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经典阅读(四年级上)
19088300000054

第54章 母亲的眼泪

[保加利亚]安格拉·卡拉利切夫

一场细雨,淅沥淅沥。院子里,黄树叶儿熠(yì)熠发光。藤上的大葡萄膨胀了,肉鼓鼓的简直要绽裂的样子。紫色的花朵把紫菀压得低低的。紫菀花下,一只破坛子在落叶中滚动。栖息在坛底的一只雏燕,又是寒冷又是伤心,缩成一团,瑟瑟发抖。她孤苦伶仃,两个姐姐已经南飞了,妈妈,亲爱的妈妈,也已经向着温暖的地方远走高飞了。又湿又冷的夜晚,谁能给她以温暖呢?

她在坛底孑然一身。她们离开了她,因为她身残,飞不动。那年夏天,她们栖息在屋檐下,房子突然失火。母亲赶回来抢救,但为时已晚。一颗红红的火星飞进巢穴,烧伤了她的翅膀。那时她刚呱呱坠地来到世上,全身赤条条一丝不挂,顿时感到阵阵剧痛,晕了过去。一觉醒来,已在一个新的巢穴,母亲低垂着头坐在边上,心情十分悲痛。她想抖动一下翅膀,但徒劳无功,因为左边的翅膀已经烧伤萎缩。

夏天过睛去了。葡萄的颜色变深了。院子里,紫菀上的蓓蕾绽开。电线上站满了燕子,看起来像一串串黑色的念珠。他们准备远走高飞。

一天,母亲把残废了的燕子带到院子里,说:“亲爱的孩子,我们今天要南飞了。你飞不了,只得留下。那儿的坛子里,我用羽毛做了一个软软的床铺。这就是你的窝。饿时你可以出去吃点东西。院子里水果比比皆是。待到春天来临,我们再回来找你。”

“谢谢妈妈,妈妈,谢谢您的安排!”小燕子凄然说。为了掩盖眼泪,她把头扎进了母亲的翼下,沉默了片刻……他们飞走了!

忧郁苦闷的日子一天一天挨了过去。湿透的紫菀,顶梢更加下垂了。一滴雨水,从最低的那一片花瓣上滚了下来,正在下落时,雏燕听到雨水叹了一声:“噢,累死我了!”

“您从哪儿来?”雏燕好奇心旺盛。

“噢,亲爱的,亲爱的,我远道而来。我从大洋来,我生在那儿。我不是一滴雨水,而是一滴眼泪。”

“一滴眼泪?谁的眼泪?”雏燕急切地问。

“一位母亲的眼泪。我生命的故事十分简短。九天以前,一艘巨大的远洋轮船的桅杆上,栖息着一只燕子,她疲惫不堪,眼泪汪汪。我就诞生在悲伤忧愁的燕子的右眼里。狂风大作,大洋怒吼。燕子用微弱的声音对风说:‘风兄弟!你周游世界,去保加利亚时,请停留一下,看望我那孤零零的孩子,告诉她,黑雄猫就在院子里徘徊,躲远一点。我走时忘了告诉她这件事。告诉她我悲痛欲绝……’‘你孩子在哪里?’风问。‘我把她留在院子里一只破旧的坛子里,那儿种有紫色的紫菀花。’燕子话未说完,我就从她的眼里滚了出来。风逮住了我,带着我环游世界。我已经旅行了九天。片刻之前,我落在这朵花上。真是累死了!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就想滚下去睡一觉。”

雏燕听痴了。她迅速站了起来,张开嘴,吞下了母亲的那滴昏厥过去的眼泪。“谢谢,亲爱的妈妈。”她低声说道,躺在羽毛床上,睡着了。眼泪给了她温暖,她似乎又蜷缩在母亲的翅膀下。

佳句品读

佳句:眼泪给了她温暖,她似乎又蜷缩在母亲的翅膀下。

品读:从来没有哪位母亲会放弃自己的子女,哪怕是残疾的、最不争气的。这“眼泪”就是一位母亲对儿女的牵挂,就是对子女的爱,儿女们在母爱的怀抱里,感到无比的温暖。

赏析感悟

文章用拟人的手法,叙写凄美的故事,表现真挚的感情,让人感动,分不出是写燕子还是写人,只让我们体会到一种伟大的母爱。在行文上,恰当地运用插叙,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特级教师李卫东推荐评析)

