就有了大改变。好比一只巨灵掌拍开一枚石蛋,露出里面软软的蛋清蛋白。
四十岁前很羞怯,被人白眼相加会惊怕,被人青眼相待会惶恐,一味委曲求全,不敢稍加逾越,到了四十岁,惊觉一寸寸都在死,于是这个“不惑”一下子鲜明起来:世界,我前半生的岁月都交付与你,与你周旋,现在,后半生的岁月,洒家要自家过起来。
怎么过起来呢?想说的话才说,想做的事才做,想见的人才见,为想得到的东西而做努力,而不是想说不想说的话都说,爱做不爱做的事都归拢来自己做,想见不想见的人都耐下性子堆下笑脸来见,而且还口吐莲花——我又不是卖笑和搞政治的,至于大家都有而我没有,以前怕人耻笑,如今却想如李逵一样大嘴一咧,巨眼一瞪:老子乐意,关你鸟事。
以往读《归去来兮辞》,只一味爱它的疏淡辽远,深沉的孤寂,现在却凭空感觉应该是陶渊明四十以后才写出的文字。翻查文献,果真如此:陶氏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然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冠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他这样做,大概也出于同样的赌气心理,要泄掉前半生积攒了一肚皮的鸟气闷气胃肠胀气,来赌出后半生的大志气,所以他的《归去来兮辞》里才会有那样欣悦归家的心情,和那样寂寥满意的神态,以及寻到真味后的深沉慰藉。也恰是因为有了那样历尽千劫才修炼得来的淡泊豁达的芯子,才会有这样荷锄种豆,煮粥赊酒也声色不动的壳子。
而这一切,皆是因参透了“余生”一念,生出了悚然警惕之心,才做出的大决定。
初入尘世,乍陷人群,人的心灵刚开始都是或金镶银缠,或泥裹土封,社会的庞大涡流吸得人沉湎进去,纠缠聚结,乐在其中,打生打死,而那被社会和人群踢出来的人,即使是号称“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雅士,也会在鼻青脸肿之余,发出不合群、被排斥的哀愤之音,让人隔一千多年都能闻见字里行间的酸气。只有等他自己明白过来,痛下狠心,才会在自找的孤独里寻回真正的宁帖。所以“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会因“门前冷落鞍马稀”而琵琶声咽,陶渊明的世界却会因为“抚孤松而盘桓”而月华如水。
还有那个维摩诘,前半生文名盛举,后半生修成居士,及至四十岁隐居终南,陶醉辋川,与友人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他的“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读来读去都没有退出世事撇却浮华的悔意,只让一腔心意尽交付与山川流水。
当然,既有人不肯亏待自己,要从世事中退隐开去,就会有人因为同样的理由,要从退隐的状态中拼命走上前台,比如孟浩然。这人作了半生隐士,却在四十岁到长安应试,落第后又作诗《临洞庭》献张九龄,以求致仕:“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虽说诗很功利,人也功利,可不管怎么说,他也算是在剩下的岁月里学会遵从自己的志气,善待自己的心意。凭这一点就值得人尊敬。
所以这个“不惑”,算来算去,应该不算什么洞明人情、通达世事的范畴,倒是因为余年无多,再也不肯亏待自己的一点私心。
四十如坎,坎里一个世界,坎外一个世界。这个坎是孔夫子设置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一句话,逼得无数人在坎里的时候肖想坎外的岁月,及至坎近,更是心心念念,如同过关,期盼到时候一切迷惑终得解释;及至到了坎外,才发现迷惑仍旧存在,接着再回头细想前半生的岁月,却发觉尘世漂流,金玉沉埋,心灵已被层层遮盖,在看不见的角落独自哭泣,无法呼吸,心中酸痛之念一起,就好比生命给凿开了一道缝,渐渐透进阳光,才露出“不惑”的真面目来——于是,余年里,艳阳下,一个个初生的灵魂奔跑跳跃,鲜净美丽,如同婴孩。
惭愧也是一种德行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卢炳的这半首《减字木兰花》翻成白话,就是青箬笠,绿蓑衣,挽着脚杆下田地,绿水千畦,唉呀惭愧,碧洼清波秧针细——农人见禾苗整齐,正该喜悦,为什么要惭愧呢?
