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拈古请益录
19128000000009

第9章

師云。無盡燈具云。撫州石鞏慧藏禪師。本弋獵人。逐鹿至馬祖庵。機緣契會。投祖出家。住院。凡見僧執弓架箭以示之。三平至。鞏曰。看箭。平撥開胸曰。此是殺人箭。活人箭又如何。鞏扣弦三下。平便展拜。鞏曰。三十年。舉一張弓。架兩隻箭。祇射得半箇聖人。遂折折弓箭。平後見大顛。舉似之。顛曰。既是活人箭。為甚向弦上辨。平無對。顛曰。三十年後。要人舉此話也難得。萬松道。今日幸遇和尚。雲門問長慶。如何道。免得云作半箇聖人。長慶云。若不還價。爭辨真偽。門云。入水見長人。萬松道。真鍮不換金。首山云。人人盡道三平中的。莫屈他也無。良久云。機關不是韓光作。莫把胸襟當等閒。萬松道。切忌詐明頭。姜山愛云。射虎不真。徒勞沒羽。萬松道。不見道半箇聖人。佛鑑云。大小三平。元來祇是死漢。若非死漢。又覓甚麼活人箭。石鞏龍頭蛇尾。矢在弦上。又却不發。當時若便與一箭。那裏得來。更要大顛作死馬醫。醫之不瘥。從他掘地深埋。且如智海恁麼批判古今。還有過也無。乃云。細雨洒花千點淚。淡烟籠竹一堆愁。萬松道。煩惱皆因強出頭。法燈頌云。古有石鞏師。架弓箭而坐。如斯三十年。知音無一箇。三平中的來。父子相投和。子細返思量。元伊是射垛。萬松道。靈山授記。未似今日。天童略之云。石鞏上堂。乃張弓架箭。三平擘開胸當之。鞏云。一張弓。兩隻箭。三十年祇射得半箇聖人。俱胝因天龍一指頭禪。一生受用不盡。故凡有所問。祇竪一指。石鞏因張弓架箭而悟。故常以張弓架箭示人。雲頂敷道。道吾舞笏同人會。石鞏張弓作者諳。三平擘胸當之。一等是弄粥飯氣。不妨應時及節。佛果引三平頌云。解擘當胸箭。如何祇半人。為從途路得。所以不全身。這般說話。大似減人光彩。萬松即不然。受箭張弓處。師資本一人。不離華下路。便見洞中春。天童道。張弓底習氣不除。受箭底相席打令。所以躭源交拳。仰山女拜。為復是全提作用。為復是時節因緣。却道三十年張弓架箭。祇射得半箇聖人。萬松道。石鞏示不全之肯。天童真以己方人。還知石鞏信彩處麼。祇將日月為香餌。應手華鱗忽上鈎。

第四十三則雲門法身

舉僧問雲門如何是清淨法身。(不是目前機)門云。花藥欄。(開口斯當)僧云。便恁麼去時如何。(莫錯認)門云。金毛師子。(一手擡一手捺)雪竇著語云。太無端。(一箭射兩垛)天童拈云。賊來須打。(泥裏著棘針)客來須待。(苦口是良藥)雲門。雪竇。二俱作家。(祇會待客。不解打賊)這裏莫有便恁麼去者麼。(唆猫入枯井)切忌撞頭磕額(暮故瞎茅廣)。

師云。萬松昔在大慶壽玄悟席下。一年入室兩度。經半年。纔得告香入室。室中舉問玄沙如何是清淨法身。沙云。膿滴滴。此是玄悟之師。高郵定和尚悟處。今日看來這清淨法身話。玄沙答得最強。高郵悟處更的。雲門答花藥欄。權實並舉。道金毛師子。褒貶雙行。這僧道。便恁麼去。雪竇道。太無端。可謂賊來須打。客來須待。雪竇道。花藥欄。莫顢頇。星在稱兮不在盤。恐人錯認一機一境。不薦普天帀地一段大事。便是撞著露柱。磕破燈籠。喚作撞頭磕額。此猶可恕。忽然向花藥欄上絆番。金毛師子上磕倒。也大煞麤心。不見保福因僧侍立。福曰。你得與麼麤心。僧曰。甚處是某麤心處。福拈一塊土度與曰。拋向門外著。僧拋了却來曰。甚處是某麤心。福曰。我見你築著磕著。所以道你麤心。雪竇拈云。然則這僧被熱謾。爭奈真不掩偽。曲不藏直。雪竇將今視古。於理不甘。你這一隊漢。或僧堂裏來。寮舍內出。築著磕著。亦乃不知。近來麤心轉盛。我若放過。便見諸方撿責。卓拄杖下座。天童道撞頭磕額。保福道。築著磕著。且道是同是別。雪竇道這僧被熱謾。且道雲門何似保福。難甘放不過。雪竇何似天童。保福門下。昔日麤心尚多。萬松門下。近日麤心更甚。何也。覓箇築著磕著底也不可得。