古诗三首

思母

(唐)舆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

白头无复倚柴扉①。

去年五月黄梅雨,

曾典袈裟籴②米归。

注释

①柴扉:柴门。

②籴:买。

古诗今译

霜打芦花落,泪湿衣衫襟,

白发老母不再倚柴门,盼儿归。

去年五月黄梅时节,雨纷纷,已断炊,

曾典当袈裟买米回,给母亲充饥。

快乐赏析

舆恭的这首思念亡母的诗,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诗人用倒叙手法,先写自己典当袈裟买米养母,虽然凄惨,可孝心有托;可现在,母亲去世,柴扉冷落,悲从中来,令人怦然心动。诗句朴素真实,直抒胸臆,句句在叙事,句句含深情;句句在写景,句句蕴至诚,格外动人。舆恭的《思母》所以格外动人,更因为诗是出家人写的,是一位出家人不解的尘缘和难舍的亲情。

墨萱图

(元)王冕

灿灿萱草①花,罗生北堂②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③日以疏④,音问⑤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注释

①萱草:中国的母亲花。另一称号忘忧(忘忧草),《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日忘忧草。”

②北堂:代表母亲。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

③甘旨:指对双亲的奉养。

④疏:少。

⑤音问:音讯;书信。

古诗今译

鲜嫩的萱草花,散布在北墙脚下生长茂盛。

南风徐徐吹来,它摇摇摆摆的,好像在向谁倾吐着什么。

慈爱的母亲倚着门苦等苦盼,牵挂着漂泊的游子,路途辛苦。

因为远行很少有时间奉养双亲,连音信都阻断了那么久,抬头看那高耸的树林,怕听那富有灵性的鸟儿低语。

快乐赏析

诗从萱草花起兴入笔,引起读者联想,然后用直白的语言,勾画母亲倚门翘首,遥想远行游子的图画。而远方的游子何尝不在思乡、想念爹娘呢?听着鸟儿交颈呢喃,肝肠寸断啊!

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①愧人子,不敢叹风尘②。

注释

①低徊:迂回曲折,不敢直言相告之意。

②风尘:风霜于尘土,引申为受到的奔波劳累。

古诗今译

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没有穷尽的,回到家了,还欣喜地唠叨到清晨。

为而准备的冬衣针脚细密,就要寄出的家信,墨痕还是新的。

见面怜惜儿子形容消瘦,呼唤着儿子,询问漂泊的艰难困苦。

心里惭愧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支支吾吾的,哪里还敢诉说在外受得辛苦。

快乐赏析

乾隆十一年(1746年),蒋士铨于年终前夕赶到家中,深感母亲对自己的关怀之情,故有此诗。

《岁暮到家》一诗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诗句先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真实、生动地再现出来,情深义重,让所有游子读后热泪盈眶。最后两句“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是写作者自己心态的,既惭愧没有尽到孝道,又不敢直率诉说在外风尘之苦,而是婉转回答母亲的问话,以免老人家听了心疼。诗句描摹细腻,真实传神。

全诗质朴无华,没有一点矫饰,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

陶母戒子(《世说新语》)

(南朝)刘义庆

原文

陶公①少时②作鱼梁吏③,尝以坩④鲊⑤饷母。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⑨吏,以官物见饷⑥,非惟⑦不益,乃⑧增吾忧也。”

注释

①陶公:对陶侃(陶渊明的曾祖)的敬称。

②少时:青年时代。注意:古语中“少”指“青年时期”。

③鱼梁吏:鱼梁,在水中筑堰用以捕鱼的一种装置。作鱼梁吏,担任监察鱼梁事物的小官。

④坩(ɡān):盛物的陶器。

⑤鮓(zhà):经过加工的鱼类食品,如腌鱼,糟鱼之类。

⑥饷:馈赠。

⑦非惟:不仅,不但。

⑧乃:表示转折,有反而的意思。

⑨为:作为,是。

译文

陶侃在青年时期做过鉴察鱼梁事物的小官,曾派人送一陶罐腌鱼给母亲。他母亲把原罐封好交给送来的人退还,同时附了一封信责备陶侃,说:“你做小官,拿公家的东西来给我,不但对我毫无好处,反倒使我担心。”

赏析解读

做母亲的教给儿子做人、做官的道理,可谓深明大义,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不断追求物质享受,忽略了自身的品德修养,贪污腐败现象屡见不鲜。陶侃母亲那种不贪公家便宜,为人正直,公私分明的精神更值得赞扬。同时陶母教子有方,严于律己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作家张庆和推荐评析)

