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7日,黄安县七里坪,鄂豫皖军民正在举行庆祝红四方面军成立的阅兵仪式。年方30的总指挥徐向前和刚到大别山不久的政治委员陈昌浩,骑马检阅了部队。在成功地打破了敌人的两次“围剿”之后,红四方面军现在已经拥有红4、红25军共计3万余人。
面对蒋介石调动15个师以上的兵力,准备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徐向前决定“先发制人”,乘敌尚未部署完毕,抢先发起连续的进攻。11月10日夜,红军发起黄安战役,到12月22日,攻占黄安,共歼敌1.5万人,其中生俘师长赵冠英以下近万人。1932年1月19日,红军发起商潢战役,15天后,歼敌5000余人,蒋介石的嫡系汤恩伯第2师遭到歼灭性打击。红四方面军两战所用战术都是“围点打援”。商潢战役胜利后,徐向前强调:“有大气魄才能打大胜仗,下大决心才能有大胜利。”
1932年3月,红四方面军发起了更大规模的苏家埠战役。3月18日,方面军总部率2个师东进,准备寻机歼灭皖西之敌。红军以迅速、秘密、突然的行动,几经穿插作战,将皖西之敌6000多人分割包围于苏家埠、青山店、韩摆渡3个据点。鉴于苏家埠、韩摆渡等地易守难攻,红四方面军决定仍然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
安徽省政府主席陈调元频频向蒋介石告急。但是,蒋介石这时顾不上鄂豫皖,他“围剿”的重点是江西。只是不时从鄂豫皖传来的坏消息让他心烦:赵冠英全军覆没、汤恩伯大败而归,如今陈调元电报又说徐向前围住了他上万人。蒋介石不得不考虑怎样对付徐向前了。4月下旬,他委任厉式鼎为“皖西剿共总指挥”,率3个师共2万余人,从合肥出动,两路增援苏家埠、韩摆渡。
徐向前决定以2个团配合地方武装继续围困敌军,集中主力3个师打敌援军。他在察看了预设战场的地形后,制定了“诱敌过河,击其半渡,尔后进行正面反击和两翼包抄的歼敌方针”。作战部署是:以73师在樊通桥以东担任正面阻击;以10师和11师配置于73师左右两翼,寻机迂回包抄;以73师的一个营和地方武装六安独立团进至陡拔河以东,负责诱敌。
5月1日,诱敌部队与敌先头部队接触,随即节节后撤。2日晨,敌前卫旅渡过陡拔河,进入73师正面阻击阵地,遭红军迎头痛击后,敌军陷于孤军深入、背水作战的不利境地,仓皇后撤,但却与其后续部队前后挤撞,造成极其惊慌的局面,红军趁机奋勇冲杀,将敌前卫旅大部歼灭。尚未渡河之敌急忙抢占有利地形进行顽抗,此时,红军两翼迂回包抄的部队将敌紧紧包围,展开全面攻击。正面的73师一举突破敌人纵深,摧毁了敌军指挥机构,活捉了厉式鼎。糊涂的厉式鼎直到被俘,还以为是自己手下人在造反呢!他怎样也想不通:2万装备精良的士兵,居然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化为乌有!怎么败得这么快、这么惨?5月8日,苏家埠、韩摆渡的敌人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缴械投降。
此役,红四方面军共歼敌3万余人,缴获各种物资堆积如山。这是鄂豫皖红军创建以来空前的大胜仗,也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屈指可数的大胜仗。战役结束后,徐向前乘胜挥师南下,仅仅5天时间,即在潢川、光山歼敌近万人。至此,蒋介石准备向鄂豫皖红军发动的第三次“围剿”计划彻底破产。苏区面积扩大到20多个县、350多万人口,红四方面军发展到4.5万人,鄂豫皖根据地发展到鼎盛时期。
四中全会后,张国焘被派往鄂豫皖担任中央分局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在他的错误指导下,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败,主力向川陕地区转移,开始了创建新苏区的斗争。
红3军出没洪湖反“围剿”
1930年冬至1931年3月,在周逸群、贺龙的正确领导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军民连续两次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但是,由于“立三路线”的影响,红2军团损失严重,奉命改编为红3军。9月初,敌人向洪湖苏区发动了第三次“围剿”,为了克服敌人“围剿”和水灾所造成的军事上、经济上的困难,苏区军民积极开展人民战争,同时,红9师向外出击,并迎接红3军返回洪湖苏区。