第四十四則曹山父子

舉僧問曹山。子歸就父。為什麼父全不顧。(下不論上)山云。理合如斯。(清官易斷)僧云。父子之恩何在。(粉骨難酬)山云。始成父子之恩。(至化無私)僧云。如何是父子之恩。(大功不宰)山云。刀斧斫不開。(甚處下手)天童拈云。翡翠簾垂。絲綸未降。(樞密不得旨)紫羅帳合。視聽難通。(尊嚴不露顏)犯動毛頭。月昇夜戶。(照不失虗)密移一步。鶴出銀籠。(穿開碧落天)還知麼。(這裏使不著)脫身一色無遺影。(太平本是將軍致)不坐同風落大功(不許將軍見太平)。

師云。禮記緇衣子曰。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洪覺範天覺奏號圓明寶覺禪師。其深機妙智。真不忝所賜。嘗云。機貴迴互。使不犯正位。語忌十成。使不落今時。溈仰父子。曹洞師資。為兩派之源。洞山法付曹山曰。子真法器。吾久知之。我於先師處親傳寶鏡三昧。事窮的要。今付授汝。仍以綱要。三頌。三滲漏。付之。山徧禮祖塔。因擬曹溪之號。所至以曹名其居。故號曹山。曹洞正宗。於今鼎盛。僧問子歸就父。為什麼父全不顧。這僧久參洞上。將深密威嚴處。置箇問端。曹山識法者恐。不敢犯令泄機。祇答理合如斯。這僧要窮堂奧。深入虎穴道。父子之恩何在。曹山不傷風化。不動音容。答道。始成父子之恩。這僧放無底末。更問如何是父子之恩。曹山盡力提持。罄囊分付。道。刀斧斫不開。此退位朝君。轉身就父處。不道同。祇是無別。天童於夜明簾外。空王殿中。借無舌人傳宣。敕無耳人承旨。此猶是月昇夜戶邊事。鶴出銀籠一句。作麼生道。九皋纔翥翼。千里漫追風。

第四十五則白水沙水

舉白水垂語云。眼裏著沙不得。(喚甚作沙)耳裏著水不得。(喚甚作水)僧便問如何是眼裏著沙不得。(又撒一把)水云。應真無比。(從來不眼花)僧云。如何是耳裏著水不得。(更灌一杓)水云。白淨無垢。(不曾挑耳塞)天童拈云。白水老人。可謂大而無外。(綿綿不漏絲)小而無內。(關掃不容塵)具足千變萬化。(不借別人家裏事)祇箇赤手空身。(將無作有旋支梧)不受一滴塵。(失之本無)直是滿眼滿耳。(得之本有)還見麼。(却恁麼去)立足無閒地。(看脚下)知心有幾人(不道無。祇是少)。

師云。筠州高安白水院本仁禪師。參洞山。問。未有之言。請師示誨。山以不諾無人肯答之。水得旨後。昭宗天福。止洪井白水。眾盈三百。上堂曰。老僧尋常不欲向聲前句後。鼓弄人家男女。何故聲不是聲。色不是色。僧問如何是聲不是聲。水曰。喚作色得麼。僧曰。如何是色不是色。水曰。喚作聲得麼。僧作禮。水曰。且道為汝說。答汝話。若人辨得。有箇入處。萬松嘗教人看此話。雖明劫外機。不壞世間相。所以道他參活句。不參死句。今日將聲色話鼓弄人家男女。又道眼裏著沙不得。耳裏著水不得。雪竇亦曾舉此兩句。後却番案云。眼裏著得須彌山。耳裏著得大海水。白水雖無後段。暗中打做一團。這僧問如何是眼裏著沙不得。水曰。應真無比。又問如何是耳裏著水不得。水曰。白淨無垢。和雪竇收拾了也。佛鑑拈云。遠觀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此一聯語。是題山水畫圖。佛鑑拈來出一隻眼。遠山有色。時人知有。近水無聲。令人疑著。所以天童道。雖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千變萬化不彰形。滿眼滿耳無一點。盡大地是沙門一隻脚。正好移身換步。勝默老師道。地藉不履而能行。心賴無知而展照。天童却道。立足無閒地。萬松道。正好移身換步。又作麼生。肚裏覰破脚。

第四十六則參同回互

舉參同契云。回互不回互。(大人得自在)僧問雲門。如何是回互。(不合恁麼問)門指板頭云。不可喚作板頭。(切忌觸諱)僧云。如何是不回互。(正好恁麼問)門云。這箇是板頭。(親言出親口)天童拈云。石頭舌頭無骨。(甚不得道)雲門眼裏有筯。(覰透心肝)千古之下。聲光赫揚。(也要天童舉覺)如今要把手共行。直須恁麼。始解不恁麼。(得恁麼無碑記)然後沒交涉。(可煞有禪)還相委悉麼。(卒客無卒主)少年曾決龍蛇陣。(三十年久嚮天童)潦倒還聽稚子歌(今日錯為人下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