名家·名篇·名句

柔石

人物简介

柔石,原名赵平复,左联进步作家,“柔石”是笔名。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二月》,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等。1931年1月17日被捕遇害。作者点评柔石牺牲时,年仅30岁,而创作和译作达118万字,另有未发手稿22万字。鲁迅十分欣赏柔石,他说:“我从他的作品中学到了青春的活力。”柔石遇害后,悲愤总时时袭击着鲁迅先生的心。《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正是在此情况下写成的。文中柔石被鲁迅称为具有“台州式的硬气”。

名著介绍

《为奴隶的母亲》是柔石创作思想和艺术技巧日渐成熟,达到现实主义高度的代表作。这篇小说深为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赞赏。

故事梗概

春宝娘是农村一个皮贩子的妻子。由于家庭贫困,债台高筑;加上自己又吸烟,又喝酒,还沾染上赌博,并得了“黄疸病”。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这个已经变得凶狠暴戾的男人,打起了妻子的主意,要将她典给秀才做生孩子的工具。这使苦命的春宝娘悲痛欲绝,回想起丈夫曾凶残地用沸水溺死了自己的女婴……秀才是李庄的大地主,年纪五十了,因为没有儿子,花一百元,只是把春宝娘租来生儿子。春宝娘含羞来到李家,受尽了大媳妇的冷嘲热讽,像防贼似的盯梢,加上挂念春宝,心里积满了苦水。好在怀孕了,不久生了个儿子,叫秋宝。

正当秋宝越来越可爱,他的娘也逐渐熟悉秀才家的生活的时候,眼看三年典期已到,对她的去留问题,秀才和大妻意见不合,大妻越发急于打发秋宝娘走了。在秋宝周岁纪念时,春宝的爸,那位狠心的前夫也来了,又带来了春宝病了,家里没有钱的消息。情急之中,春宝娘把秀才偷送她的戒指,给了自己的男人。秀才很是生气,说是要她传给秋宝的。

妇人是一天天地黄瘦了,她心里时常牵挂春宝,很希望从自己的家乡传来“春宝的身体已复原”的消息,也想借两元钱买点糖果捎给春宝。夜里梦见,白天抱着秋宝坐在外面,望眼欲穿。这催近了她离开秀才家的时刻,那种与秋宝生离死别的情景终于来到了眼前。冬末了,她终于打点好旧的包裹走了,走出三里路,还听到秋宝的哭声,仿佛被人摘取了心肝。

当她走得有气无力,最后被一顶没顶的轿子抬回家后,奄奄一息的她面对的是,春宝不认识自己了,丈夫病也越来越重,家里的米用烟盒盛着……春宝娘的勤劳善良、忍辱负重,并没有改变家里的现状。

名言名句

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

柔石的这句名言,是柔石短暂一生的真实写照,把他那一腔报国热血和刚正不阿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1914年,13岁的柔石进入当时的正学高等小学读书。1918年入学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加入新文学团体“晨光社”,开始投身新文化运动。1927年回到家乡宁海中学任教。1928年5月参与宁海亭旁农民暴动,失败后到上海。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6月在上海结识鲁迅,并得到帮助发起成立朝花社,创办《朝花周刊》。1929年1月,接《语丝》的编校任务。1930年参与由鲁迅主编的《萌芽月刊》(后成“左联”机关刊物)编辑工作,并创作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控诉封建社会。同年春天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及左联,并任左联常务委员。不久,代表左联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会后撰写长篇通讯《一个伟大的形象》。1931年1月17日,被捕,其后被秘密杀害。

柔石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他的作品充满着对封建社会的血泪控诉,对光明的呼唤。

沉静而寒冷的死一般长的夜,似无限地拖延着,拖延着……——选自《为奴隶的母亲》

这句《为奴隶的母亲》结尾话,用形象的语言,暗示着旧社会黑暗统治对劳动人民,对像春宝娘一样的受压迫妇女生活的折磨还在无休止地延续,象征着严酷的现实,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看不到光明和希望。

春宝娘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有异曲同工之妙。她勤劳朴实,善良安分,对生活的要求低微,但灾难和打击却不放过她。小说着重描写了她精神上所受的折磨。她离开春宝到秀才家做生育的工具,处处受到大妻的监视并遭到辱骂。当她可以回家与春宝团聚时,却不得不与秋宝诀别。而此时的春宝已经不认识自己的娘了。母爱是妇女的天性和权利,但“为奴隶的母亲”却被折伤了天性,被剥夺了权利。更可悲的是,这一切付出并没有改变什么,夜还是那样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