所以说他懂农人的心:撅腚向天,俯首向地,纷纷碎碎的汗珠子,这样拼死劳力赢得能预见年丰岁稔的好景致,却并不骄矜自喜,而最知惜福,好比是撒骰子,偶然撒出个好点子,便觉是上天眷顾,于是觉得难得、侥幸、欣喜,于是“惭愧。”
就连陆游都“行年九十未龙锺,惭愧天公久见容”,也并不把自己活九十还耳聪目明当成自己会养生的效力,而是觉得虽是己身无德,却劳天公格外偏爱,于是惭愧。
有惭愧心的人,每天总是会镜里镜外两个自己心心照印,口口相问:“我做得好吗?我有没有对得起别人?”没有惭愧心的人,却是会镜里镜外根根怒眉如针,一声声质问着别人:“你做得好吗?你有没有对得起我?”佛家忌我执,皆因“我执”太盛,则天地间只有一个“我”字,我是最大的,最好的,最该得着的,最不该失去的,花也是我的,叶也是我的,世间金粉繁华俱都该归我,清风明月又不能白姓了别人。有惭愧心的人则如会使化骨绵掌的高人,把“我执”一一化去,所以《遗教经》上又说:“惭愧之服,无上庄严。”庄严就在有这一份“花本不属我我却得见,叶不属我我也得见,金粉繁华哪里该有我的份呢?惭愧,上天垂怜于我,我享受这些真是该惭愧的”之心。
所以惭愧是自见其小,自见其俗,自见其弱,自见其短而自觉的红晕上了粉面。它是各自天性里茁的芽,又由情性育养成花,看见它,必先想起自己的不洁不力。人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因为什么而惭愧,就像不知道天上什么时候会片云致雨,滴滴不落别处,都落在心里,滋养春波柔媚。最怕的是洗心伐髓,把惭愧掐芽去叶,拔根除枝,最后水枯鱼死,一片荒昧。
读章诒和的文章《谁把聂绀弩送进了监狱》,聂绀弩戴上右派帽子以后,发配到北大荒劳动改造,于1960年冬季返回北京。然后便不断有人主动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告发检举上去。这些人都是他的密友,自费钱钞,请聂喝酒畅谈,然后将他的言行“尽最大真实地记录”下来;又有他赠友人的诗,也被将里面的“反意”都抠出来,于是他便被抓,被关,被整,捱苦受罪。聂去世后,出卖他的人写怀念文章,那里面没有一点歉意。——这些人未必不懂惭愧,不过却是着实害怕惭愧,所以尽量不去惭愧。就像晨起梳妆,描眉画鬓,因自己丑陋,便赌气覆下镜子,甚或干脆把镜子取下来,一并把本来面目也忘记了,然后凭空想象自己油头落雁羞花,粉面沉鱼闭月。
惭愧,我不如他。
惭愧,竟见垂怜。
惭愧,当做之事未做。
惭愧,分外的福分竟得。
一切都值得惭愧。贾母祷天,未必不是因知惭愧而惜福。她虽待见凤姐,凤姐却是一个不知惭愧的人。她受了大婆婆邢夫人的气也会羞得脸紫胀而气恨难填,又因从她房里抄出高利贷的债券连累家运而羞愤欲死,却不会因贪酷致人而死而惭愧,所以她是无本的花,无根的叶,又如剁了尾巴当街跳踉的猴,虽是热闹,后事终难继。
惭愧是一种德行,好比一丝阴影,旷野骄阳下行路的一蓬花叶,直待我们“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也是藏起来的暗器,再躲也没用,不定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刻,以什么方式,我们就会和它来一个猛烈的不期而遇——一箭穿心。
给心灵安一扇花窗
我的一个朋友是在读大学生,有感于现实的污浊黑暗,谋生的跋涉艰难,放眼望去,不见青天,于是兴起念头,想要出家。暮鼓晨钟,和风虫鸣,清心寡欲,了此一生。
这怎么行。
谁说的一入佛门就能清心?虚云老和尚活到120岁,德高望众,却也摆脱不开俗世的牵绊:“前几天总务长为了些小事情闹口角,与僧值不和,再三劝他,他才放下。现在又翻腔,又和生产组长闹起来,我也劝不了。昨天说要医病,向我告假,我说,‘你的病不用医,放下就好了。’”
“这几天闹水灾,去年闹水灾也在这几天,今年水灾怕比去年更坏。我放不下,跑出山口看看,只见山下一片汪洋大海,田里青苗比去年损失更多,人民粮食不知如何,我们买粮也成问题。所以要和大家商量节约省吃,从此不吃干饭,只吃稀饭。先收些洋芋掺在粥内吃,好在洋芋是自己种的,不花本钱,拿它顶米渡过难关。我们要得过且过。”
看,这就是现实。
所以我们要考虑的,恐怕不是怎样脱离现实,因为现实是脱离不开的,而是怎样给现实安一扇花窗。
在我的卧室的门和床之间戳着四扇浅柚色的原木屏风,下半截是单面雕牡丹,上半截是镂空的花窗。虽是间隔,却能看得见外面的一动一静,又可以隔绝屋外经过的人的视线,就好比是给现实的世界安了一扇花窗,又有点像小时候房前编就的一溜青篱,上面缠着小黄花,未必能防得住贼,却能明明白白昭告天下:篱外是世界,篱内是我家。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被教育要融入社会,融入人群,融入现实;事实上却是全情投入是一件很吃力不讨好的东西。现实不总是光明的,甚至很多时候总是不光明的,一味深入,如泥入滓,只能是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只有把心放在窗内,隔着窗槅向外看,目光带一点微凉,可以审视,可以剥析,才可以做君子,对窗外的世界有所取有所不取,有所弃有所不弃。
若说花窗外是我们必须承认存在并且必须投身其中的现实,花窗内是我们给自己找的乐趣,比如说有的课余打球,有人工余玩牌,有人写写画画,有的抱着书本蹲到厕所去——所有的人,其实都是在想办法和现实拉开一点距离。
你看《红楼梦》,里面吟诗作对不是现实,霜刀冷剑才是现实;歌舞吹唱不是现实,柴米油盐才是现实;迎元妃回家的盛大豪华不是现实,量地、盖房、给树装假叶子,这些才是现实;小姐们锦衣玉食,无所用心,只是看看花、逗逗鸟、下下棋、作作诗,这也不是现实,宝钗、探春、李纨兴利除宿弊,拿破荷叶和枯草根子卖钱才是现实。但是一旦现实被花窗隔开,花窗内的人因为吟诗作对、看花下棋,就可以过成很快乐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