在鄂西北活动的红3军,接到返回洪湖的指示后,留下一个教导团和当地游击队合编为一个师,由军政治部主任柳克明领导,继续坚持鄂西北根据地的斗争。贺龙率领主力红7、红8师东进洪湖。9月28日,在刘侯集与段德昌率领的红9师会合,由万涛取代邓中夏担任红3军政委。全军火速南下,10天后返回洪湖苏区,大大增强了根据地人民的反“围剿”力量,根据地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1932年1月,为配合鄂豫皖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反“围剿”,贺龙命段德昌率红9师及汉川独立团在汉川、宜昌公路的皂市、陈家河、龙王集一带“围城打援”。红军威逼应城后,国民党“武汉绥靖公署”主任何成浚急派第4师12旅增援。红军在公路两旁的山地上埋伏,摆了个簸箕形的阵势,并派出骑兵连诱引来犯之敌深入红军伏击阵地。敌军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十分傲慢,部队开进时,前面既不派人搜索,重机枪和迫击炮也不下马,径直朝“簸箕”阵地开来。当敌人全部进入红军伏击阵地时,段德昌一声令下,公路两侧顿时出现了无数红旗,红军从四面八方向山下猛冲。敌军被死死地卡在狭窄的公路上,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仅仅4个小时,旅长以下4000多敌人全军覆没。
3月上旬,蒋介石又从鄂东增调1个旅,会同原来的部队,向根据地的天门进攻,企图打通皂市、岳口间的交通。红3军在贺龙和新任政委关向应的指挥下,集中兵力,以突然的动作,将行进中的敌第48师144旅包围于文家墩,并迅速予以歼灭,旅长以下3000多人无一漏网。
红3军出击襄北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洪湖苏区军民的反“围剿”斗争。随着军事斗争的胜利,洪湖根据地得到了扩大,主力红军也发展到1.5万余人。
但是,1931年3月,夏曦担任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后,顽固推行王明“左”倾错误和作战方针,导致湘鄂西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失败,红军被迫突围到黔东开辟新的根据地。
红7军千里辗转入湘赣
1929年12月和翌年2月,百色、龙州起义先后爆发,宣告了红7军和红8军的诞生。起义武装创建了包括20多个县、100多万人口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正当形势蓬勃发展之时,中央代表邓岗到右江传达贯彻“立三路线”,命令红7军攻打柳州、桂林和广州。1930年10月,红7军各纵队抵达河池集中整编。在河池,邓岗、陈豪人主持召开红7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会议强行通过了攻打柳州、桂林的冒险计划,并产生了执行这一计划的行动委员会,由陈豪人任书记。会后,红7军整编为3个师。红8军遭敌袭击后,所剩的几百人也历尽艰险到达河池,加入红7军。李明瑞任前敌总指挥,邓小平任政委,张云逸任军长。全军约7000余人。11月上旬,韦拔群率少数人员回右江坚持斗争,红7军主力向柳州进发。
1931年1月,红7军乘虚攻取全州后,邓小平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会议总结了从河池出发以来的经验教训,决定放弃攻打大城市的计划,沿湘桂边界去和中央红军会合。会后,以邓小平为首的前委恢复了领导职能。随后不久,红7军在桂岭缩编为55、58团,全军共3500余人。
2月初,红7军在杨溪渡口横渡乐昌河时,遭到敌人的猛烈袭击,部队被截为两段。李明瑞和邓小平指挥渡河的55团和前委机关向江西转移,不久到达江西崇义,在地方党委的支持下积极开展根据地建设工作。3月初,敌人重兵三面包围崇义,李明瑞巧妙利用大雾弥漫的有利条件,指挥大部队从小路撤退,以两个连殿后掩护。红军行动的果断和敏捷,造成了敌军的错觉,导致两侧的敌人发生了激烈的火并,红军乘机安全撤离崇义。
张云逸率领军部机关和58团沿河向北撤走,在中共乐昌县委帮助下,从坪石渡河到达湘东南。4月,红7军两部在江西永新胜利会合。7月,红7军奉命进入中央苏区,在桥头镇与红3军团会师。至此,这支孤军转战数月,行程近7000里,终于实现了“汇合朱毛红军”的愿望。不久,在瑞金的壬田寨,张云逸、李明瑞受到了毛泽东、朱德的亲切接见。为了表彰全体指战员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中革军委特授给红7军“转战千里”的大红锦旗。
蒋冯阎战争
1930年5~11月,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东、安徽、湖南等省进行的国民党军派系之间的混战。又称中原大战。